短跑女王-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样,倒是真的说准了。
第一棒与第二棒交棒,竟然有三组掉棒,另外两组也有一次没交接成功的。
蓝珂她们这组赶鸭子上架的,这么一对比,竟然也可以当得一句优秀了,真是对比才出差距。
锦城体育学院队保持微弱的优势到了二三棒交接区,还有一组交棒没出问题,第六跑道一组的紧随其后。
二三组交棒之前没时间练,因为第二棒光顾着和蓝珂训练了。
因此交接出现了问题。
值得庆幸的是,另一组也出问题了。
八组队伍全军覆没,在交棒环节都出了毛病。
这真的是菜鸡互啄。
蓝珂看到这场面,真的一点紧张感都没有了。她甚至还要保持严肃,让自己不能在交接棒区笑场,这样不好。
第二道和第六道两个先到二三棒交接区的快一步反应过来,重新交接,然后冲了出去。
这个时候,其他几组才到了她们之前呆的地方。
冠亚军应该就就是在第二道和第六道之间决出了。
三四棒交棒之前上午练了不少次。
蓝珂跑第一棒只需要和第二棒练。但三四棒自然也不能闲着什么都不做。
第62节
事实证明,她们上午的练习是有效的,顺利交接。
第四棒冲了出去。
只要到达终点,她们就赢了。冠军奖牌在向她们招手。
这个时候,柳萍接到了棒,开始奋起直追了。
不得不说,蓝珂跑的第一棒,建立的优势还是很有用的,至少给了她们犯错的空间,大家都犯错,那么抢出的这零点五秒,就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了。
“加油!”
“冲啊!”
原本的第二棒和第三棒忍不住,扯着嗓子对场上的队友喊加油。
她们没想到,好像一不留神,真的要拿金牌了。
柳萍在这次比赛中,除了输给了蓝珂,百米成绩对于其他选手,还是有压倒性优势的。可以看出来,两人之间的距离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缩短。但是,蓝珂队伍第四棒距离终点的距离,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短。
比赛总是会有个结果的。
要不是第四棒先到终点,要不是柳萍追上来。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也是现在正在发生的,两人几乎是同时冲线了,肉眼根本无法分辨!
作者有话要说: 写完了,最近睡得晚,困得不行,感觉用头点键盘。
我明天一定要早点睡,不然撑不住了,每天七点起床上班,只睡七个小时扛不住。
睡了。
字数补完,不好意思,困疯了,什么都睡醒再说。
第60章
女子4x100接力的世界纪录还要追溯到22年; 1985年的澳大利亚堪培拉; 由民主德国的姑娘们创造,为41。37。
全国纪录则是1997年,南川田径队在上海全运会创造的,为42。23,其中主力干将还有蓝珂的前辈李雪寒; 这个记录在她们那一拨“马家军”退役后; 也长时间没有人触碰到了。
那个时候我国的短跑水平,和世界还算是接轨的。
但在李雪寒退役之后; 情况变了; 开始走下坡路。
男子短跑还好; 有温毅; 有“眼镜侠”胡恺等等,这些在当打之年的短跑选手; 在国际上拿不出手,亚洲上还是能挣回脸面的,但女子短跑,真的是领军人物都没有了。
南川省田径队好不容易捧出一个谭慧; 结果她才十八岁,就因为腿伤不得不退役了。要是她还在,现在才二十二岁,正是当打之年,她本来很有希望参加奥运,甚至带回一到两块奖牌的。但伤势的缘故; 继续熬下去也出不了成绩,反而进一步把自己耽搁了,谭慧果断选择了退役。
后来拿得出手的,在蓝珂之前,只有一个赵琳。
一个人当然是无法跑4x100米的。
也不仅仅是南川队,国内短跑在千禧年之后,一度低迷。
李雪寒目前还保持着多项全国纪录,比如百米纪录,10。79,而现在的短跑运动员,连11秒都跑不进,最顶尖的也只在11。25左右徘徊。
10。79和11。25的差距,可远远比蓝珂11。55和那些对手12。00来的更加可怕。
蓝珂跑12。00,需要的四大属性大概是20、20、30、30左右,她跑到11。55,全身属性翻了1。5到2。5倍。要想跑到李雪寒那种程度,她的属性至少要到120到130,在现在的基础上再翻一倍才行,可见留下这些记录的运动员,究竟多么非人类。
女子百米低迷,接力当然不可能快起来。
因为接力赛有一个助跑区域,除了第一棒,都不是原地起跑,还有百米跑平均速度,都是后半程比前半程更快的,所以成绩等分之后,会超过哪怕百米的世界纪录。
如今女子4x100米国家队成绩,都在44秒左右,落到省队要稍稍加点,而这次比赛大家配合不够默契,状况频发,还得再加。
最后成绩都在46秒开外。
双方都为46。34。
这种个情况是很少见的。
通常情况下,4x100接力不像百米,差距不至于百分之一秒都相同。
这种情况下,就要比对千分之一秒的成绩了。
显示板出现了成绩。
锦城体育学校 46。382
八一体工大队 46。385
以千分之二秒的微小差距,蓝珂拿到了第一块集体金牌。
柳萍也看到了成绩,她眼中闪过一瞬的失落,又看向蓝珂,眼中燃起了战意。
她比蓝珂大足足五岁。
二十一岁的运动员,跑的还不如十六岁的小丫头,她倒是输得心服口服的。蓝珂还在成长,她却被伤势拖着在退步,以后想要赢她,估计更难了。
最后柳萍什么也没说,和她的队友们一起接受银牌。
接力赛与其他比赛不同之处,虽然在奖牌榜统计上,只算一次,但是只要出赛,每一位都会有一个个人金牌。因此,被蓝珂替换掉的那位姑娘,虽然作为替补出现了比赛名单上,但因为没有预赛,她没机会参赛,奖牌是没有她的份的。
所以,接力赛也是成本“最高”的项目。
一块单人金牌、一块集体金牌,不过因为蓝珂并未打破什么记录,只得到了最基础的医疗卡奖励,而且不知道系统是怎么计算比赛层次的,都是国家级的比赛,这次奖励比之前的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少了不少。
样本太少,暂时无法确定。
六十米金给了一张中级,三张初级医疗卡,而这次百米金牌只给了三张初级,接力又给了三张,没有中级卡。
蓝珂原本医疗卡已经告罄,都想着要是不行,她就两三个月拍一张中级医疗卡,运动员健康和成绩是同等重要的,少一个都不行,连续两个比赛补充,总算是缓过来了。明天还有二百米,要是能再拿一个金牌,就是九张。
过去一个月,蓝珂用掉了一张卡,现在还有八张。
不出意外,今年的份额是差不多了,果然兼项真的是比单练一百来的赚。
接力是放在最后的,跑完之后,今天的比赛便全部结束了。
奇!书!网!w!w!w!。!q!i!s! h!u!9!9!。!c!o!m
外地的运动员们可以各自回到住宿的地方,顶多二十五分钟,蓝珂和体校的人则还远些,需要坐一个小时大巴回程。
大家上了大巴,准备发车的时候,何老师一点人数,发现少了一个。比赛场地到大巴这里,统共就十分钟的路,这也能走丢一个?
“真是事儿多。”
他抱怨了一句,按了电话。
蓝珂坐在第一排,离得近,听到了传来的忙音。
没人接听。
连续按了三次之后,何老师猛地站起来,和另外一个锦城体育学校的老师说:“电话也打不通,我记得刚才还在啊,人跑哪里去了。你在这里看着点,别让再走动了,我去找找人。”
他说完就下车了。
另一个老师说:“老何性子急,我跟着去看看。”
她也跟着去了。
大概二十分钟之后,两人押着个姑娘回来了。
蓝珂一看,发现还是个“熟人”,原本百米接力跑第一棒的,姓庞,单名一个媛字。
因为换了蓝珂上,庞媛就换到大名单里面当替补了。
这次4x100不比预赛,只比决赛,而接力赛规定,只有上了场的运动员才会发放金牌,所以这块金牌没她的份。
大家喜气洋洋的时候,庞媛看着她们拿着金牌拍照合影,眼眶都红了。凭空没了一个金牌,以她的水平,想在国家级比赛上拿百米单人金牌,难度还是很大的,这很可能是唯一一块金牌了,能不难受吗?
虽然换个角度想,要是没有蓝珂,换成庞媛上的话,没有蓝珂抢出的这零点五秒优势,她们说不定铜牌都拿不到,第四名和第一名差距也不到零点五秒。当然,世事无绝对,也有可能她们更默契,不掉棒,这样也可能会拿到第一。
没有发生的事情,到底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了。
大家都沉浸在喜悦之中,似乎没人在意庞媛。蓝珂倒是看见了,但她要是过去“安慰”,这说不定会被理解成什么样了?示威?嘲讽?总之轮不到什么好词。
蓝珂最多只能将头偏过去,装作没看到这一幕。
只能希望庞媛自己想通了。
正因为如此,她走在前面,也没发现庞媛什么时候就不见了。
他们拽着人上了车,何老师连忙说:“师傅,开车开车。”
司机也是等久了,掐了烟,关了车门,车子启动了。
蓝珂向窗外望去,发现后面跟来了一串记者,长…枪短炮,颇有几分架势,他们嘈杂的声音透过车窗传过来,听的不太清晰,隐隐约约出现了她的名字。
什么时候,她这么受记者欢迎了?
蓝珂虽然如今有了点名气,但从系统任务没完成来看,就知道这点名气远远不够,上次全国田径锦标赛,记者也是例行采访,问她的问题都很敷衍,事后只登了一张她和苏飞人的合照,写了一篇新闻稿。
虽然标题起的很大气,称呼她和苏飞人为短跑新秀,未来领军人物,但实际上也不能掩盖这只是犄角疙瘩,豆腐块大新闻的事实。
记者标题喜欢起的唬人,挂羊头卖狗肉,不足为奇。
蓝珂还在网上一个字一个字数过,她和苏飞人公用一个版面,加起来不到六百个字,不比一篇中学作文来得多。
如今,这受欢迎程度有些让她“受宠若惊”了。
车子远去了,把记者们甩在了后面,声音也听不到了。
何老师这才喘了一口气,把看上去有些失魂落魄的庞媛拽了过来,阴着脸说:“还不给蓝珂道歉?”
庞媛抿了抿嘴,一手扶着座位,弯下腰对蓝珂鞠了一躬,说:“对不起。”
蓝珂一脸不解。
如果真要道歉,也是她“抢”了庞媛的出场机会吧?
何老师叹了一口气,说:“蓝珂,真的很抱歉,这件事儿我已经让她澄清过了,不过明天可能你还是会受到责问,真没想到她这么不懂事儿!”
从他口中,蓝珂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庞媛本来走在最后,这一不留神,就被记者抓着了。
这个记者也是不怀好意,做了点准备工作,知道她在4x100米大名单里面,可不管人心情怎么样,一来就问她,对于队友获得金牌,她怎么看?
这简直就是在戳人肺管子。
庞媛喜怒流于表面,本来就不是能忍的性子,这么一被激,说话就有些不经大脑了。她倒也没有针对蓝珂,也不是跟谁生气,只是心中不平。但说话的是她,话说完了,怎么解读那就是记者的事儿了。
记者本来就善于添油加醋,没有的都要找点茬出来,庞媛这么一配合,何老师到的时候,话题已经变成了蓝珂虽然年纪小,脾气却不小,仗着成绩耍大牌,强夺庞媛参赛名额。
第63节
蓝珂是挂名在锦城体育学校参赛的。
她本来不在4x100大名单中,是何老师用了点关系塞进去的,都是本地人,这些操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不算太麻烦。但这时候,这也成了记者发难的点了。
尽管何老师过去把人给拽了出来,也解释了一遍,但可以想象的是,记者们想要的话已经套出来了,才不会管你是怎么回事儿呢。何老师能做的,这是别让记者们在这个时候采访到蓝珂,不然事件还要升级。
很有可能明天早上关于这件事儿的新闻就会出来了,不过这次比赛不够受重视,蹲守的记者们有限,也都不是很有名气的媒体,主流媒体一个没来,可能不会闹的太大。
“这事儿我会给你一个交代的。”
把蓝珂送回了省田径队之后,何老师再次对蓝珂承诺,然后大巴才开走了。
作者有话要说: 查记录查的头大。
尤其是田协纪录全部都是2016最新版,要不就是2015新版,我文中时间在2008年,看到2008年之后的纪录,还要一个个去搜之前的信息,好多网站看着好像有料,一打开全部过期了,不过也难怪,都过去九年了,一般也存不了那么久的时间。
找得到的都是真实数据,如果记者在文里面瞎编,我也没办法了。
因为很多数据都是在新闻里八出来的,具体成绩网上根本查不到了。
哦,还有一个地方可以八出来,就是别人的论文,我自己写论文都没有那么认真,写这篇文我至少看了五十份论文了,头大。
八一体工大队就是子弟兵,里面也有练体育的,跟运动员差不多,不过战时会承担当兵的的任务。
最近单位领导没事儿就来闲逛,没工夫划水写文了,只能下了班来战,六千有点力不从心了,保底每天三千字吧,剩下的能写就写,不能写弃疗。
我要把作息调过来。
拒绝修仙,每天十一点之前必须睡觉。
第61章
蓝珂性子素来沉静; 不过被何老师这么说了一路; 她也淡定不起来了。
她想着这件事儿很好澄清,但问题在于,那记者能为了新闻问出这种问题来,怎么可能随便就让她澄清了?这运动员要是有了黑点……绝不是什么好事儿。
不知道系统升级之后,够不够智能; 话说黑红也算足够的名气吧?
破罐子破摔是要不得的; 只稍稍脑内想了一下,蓝珂决定去找陈圆商量下。
梁教练第一天带她来的时候; 就打过招呼; 跟她说:“有问题; 找教练。”
这会大家已经下训了。
陈圆肯定不在办公室; 蓝珂直接打了个电话。
“食堂见。”
正好还没吃饭,蓝珂直接去了食堂。
陈圆在二楼; 和她一起吃饭的,还有另两位教练,蓝珂以前也见过,只是不大熟。三个人说着话。见蓝珂来了; 招呼她坐下吃。
蓝珂平时都是和赵琳一起吃。
她虽然升队了,不住在一处,但吃饭还是一个食堂的。
不过今天情况特殊,赵琳应该已经吃完回去了。蓝珂扫了一下,发现了她的室友苏乐,就说:“我过去找苏乐吃; 陈姐,吃完再说。”
苏乐是个乐天派,性子大大咧咧的,几乎没有不笑的时候,见蓝珂过来,很豪爽的往旁边挪了点,说:“坐。”
她问起了这次比赛的详情。
不像蓝珂,苏乐200米成绩只能算是中上,堪堪够去省级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