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诸天从红楼开始-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已多年不带兵了,这一时间恐误了陛下的大事儿,还是换个人吧!”
“冲锋陷阵我老牛还可以,要说掌兵陛下可得另请高明!”
“臣”
明康帝眼中闪过一丝怒意,这些人显然是在给他难堪,从方才就明里暗里的讥讽,就差没说,“我们就是不去,你能耐我何?”
贾理是不知道朝堂上发生的这件事,若是知道了肯定会额手称庆,欲要使人灭亡,必先使人疯狂!
若是说明康帝在听了泰康帝的话还打算留他们一命,省的到时候爆发战争,朝廷无可用之将,现在明康帝怕是已经将这种打算掐灭了。
明康帝到底是一位可以在泰康帝压制下坐稳龙椅的忍者神龟,这心性当真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听见众人的话,语气仍旧不变,“既是如此,那便派南安郡王带兵吧!”
为了北境与瓦剌的大战,明康帝破例将四大异姓王之二北静王、南安郡王一同请上了殿!
本来南安郡王是在大康东南边境镇压异族,但是贾理在南疆一战,直接将南疆平复,那他也无用武之地,明康帝就把他召了回来。
南安郡王这些年一直都没有被大康皇室削爵,不光是他这一脉不辞辛苦镇守东南疆土,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深谙官场之道。
平日里这位王爷十分的低调,在位期间,府里从未传过那种骄奢淫逸,门风不正之事,口碑十分的良好。
还有一处不同,就是这位并不是那种听调不听宣之辈,所以不管是泰康帝还是明康帝都对这位有自知之明的王爷颇有好感。
就在众人以为事情已经定局之时,一道明黄黄的人影走了进来。
“你们这几个小兔崽了,别给朕偷懒,要是你们不把那群瓦剌狗打折了腿,回来朕就把你们打折了腿!”
勋贵一脉的几个刺头儿,见到一脸怒意的泰康帝顿时像蔫了的黄瓜,也不敢再左推右拒的,老老实实的领命遵旨。
而明康帝见到泰康帝之后,躬身恭敬地站在一旁,双圣临朝,加上大康以孝治国,作为统治者,若是违反了自己地规则,那又怎么指望别人去遵守。
泰康帝走后,朝堂又陷入了一片安宁。
突然林如海出列,“北境军情并不乐观,还请诸位大人莫要大意!”
“呔,土鸡瓦狗罢了!既然我等一同前去,必定是手到擒来!”
“不错,我老牛的大刀早就饥渴难耐了!”
“就你们这些连刀都拿不动的老酸儒,也敢谈论兵家战事?”
“说的对,林相,像你这样的小胳膊小腿的,还是拿你的笔杆子才是正事!”
“哈哈,林相,怕是到那时战鼓一响,你就吓趴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一时间勋贵哄笑一堂,根本就没将林如海放在眼里。
待群臣散,金銮殿内只剩下林如海与明康帝二人。
“爱卿,方才所言之事不知有何缘由?”
林如海恭敬回道:“今早黄天放将军传来急报,瓦剌人这次不计损伤,强攻硬打,大有同归于尽的想法,邶卫大营已经损伤大半!这次瓦剌一方更是那个玛哈暮坐镇中军,若是北境出了差池,那对我大康可就是倾覆之难,容不得微臣不小心啊!”
明康帝眼中亦露出一丝担忧,这件事他也收到了消息。
不过现在对他来说,北征一事,他是有心无力,上头有个掌兵权的太上皇,那些兵汉根本不听他的旨意,今日若不是泰康帝发话,那南安郡王怕就成了光杆司令了。
“爱卿可有良策?”
“这”
林如海人情练达,在贾理询问过他那件事的时候,心底就有了一个猜测。
那个让他心潮澎湃的念头甚至还经常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理小子,你可得记住,你欠了我一个大人情!”
“带兵之事臣的确是不甚精通,若是陛下不放心倒是可以派无殇过去,不过太上皇他老人家那边可能会不同意!”
林如海的提议让明康帝眼神一亮,眼光闪烁了许久,最后归于平淡。
“是啊!太上皇一定会反对让无殇去的!”
其实林如海还有一些事情没有说,那就是贾理之前跟他讨论过的事情,北地的大寒潮应该快要来了,若真的如自己猜测的那般,那这次战斗必定会是一场惨烈无比的战斗。
那作为自己准女婿的贾理,还有心底的那些想法。林如海从心底就不希望贾理一上来就对上士气正洪的瓦剌军。
所以林如海在一开始就拿话堵了堵明康帝,对于这一次那些军汉们的话林如海不以为意,瓦剌之强有目共睹,可不是他们嘴里的土鸡瓦狗,而是一群噬人的恶狼!
一群悍不畏死的瓦剌人,或者说一群走投无路的瓦剌人,为了活命必定会拼尽全力。
都说玩政治的心是脏的,这位相爷玩起来更是不着痕迹,或许明康帝能察觉出一点儿,但是这位本来就是存了两败俱伤的心思,哪里还会戳破这里面的沟沟道道。
“大哥,刚才你们看到没,皇帝老儿的脸都快成锅灰了!”
“哈哈,可不是,让他平日里欺压我等,这次就给他点脸色瞧瞧!”
“说的对,这次等我们大捷归来,非得将皇帝老儿拉下马,重新扶太上皇上位。”
“大哥,你怎么不说话了?”
“我在想刚才林如海说的话,年前我们去解决那起子事情的时候,我就发现意外的顺利,平日里那些夷狗哪里那么好说话!”
“大哥,担心什么,之前在殿上石兄弟说的对,不过石土鸡瓦狗,对我们而言,不过是小菜一碟,你还以为那些夷族真的能翻起什么风浪?”
“说的对,哈哈哈”
“冯静,这次朕怎么有一种不详的预感!你再去走一趟南安王府,告诫他们小心谨慎!切莫疏忽大意,就说是朕说的!”
“皇上,那些人还能翻起浪来?不早就被我们大康打断脊梁骨了!”
“要你多事?贾理那小子最近在干什么?”
“回皇上,最近躲在家里不出来,不过昨天晚上听回话,应该是同贾府还有林府的女眷出去看花灯了,听说和林如海之女关系极为密切!”
泰康帝听完眼睛眯了起来,一摆手,让他下去了!
看着天空的一轮圆月,泰康帝冷笑两声,“林氏之女”
“姑丈,皇上怎么说?”
“耐心等待几日吧!若是事情真的如同我们猜想的那样,这一次大战绝对不可能如此简单,不过理哥你得提前做好打算,到时候派你前去,面对是千军万马,可不是儿戏!”
第一百零九章 噩耗传来兵临城下
“报!”
“邶卫城失守,瓦剌大军长驱直入,已直逼山海关!”
“报”
“神机营、邶卫营、邙山营兵败退至山海关!”
“报”
“南安郡王战败被俘,辅国公,定国公战死,缮国公重伤!山海关告急!”
“报”
“我大康战损高达五成,已折损三十万人!”
“够了!别念了!”
“报”
“给朕闭嘴!”
“朕不想听,前线的战报都给朕搬到太和宫!”
“皇上,事关大康安危,怎能如此怠慢!”
“朕能管得了吗?都给朕送到太和宫,既然太上皇喜欢管,就让他老人家负责到底吧!”
话刚说完,明康帝一甩大袖,扭头便走,这些天尽是这样的八百里加急,一次比一次让人心惊胆战。
明康帝走进御书房,将御案上的杯碗一股脑摔个粉碎。
“当初朕就说了,那群酒囊饭袋能干什么?如今被瓦剌杀的丢盔弃甲,他们还有脸回来?!”
伺候的小太监们在盛怒的明康帝面前如同筛糠一般瑟瑟发抖,生怕被盛怒的明康帝杖毙,这几天御书房外不知死了多少小太监了。
一道接一道的急报送进了太和宫,虽然泰康帝自诩万岁,有些不服老,但毕竟年事已高,如今这些噩耗就像是一道道催命符。
“哇!”
泰康帝心弦崩断,一口老血喷的老远!
一时间太和宫乱成一团,后宫各个妃嫔,老太妃闻讯都赶了过来,众人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皇上驾到!”
“太医,太上皇的情况怎么样?”
“这”
“说!!”
“太上皇一时怒火攻心,才昏迷过去,照常理来说,这样的事情本来不是什么大事儿,不过考虑到太上皇年事已高,恐怕是”
明康帝闻言,沉默了下来,他拿起那份密报,上面还沾着点点血迹,想来这一份密报就是导致泰康帝昏迷的原因。
看完这份密报,明康帝的心情变得极为低沉,北境外诸族歃血为盟,如今大康已是四面楚歌!稍有不慎,便会天崩地裂!
“祯德,你还有脸来见你父皇,要不是你撒手不管,他能变成这样?”
明康帝一转身,眼中泛起一阵寒光,只把太后看的后背发凉。
“现在瓦剌人已经打到山海关了,朝廷现在超负荷运转,太后说朕撒手不管,难道那些调兵运粮的折子都是狗批的吗?”
见明康帝一副吃人的模样,太后被吓得一哆嗦。
“你”
“现在大康岌岌可危,若是太后想要以后得日子在瓦剌过,那你就继续给朕添堵!”
战争创伤最严重的永远都是最底层的百姓,在邶卫城破之时,瓦剌大军绷紧的神经就在那一刻彻底断了。
那一日疯狂的瓦剌大军放佛已经失去了人性,冲入城中的瓦剌大军红着眼睛,拿着弯刀,杀向了手无寸铁的百姓。
这一座雄城活生生的耗死了近二十万瓦剌大军,这个数字是如此的触目惊心,就连玛哈暮这位瓦剌雄主的神经都差一点被崩断,何况是这些最普通的士兵了。
邶卫城早已是一片狼藉,瓦剌破城之后,为了缓解大军的情绪,玛哈暮根本就没有约束他们,大军在城内烧杀抢掠,短短几日,邶卫城已成了一座死城,四处都能见到被扒的赤条条的女子,不过她们早已没了生息。
街道蒙上了一层令人心惊胆战的暗红色,偶尔烈火中传出噼啪声响,惊起一群下山觅食的座山雕。发出一阵刺耳的叫声。
“侯爷,皇上有请!”
戴权风风火火地跑了过来,连口水都没喝,一见到贾理拽起来就跑!
这几天贾理也收到了消息,之前的布置虽然救下了一部分百姓,但对于整个北境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
刚开始贾理还以为邶卫在接到增援之后,会成为大康一道坚实的防线,没想到短短旬月就会被瓦剌攻破!
如今北境诸部族压境而来,气势汹汹,威逼神京,其实不仅是两位皇上坐不住了,但凡大康有志之士也都坐不住了。
御书房,
明康帝脸色阴森森的,房里的宫女太监大气不敢喘一声。
“拜见皇上!”
“无殇,你来了!”
“不知皇上召微臣前来,所谓何事?”
“瓦剌人还有兀良哈和那些诸王部昨日叩关,这是最新的战况,你瞧瞧。”
贾理接过明康帝递过来的密报,刚刚看完开头,神情就是猛地一滞。
“怎么会这样?”
“是啊!朕也没想到情况会如此,北地那些人都疯了,仅一日就拼掉了大康十万人,对方损失比我大康竟只多千数人!这简直让朕都无法相信!”
“瓦剌诸部联合还有五六十万人,破关之事已成定局,可是关隘之后便是一望无际地平原之地,不肖五日,大军就可直逼神京。”
说到这里明康帝猛地一拍御案,脸上露出狰狞之色。
“皇上的意思是?”
贾理过了许久,慎重地问道。
“你可愿接下这个重担?保我大康万千子民,保我大康江山社稷,保我汉人血脉绵延不绝!”
明康帝此刻就像是一个孤注一掷的赌徒,平静的表面下是歇斯底里的疯狂。
贾理顿时默然,虽然最后也像自己预料的一般,等到了明康帝让他出征的圣旨,但是代价却有些沉重了。
北地的惨状贾理是知道的,外族诸族过境,寸草不生,他们根本就没想带俘虏,所以但凡他们经过的地方,留下的只有满地的尸体。
贾理眸中透出一种坚定,带起满腔的热血,激荡而起被他压抑许久的煞气,他躬身向明康帝一拜。
次日贾理一身戎装,西出神京,奔驰而去,带走的只有府里的一甘亲卫还有京外的亲兵。那面黑龙旗再次在大康飘荡而起。
“大人,不去山海吗?”
“去帮他们守关?就算是再添上我们这千人之力,面对诸族的千军万马,不过是杯水车薪,与其当一个靶子,不如当一颗钉子!”
“救援的方式不只是一种!”
“那我们去哪里?”
“先去接上人,二虎他们一早就被我派去居庸关了,咱们绕后,老子要给玛哈暮一个惊喜!”
一旁的徐二听到贾理的话,心脏猛地跳了两下,随即眼中蒙上了一层血色。
贾理的想法绝对是疯狂至极的,这些亲卫们闻言不由得吞了两口唾沫。
在敌军背后搞那些小动作,一个不慎就是插翅难逃。
可以说贾理这一次是打算在钢丝绳上跳舞,不过以眼下的情况,贾理的选择的确是一个极佳的策略。
“誓死追随将军!”
“干他娘的瓦剌狗!”
第一百一十章釜底抽薪
“将军!破阵营已全部集结完毕!”
居庸关地处塞外,此处可谓是地广人稀,校场格外的大,贾理来到此处,和收关的将领打了个招呼。
正是之前跟着他的李安珉,在那次泰康帝找过他,他就将人送了出来。
居庸关远离了神京,泰康帝的探子一般也不来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所以泰康帝之后再也没有为这件事找过他。
凭着李安珉得天独厚的优势,很快就爬到了如今的位置,当然这里面也少不得贾理的帮衬。
九边重镇零星分布在长城附近,邶卫和邙山是泰康帝登基后新打下来的,位于长城之外,此时已经被瓦剌人占据了,充当临时的补给站。
贾理这次的目标就是那里,境外诸族号称五六十万大军,每日的嚼用都是一个天数字,若是粮草出了问题,诸族等于是断了后路。
诸族联合内部就不会是一条心,每一个群体都有自己的私心,当一件事牵扯到他们个人的利益之时,矛盾就会产生。
贾理站在校场的高台上,看着底下站的像标杆一般的三千亲卫,不禁豪气冲天。
古代打仗之时,一般都会有站前动员,激励士气,贾理这次也不例外。
“弟兄们,瓦剌人犯我边境,戮我子民,邶卫城与邙山城已经被他们攻破,当年太上皇迁过去的二十万大康子民无一人幸免!”
“你们都是跟着我从南疆一路走来的同袍,去年的落云城就是今日的邶卫与邙山,不要奢望敌人对我们心存仁慈!”
“如今瓦剌的大军现在已经打到了山海关,若是山海关破了,迎接瓦剌骑兵的就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没有天险可依,就再也阻挡不住他们的步伐了!”
贾理说到这里语气微微一顿,“那等待我大康的百姓的就是瓦剌人的屠刀!”
“扪心自问,当我们拿起刀枪,披上战甲,舍了家舍了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