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诸天从红楼开始-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拜见姑丈!”
林如海人情练达,对于这些并没有强求,只是点了点头,随后两人一先一后来到屋里坐了下来,至于惜春,在见到黛玉之后早就将之前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了,抓起她的手就跑到后堂和晴雯、英莲、秋椒顽闹去了。
“过年好!”
林如海喝了两口茶突然给贾理来了这么一句,好没让贾理一口茶呛死,这话怎么越听越别扭呢!哪有长辈先问晚辈好的呢?
贾理见林如海眼中的戏谑之意,不由站起了身,恭敬了施了一礼,说道:“过年好!愿来年姑丈身体康健,万事如意,心想事成,一番风顺,更进一步,宰执天下!”
林如海一开始还是洋洋得意,自己的这个外甥还是挺上道吗?可是到了最后那两句,他脸色一紧,意外的发现贾理这个小子也是个腹黑的。
第九十九章 黛玉之问扒灰一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时辰渐变,转眼之间已是子时,也如海与贾理聊的十分尽兴,惜春和黛玉在内堂一直叽叽喳喳地聊个不停。
黛玉当然也见到了秦可卿,秦氏本来就长得妩媚,迁居侯府后,心态较之前更是好了不少,如今再看,连黛玉都觉得自己的小心肝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
“听说秦姐姐已经和东府的贾蓉和离了?”
秦可卿和黛玉、惜春已经算是老相识了,不过自从惜春再次在侯府见到她,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一开口就是满嘴的火药味。
对于黛玉这个小姑娘,秦可卿是有些害怕的,那等七窍玲珑的心思,似乎能看穿人心的眼神无一不让她心惊胆战。
早在很久之前,她偷听到黛玉和惜春的交谈,那等犀利的言辞,几句简短的话就让她几乎站不住脚,很难相信那些话是出自一个尚未出嫁的闺阁之女。
从方才她就感觉到原先的小姑子情况不对劲,现在换了一个道行更深的黛玉,虽然黛玉言辞并没有惜春那般激烈,但是秦可卿心底却感觉黛玉带给她的压力远比惜春要大很多。
本着少说少错的初衷,秦可卿只是简短的回了两个字。
“不错!”
但是黛玉的可不是惜春,心思更为通透,不像惜春一般只会大吵大闹。
“既然和离了,为什么不自回自家,反而来了这侯府,这若是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姐姐是个爱慕荣华的女子,这背后还不知道被别人怎么嚼舌根子吧!”
秦可卿听到黛玉的话,心神大恸,这言辞远比惜春那些粗俗之语更加犀利,不过这次她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内里的个中缘由,她也没法子解释。
“姑娘,这件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只是有些不得已的苦衷,惜春小姐是知道一些的,不妨你问问她!”
黛玉在之前贾理到林府的时候,一时兴奋,只顾着高兴了,忘了问一下这件事,如今听秦可卿的话,似乎里面是别有隐情。
“好妹妹”
惜春看黛玉欲言又止的模样,小嘴一撅,心里中有几分尴尬,毕竟这个事情着实有些难以启齿,她可是宁国公府的大小姐,若是事情传了出去,不仅是她,而且连贾理的名声可能都会受损。
惜春眼珠一转,“你保证,不会说出去!”
瞧惜春的小模样,黛玉点了点她光滑的额头,随后在惜春紧张兮兮的表情中对天立誓,“好了,好了,我发誓还不行,我保证不将惜春妹妹告诉我的事情说出去一个字,否则就让我”
惜春见黛玉迟迟不语,不由说道:“若是泄露了,就让你再也成不了我的嫂子!”
黛玉呀了一声,这个小妹心眼子真是小,又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他的哥哥,当然这里面并不包括她,所以黛玉有些犹豫,该不该用这件事赌咒。
“好啊!既然你不敢保证,那就说明你是藏了奸的,秦氏你也不准说!”
惜春眼珠骨碌碌地转了两圈,像是赌气一般地警告秦可卿不准泄密。
黛玉有些好笑地说道:“行,我若是说出去,就让我孤独终生,一辈子嫁不出去,这样总行了吧!”
惜春顿混了一会子,想了想,这样说倒也符合自己的意思,就没再去强求。
“其实这件事在东府也不是什么秘密了,很早之前,哥哥就为这件事单独处理过一部份人,但是这一次,哥哥分府出去后,大哥变本加厉,秦可卿和离也是迫不得已的!”
“什么事情?”
惜春像是有些不好意思,吞吞吐吐,半晌才蹦出两个字,“扒灰!”
黛玉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扒灰是怎么一回事,不过看到秦氏一张俏脸红的猴屁股,顿时恍然大悟。
扒灰一说其实起源于民间,还有几种说法,不过其中比较大众有两种,黛玉是不知道的。
其一,扒灰之时要弯腰跪在地上,这样就把膝盖弄脏了。膝媳同音,脏了膝盖,隐义是脏了媳妇。所以老公公偷儿媳妇的隐喻的说法叫扒灰。
其二,庙里烧香的炉子里,焚烧的锡箔比较多,时间长了,形成了大块,和尚们就扒出来卖钱用。后来庙旁的人知道后,也来炉子里偷锡。因为锡媳同音,就引申为老公公偷儿媳的隐语。
当然这样低俗的传说是传不到黛玉的耳朵里的,但是另外两种,她却是知道的,自小喜欢人骚客的黛玉,不仅对古代的大诗人的诗上心,那些风流韵事也常常关注,其中就有两个是关于扒灰的。
第一个是关于王安石的,相传王安石的儿子是个傻子死得早,儿媳妇很漂亮。
王安石的老婆大概也是在相同的时间去世的,于是王安石为了悼念自己的妻子,就在家里的香炉里埋了一首情诗,儿媳在上香时发现了,也和诗一首也埋在香炉里。于是两人走在了一起,当然这件事是因为上香时扒灰引起的,所以后人将之引申为公公偷媳妇。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说法,王安石儿子死后,他给儿媳在后院另盖了一个房子居住,在古代可不兴再嫁的,而是守节,对于贞洁烈妇甚至还有朝廷颁发的贞节牌坊,可能是担心儿媳红杏出墙,经常去监视,儿媳误会了,在墙上题诗说:风流不落别人家。王安石见到后,用指甲把这句诗给扣掉了。因为是石灰墙,所以说是扒灰。
另外一个风流韵事是关于大豪苏东坡的,东坡晚年丧妻,与儿子儿媳妇住一起。儿子有点呆。一日久没进书房的苏东坡来到书房,桌上布满灰尘,闲来无事的东坡用手指头在布满灰尘的桌上写了行字。
“青纱帐里一琵琶。纵有阳春不敢弹”这时儿媳妇进来看了公公写的,在下面续写了一句。“公公若想弹一曲,肥水不流外人田。”
刚写完儿子进来了,苏东坡忙用衣袖拂去桌上的字,儿子问:“父亲在干什么?”苏东坡忙答:“扒灰”。从此“扒灰”不胫而走。
这几种情况虽然事情大不相同,但是里面的道理却是不谋而合,那就是“公公偷媳妇!”
一想到这里黛玉俏脸一红,“羞死人了,这种事情怎么好意思拿出来说呢!”
第一百章 饺子
“咕、咕”
贾理突然听到一阵奇怪的声音,林如海有些尴尬地摸了摸肚子。
贾理见状,与林如海相视一眼,两人不约而同地哈哈一笑。
“外甥疏忽,姑丈见谅!”
随后贾理安排小厮去准备了一些夜宵,又将后堂之中还在玩闹的几人叫了出来。
说起这夜宵,倒也不是什么稀罕物,正是水饺,在民间也称“饺子!”
说起这个水饺倒也有一个有趣的传说,与医圣张仲景有关,张仲景自幼苦学医书,能力非凡,是个名医,同时他人也特别的好,是个难得的好医生。
瘟疫爆发,他支起大锅治病救人,后来在一年冬季,天寒地冻的日子里,他告老还乡了,他回到家乡后,发现当时的乡亲们穷苦,大多穿不起棉衣,天寒地冻,冻得耳朵都快要掉下来了。
他顿时起了怜悯之心,他发誓要拯救那些冻烂耳朵的穷苦乡亲。于是他又在河边搭起医棚,给穷人舍药治伤。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是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病人吃了一段时间娇耳后,发现烂耳朵慢慢地变好了。
为了纪念张仲景,人们在冬至和大年初一那天吃饺子。每次吃饺子,人们都会想起在一千八百年前有个叫张仲景的名医,他制作“祛寒娇耳汤”的故事。
侯府的厨娘倒是心灵手巧,一个个饺子包的极为精致,皮薄馅大,一盘盘水饺冒着热腾腾的蒸汽,香味隔着老远就闻的到,连隔壁的狗子都馋哭了。
贾理看着小馋猫一样的惜春,哈哈一笑,用手指点了一下她的小鼻子,用宠溺的语气说道:“先凉一下,小心烫嘴!”
林如海,黛玉,惜春,贾理四人坐定,晴雯、英莲、秋椒、可卿还有几个粗使得丫鬟在一旁伺候着。
黛玉一开始还以为贾理这几个房里人会有特殊的照顾呢,不过看她们一副理所当然的目光,黛玉眸子一动,府里并没有因为缺少女主子而坏了规距。
突然贾理将银筷一扔,脸色一沉,站起身,视线在伺候的丫鬟身上来回的扫视。
“是谁?”
林如海还有惜春、黛玉一愣,贾理这是怎么了?
惜春心大,看没什么事情,举起筷子夹起一个饺子就往嘴里送。
一声爆喝突然在她耳边炸响,“放下!”
声音震耳欲聋,吓了惜春一跳,银筷一时间没抓稳,饺子也掉在了地上。
林如海和黛玉也是一惊,放下了手里的银筷。
惜春听的出方才那是贾理的声音,小嘴一撅,两腮鼓了起来,眼睛紧紧盯着贾理,似乎是在问哥哥你到底是怎么回事,吓死小妹了。
“还请姑丈见谅,无殇也没想到府里会混进外人?”
林如海见多了这种事情,他心思一转,就已经猜到了发生了什么。
不过他倒是十分的好奇,冠军府也算是贾理的大本营了,以贾理的小心谨慎,怎么可能会混进来细作呢?
“爷,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饭是晴雯去传的,这次事情看起来好像是发生在饭上,晴雯不由得问了一句。
“厨房是谁负责的?”
秋椒站了出来,她向来喜欢偷嘴,加上贾理不大管后院的事情,秋椒自告奋勇将这件事揽了下来,如今贾理询问,她心里也有几分不好的猜测。
“是徐四家的在掌管着厨房!”
“叫她过来,我有事问她!”
不一会子,一个半老徐娘走了进来,看见屋里的几位主子脸色不好,也不敢多说话,只是进来跪在一旁等待贾理的询问。
“今夜的饺子是你包的?”
贾理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徐四家的还以为是贾理不满意饺子的味道呢,于是小声的回道:“回老爷的话,是我包的,不过当时厨房里的人都过来帮忙了,馅是苟三家调的,火是方晖家烧的”
贾理见她说的一明二白,脸上也不见不安之色,心里一动,于是把今夜里伺候的下人们都叫了过来。
不一会子,门口就站了一排的人,反复的清点了两遍,见没人出走或是消失,贾理嘿嘿一笑。
贾理回屋,端出一盘饺子,笑眯眯地说道:“今夜除夕,爷也不能让你们干忙活,这里有一盘饺子,是刚才厨房那边刚包的,爷一人赏一个,让你们也尝尝鲜!”
徐四家的这时发现贾理的语气不太对了,端进贾理屋里的东西向来是不赏赐给下人的,她们都是有固定的例份,府里的规距极严,但是月钱却极为丰厚,为此她们也都没抱怨过什么。
不过今天的情形明显的是不对,贾理眼神扫过着十个人,将盘子放到了第一个人面前。
“拿一个!”
第一个是徐四家的,现在她已经是猜到了点什么,心里并不愿意碰这些饺子!
“拿!”
这次的声音已经带上了寒意,方四家的浑身一抖,再不敢违背,从盘子里拿了一个。
“吃!”
贾理惜字如金,见徐四家的吃了下去,这才来到第二个人跟前,重复着相同的事情,很快就已经到了第六个人。
贾理将盘子递到她的面前,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可是那人迟迟不肯动手,看着盘子里还有一丝温热的饺子就像是见到了砒霜一样,连连后退。
贾理嘿嘿一笑,“怎么,不肯吃啊!要不要我亲自喂你!”
那人见贾理根本就没有放过她的意思,眼中带上了一丝疯狂,“你这个疯子,要吃你自己吃,我是不会吃的!”
前面四人听到这话,纷纷看向她,显然她们并不明白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这还是贾理头一次将自己的吃食赏给她们,就算是不要,也不用说那样的话吧!
贾理并没有打算放过此人,将盘子再次递到她的面前,冷冷地说道:“要是你不吃,我就叫你家里的人吃,你父亲,你母亲,哥哥、姐姐、或是弟弟、妹妹一起尝一尝你的手艺!”
“不要!”
她像是知道贾理的手段,听到贾理的话不由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眼神有些涣散,看着面前的饺子,不由得吞了两口唾沫。
这里面有什么她自是十分的清楚,那还是她亲自放进去的,那是见血封喉的毒药,此药无色无味,她还以为贾理他们已经吃进了肚子里,方才没有逃是她知道,只有贾理死掉了,自己一家人才能幸存,逃是没用的。
看着贾理冷冰冰的眼神,她一时间号啕大哭起来,
“爷,我是被逼的!您就饶了我这回吧!”
前面吃饺子的五个人脸色一变,难道饺子有问题?
黛玉、惜春摇了摇头,可惜了一盘水晶饺!
林如海脸上划过一丝厉色,看了贾理一眼。
第一百零一章张家的报复
“到底是人心不足蛇吞象,还是迫不得已?”
“爷说的是什么意思?”
“字面的意思!”
“子明,念!”
“张氏,瓜洲人士,一年半前被人卖入神京,因其精湛的厨艺被三皇子府的管家周德相中,买入三皇子府,直到今年初秋不知何缘由被三皇子府发卖,同日由徐二买入侯府!据调查张氏一直是孤身一人,并没有什么所谓的亲长兄妹!”
“张氏你还有什么话说?”
贾理冷冷地盯着她,毫不留情地将她的谎言戳穿。
张氏,原名张怜,是当初扬州八大盐商张家的嫡女,当日张怜去莲花寺上香,夜晚时逢大雨阻路,她被迫留在了山上。
第二日回府,发现阖家被屠,鸡犬不留,当时她就懵了,自己只是上了炷香,怎么一转眼自己的家就没了。
失去了家族的庇佑,很快她这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就遭到了社会的毒打。
短短几日她就花完了身上的钱,迫于生计她不得不去干一些粗活,几经辗转,她做过浆洗,干过厨房,做过洒扫,饱经蹉跎,当然人的一生不可能都是不幸,时来运转,她最后得到了一位宫廷老御厨的赏识,学到了一身做饭本事。
或许是为了追寻自己的仇人,她一路走了过来,从扬州到瓜洲再到神京,经过千辛万苦,一个人的名字出现在了她的脑海之中,“林如海!”
那位曾经任职扬州盐运刺史的官老爷,一个与当初她们家唯一一个有过正面冲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