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祖宗在上 >

第250章

祖宗在上-第250章

小说: 祖宗在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支不同属性的队伍,集结起来,开始向东前进。
    一时间,战争飞舟、飞行的修士,简直遮天蔽日。
    声势很大,士气也很高昂。看着这宏大的景象,甚至有不少楚国人心里,产生了一种颇有些盲目的乐观情绪:
    我们能赢!
    而相对来说,惟云这里,采取的就是稳固防守的策略了。
    临时构建起来的防线,虽然远远比不上那种经营长久的千年防线,但最主要的是,燕齐联军的数量又不少,尤其是高级修士的数量很多。
    先前的动乱,确实让很多的齐国修士变得不可信起来,并且由于大清洗而导致了相当程度的士气低落,但总归有一些可用之士。召集起来,主动进攻可能会力有不逮,但若仅仅只是防守,却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而之前从吴国东海岸渡来的燕国高级修士们,则是一个更到的补充。
    当然了,燕齐联军最重要的优势,是法相修士多一个人。
    蓝诺行还真的出来了一波。
    那只是一个寻常的小战场,一个镇子在遭受护国军的进攻。
    然后,蓝诺行就出现了,一把火烧得哭爹喊娘,甚至一度带队往后追了半日,灭掉了一支楚国嫡系队伍的修士团,直到大国师斐频亲自出手,蓝诺行才施施然退去。

第四百四十四章 衔尾追杀
    陆青以意识体的形态,在战场上游弋了几天。
    他在意识体下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更遑论,全线战场上,到处都还有他可以用来传送的眼。哪怕仅仅是只有几天的时间,也足够他对整个战局,有一个大体的把握了。
    陆青很清楚的感觉到,楚国人的进攻意志,其实是非常不坚定的。
    全线战场上,打得确实热火朝天,甚至伤亡率都很高。
    但在看似高企的烈度之下,其实被魏国人派出来当主力进行进攻的,是所谓的护国军。
    组成护国军的这些吴国遗民,死得再多,又有什么大不了?
    而楚国人,直接投入自己的嫡系部队,参与战斗的情况,并不多。原本应该作为楚军最重要的战力,也就是斐频本人,更是一次都没有出现在进攻作战当中。
    他也害怕,会遭到蓝诺行和惟云的围攻。
    以他的实力来说,他还是有九成的把握,哪怕碰到那两个人的同时攻击,也可以全身而退。
    但总归还是有一成的概率,会出危险。
    更何况,他的把握,也仅仅只是在全身而退。但全身而退,难道有什么特别的好处么
    不会的,再怎么全身而退,那也是败了。
    而以他的身份、他的实力来说,他的战败,很大程度上,将会代表了整场战争的风向;同时,对于自身的声望,也是一种很大的打击。
    如此多番的考虑之下,亲自出手这件事情,怎么想怎么没好处。
    但看眼下的情况,燕齐联军,由于内乱的影响,确实是比之前要虚弱多了,但借助着两位法相修士的存在,守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尽管,这种情况,早先的时候,楚国人就已经预想到了,可总归不试试不甘心。
    现在,试也试了,人也没少死虽然死的大多是吴国人现在,不甘心也得甘心了。
    鸣笛收兵、大队后撤,这自然不需要多说。需要提一嘴的是,燕齐联军可不会挨了打之后,就这样甘心放楚国人走。
    大军追杀,不太现实。有这个能力,当初就主动西进了,何必等人来打?
    但,召集起少数的精锐修士,在惟云和蓝诺行的带领下,尾随楚国人的后面,尽可能的造成一些人员杀伤,却是很正常的操作。
    被召集起来的修士,一共也就才有五十多个人,但全部都是金丹以上的修士。
    这是个完全精锐的小队,只要好好的选择攻击目标、不要被人家大军围住,那就来去无忧。
    而就算是楚国人调集精锐,来应对,但由于两大法相修士的存在,这样也很容易演变成送人头的情况。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在惟云和蓝诺行带队出击,打出了一些战果之后,楚国人显然是不想承受这种伤亡的。斐频没忍住,也从楚国的精锐修士之中,调集起来了一批全员金丹以上的人手,准备了诱饵,就等着燕齐联军的追杀部队上钩,然后再将其缠住,再调集大军来围攻。
    惟云和蓝诺行这两个法相,当然河南通过这种方式,将他们留在此处灭杀掉。但最起码,燕齐联军的追杀部队,得留下不少人。
    然而,这场战斗,却以楚国人的失败而告终。
    斐频愕然发现,自己完全低估了蓝诺行和惟云他们两个人的战斗力。
    这两个人怎么比自己想象之中厉害这么多?
    蓝诺行还好,最主要的是惟云。
    不是说,惟云当初跟夏沧一场鏖战,那还是处于下风,并且被压制得挺惨的么?为什么打起来之后,斐频却感觉到,这个惟云,甚至比夏沧更强一线?!
    光一个惟云,都已经到了跟自己五五开、甚至稍稍强一点的地步了,更别说,再加上旁边的蓝诺行
    这是很正常的。
    惟云,可不是没有成长的。
    在世界锁被打开了之后,她是第一个得到了陆青的提醒,发现到自己的修行效率,提升了很多的法相修士。
    当然,仅仅是这一点,还并不足以让她在短时间之内提升这么多。毕竟,修行效率提升这一点,整个世界这么多的法相修士,又不是只有她一个人能够感觉得到。
    但更为主要的一点,是陆青把太古金龙诀,传授给了她。并且,由于云霄宗在臣服后,被归入到了系统的管辖之内,一些系统的兑换项,可以直接兑换给惟云了。再加上,系统升级之后,对于非家族的、宗门的修士,兑换系统兑换项的损耗程度也变低了。
    陆青当然不可能将云霄宗那么多修士,当成跟自己人一样,狂给兑换各种有利的兑换项,那不可能的。这种待遇,别说云霄宗了,就算是青峰门,也只有少部分天赋确实好、而且跟陆家走得近的人,才有类似的待遇。
    但是,像惟云、包括对陆青崇拜得不行的白南天那个小伙子,都是能够接受到陆青的馈赠的。
    惟云经过了这么多年以来的接触,陆青已经基本能够确认,这个女人确实是心悦诚服了。人家安安稳稳的、背井离乡的在齐国,坐镇十来年,其实就是一种很大的证明。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时光碎片了。齐国在被经营得越来越好、系统对其的掌控力越来越高之后,齐国境内的时光碎片,也就都纳入到了陆青可以安排处理的程度。
    直接调集大批量的齐国本土修士,去处理时光碎片,这还是有点难的。但是,找一些五星碎片,让惟云闲的没事的时候,处理一下,拿一些时光碎片的奖励,却是很正常的操作。
    多种因素聚焦之下,惟云的实力,确确实实是今非昔比了。
    成为了法相后期修士之后,尤其是太古金龙诀被她熟练的掌握之后,她的实力,理所应当的超过了夏沧。
    而原本就只能跟夏沧打成平手的斐频,斗不过惟云,太正常不过了。
    更遑论,旁边还有一个蓝诺行在帮忙。
    在猝不及防之下,斐频几乎在一瞬之间,就落入到了下风。紧接着,老奸巨猾的楚国大国师,意识到自己不是对手之后,不顾受伤,很果断的就跑了。
    他这一跑,剩下的楚国修士,全面遭殃。

第四百四十五章 吴魏政事
    惟云在真正展现出来自己的实力之后,楚国遭了大殃。
    大国师斐频重伤逃遁,楚国修士死了两百多个人。
    这个数量,看起来当然是不多的,但对楚国来说,却是一记不折不扣的重拳。
    原因无他,这死掉的两百多个人里面,大多都是一些高级修士!
    毕竟,早先被斐频召集起来,围攻燕齐联军的追击部队的,那都是楚国精锐,全都是金丹以上层次的修士。而在斐频迎面被迅速击伤、打跑了之后,这些人可就没那么容易跑得掉了。
    或死或被擒。
    这么多高级修士的损失,对于一个大仙国来说,也是挺伤筋动骨的了。
    而再往后,燕齐联军,从防线之中走了出来,开始向西推进。
    之前,被楚国人,打着大吴皇帝的名号,收服的土地,被燕齐联军一个个拔掉。
    而在这个过程之中,楚国人根本无心来管。
    但这并不代表就完全的一帆风顺了。
    护国军在这个时候,发挥出来的战斗力,是有点出乎人们的预料的。
    保家卫国,这句话还真的是能激起人死斗的意志的。
    当然了,尽管如此,他们在燕齐联军的动作之下,也是不太够看的。
    但至少来说,他们的拼死战斗,在大局上,延缓了燕齐联军进攻的速度,同时也让更多的楚国人,逃了回去,以至于能够重振旗鼓,至少保持了组织性。
    而既然如此,燕齐联军也就慢慢的放慢了脚步,没有再继续紧逼了。
    再过了一段时间,燕国主导的谈判,也开始了。
    说白了,继续打下去,对双方都没有什么好处了。
    楚国已经注定不可能赢了,一场败仗、斐频受伤、大量高级修士的阵亡,让他们丧失了再一次组织大军进攻的能力。
    而燕国这边,在吞下了吴国、魏国投降之后,吃得太撑了。他们不太可能再一口气侵入到楚国境内,一方面是力有不逮,另一方面,则是哪怕真的击溃了楚国的防御力量,他们想要将楚国纳入统治之中,那也太难了。
    别说楚国了,就现在吴魏两个仙国,都是个挺难处理的大问题。一个搞不好,就会消化不良。
    但这件事情,陆青已经不想去关心了。自己搞这个事情,太累,让两个当皇帝的儿子去办,那就可以了。
    尤其是陆朝熙。
    朝和成为皇帝的时间还短,但朝熙的皇帝生涯,也算是有好几十年了,从最开始的不知所措,到现在,也算是成长、历练了出来。对于这种政务性的工作,应当能够处理得过来。
    更何况,他还有一大群朝廷的官僚体系,来做帮手呢。
    相对来说,路情需要得到的,只是一个结果。
    吴国、齐国,能不能为我所用?能不能安稳的培养修士、尤其是培养出可靠的高级别修士,可以去处理那些时光碎片?
    只要达成了这个目标,陆青倒是不介意这个过程具体是怎么样的。
    当陆青回去好好修炼、准备抓紧早点挤进神海期的门缝里面的时候,他的两个儿子已经快挠秃了头。
    这当然是为了吴国和魏国那边的形势。
    军事上的结果,永远都只是一个开始。毫无疑问,燕齐联盟、陆氏皇族,在这段时间以来的战争之中,是毫无疑问的胜利的那一方。然而,胜利留下来的问题,也非常的多。
    在楚国方面,曹氏皇族后续要怎么安排?
    肯定是不能够让他们当皇帝了,不然,不能达成父亲大人留下来的指示。
    按照父亲大人的说法,魏国这个名号,保不保留,无所谓,但皇帝、或者叫其他什么名号的统治者,必须是陆家人。
    最终,陆朝熙决定,魏国的国号,保留;魏国皇帝的名号,被取消,并入到大燕的统治之中;仍然认同曹氏皇统,但是现任皇帝肯定是当不成了,他将会被封为魏王。
    这样一番操作下来,魏国仍旧还在,但已经成为燕国的一部分,受大燕皇帝统辖。
    这是必须的,是军事胜利之下,必须要拿到的果实。没这个成果,之前废了那么多力气,搞那么多事情是为了什么?
    当然,为了让统治变得更加顺利,那些配套的策略,也是必然需要的了。
    比如让曹氏保留魏王名号,是要拿来安抚像是夏沧这样的忠诚之臣;魏之国名,也是为了安抚这些人心,起码国未亡;同时,保留魏国朝廷,大量的官员被留用,同样也是在安抚人心。
    而这一切一切的安抚,本质上,是在给这些魏国人,做出了一个政治承诺:
    只要你们不瞎搞,支持我大燕的统治,那么,所有的魏国人,当下所既得的利益,不会受到太大的损害。
    但与此同时,这隐含的意思,也很简单了:要是这样你还跟我对着来,那就等死吧。
    至于魏国的朝廷,那既然都已经承诺了,不会损害他们的利益,那么自然而然,整个朝廷理应就会被保留下来。
    魏国的政府系统,如果能够保持,这对于后续陆氏对魏国的统治,显然会很有帮助。他们本就是魏国当地的行政者,大小事务,俱为一体,甭管他们现在是不是对陆氏离心离德、忠诚度怎么样,只要他们能够保证,大体在承认陆朝熙这个皇帝的前提下,维持住魏国内部的安宁,那就可以了。
    后续,随着时间慢慢的推移,大可以一步步的,对魏国的朝政体系,进行改造。让关键位置的官员,能够心悦诚服的跟着陆氏走;不行的,那就干脆撤换掉。
    总之,这应该是一个可以温和改造的。
    当然,这个所谓的温和,也只是相对来说。
    总归有激烈者。
    毕竟,这是并非是燕国故土,也非故人。当初,在魏国把颍州、河州割让给燕国的时候,这两州内部还爆发了一些冲突、矛盾、起义呢。
    更别说现在。
    在魏国的舆论环境之中,颇有许多关于魏国投降得太过轻易、他们还能打、不应该这么轻易的臣服的说法。
    这些说法,很有市场的。
    这样的舆论环境,就代表着某种意义上,人心的风向,未来,必定会闹出骚乱。
    不过,在修行界而言,想要搞什么起义,那可太难了。只要没有更强大的外部力量,以燕朝后续明显会越来越强的战力而言,这个问题不会很大。
    而在面对吴国的时候,治理问题会突出很多。
    吴国那边,可真的是一锅乱粥。
    针对吴国的主要战役,肯定都结束了。吴国的国防力量,几乎已经被成建制的打崩溃掉了;侵入的楚国军队,也被解决了;郑宇带领的魏国军队,也被一直调令,调回了魏国境内,并准备将整支军队打散,部分遣散,部分会经过甄别,归入到几只燕国的常备军当中。
    但这仍然也只是主要战斗结束了,并不代表,吴国就迎来了和平。
    相反,那些成建制崩溃的吴国军队,可并没有被完全消灭光。他们的有生力量还存在,尽管大部分人都逃了,但仍然有一些,在吴国各地,分散抵抗。尤其是他们还能够得到吴国当地人的支持,物资、人员补充上,都很充分。
    而吴国很多的地方政府,也在抵抗着,至少是不合作的。
    现在很明确的是,整个吴国,就处于被占领的状态。但各地,反抗的烽烟,一直都没有断绝过。燕齐联军,颇有些疲于奔命的意思,虽然大体上是能够控制得住的,但却很难当即建立起有效的统治基础。
    而燕齐联军内部,也有问题。
    在大清洗过后,整个齐国军队,倒是变得很听话、不像是最早的时候,会指示不动了。但是,很多人也在这样的清洗之下、尤其是有亲朋好友死在了清洗之中后,士气变得低落。再加上连年的战事、胜利之后还要长期驻扎在吴国境内,打治安战,整个军队的厌战情绪是比较严重的。
    甚至,在齐国的内部,都已经有一些思潮、舆论出现了。
    他们认为,他们已经在战争之中,取得了成功。甭管这个成功,到底是怎么得来的,总归是赢了这总没错。而他们,在这场战争之中,也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尤其是,一波大清洗,死了那么多人
    总之,在付出了不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