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在上-第2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话说回来,最近这十来年的时间里,修行界变化有点大,这不是随便说说而已。
十三年前,西边有消息传来,说是九国中实力最强的大秦仙国,终于不甘寂寞,开始了向外扩张的策略。他们向东,跟梁国产生了剧烈的冲突;向东北,跟晋国也摩擦了起来;向南,跟蜀国也有冲突。
隔着的距离,实在是太远了,陆青这里能够拿到的情报也很有限。但根据手头上的消息来看,修行界的西边,搞不好会发生一场规模很大的战争。
而果不其然,在最近这十三年里,西边的四个国家之间,各种冲突是越来越激烈了。大秦仙国一对三,仍然占据着上风。
尤其是梁国,被逼得有点喘不过来气。
原本,梁晋两家,是世代仇敌,互相之间在过去千百年的时间里,仇恨不少,更别说北荒森被晋国灭掉的这件事情,让妖族势力很强的梁国非常的不满。
但当下,在大秦的逼迫之下,梁晋两国却有了放下过往仇恨的意思。虽然还没有正式开始,但是就锦衣卫在外部收集到的情报来看,这两个国家之间,隐隐间有着要和谈、乃至于结盟,共同对抗大秦的逼迫的意思。
而如果说,世界西边,大秦与梁、晋、蜀之间的矛盾,燕国这里还可以当个吃瓜群众,只是在这里看看戏,跟他们关系不大的话,那么东南边的发生的事情,他们就不能这么置身事外了。
大燕锦衣卫,传来了一条紧急的消息魏国要跟齐国打仗了。
大燕的锦衣卫,建立也有了一些年头了。除却在国内的情报网络之外,锦衣卫的触角,也伸向了国外。
不过,毕竟时间尚且还短,锦衣卫的触角也就往周边伸上一伸,而且也很难掌握特别机密、要紧的消息。
而如果魏国发动大军,要东征齐国的消息,都被燕国锦衣卫获取了的话,那么这个事情,恐怕很多很多人都已经知道了,甚至,当下魏国的军队,都已经在开拔的路上也说不定。
这件事情,就跟世界西边的那个大西瓜不一样了。齐魏开战,这根燕国是有着切身的联系的。
齐魏,都是燕国在南边的邻国。魏国不用多说了,齐国虽然没有直接的领土接触,但是却搁着一个夹角的海域。
海洋,在这个修行世界,可不算什么阻碍。别说大型飞舟了,有的修士,甚至靠自己的能力,可以直接飞越过来。
燕齐二国互相的关系,是比较冷淡的。虽然不像是燕魏那样互相还拼过刺刀,但照样算不上友好。
当然,齐魏两国开战的话,燕国还是更偏向于站在齐国那边的。
魏国最近这几十年来,都是一副咄咄逼人的模样,他们除了跟西边的梁国关系还好,跟楚国没什么大冲突之外,向北与燕国交恶,与东边的齐国是世代仇敌,与东南方向的吴国也有领土摩擦
换而言之,魏国本质上,也是一个扩张欲望很强烈的国家。
在接到齐魏开战的第一时间,陆家就将这个事情,通报给了云霄宗。
云霄宗当然也是有自己的消息渠道的,朝廷的消息传递过去的时候,他们其实已经知晓此事了。而且,他们还隐隐透露出来了一点,想要插手的意思。
显然,魏国在当年,支持李世突破法相,搞乱燕国,乃至于大将军夏沧直接率领大军,北上在平州前线与燕国交战的事情,让云霄宗记恨至今。
更何况,这不正好是一个机会?
齐魏交战,燕国南下,从北边捅一刀,那也算是报了当年的仇了。
更何况,这件事情除却报仇之外,也是有着非常大的现实意义的。
云霄宗会很想将魏国河州的北边半个州,给纳入自己的控制之中,其实那原先也是燕国的土地。
过去,在好几百年前,燕魏之间的边界,可并不是平州前线那一代,而是在往南推数千里的大河。
这条大河,从西的绝境高山上发源,一路向东流,最终汇入大海。这是整个世界最大的一条河之一,与南边的大江并称。
不过,在数百年前的那场燕国失利的战争之中,魏国越过了大河,将大河北边的这三个郡的土地,给占为己有。那一次,对于燕国来说,试一次挺大的危机,只不过最后还好是度过了。
但从此之后,燕魏两国之间,在军事上的战略态势,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大河是很宽阔的,并且本身也是一条巨大的水行灵脉,周边物产丰富,三个郡的收益是不低的。更关键的是,沿着大河,借助大河的灵气,是能够布置出很厉害的阵法。借着大河,做防守,那肯定是要比现在燕魏两国边界要舒服和安全太多了。
魏国一直国力都要比魏国强,各个方面都是如此。一般情况下,他们很难找到什么机会,可以在魏国防守之下,夺回大河以北的这半个州。相反,人家魏国还常年以那半个州,作为前进基地,搞得燕国头大的不行。
但当下,齐魏开战,这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齐国虽然偏安一隅,主要领土都在世界东边的那个巨大的半岛上,但话说回来,人家那个半岛物产丰富,高级修士也是层出不穷的。哪怕魏国更强大一些,在面对齐国的时候,也不能够有任何的小觑之意,否则很容易受到剧烈的反噬。
两个国家要是打出了狗脑子,那燕国趁机南下,收回那已经失去了数百年的故土,或许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云霄宗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很自然的事情。
实际上,大燕朝廷这里,也有同样的想法。
不过,陆朝熙在跟自己的谋臣、以及跟陆家的众位核心修士商量过后,决定先不要轻举妄动。
齐魏开战这件事情,肯定是真的没错。但现在,人家充其量还只是在战斗的初期,还不知道最后战争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如果仅仅只是普通的边境摩擦,乃至于只是局部战争,那燕国要是急匆匆的南下,搞不好会瞬间把大魏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的身上。
别把偷鸡给玩成了围魏救齐,那人家齐国在开心大笑之余,可也不会对燕国有多感谢。同时,大燕的南征军搞不好还会遭到人家的迎头痛击。
陆朝熙是倾向于不要动手的,至少在齐魏两国的战事进行到一定程度之前、跟齐国取得默契之前,不去动这个手。
当然了,暂时不动手,也不代表就要放弃这个机会。陆恩已经下令,要求在魏国和齐国的锦衣卫,密切关注齐魏两国的战事情况,并及时回报。
后续的情报,在很短的时间里,一封又一封的从潜伏在齐魏两国的锦衣卫手中传了过来。
从这些情报之中,可以得知,齐魏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事,进展迅速到让人觉得有些瞠目结舌的程度。
主动发动攻击的,是魏国。夏沧已经明确的出现在了前线战场上,并且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连斩了两位齐国的元婴修士。
元婴期,这对任何一个仙国而言,都是难得的高手了。连死两个,哪怕是比燕国要强大许多的齐国,也会感到非常的心痛。
同时,伴随着两位元婴修士的战死,大魏军队在东边,进展迅猛。齐魏两国在边境的青州、徐州两地,都有领土争端。这两个州,原本都是齐国占有绝对优势的,然而在开战之后的第三个月,就已经全部落入到了魏国的手里了。
齐国在战争初期,落入了下风,他们的反应也看起来有些慢。
但人家老牌强国的底蕴,毕竟是摆在这里的。齐国的大军,也很快从齐国的腹地,集结了起来,并在齐国的法相高人的带领下,发起了反攻。
东洲崔氏的太上长老崔清,也是一个声名在外的老牌法相大修士了,他成名甚至比夏沧还要更早,据说是法相后期的高人。
两个国家的军队,以徐州、青州二地为战场,激烈的战斗了起来。
战事进行到半年的时候,双方的损失就已经到了一个让人觉得惊诧的地步。普通修士的死伤,这个就暂且不多说了,光元婴期的,双方就已经总共死了六个。齐国损失要更大一点,其中四个死亡的元婴修士,都是齐国这边的。
这些个消息,全都汇总起来之后,燕国这边的决策也自然而然的发生了一些变化。
夏沧显然是抽不出手来了,他在东边跟崔清打得如火如荼。两边再打出了真火的情况下,夏沧是绝对不可以离开齐魏战场的,否则崔清知道了这一点之后,肆无忌惮起来,那对魏国大军将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那在这个前提下,燕国顺势南下,似乎是一个可选的决策?
在数月之前,刚刚得知两国交战的时候,燕国虽然还没有决定是否要介入其中,但相应的战争准备,那可定是必不可少的。四万燕都禁军长期集合,平州、冀州两地也汇集起了两万修士。飞云州、雪州还能再提供个三万。光这,就是八万修士了。云霄宗那边,发动个同样的数字,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而陆氏朝廷,跟云霄宗之间,往来信使极为频繁,陆朝熙利用镜面术法,跟云霄宗的宗主函虚子一次又一次的隔空会面,就是在聊这些事情,不断的交换着两边的意见。
这件事情,最终的决策权,当然是在云霄宗那里的。人家说要打,那陆氏朝廷也没法说什么,就只能并肩子跟人家上。
不过,再怎么说,皇帝这个名头、包括陆家当下在燕国的实力底蕴,这些都是要尊重一下的。更何况,战事若起,不管是后勤还是支援,还都得朝廷这边下力气呢。更何况,云霄宗对这件事情,其实也并没有那么保稳。于是,在决策的时候,多商议讨论,自然就是应该的了。
但还没等燕国的两大巨头互相达成一致的意见时,一件事情,直接打断了他们的商讨。
魏国派出了使者,来到了燕都。
这已经不是魏国第一次派出使者过来了。
早些时候,在齐魏开战之后,这两个国家的使者,甚至包括了远在南边的楚国、吴国,都有外交使臣,北上来到燕国。
吴楚两国比较偏向于打酱油,他们的使臣来到燕国,主要目的还是在于想要摸清楚燕国是什么态度。
这很正常,燕国自己也会这么干。哪怕是之前,修行界的西方,大秦仙国开始四处搞事的时候,燕国也朝着其他各个国家,发出了自己的使臣都不用太重要的角色,派个筑基修士过去瞅瞅情况,不会有太大的问题。甚至都不用这些使节自己走的,各个仙国之间,多少都有商业贸易上的互通,让使臣们自己搭乘着商队的飞舟去就完事了。
真正重要的,是齐魏的使臣。
齐国的使臣,从几个月前就一波一波的来了,他们的诉求很简单,就是希望燕国出兵,从北边给魏国压力。甚至,他们还愿意为此付出不少的东西,从物资到人员培养,乃至于像是蓬莱仙宫的名额这种事情,都是可以谈的。
魏国向来开出的条件,也是让利,资源的许诺不比齐国少不说,甚至更进一步的,愿意割让大河以北的一郡给燕国。
看这条件,肯定是魏国优厚得多了。但事情不能这么算,大河以北就割让一个郡,有什么用?燕国要的是大河为国界,不管是防御进攻都要舒服太多了。只拿大河以北的一个郡,人家魏国仍然还是在北边保有两个郡的土地,这就是扎在燕国眼皮子底下的钉子,只要人家想,还是随时能够发起攻势。双方之间的战略态势,仍然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本来以为,这一次两个国家的使臣到来,目标仍然跟之前是一样的,无非就是看看各方让利的程度怎么样而已。在这件事情上,燕国朝廷的意思其实挺明显的了:如果决定要参战,那么除非魏国答应把大河以北的半个州,全割让给燕国,否则就一定会站在齐国那边。
然而,当这一次,陆朝熙照常的接见了魏国使臣之后,却从对方的口中听到了另一个之前他们完全没有得到过的消息:
“鬼面神陈满晋升法相了???”
6k章节
还欠3k
6月还三天,月内会还完。
第三百七十六章 镇抚使陆明恒
魏国开出来的条件,跟之前他们开出来的区别也不大,仍然是大笔的资源、灵石为礼物,割让河州一个郡,并没有追加更多的利益。
但是,鬼面神陈满,突破到法相这件事情,却是在天平之上,丢下了一个沉重的砝码。
得知这个情报之后,就很容易联想到,为什么如今魏国敢如此大张旗鼓的向齐国动手了。
外部环境的改变,当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大秦于世界的西方,开始了他们的扩张策略,搅和得一片天翻地覆。这会使得很多个国家,必须得把注意力放在秦国的身上,没空来搭理大魏在干什么事情。
最直接的,就是梁国、楚国这两个原本就跟魏国交界的国家。
对于魏国而言,这确实是个趁着秦国扩张而扩张的机会。
可仅仅只有这样的话,他们如此行径,还是显得太过于大胆和激进了。不管怎么说,北边有大燕,南边有大吴,如果这两个国家插手的话,魏国的扩张计划,显然是很难很难成功的。
但要是鬼面神陈满,在近期进阶成为了法相期修士的话,那整个事情就可以联系到一起了。
多一个法相,这意味着在国战之中,魏国将会有一个非常沉重的砝码,以至于可以影响到整个大局的胜负。
最集中的表现,就在于燕国这里,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立马就不感动了。
人家把这个消息透露出来,意味不是很明显了么?
这就是在警告。
更何况,魏国所拥有的法相期的修士,其实也不仅仅只有夏沧一个而已。通常而言,于各个国家来看,大部分的人都倾向认为,魏国本来就有两个法相。
夏沧当然是明面上摆出来的那个,而且他很强。但魏国应该还有一个法相,因为各方势力不仅是国家都掌握了一些情报,有一些应该是魏国所做的行动,是疑似法相出手,但却不是夏沧干的。
当这样的情报累积多了之后,那么在魏国之中,除却夏沧,还有一个法相的这件事情,就相当有可信度了。甚至,各种情报来源中,甚至可以敲定一些人选:在魏国里有五个名声平时不怎么显露的元婴修士,被认为有可能是在隐藏实力,是实际上的法相层次。
但这些人里面,并不包括鬼面神陈满。
陈满虽然很多年前就已经被认为是元婴后期、乃至于是元婴巅峰的修士了,但是各方情报中,都并没有将他列为候选的法相期。虽然他很神秘,但是他年纪算起来其实并不算大,按照最早的魏国的另一个法相显露迹象的时候,鬼面神还只是金丹期呢。
再怎么伪装,也不至于法相能伪装成金丹。
而鬼面神成为了法相,就意味着魏国现在可能还没出面的法相期,还有两个。
燕国南下?惟云祖师?
迎面撞上人家两个法相,怎么办?
这事儿要是能够被证实的话,那么燕国南下的行动,确实得需要更加慎重的去考虑了。
但说到这里,却还有一个事情是不能忽略的:魏国是不是在骗人?
潜伏在魏国的锦衣卫情报人员,并没有传来相应的消息。陆朝熙将这件事情通报给了云霄宗之后,他们也说,没有接到过这方面的情报。
这种情况就很值得玩味了。
不能果断的判定,魏国使臣是不是在扯谎,但至少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如果被这么一句简单的谎言,就给吓住了,那这件事情就会显得很丢人;可要是头铁不信,结果是真的,撞个头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