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魔改大唐 >

第31章

魔改大唐-第31章

小说: 魔改大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所谓的“技能共效”效应,白玉琦没怎么搞明白,但是想来大概是因为战马因为'动物亲和'的效果,对他比较亲近也愿意服从他的命令,所以骑乘起来变的更轻松也更简单了吧?
  发现这个新特性的白玉琦,还特地将之前激活的动物系列法术,跟'基础骑术'技能搭配在一起,发现:
  法术'训兽术':'骑术'效果+20%;
  法术'动物交谈术':'坐骑服从性'效果+50%;
  专业'驯兽师':'坐骑服从性'+50%;
  法术'支配动物':'骑术'+50%;
  技能'驯养动物':'驾驭动物'+20%'骑术'、'强迫动物'+30%'坐骑服从性';
  ……
  这就相当于,白玉琦刚一激活'骑术'技能,在仅仅掌握了基础骑术的情况下,就已经具有了'骑术'+110%、'坐骑服从性'+150%的骑乘效果。
  在法术效果维持期间,他能像一个马术高手一样操控战马,而且'基础骑术'还是可以升级的!
  同时,白玉琦也发现了之前升级奖励的那些“技能点”是干什么用的了,就是专门用来升级“技能”的。
  只是技能等级不能超过自身等级,所以一下子将'基础骑术'点到了14级(+140%),获得了'骑术'+250%效果的白玉琦,别说是站在马背上操控马匹了,他想在马背上翻跟头都行!
  “嗒嗒嗒~嗒嗒嗒~”的清脆马蹄声,在如同巨龙一般向前蔓延的宽阔岩石路上传来。
  坚硬的铁制马蹄铁和岩石地面碰撞之间不时迸射出一蓬蓬的火星,一路火花带闪电的向之前发现的矿场狂奔而去。
  这里的“蔓延”不是形容词,而是动词!
  宽如四车道的岩石山路,在白玉琦的视线前方飞速延伸着。
  哪怕是他快马加鞭也追不上岩石山路蔓延的速度……再快能快的过他的视线移动?
  跟一次只能铺40米长、3米宽、10厘米厚岩石山路的孙老道相比,挂上'法术强效'和'法术升阶'专长的白玉琦,一次可以控制6750立方米的岩石。
  哪怕就是铺出一条15米宽的双向四车道来,释放一次'化石为泥'和'化泥为石'也能延伸出去4500米长,就算想铺半米厚,一次1000米也够了。
  白玉琦打算一次到位的,将几个矿场都跟库峪城连起来。
  不是说了么,要想富先修路,白玉琦倒不是想靠开矿挣钱,可先把路铺好也方便运输矿石不是?
  哪怕已经见过不少次白玉琦施展“仙法”,可这如同翻山倒海一般的“筑路仙术”。
  还是看的紧随其后的尉迟宝琳神魂震荡,只不过是凡夫俗子的他,什么时候见过这种仙家手段施展的神通法门啊?
  道路平坦自然行动迅速,之前翻山越岭费了不少时间才找到这些矿场的白玉琦,这回几乎是逢山开山遇水架桥,取直线直达矿场方向。
  倒不是直接把山给移走了,就算他拥有了控制6750立方米岩石的能力,想把一座山移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可问题是他为什么要傻乎乎的移山呢?
  “建筑系法术”里除了'移土术'之外,还有'掘穴术'啊!
  虽然因为用得少,等级比较低,威力小,可他不是有'法术升阶'专长么?
  1阶'掘穴术'多使用几次,也足够比较快速的在山体内,挖出一条尽可能直的隧道来了。
  以挖隧道的形式,最少把路程和行走难度降低了几十倍都不止,最起码不用爬上山头再爬下来,然后再爬上另外一座山头的翻山越岭了。
  之前没注意,听狗子说那帮子干活的流民居然是靠着背篓,从矿场把矿石一块块背回库峪城的。
  虽然库峪城目前一下子多了好几万流民,可人多也不能这么浪费人力啊?
  倒不是心疼那些吃饱了没事干的流民,而是这么干未免也太没有效率了。
  临到其中最大的一座矿场跟前,也就是之前白玉琦随手炼出一批铁制工具的地方,却被一道山涧拦住了去路。
  白玉琦扯住缰绳,战马没让他多用力就乖巧停了下来,在山涧边不时踢踢踏踏的跺着蹄子。
  显然对脚上多了几个硬梆梆的金属条还有些不习惯,却将散碎的山石踢的四下滚动火星直冒。
  终南山中的水源十分充沛,从山中流出的溪流不少。
  也不知道杨氏一族当初,怎么就偏偏选了苦水村那么一个鬼地方。
  他这一路探矿过来也没见有人占地盘啊?难不成在山里搭几座茅草屋也有人管?
  理解不了当初杨氏一族想法的白玉琦,觉得可能杨氏一族挑选建村处的时候,估计光顾着选远离人群的偏僻角落了,根本没注意到苦水村那里的水源苦涩。
  等村子建好了才发现水源有问题,但又舍不得好不容易辛苦盖起来的茅草屋,干脆就将就着住了下来。
  对于当时逃避战乱,急于安顿下来的他们来说,微微有些苦涩的水源可能也不是不能接受,只要能确保族人安全就好。
  等时间长了才开始觉得生活有些不便,但是却又已经在苦谷里住习惯了还开出了田地,就更舍不得换地方了。


第075章 遇水搭桥
  山涧不宽,五六丈而已,但是却有点深,约莫十几丈的落差。
  之前来探矿的时候,白玉琦他们不是从这里过的,而是从上游较浅的位置绕到对面去的,毕竟他们探矿也没什么目的性,转悠到那算哪。
  可现在却不一样了,白玉琦一路铺路尽可能取直线缩短路程过来的,自然不会再绕上十几里路拐到上游去。
  趴在马背上探头观望了一下山涧的深度,白玉琦用'岩柱术'向山涧底部一招手。
  山涧里的乱石之中,每隔一丈就轰隆隆升起两两相对的岩柱来,一共五对十根粗壮的柱子就这么耸立了起来。
  先用'塑石术'修改了一下岩柱的形状,让它朝向上游的方向变成熨斗般的船尖状,以防夏季暴雨时会形成山洪,对桥墩造成冲击。
  然后又在每两根桥墩之间,从上到下加上了好几道横梁以确保稳定性。
  紧接着一个'石墙术'被施展了出来,一道宽约两丈、厚约两尺的石板,从白玉琦脚下开始往对面延伸出去……'石墙术'制造出来的墙体,可没规定一定得是立着的!
  这堵躺在地上的“石墙”,正好搭在了十根桥墩上一直连接到对面,构成了桥面。
  仅仅只是搭在桥墩上,而不是直接跟桥墩融合成一体,这样的话万一哪根桥墩柱子出了问题坍塌下去,其它的九根也还能再坚持一下。
  驱使着战马在石桥上来回跑了两趟,白玉琦这才满意的用'塑石术'在桥身两侧塑起围栏来,并用'钢岩术'和'固化岩体'加固了一下桥身。
  山涧这边的动静,已经引起了距离山涧不远的矿场中流民的注意,顿时引起了一阵惊呼和慌张。
  但是很快却被领头的杨氏村民给喝止了下来,不出意外的又给白玉琦贡献了一波信仰。
  而跟在白玉琦身后的尉迟宝琳,翻身下马抚摸着坚固的桥身,既惊奇又羡慕不已。
  要是大唐能多一些像师尊这样,能挥手之间逢山开山、遇水架桥的仙人就好了,不但营建城池、道路方便了许多。
  而且军队里能有这么一位大仙坐镇,发动起奇袭来绝对是无往不利……试想一支能够从任何想象不到的位置冲出来的敌人,将会有多么可怕?
  尉迟宝琳毕竟是武将家族出身。
  看到什么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如何运用到打仗之中去。
  不过一想到自己也成为了师尊名下的仙家子弟,尉迟宝琳就禁不住的一阵心头火热。
  虽然他只是外门弟子,可是只要能学到师尊一星半点儿的仙家本事,就足够他这辈子享用不尽了。
  可想到这个,尉迟宝琳突然又想起好像还没跟师尊说,自己偷了一只“仙家宝锄”的事,顿时又忐忑不安了起来。
  这都怪师尊,拿出来的仙家宝贝是一件紧接着一件,战术马镫、高桥鞍、马蹄铁、防磨丝袜、马仔裤、战斗马靴……再加上之前的“仙盐、仙钢”和能够强国强种的养猪“仙法”!
  随便拿出来一件,都是能让人为之疯狂的宝物,可到了师尊这里却像是不要钱一样,层出不穷一件紧接一件的往外掏,惊讶的他都忘记坦白从宽了!
  也就是已经过了临时取名为“矿场桥”的涧桥,向矿场行去的白玉琦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不然非清理门户不可,合着他这个“神仙”在尉迟宝琳心里,就是个建筑工和养猪场厂长啊?
  杨铁牛带着一名负责协助管理流民的楼层长匆匆迎了上来,向白玉琦行礼。
  因为一个宿舍20人,一个单元20个宿舍,一个楼层20个单元的关系,一名楼层长手下管理着8000名流民。
  整个库峪城目前总人口大概在3。6万人左右,加起来也只不过任命了五个“楼层长”而已,都是流民们自行推举出来的领头人,算得上是流民之中的“大人物”了。
  但是3。6万名流民之中妇孺占了约一万多人,而剩下的两万多人之中老弱又占了三分之一。
  所以实际上流民之中真正的青壮不过才两个楼层区,也就是1。6万人左右,光是往矿区就投入了一半的壮劳力。
  为了便于管理和减少事端,目前库峪城暂时施行的是“男女分居制”。
  男性流民被安排居住在库峪城左城墙的“甲楼”,女性流民则被安排居住在了库峪城右城墙的“乙楼”。
  而甲楼又分成了“甲一、甲二、甲三”三个单位。
  甲一层区居住的都是青壮年,甲二层区居住的则是青少年,甲三层区居住的则是老弱。
  五岁以下幼儿随母亲居住在乙楼,这样以便于集中管理,需要人力的时候也便于集中调拨。
  免得想找人干点活,还得“甲楼一层二单元三寝室”叫一个壮丁、“乙楼二层三单元四寝室”叫一个壮丁的太麻烦。
  为了将这些流民以最快的速度安顿下来,白玉琦在安排的时候一切因陋就简,想一家一户、一村一乡的聚集在一起进行居住是别指望了,这样也是为了分化流民之中的乡党小团体势力。
  至于拆散流民的家庭夫妻不人道什么的,暂时是顾不上了……有吃有喝有房子住还有新衣服穿,还想夫妻二人一户一室关起门来干点啥不成?
  想什么好事呢?现在住的可是集体宿舍,你们夫妻俩在那亲亲热热吭吭唧唧的,其他的单身狗们还活不活了?万一弄的年轻力壮火气大的流民憋不住闹出事来算谁的?
  所以了,这次建设库峪城第一个大型劳动项目,杨铁牛直接就将“甲一”的八千青壮全拉来了。
  而且由于之前发现矿藏后,白玉琦已经将覆盖的泥土和岩层掀开移走,直接把矿脉暴露出来了一截便于开采。
  所以流民们只需要用工具将矿石敲下来,搬运到指定地点进行堆积存放等待运输就好,这么便利的开采环境,哪怕开采的时间不长,也已经采集了不少矿石了。


第076章 网格纹铠
  白玉琦在矿场转悠了一圈,发现八千人聚集在一起,那叫一个人山人海啊。
  在流民们的惊呼声中,白玉琦顺手又掀开了一片矿脉,在收获了一波信仰的同时。
  也顺便震慑了一下这些孔武有力的青壮流民,让他们好好安心干活,别想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因为直接开路过来的关系,所以白玉琦他们明明是耽搁了很久才出发的,反而比被先行出发却走的另外一条翻山越岭路线的工匠们先抵达。
  所以白玉琦到也不急着施行,他从《天工开物》中想到的一些计划了。
  而是带着尉迟宝琳走到堆积的矿石旁,提炼出铁料萃取出各种金属元素,准备给他做一套网格纹铠甲。
  因为没有在终南山找到煤矿,所以建高炉炼铁什么的是别指望了,只能依靠白玉琦人为的通过技能来小批量提炼金属。
  说也奇怪,后世陕西可是产煤大省,煤矿储量十分惊人。
  白玉琦依稀记得看新闻的时候,提到过全国最大、全球七大之一的煤矿就在陕西境内,一个叫做“府谷县”的小县城附近,已经探明的储量据说就高达6700亿吨左右。
  可是他在苦谷附近的山里,却并未发现煤矿的踪迹,别说几亿吨的大矿了,连带点煤星子的小矿都没找到,也不知道是终南山中不产煤,还是他没找对位置。
  不过没有就没有吧,反正目前他对各种金属的需求,也没大到需要建高炉大炼钢的程度,自己亲手一点点提炼虽然麻烦了点,却也够用了。
  也幸亏他拥有不科学的系统技能,能帮他解决各种问题,不然缺乏各种资源的他苟在这终南山中,根本就不能发展。
  挑选了一些矿石用'崩岩术'打成矿粉,然后直接用'提炼术'从中提炼出铁粉,又萃取出一些用于制作合金的其它金属元素,这才一个'金属溶解'将铁粉融成了金属液。
  要说制作防具最好的材料当然是钛合金,比钢材轻但是强度比钢材高。
  但一来白玉琦不知道金属配方不知道该如何制作,二来'萃取术'萃取到的那种金属元素是钛元素他也弄不清楚。
  最主要的是,他不觉得冷兵器时代的盔甲,需要用上这么高端的金属材料……他才不会承认自己弄不出来!
  所以将铁粉融成金属液之后,凭感觉往金属液之中加入了少量的一些不知名金属元素,白玉琦就直接开始塑型了。
  有'提炼术'、'萃取术'、'合成术'、'金属溶解'等这些神奇的法术帮助,他其实是可以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出一些金属配方来的。
  但问题是白玉琦没那个耐心,感觉也没那个必要。
  这套网格纹铠的主要作用,跟高桥鞍一样是用来展示其特性的。
  所以能够防御住刀剑劈砍以及箭矢射击就够了,还指望它能防弹是咋滴?
  一团流动的金属液被白玉琦扔到了战马背上,仿佛有生命一般四下蔓延,并被塑造成一层井字形网格附着在战马身上。
  凸起的网格并不是竖直的,而是像百叶窗叶片一样带有一定的倾斜度,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刀枪、箭矢的穿刺,而且由于构成网格的叶片很薄、格子空隙较大,其重量相对来说也较轻。
  因为网格叶片是像鱼鳞一样,从战马身体正面往后倾斜覆盖的。
  所以当笼罩全身的网格纹铠套上去之后,来自正面的捅刺,将会顺着向后倾斜的叶片不受力的滑开,从而避免受伤。
  而来自身侧的箭矢射击,也因为倾斜的叶片一层叠着一层的,正好遮住了网格纹的空隙而不容易射中,除非是箭矢正好刁钻的顺着叶片倾斜的角度射进去了,否则一般来说都会直接被弹开。
  至于防御劈砍方面,虽然网格纹的叶片很薄,但是身躯正面和关节要害部位相对加厚,而且被砍中的时候是多点受力,相信很难一刀就破开叶片的防御。
  整套马铠分成几个部分,可以通过暗扣连接在一起,关节位置更是使用了笼式设计,既加强了防御又避免了影响肢体关节的活动,防御主要集中在战马的头脸、脖子、正面胸膛和后臀等大面积部位。
  等到完成后,白玉琦还算满意的点了点头。
  虽然还可以进一步的改进,让网格纹马铠看上去更精致美观一些。
  但是这套网格纹马铠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展示网格纹的防御作用,美观什么的并不重要。
  再精致一点的话,白玉琦觉得以唐朝时代的铁匠手艺,估计就造不出来了,就算造的出来也是耗时耗力花费还大。
  白玉琦冲在旁边紧盯着自己战马身上网格纹铠的尉迟宝琳招了招手,给他身上也来了一套人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