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诸天反派的逆袭 >

第372章

诸天反派的逆袭-第372章

小说: 诸天反派的逆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迎的大小官员,文官以郑翰海为首,此人是一位肥胖臃肿的花甲老人,算是北凉的铁杆拥趸。
  武官以东禁副都尉唐阴山带头,秩三百石,其能力并不算出众,仅掌兵两百。
  不过在一座小县城,掌兵两百已属实权人物,毕竟颖椽县城总共也才驻军四百五。
  雍州这地界,跟京城那边可不一样,自春秋国战结束后,离阳朝堂开始重文轻武。
  那原本就是靠着军功,才身居高位的四殿大学士,仿佛一夜间全变成了进士出身的文臣。
  可在这靠近北凉的雍州,却依旧是武将力压文官一头。
  唐阴山早年家道中落,比不得那些雍州豪阀举荐出身的高门士子,更读不进经文。
  他便果断弃笔从戎,投身大将军顾剑棠麾下,得以在春秋国战的落幕中,积攒到一份不小功绩,搭上了末班车。
  虽只捞到手一个官职俸禄平平,却兵权在握的东禁副都尉,他已是十分满足。
  凉亭之中,文官武将泾渭分明,分开站立。
  唐阴山瞧不起这帮文官个个备伞的妇人作态,郑翰海则不顺眼这帮莽夫带兵披甲的傲气。
  如今天下海晏清平,你等斗大字不识几个的武夫有何用?
  兵者,国之凶器,春秋八国死了数百万人,几乎都被你们这帮灭国屠城的武人,给一口气杀绝了,还要怎样?
  马背下庙堂上的治国安邦,还得读书人来做才稳当。
  郑翰海不给唐阴山这帮武将好脸色,却与身边品秩比他低一大截的颖椽文人官吏相当客气。
  花甲老胖子郑翰海浸淫官场大半生,哪里会不懂得,将来自己手中那支笔,再也画不动雍州财政的时候,人走茶凉的可怕。
  这时候不放低身段去广结善缘,等到告老还乡那天就晚了。
  颖椽县公晋兰亭,拿丝巾擦了擦脖子里的汗水,小心翼翼的对郑瀚海笑问道:“郑薄曹,这天儿要再下雨,可就下得大了,不知世子殿下何时到达?”
  郑翰海笑眯眯的道:“兰亭,你这就不懂了,下大雨才好呢。”
  晋兰亭奇道:“哦?这怎么说?”
  郑瀚海道:“这趟世子殿下来颖椽,我可是好不容易才给你争取到,让世子殿下住在你私宅。”
  “你那儿湖中有莲花,院中有芭蕉,若不下雨,殿下能感受得到你宅子的雨打芭蕉声声幽?”
  “再者说来,雨中迎客方显诚意啊。”
  晋兰亭恍然大悟,一点就通,嘴上却道:“下官这是担忧郑老受寒。”
  过不多时,倾盆大雨骤至,黄豆大小的雨点敲在武官甲胄上,声声激烈。
  便是那些没资格站在亭子里的小尉,一样无动于衷,任由大雨泼身。
  他们清一色属于王朝名将排名,仅次于大柱国的大将军旧部。
  他们存心要那借着父辈功勋,才得以钟鸣鼎食的世子殿下瞧一瞧,天底下不是只有北凉三十万铁骑,才算人人悍卒。
  无论这帮文官武将怎么想,但他们的一番作为,却全都是无用功。
  出城三十里,冒雨迎接北凉第二号大贵人的颖椽官员,在焦急惶恐中,只等到驿卒传来的一个,让他们面面相觑的消息。
  世子殿下已抄小道抵达城门。
  郑翰海苦笑着摇了摇头,对晋兰亭说道:“走吧。”
  东禁副都尉唐阴山,狠狠朝地上吐了一口唾沫,走出凉亭愤懑道:“回城。”
  ……
  徐凤年一行人,在城中小吏谦恭畏惧中,被带到了雅士晋兰亭的私宅。
  这栋宅院占地广,庭院深深,养鹅种莲栽芭蕉,的确是个风景宜人的清净地。
  亏得一个小小的颖椽,能找出这么个不俗气的风水宝地。
  徐凤年在房中换上一身衣衫,青鸟帮着梳理头发。
  李淳罡一到地方,就迫不及待的去沐浴更衣。
  因为他那宝贝疙瘩徒弟发话了,要想让她敬茶叩首,正式拜师,就必须把自己打理得清清爽爽,干干净净。
  郑吒和萝丽从头到尾滴雨不沾身,甚至连脚下都没有沾染丝毫泥水,自然无需打理。
  舒羞和吕钱塘换下湿衣,稍稍打理了一番自身后,便自觉到门口站岗去了。
  徐凤年在这主要就是休息,他可没兴趣跟那帮子官员打交道。
  晋兰亭虽是个地方豪族出身的官员,可文人气多过官场气,对官场攀爬并不十分期盼。
  平日更多的是登高作赋,养鹅采菊,与雍州清流名妓多有诗词唱和。
  只是听闻北凉世子要在颖椽逗留,世交大伯郑翰海又给他丢下这么个大馅饼,晋兰亭的心思便难得滚烫起来。
  也是因此他才会跟着众文官,一起去三十里外迎候世子殿下。
  可一场大雨,把晋兰亭的火热心思给浇得冰凉冰凉,一群人竟然连世子殿下的人影都没看到。
  回到家中,更是被一男一女两个随从挡在院外,差点给唐阴山为首的一帮武夫笑话死。
  当时浑身还湿漉着的郑翰海,一张老脸挂不住,当场挥袖离去。
  晋兰亭倒是也想文人风骨的眼不见心不烦,可这宅子就是他的,能走到哪里去?忍着吧。
  却说徐凤年一行各自打理完自身后,除站岗的舒羞吕钱塘,全都聚集到大厅之中,准备见证老剑神的收徒仪式。
  此时的李淳罡,一身磊落的青色长袍,乱糟糟的头发胡须都已打理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正如之前萝丽所说,将自己倒持清爽的李淳罡,看上去颇有几分仙风道骨之意。
  除左袖空荡荡的,稍稍影响其形象外,其他方面堪称完美,姜泥对此也万分满意。
  她此时端着一盏茶,跪倒在李淳罡面前,将茶盏举过头顶,脆生生的道:“师父请喝茶。”
  李淳罡强抑心底激动,强作淡定的接过茶盏,满意的道:“乖。”
  姜泥随即叩首三遍,这一切从简的拜师礼便算是成了。
  随后徐凤年吩咐青鸟,让她去告知管家,准备一桌酒席。
  这小子十分混蛋的将人家养的大白鹅给宰了,一连宰了两只,还让别人给他做辽东名菜铁锅炖大鹅。
  这一举动自然将晋兰亭给气得不轻,不过他却一咬牙,忍了下来,让管家别掺和这事。
  在姜泥的拜师宴上,徐凤年如愿以偿的吃上了铁锅炖大鹅。
  下午,李淳罡便负起了师父的责任,开始传授姜泥各种剑道知识。
  如今姜泥才刚刚开始修炼,正是打基础的时候,她又不愿学习那需要下苦功夫的剑术,就等着修为足够,好跟萝丽学御剑之术。
  李淳罡便只好教她一些理论性的东西,无论是剑道还是御剑之术都有。
  他也不指望姜泥能立刻融会贯通,只需要她先牢牢记住,以后再慢慢领会即可。
  徐凤年则是一如往常那般,看一段时间的武籍,向郑吒求教一番后,便回房打坐炼化大黄庭真气。
  一行人在晋兰亭的府邸修整一日,次日下午,宁峨眉带着重新补齐百人的凤字营,从陵州赶了回来。
  然而在他们到达颖椽城外时,唐阴山遥望北凉轻骑临城,当即让守卫门吏提前关闭城门。
  宁峨眉见此目光一凝,知道那顾剑棠麾下旧部,是在给自己一行下马威。
  这他如何忍得?出门在外,他们便代表着北凉军,给他们下马威,那便是给三十万北凉铁骑下马威。
  是以他没有开口说话,知识在奔到城门十丈开外时,勒马止步。
  他默默从背上背负的大囊中,将十数支短戟取出,这是他的远程武器。
  一支又一支的短戟被投掷出去,扎入城门轰然作响,这一幕看得一群雍州兵骇然失色。
  不是惊骇于宁峨眉的强悍,而是惊骇于北凉军的肆无忌惮。
  宁峨眉此时的行为,都已经不能说是挑衅,说他蓄意制造摩擦,意图攻打颖椽县城都不算冤枉他。
  唐阴山也是头皮发麻,他没想到宁峨眉会如此胆大包天,竟敢损伤城门。
  而且他隐隐感觉到,对方投掷短戟的作为,像是一种通牒,因为宁峨眉投掷短戟的频率并不快。
  若在对方的短戟投掷完之前,自己还没有做出选择,恐怕对方就会真正开始冲击城门,强攻颖椽。
  宁峨眉可以无所顾忌,肆无忌惮,唐阴山却不敢真把事情闹大,更何况硬要掰扯的话,还是他自己主动先招惹别人。
  是以在宁峨眉尚未投掷完短戟时,唐阴山调头便往城墙下行去,口中咬牙切齿的道:“开城门。”
  “格啷……”
  厚重的城门终于打开,唐阴山此时已经骑在战马上,手中持一杆亮闪闪的银色长枪。
  宁峨眉脸上没什么表情变化,只是默默收起剩下的几支短戟,转而提起卜字铁戟,催马前行。
  胯下战马小跑开来,宁峨眉目光死死盯着唐阴山,卜字铁戟戟尖斜斜指地。
  看见宁峨眉的动作,唐阴山握枪的右手一紧,但他并未因此避让。
  能在春秋国战的战场上,靠杀敌积累到足够军功,获得如今的官位,唐阴山自然也不是什么弱手。
  而且宁峨眉为了以示公平,并未完全催动战马奔起来,借助马势压他。
  现在那样的小跑,自然没什么马势可言。
  便在两人即将交错而过时,宁峨眉暴喝一声,卜字铁戟带着令人头发麻的风声,朝着唐阴山怒砸而去。
  唐阴山脸色微变,双臂紧握枪杆,竖在头顶挡住了这一戟。
  “噹”
  兵器交击,发出一声金属脆鸣,唐阴山却是脸色剧变。
  一股沛莫能御的大力袭来,他只觉双臂一麻,几乎失去知觉,卜字铁戟压着枪杆往下落。
  危急之时,唐阴山脑袋一偏,将枪杆架在了肩上,堪堪抗住了这一戟,随后用尽全力才将铁戟托起数寸。
  然而宁峨眉砸出这一戟后,自身却并未受到影响。
  他铁戟一转,侧面的勾镰便将唐阴山的枪杆勾住,再运劲一挑,唐阴山整个人被从马背上挑起,重重摔落下马。
  一戟将自视武力不弱的唐阴山挑翻下马后,宁峨眉勒马止步,卜字铁戟抵住这位东禁副都尉的胸口,让其无法动弹。
  如此作为可谓辱人至极,但唐阴山此时却是脸色青一阵白一阵,今日他里子面子算是丢了个干净。
  原本周围唐阴山手下的雍州兵,还想上来解救自家老大。
  可随着一百凤字营铁骑跟上,一股摄人心魄的杀气与煞气,震得他们不敢动弹,生怕引起这些煞星的注意。
  等到凤字营到达自己身后,宁峨眉才收回卜字铁戟,斜视着地上的唐阴山,冷冷道:“废物,还敢挑衅我北凉铁骑,哼。”
  说完命手下将士从城门上取回短戟,便径直扬长而去,唐阴山当场吐出一口鲜血,也不知是被伤的还是被气的。
  等宁峨眉重新见到徐凤年时,他又是一副请罪的态度,将城门处发生的事一五一十的禀明,最后道:“末将鲁莽,请世子责罚。”
  他做的事,若被那帮顾剑棠旧部联名上书,参他一本妄动干戈,难免会有那么些无关痛痒的麻烦。
  宁峨眉身为北凉将领,自然无需理会这等挠痒痒的小事。
  可若让世子殿下觉得自己行事鲁莽,真个将自己打发回北凉,却委实是对不住那四十余伤亡的袍泽。
  谁知他的话说完后,徐凤年却是转头凑到青鸟耳边,悄悄对她吩咐了什么。
  待青鸟离去,徐凤年才看向宁峨眉,轻声笑道:“宁将军,一戟挑翻那东禁副都尉,就算出气了?”
  “嗯?”宁峨眉脸上露出一抹惊异之色,不解的看着徐凤年。
  徐凤年笑容不变,接着道:“要是我在场,非得让你把他剥光了甲胄,吊在城门上示众不可。”
  说到这他笑容一收,神色认真的道:“北凉军不可轻侮,这是天底下再大也没有的道理。”
  “你若是觉得做过头了,怕给我惹麻烦,那行,现在就带着你麾下将士返回北凉,要想不惹麻烦,待在家里最合适。”
  “可若是你觉得仍不解气,那今天本世子便请你喝好酒。”
  他说话间,青鸟已经抱着一坛晋兰亭珍藏的美酒走出来。
  宁峨眉蓦然生出一股豪壮意气,神采飞扬,看向徐凤年的目光,更是大异于从前。
  他眼中再无半分轻视与不屑,一种或许他自己都没意识到的心绪,在慢慢滋生。
  “好,末将今日,定要喝他个十大碗。”


第四百五十五章 神霄剑阵 一塌糊涂
  宁峨眉和凤字营归队后,徐凤年没再多耽搁,次日一早便下令启程。
  不过他特地跟晋兰亭要了一架马车,专门用来装那两副符将红甲。
  这甲胄一具就是数百斤,两具的重量差不多等同多了四五个人,放在两架马车里太费马力。
  所以他多要一架马车,专门用来运输两具红甲。
  队伍离开颖椽县城时,因徐凤年之前谁也不见的高冷行径,和宁峨眉一言不合就开干的霸道作风,文武官员没有一个来送行的。
  文官之首郑翰海抱病不出,唐阴山一众顾剑棠旧部则是噤若寒蝉,不敢露面,唯有作为宅院主人的晋兰亭,苦着脸送到城门外。
  而在徐凤年一行离开后不久,新任颖椽太守到来,同时带来一个让晋兰亭如坠梦中的消息。
  北凉王徐骁亲笔写下举荐信,举荐他去京城做黄门侍郎,等于让他连升两级。
  听到这个消息时,晋兰亭整个人都是懵逼的,他这辈子最大的愿望,便是去京城为官。
  能做黄门侍郎,更是清流士子莫大的荣耀,大小黄门可是将来入阁做大学士的必经之路。
  当今首辅张巨鹿,自诩老太傅门下走狗,可不就是在黄门侍郎这个清贵位置上,整整蛰伏了十六年吗?
  上阴学宫士子入京,历来首选便是大小黄门,他晋兰亭何等幸运,竟然一下子便跳入了被誉为小龙阁的福地。
  晋兰亭忽然便想起了被徐凤年宰掉的两只大鹅,吃他两只鹅,便让他连升两级,北凉世子这么任性的吗?
  晋兰亭心里五味杂陈,但他还是默默朝着北凉方向,抱拳深深一揖。
  ……
  距离颖椽县城百余里外,便是天下闻名的道教名山福地青城山。
  这百余里范围内并无城镇可供休憩,为了不露宿荒野,一路上徐凤年一行马不停蹄,直奔青城山而去。
  青城山大小六十四峰,诸峰环绕如城池,古木终年青翠,绿意重重,故名青城。
  雍州有三大绝妙美景,最东边是号称有剑仙一剑东来,得以劈出的西去剑阁,险峻第一,南边相传有圣人骑牛而过的夔门关,雄浑无双,再就是这个出了一位青城王的道教名山福地青城山。
  这里本是九斗米道的一处洞天,那被老皇帝御赐青城王的青羊宫宫主,却是个出身龙虎正一教的道士,算是鸠占鹊巢。
  他把香火鼎盛的九斗米道给统统驱逐,只剩一座青羊宫独占鳌头,所以现在青翠绵延的青城山年年香火骤减,比起其它名山要冷清很多,实在是与青城山的响亮名头不符。
  祸不单行的是访客少了,占山为王的草寇却是多了起来,一股一股散兵游勇行踪不定,与青城王一同称王,官府剿杀起来十分麻烦。
  便是重金之下,有山中老猎户愿冒险带路,都会经常扑空,数次波折后,郡守见那青羊宫宫主不领情便算了,竟然还倒打一耙,说官衙惹是生非,在这块清净地上聒噪不休。
  郡守一气之下,便更不乐意劳民伤财,除非是吃饱了撑着,来青城山探幽赏景的达官显贵不幸遭劫,迫于压力才出兵进山,寻常百姓遇险,一概不理。
  官府就等着这青城山变成一座死山死城,看你一个空有名号的青城王,如何去维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