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丹仙-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借着这个空隙,沈月娘双臂套向左侧悍妇,铁链扣了上去,缠住对方脖颈,向后死命一拽,将对方拽倒在地。
那悍妇当真悍勇,人虽向后倒地,却毫不慌乱,一手去拉脖子上的铁链,一手反抓沈月娘腿根,沈月娘想要后退避开,脚踝却被镣铐锁在一处,不由自主向后一倒,被另一名悍妇抱住。
刚才被撞退的悍妇又冲了上来,纵身骑在沈月娘脖子上,镣铐哗哗响动之间,垂下胸口破衣处的肉团,泛着油腻黯黑的光泽,左右开弓,打在她脸上。
几个回合下来,沈月娘便被三个悍妇纠缠住,各种下作的招法使将出来,沈月娘顿时不支。
一名悍妇翻身骑在她身上,双手去拽她衣襟,正要拉开,囚房外响起一声呵斥:“住手!”
悍妇们回头望去,却是牢头陪着一个锦衣贵人走了进来,那锦衣贵人眉头紧皱,向牢头道:“烦劳快一些。”
牢头笑而不语,将牢门打开:“女犯沈月娘,出来!”
几个悍妇这才从沈月娘身上下来,又凑到牢房门前,冲那锦衣贵人嬉皮笑脸:“这位贵人,看看小女子如何?小女子可以伺候贵人,手段一定叫贵人舒坦。”
“我也来,我也要,痒痒得难受……”
“同去同去!”
沈月娘低着头,满脸都是羞愤,整了整被扯得歪斜的衣衫,一头就冲了出去。
牢门关上,牢头带着沈月娘进了旁边一条通道,开启了另一间稍小些的牢房:“进去。”
牢房中有茅草铺地,还有一张短几,更无他人,沈月娘如同见到广厦豪宅般,一头就钻了进去。
锦衣贵人取出一大把蚁鼻钱,塞入牢头怀里,牢头笑着离去,不忘叮嘱:“快一些。”
锦衣贵人进了牢房,将手上提着的食篮打开,四碗菜肴放在几上:“吃吧。”
沈月娘警惕着问:“你是谁?”
锦衣贵人微笑:“现在不方便说。你有位好友正在想法子救你,但你的事情比较麻烦,一时很难……我先关照你几句,不要乱说话,咬死卖你灵材的人,就说你要买的是长黄灵草,不是什么姜黄灵芝,对方拿出来给你,你也不认得。还有,不要提沈氏,你是云梦泽散修,记住了?”
沈月娘迟疑着,小心翼翼坐到短几边,取箸而食,哪怕饿极了,毕竟是有底蕴的大家闺秀,吃得依然慢条斯理,吃相十分精致,看得那锦衣贵人连连点头。
等她吃罢,锦衣贵人将碗筷收拾了,正要起身离去,沈月娘终于开口问道:“需要多久?”
“耐心,等着就是。”
出了牢房,崔明从侧门离开廷寺,一路思索着,却总是没想出可行的方法,他可真不希望申丹师——或者吴丹师?不管了,他可真不希望申丹师再强行动手,到时候自己怕是得被牵累出来,那可就万事皆休了。
如果申丹师非要劫牢,那也别怪自己翻脸了……只是,申丹师本人精于炼丹,还有个入了炼神境的高手,当真难以应对,实在想不出什么稳妥的办法,可以不声不响将其除掉。
当真是上了贼船,难以靠岸了!一路上,崔明后悔连连,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
心里苦闷,也不愿回去,来到左徒府,和两个交好的左徒府门客饮酒。
结果两位门客比崔明还郁闷,他们接到申斗克发来的书信,让他们继续筹措大量丹药送往军前,两人搜罗了多日,也没有凑齐,日子到期,可就难以交代了。
“这几年,吴军愈发强横,门士剑修,一批接着一批,许多都出自寒山剑派,也不知是怎生培养出来的。”
“左徒在前方领军,据说死伤很重,随同军前的众门客,战殁了两成。”
“我等也不容易啊,要筹措大量军需,无论随军还是留镇,都难做得紧,有时某也想过,还不如当初随军,至少闭着眼冲阵,胜过眼下绞尽脑汁。”
“如今扬州的丹药都搜罗空了,去哪里再找?”
“二位搜罗丹药还好说,没有就是没有,可崔某筹办粮草,自己往里贴了多少?粮价涨了三成,左徒留的钱不敷使用,崔某只能自己往里贴补,祖上留下的积财,快要耗费一空了!”
三个留镇的门客愁肠对愁肠,郁闷敬郁闷,一顿酒喝下来,更难受了。
折腾了一宿,崔明返回宅院,凝香端水给他洗漱,烹茶给他解酒,然后告诉他,申丹师有请。
崔明只得来到偏院,翻墙入内。
见他一脸郁郁之色,嗅到浓郁的酒气,吴升问:“喝闷酒去了?”
崔明点了点头:“想不出解救之法,心中烦闷,饮了几盏。”
吴升道:“我想出一个办法,你看!”说着,托出个丹瓶来。
崔明接过来打开,倒入掌心,顿时一呆。
吴升道:“此丹名六味地黄丸,乃我庸仁堂镇堂灵丹,以重金购得,一直珍藏。”
崔明喃喃问:“庸仁堂有几枚长……六味地黄丸镇堂?”
这么一问,吴升想起来了,年初时让冬笋上人赠丹,似乎就是让他这么说的,总之瞎话易编不易记,此刻连忙找补:“庸仁堂总需有灵丹镇堂吧?上回送了崔兄一枚,可不得再买一枚镇之?”
崔明点了点头:“丹师之意?”
吴升道:“既然无法重贿寺尉,让他高抬贵手放人,咱们试试第二条路。”
“什么路?”
“左郎已死,左徒府无人主持,崔兄为公族之后,有没有可能,咱们趁虚而入?”
崔明立时一阵热血上涌,感激涕零,双手握了上去:“能识丹师,明之幸也!”
第三十三章 军前
长寿丹不比别的灵丹,哪怕和任意一款上品灵丹相比,修士们的选择,多半也是首选长寿丹,因为这东西是稷下学宫才允许炼制的禁丹,也许能想办法弄到,也许打破头皮也弄不到。
而寿元将近之时,谁不想延个两三年,于很多修士而言,可不是两三年的问题,运气好的,也许就借以破境,延寿一甲子!
所以哪怕有门路搞到长寿丹的,也无不希望能多搞几枚,这东西可是能服三枚的,一个疗程下来,最多能活五年!
上回崔明得到的那枚长寿丹,亦或叫做六味地黄丸,至今珍藏,都没舍得献给申斗克,如今又见一枚,顿时激动了。
这第二枚六味地黄丸,倒是可以献出去了,虽然依旧不舍得,但若能在楚国恢复大夫之身,和第二枚灵丹相比,还是可以做出取舍的。
有这枚六味地黄丸,重贿寺尉是足够了,但崔明肯定不会这么说,他的目标是卿大夫!只要成了左郎,再向寺尉开口索要沈月娘,那就容易多了,此所谓一箭双雕,为何要去行那条独木桥?
想要成为卿大夫,要么立有不次之功,要么出身显赫,本为公族。之前的左郎一职,他就曾想争取一番,奈何渔夫走的是郢都门路,据说也曾为大夫,故此崔明这个刚从齐国流亡而来仅仅一年的新人便没能如愿。
他自家知道自家的问题,崔氏得罪了齐君,故此被驱逐出国,楚国对于是否用他为官,至今心存疑虑。但渔夫已死,机会再次到来,再不争取,自己就老了。
自己出身没问题,又有六味地黄丸做敲门砖,如果再立一个功劳,那就顺理成章了。
“沈丹师能否炼制一批灵丹?如今吴楚大战,不瞒丹师,战况很是吃紧,申左徒军中急缺灵丹。不仅左徒着急,州尹景会也多次催问,若我弄到一批灵丹送往军前,有此功劳,便能更快一些。”
吴升问:“需要多少?”
崔明道:“有多少是多少,扬州城内灵丹已空。”
吴升十分爽快,当即点头:“给我三天,我现场炼制一批给你。”
吴升储物扳指之中,各色灵丹都存有一批,这是为芒砀山开荒储备的,在各寨诊治部民时用了一批,但又补充了一些。
清点之下,有乌参丸六十多枚、静宁丹三十枚、大黄丹五十枚、冬笋丹八十枚,其他灵丹就暂且不用了,如化疗丹、凝香露、风湿丹、驱虫丹等,都非军中所需。
这点数目,自己用或者麾下芒砀山领民用是足够了,但之于一军,哪怕只是申斗克指挥的扬州军,也有点捉襟见肘。
所以没得说,既然决定了要助崔明,那就得炼起来。
军前急用,就不会再用劳什子的验丹法器去查验灵丹,所以吴升准备炼制功效期衰减版的乌参丸,效用只能维持六个月,却足够了,而灵材成本易得,且炼制方法相对简单,效率更高,更重要的是,自己为了转化那些暗金色灵沙,储物扳指立里存放了不少材料。
一边让崔明搜罗灵材,一边开始炼丹,吴升立刻投入了忘我的炼丹状态之中。
去年底,吴升以爆丹的方式炼制正常版乌参丸,最高峰时,每天出丹二十四枚。如今炼制更容易的衰减版,又是为了助崔明上位,也是拼命了,五天不眠不休之后,成丹一百五十枚,将自己的单日炼丹纪录直接刷上了三十枚大关。
之后又用一天时间补了二十枚冬笋丹,至此,吴升凑出来一批军需丹药,包括两百枚乌参丸、三十枚静宁丹、五十枚大黄丹、一百枚冬笋丹。
专供申斗克扬州军使用的话,这批丹药已经可以拿出手了,所有的花费吴升已经不再计较,和崔明的支出混在一起,也分不清谁掏了多少,加上那枚六味地黄丸,折算市价超过六十金,如果只算材料成本,也不低于二十金。
花费还在其次,关键是这么几天苦炼,出来的时候,人都憔悴了,看得崔明感动不已,差点没把凝香叫过来侍奉吴升,好在还有一丝清明,及时制止了自己的无礼举动——凝香可是申丹师婶子,自己喜好这一套,人家可未必。
将丹药收拾好,崔明立刻行动,向吴升保证:“丹师放心,鸠兹距此三百余里,某快马加鞭,日夜兼程,数日之内便归,丹师只等好消息就是了!”
等他走后,金无幻心中不安,向吴升道:“为救月娘,吴兄花费太大了。”
吴升笑道:“区区浮财,不过身外之物,只要能把人救出来,都算不得什么。”
话说崔明紧赶慢赶,只用了一天半就赶到了鸠兹,带着的两匹好马都几乎累趴下了。
吴楚两军刚刚经过一场大战,申斗克率军连冲三阵,麾下战车坏了十余驾,战车修士伤亡了七个,普通军卒更是损失惨重,营中伤病连连,到处都是哀嚎之声。
这批丹药的到来,顿时解了燃眉之急,静宁丹立刻分发下去,让出战的修士养神调息,乌参丸要留到战时分发,大黄丹则依照病情下拨。而最能令士气振作的,反而是不起眼的冬笋丹。
这种可以立竿见影的金疮药一发下去,半天工夫就能令普通军卒轻伤复原、重伤见效,立刻受到普通军卒的追捧。军中大多数都是普通军卒,他们的精气神振作起来,营中便立刻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申斗克极其欣慰,询问崔明这丹药的来历,崔明老老实实回答:“下臣一直记挂着军中将士,左徒催问灵丹,我等留镇之人也焦虑万分。左徒也知,扬州地界已经买不到更多灵丹了,于是下臣只得寻了个借口,将庸国丹师申五诓到扬州,这批灵丹,便是申五所供,尤其这金疮灵丹,为其独家所创,下臣问其丹名,申五甚至没来得及取名。不如左徒取个名字,申五必然感恩戴德。”
申斗克冷笑:“他怕不是感恩戴德,而是正好借我扬名罢!罢了,念在他也算有功,便赐一名也好,让他赚回些本钱。唔,此丹的确不错,有生肌肉骨之效,不如便称生骨丹。”
崔明恭维:“有左徒提挈,生骨丹必名扬天下,也不枉他一番辛苦。”
又叹道:“的确辛苦,下臣督着他炼制,连督半个多月,不眠不休。不瞒左徒,那申五被下臣逼得没法子,丹成之时,呕血数升,昏迷过去了,下臣心里都有些过意不去。”
申斗克闻言,笑得很开心,心情舒畅之下,终于问及扬州近况。
崔明苦着脸道:“渔左郎死了。”
第三十四章 崔大夫
听说渔夫死了,申斗克就是一愣。
当下,崔明便将渔夫被刺客所杀,扬州闭城大索的事情说了,重点却在左徒府,他向申斗克禀告:“如今左徒府无人打理差事,对四国事务,已经可说荒废,下一步行止,还请左徒示下。”
申斗克思索良久,忽问:“去岁商议时,我便想荐你,只是你投楚时日尚段,恐不服众,不知左郎之位,有意乎?”
崔明躬身道:“无论何职,无论何事,皆惟左徒马首是瞻,左徒让明去哪里,明就去哪里。”
申斗克很满意,举荐门客出任要职,本也是卿大夫豪门的立身之道,虽说门客的身份变了,但有过去的关系在,会大大增加自己的权势。
当下修书一道交给崔明,叮嘱道:“持书往见景州尹,请州尹做主,该怎么办,想必不须我再多说。”
得了申斗克的荐书,就可以名正言顺求见州尹景会了,这一步迈过去,差不多成功了一半。
崔明毫不耽搁,换了军中两匹好马,迅速返回扬州,连家门都不回,直趋州牧府,登门求见。
崔氏本为齐国豪族,做过执政,如此出身,州尹景会也不会以普通门客看待崔明,得了申斗克的荐书,当下道:“你家本为齐国公族,按理也不当屈为门下士,之前我与左徒谈过,都为你家惋惜。当初王上曾言,恐引临淄不满,以至两国龃龉,也于崔氏不利,故此未以大夫相授……”
崔明恭敬道:“州牧爱护之心,下臣铭感五内,只是左徒思量,四国与百越之事无人料理,恐于国事耽搁,故此举荐下臣。下臣无意于名权之位,只愿为州中分忧,一切皆由州牧做主。”
景会道:“待我思量几日。”
崔明撇过这个话题,道:“昨日返回途中,路遇贼人兜售假丹,说是什么长寿丹,此乃禁丹,下臣当即出手拿之,惜乎贼子早有准备,逃得太快,下臣追之不及。其后查验缴获之丹,才发现不过是一假丹,下臣听说,有东海之民,以鱼目混珠,不过如此。稷下学宫新任行走正巡查地方,此事若为其所知,恐有损扬州令名,下臣既遇此事,不可不报,提请州牧小心。”
景会眉间一挑,接过丹瓶查验片刻,肃然道:“这件事处置得极好,不可传扬出去。”
崔明道:“下臣明白。”
景会沉吟道:“你做事如此上心,又履立殊勋,果然是豪门大家,与普通公族子弟不同,可见家学渊源,不愧崔氏子弟……来楚已过一年了吧?”
崔明回道:“一年半矣。”
景会点头:“也罢,齐国至今未问你之行迹,想来也是无意穷究,待我修书郢都,询问王上之意……渔左郎身故,左徒府无人主持,郢都下诏之前,你先打理起来,莫使人亡政息。”
崔明拜以大礼,辞别出府。
回到宅中,崔明来见吴升,见他风尘仆仆却面带笑容,当下道:“恭贺崔兄晋大夫之位。”
崔明摆手:“还早,没有王上诏令,都在两可之间。”
吴升问:“尚需多久?”
崔明道:“少则月余,久则三、五个月。”
金无幻一直惦记关心着,崔明到时,早早就守候在旁,忧心道:“如此之久,月娘哪里能挨得住?且新任行走返回扬州,怕是就难办了。”
崔明笑道:“无须担心,州牧已然许我,先行署理左徒府,文书下达后,我便约见寺尉。”
金无幻大喜:“全仰仗崔兄了!”
崔明得意道:“都是一家人,何必如此生分?”
次日,州牧府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