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丹仙-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司马在旁斥道:“笑话,尔等门客,我若让你们献来,你们可愿意?”
钟司徒道:“若为国计,我当如其愿。”
元司马气道:“门客门客,门下贵客,你们愿意,门下贵客们是否愿意更换门庭?”
卢司空道:“若此辈不识大体,我将驱之门下。”
元司马大怒,道:“若你们这些说辞传扬出去,今后我庸国上下,再无人敢投效门下!”
钟司徒和卢司马拜倒:“公子,只此一回,下不为例,臣等恳请公子放人。”
公子庆予面色铁青,拂袖而去。
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夫就这毛病
钟司徒和卢司空劝谏未果,向公子成双复命,成双微笑道:“我那胞弟敦厚仁义,不可胁迫过甚,既如此,便成全他。”
成双即于晚间求见申斗克,将自己苦劝庆予而庆予不允的意思告知,道:“丹师申五,城中素负盛名,吾弟为其盛名所累,不敢相劝,成双苦劝未果,愧对左徒。”
申斗克笑道:“贵国怪事不少,但主家为门客所胁,如此奇闻我还是头一次听说,也罢,既不愿,也不强求,此事原本就是我随口一说,两位公子随意一听,愿与不愿,由人自选。”
成双道:“是,左徒雅量,成双铭感。吾当竭力寻访丹道名师,一俟所得,成双当亲至军中,为左徒前驱,敢不效死。”
申斗克动容道:“公子对我大楚的衷心,我当报知州尹,报知王上……我观国君垂垂,恐无过春时,公子可静候佳音。”
成双大喜:“若吾得国,当厚报左徒!”
待成双离去后,申斗克召见门客:“收拾行装,明日押送贡车返回扬州,等庸人自己将申五解送鸠兹。”
崔明是打前站的,因身份贵重,在申斗克门下地位较高,与庸国司空府交接的一应琐事用不着他操心,馆驿中一片纷扰,他却乐得清净,只回房清点了这些时日收受的程仪,回味着翠林山庄中那位美貌的凝香。
可惜了,本可接她去扬州,如今嘛,必然是不能了,人家夫君是庸仁堂掌柜,依傍于丹师申五,忍一时之气尚可,真要夺人所爱,必然闹将出来。其实就算闹将出来,原本自己也是不怕的,奈何如今……
正思忖间,有人敲响了房门,崔明开门一看,却是馆中驿吏:“崔使,有人托我传话,请崔使至官驿外一晤。”
崔明皱眉:“何人相请?”
那驿吏恭敬道:“您见了便知。”
崔明心头一跳,沉吟半晌,咬牙道:“带路。”
趁着馆驿混乱,崔明随那驿吏出了馆驿偏门,庸国官署都建在城墙上,此时倒方便了崔明,用不着出到街面上,只在一些墙内通道中钻来钻去,不久便入了一间密室。
果然不出所料,于此等候的,正是庸仁堂冬掌柜。
冬笋上人笑嘻嘻道:“多谢崔使相助,听闻崔使明日将行,老夫特来饯行。请!”
两张案几,各自摆满了酒菜,没有侍者相陪,冬笋上人亲自过来给他斟满,举杯相邀。
既来之,则安之,崔明也不愿和冬笋上人撕破脸,打算借着一席饯行酒宴,双方把话说开,今后我走我的阳关道,你过你的独木桥,各自陌路。要勒索多少财物,尽管开口就是,如果要开什么令人为难的条件,崔某也不是好惹的!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崔明道:“此来上庸,有这一段奇缘,也算崔某长了回见识,酒菜已然用罢,馆驿中还有诸事料理,不敢耽搁,你我就此别过,就当谁也不认得谁。”
说罢,一脸决然的望着冬笋上人,心中却忐忑不安。
冬笋上人叹道:“崔使何出此言,实在寒了老夫之心,也罢,想必崔使是深思熟虑之举,老夫也不为已甚,崔使说不认得,那就不认得吧。”
说着,取出一个木匣子,送到崔明案头:“临别之际,一点心意,权且留个念想。”
他这么爽快,答应今后不再纠缠,着实出乎崔明预料,呆了呆,下意识问:“两清?”
“两清!”冬笋上人点头:“说到做到,崔使尽可放心……”
崔明瞪着眼再次追问:“果然两清?”
冬笋上人笑了:“崔使也将老夫看得太轻了,老夫说两清就两清,绝无二话。”
崔明大大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笑容:“如此,崔某敬掌柜的一盏。”
两人饮罢,冬笋上人道:“崔使不看看礼物么?”
崔明心头畅快:“掌柜的何须客气,你我毕竟也曾为一家人,哈哈……”说着,打开木匣,却见匣中以锦缎内衬,锦缎上躺着一粒青色灵丹,在烛台下散发着幽幽荧光。
“这是什么宝贝?”
“这可是我庸仁堂镇堂灵丹,费尽心血才以重金购得,我家丹师说了,崔使救了我庸仁堂,无以为报,只好以此丹相赠。”
崔明托起木匣,至鼻间嗅了嗅,脸上忽然变色,问道:“这是……”
冬笋上人笑吟吟道:“丹名六味地黄丸。”
崔明是临淄来的豪族子弟,眼界不凡,自然知道这是什么,他当年就曾费了不少力气,自稷下学宫求得此丹,给祖父所用。若还是当年的崔氏豪门,他狠一狠心也就推拒了,但如今流亡南楚,想要再得此丹,怕是没那么好的运气。
犹豫片刻,终于将木匣袖入袋中,喃喃道:“好一个六味地黄丸,崔某却之不恭,多谢掌柜的厚意。”
收下之后,心中愈发不安,只觉人情欠得太大,又问:“掌柜的……申丹师赠某灵丹,不知有何所求?”
冬笋上人摇头笑道:“别无所求……”好似忽然想起什么,道:“若真有所求,也是老夫自己所求,凝香心慕扬州繁华,想要前往一游,不知崔使能否关照一二?”
崔明很是意外,目瞪口呆之余,脱口而出:“掌柜的这是什么毛病?”
冬笋上人叹了口气:“老夫就这毛病。”
崔明眨了眨眼,一股欲火猛然蹿上心头,顿觉嗓子眼儿都干了,给自己斟上一盏,一饮而尽,舔了舔嘴唇,看着眼前的冬掌柜,想起冬掌柜那个在翠林山庄那个美貌娇娘,不由自主道:“崔某自当好生关照……”
……
申斗克离去之日,公子庆予和成双率群臣于五柳亭送别,申斗克对庆予十分冷淡,几乎目中无视,庆予敬酒时也端在手中,久久不饮,却与成双殷勤交谈,临别之意切切。
楚使先入宫探视国君病情,其后频繁会见两位公子,最后摆出这么个姿态来,他对庸国的承继大统之事,态度已然分明。
至此,平静了十余年的庸国,立刻掀起汹涌的暗流。
第二卷 变易
第一章 我们的意思
又是几粒暗金色灵沙汇入星空,在西北方星团中点亮了一颗辰星,至此,小岛的夜空中已经闪现星辰八百三十余颗,组成三十多个星团。
由于缺乏想像力,除了北斗七星外,吴升依旧想像不出其余星团究竟是什么星座,但无论如何,这片夜空终于初步有了星空的模样。
满天繁星之下,是由五十万灵沙聚合成的小岛,上百座山峰此起彼伏,绵绵密密,围绕着最中央的火山,火山口不停喷涌着热腾腾的真元,在小岛上方画出一道道彩虹。
大量爰金换来了大量灵材,大量灵材成就了如今气海的规模,吴升的修为在不停吞噬中快速提升。
将自己炼制囤积的最后一批衰减版乌参丸观想完毕,吴升从丹房中出来,深深吸了口寒冷而直透心脾的清新空气。
天井中、房檐上,又覆盖了一层薄薄的积雪,在月光下如同罩着朦胧的银纱,这应该是冬天里的最后一场雪了,南方的积雪向来存留不住,待雪化时,便当迎来似剪刀的二月春风了吧?
听到了内进院落吴升出门的动静,冬笋上人快步进来,向他道:“居士有暇了?快来,老朽正和董大、丁冉议事。”
吴升随他来到外进院的一间厢房,房中灯烛通亮,董大和丁冉都起身向吴升行礼:“见过申丹师。”
楚使离去后的大半个月,这两位受吴升之命,一直关注着市井间的动向,城中各处里坊,但凡有点风吹草动,都在他二人掌控之内。
董大又将坊间的消息说了一遍,道:“城中九坊,国人心下是偏向小公子的,我这些弟兄按照丹师所说的方法,一甲抽访一户,都问过了,二十六户对公子继位之事不知,或没想法,十六户以为,大公子接位名正言顺,剩下的三十九户都觉着小公子好。”
冬掌柜插了一句:“为什么觉得小公子好?”
董大笑道:“有十多户说,因为庸仁堂说小公子好。”
庸仁堂的坐诊格局是,冬笋上人接诊于外,主治小伤小病,重症和疑难杂症则交给吴升治疗,这半个月来,两位“医师”在诊治之余,都会念叨两句,说是小公子庆予仁善爱民之类的话。
丁冉那边也报了这半个月摸出来的结果,铁杆儿的大公子党——司空卢芳、司徒钟固、少傅言丙、典令庸藏、国老庸子夫等,门客从二十人至七、八人不等,加上公子成双的三十余门客,这就上百了。
吴升皱眉:“司空、司徒、少傅、典令、国老,这可真是满朝重臣都心向成双啊。”
庸国六位重臣,只有司马元子让是铁杆的庆予党,双方形势对比,的确不利于己方。
丁冉道:“这还只是重臣上大夫,中下大夫之中,拥戴成双者也占了大多数,如监马尹、工尹、乐尹、卜尹、司仪、左右郎,皆为成双党,咱们这头的,只有门尹庸季、寺尉易朴。”
说到这里,丁冉苦笑:“总之强弱如此,丁某想问一句,申丹师不打算更换门庭么?”
吴升知道他是玩笑话,丁家和董家都是国人身份,他们如果想要提升门楣,投成双那边是行不通的,成双治政因循守旧,想要通过那条线跨越阶层难如登天。
而在庆予这边,刀白凤通过自身努力赢得元司马的认可,被收为门客;申丹师同样如此,为庸国立功后被庆予收为门客。这两位都是成功跃升阶层的活生生案例,就在眼前,因此,只有站在庆予这边,只有跟着吴升,他们才有希望入士。
可吴升这条船也不是那么好上的,因为楚使的一番操作,庸仁堂已经和君权更迭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成双上位,吴升就得逃亡,庆予上位,庸仁堂将进一步壮大。
尽管丁冉是玩笑话,吴升也不敢掉以轻心,再次重申:“确实艰难,但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意思就是不停的磨剑,才能将剑刃磨得更加锋利……法器当然不存在磨砺的问题,我说的是普通军卒的剑……普通军卒是不用剑,那矛呢?戈呢?好了,我就说个意思,你们不要抬杠!理解不了的话,我换句话,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回懂了?”
这回,他们三个都懂了,不再纠结于此,继续商议。
在卿大夫中,只有三人支持庆予,但好消息是,司马掌军、门尹控门、寺尉管治安,都是要紧位置,这也是庆予能和成双斗到现在的原因,否则早就被驱逐流亡了。
若是放在后世,有这三个职司在手,甭管多少卿大夫支持成双,来一个灭一个,可现在却并非如此,这是一个讲究门客的时代,诸侯之间的军力、国中卿大夫的势力,孰强孰弱,很重要的一项就是看门客。
譬如元司马去年出征九真部,所带五十名修士,一半都是从各家卿大夫门下征召的,若是作战成军,战车上的士也同样如此,只有普通军卒才从国人中征召,但主力依旧是这些士。
整个庸国,不计野人,只有三千户,士不到三百,成双一党门客就占了一大半,这就是强弱之势。
所以,公子庆予他们忙着说服卿大夫来投,而吴升则将重点放在了士这一阶层上——他和卿大夫也攀不上交情,人家或许尊重他这位丹师,却不会在如此重大的问题上和他交流,这是身份和阶层意识所限,吴升也只能徒呼奈何。
“我们的重点是在这些门客身上,将对方的门客罗列出来,找到他们的家人,咱们做家人的说服工作……”
丁冉点头:“这个容易,比如他们父子兄弟或者祖孙之辈去寻欢时,尽可能的刁难……赌局上赢他们的钱、找女娘时让他们苦寻而无欢!”
董大笑道:“再比如,给他们家里添堵,堵着不让出门,夜晚用弹弓崩他们家窗户……”
丁冉道:“泼粪效果最好。”
冬笋上人坏笑:“又比如,诊治时,这些门客的家人都往后排,让他们等着,优先给咱们这边的人诊治……反正就是不给他们看病!”
吴升以手扶额,无语道:“打住,我可不是这意思……”
三人点头:“这当然不是申丹师的意思,这是我们的意思!”
第二章 国老门下
剑士庸老叔回到家中,刚刚端起碗筷扒拉了两口米饭,就被一阵哭哭啼啼的声音打断了,回过头来看时,却是自家妻子正在厨下哭泣。
老父和娘亲都在桌上用饭,这是哭给谁看?
庸老叔喝道:“哭什么?还让人吃饭么?”
一声爆喝,将啼哭声制止。哭声断了,桌上的老父却沉下脸来,“啪”的一声,将碗筷墩在桌上:“你凶什么?”
庸老叔不明所以,挠了挠头:“不是……爹,儿子刚从国老府上回来,多少大事,正闹得头疼,听不得旁人哭,心烦……”
老妇叹了口气:“别怨你女人,是为娘身子骨不爽利,去庸仁堂求取灵丹,没求来,你女人陪着,受了委屈。”
庸老叔霍然起身:“庸仁堂给娘气受了?我去找他们!”
老父喝道:“坐下!你去找他们作甚?斗剑?挑了庸仁堂?”
庸老叔喘着粗气,极不情愿的坐回来:“挑了他又待怎样?”
老妇道:“儿啊,说起来也不怪人家庸仁堂,人家也不是不给诊治,是娘听了些闲话,没敢上门……”
“闲话?”庸老叔再次跳脚了:“我家是庸国百年的士家,他一个外来户,敢对娘亲说什么闲话?我非挑了他们不可!”
厨下的女人再也忍耐不住,冲了进来:“挑了?挑了以后呢?娘的病谁看?”
庸老叔道:“上庸不是只有一个丹师……”
女人叫道:“那三位?要能看,早就看好了!娘的腿疼刚刚缓解,申丹师旬前还说,要每旬去他那里看一次,这下可好,你说怎么办……”
庸老叔反手一巴掌,扇得女人一个趔趄,捂着嘴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这边刚扇完一巴掌,那边老父就给了庸老叔一巴掌:“混账!”
女人哭道:“你知道街坊怎么说?街坊都说,咱们家要把庸仁堂从城里轰走,要把申丹师送给楚人!这是不是你要做的事?”
庸老叔叹道:“咱家在国老门下为士,这都多少年了?国老要做的事,咱们能不遵从?”
老父点头道:“你做的没错,为士该当忠义,这是本分。但也不要怪你女人委屈,更不怪街坊们指着脊梁骨骂咱家,至于你娘,就更没错了,咱们要把人赶走,难道还能厚颜无耻的上门求医问丹?天下没这个道理!”
庸老叔怔怔良久:“可娘的腿疾……”他可是知道,每逢阴雨,娘亲都会疼得死去活来,本来这个月已经好转得多了,如今求不来丹药,今后不是还得如此?
老妇道:“儿啊,娘的腿症不打紧,咱不去看了,还是你的大事要紧。”
女人大哭:“庸仁堂好端端的,国老为什么要把人赶走?他家不缺丹药,不缺高人诊治,可别人呢?今后咱家还怎么见街坊?”
庸老叔张了张嘴,想解释自己随国老要做的,是扶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