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一品丹仙 >

第183章

一品丹仙-第183章

小说: 一品丹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凌甫赞道:“孙五对地形的敏锐和洞察力,放在天下也是顶尖的。”
  吴升开启地形地理输出模式,大家就省力了,一天时间便查完了主岛西侧海域的所有小岛,登上了甬东主岛。
  甬东主岛很大,进去之后若不登高,甚至看不出身处岛上。主岛也是石行走最有可能击杀魔修乌鸦之地,所以四人查看得比较仔细,但结果依然是毫无所得。
  商议之后,罗凌甫望向东边的大海,指着海对面不到十里的另一座小岛:“再去那边看看。”
  他是奉行,他说了算,于是四人重新登船。
  海面渐渐起风,风力逐渐增大,海浪一道又一道撞击起来,行船的难度陡然增加了数倍。
  接近对面岛屿的时候,几人不约而同在不高的山崖下发现了一个石洞,舢板缓缓驶入。
  “这是乌鸦的洞府么?如此简陋?”薛仲问。
  “浪迹海上的这些邪魔外道,过得好的还是少数,毕竟不是每座海岛都有灵泉灵眼的,真正称得上仙山仙岛的,百中无一,大部分所谓山主岛主,其实过得还不如中原那些底层散修。”在这方面,还是随樾比较懂行。
  没有更多迹象显示这处石洞的归属,但属于乌鸦的可能性应该是最高的。
  石洞内部并不是很深,海水灌进去三五丈后,便为一座石床所阻,石床有丈许方圆,很是平整,床边的石壁上有被人为凿出来的一个个石窟,只是石窟中空空如也,没有任何物件。
  “这是什么?”薛仲在石洞的洞壁上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符文,这些符文处于水线上下,被涌入石洞的浪花时时刻刻冲击着,腐蚀得有些模糊了。
  吴升心里咯噔了一下,立刻盯着这些符文默记观想。
  罗凌甫也看到了,脸色凝重起来,飞出几道火苗,将石洞内照得通透,认真察看那些天书文字。不仅他在看,薛仲和随樾也在看,看得最专注的当然是缩在后面的吴升。
  看了片刻,罗凌甫飞出一柄短剑,在岩壁上插入半寸,将第一个天书文字连字带石切了下来,收入储物法器中,激得石屑碎末乱飞。
  “天书文字乃属禁文,不能留于此处,需上交学宫。”罗凌甫道。
  “是……”
  “好……”
  “嗯……”
  将这个天书文字切削下来后,罗凌甫又开始切第二个、第三个,似乎是担心损坏,每一个字他都切得小心翼翼,花了不少时间。
  薛仲、随樾和吴升三个脑袋凑在他旁边,六只眼睛死死盯着他切削的每一片天书文字,石洞中鸦雀无声。
  全部切完收好,半个时辰已经过去了,岩壁上留下密密麻麻的窟窿。
  一阵粗重的喘气声骤然响起,每个人都不由自主的长长吐了口憋着的浊气。
  这里出现的天书文字足有二十余个,其中一大半都是吴升已经领悟并打入了气海世界的天地之道,只有七个是新的,但这已经是莫大的机缘了——他领悟的天书文字实在太多,想寻找到一个新的都难,这里却一下子冒出来七个,当真是此行的最大惊喜!
  几人各出法器,东敲敲、西打打,这边插两剑,那边戳几刀,确实没再发现什么暗道秘窟,这才划着船出来。
  纵身跃上崖顶,向着小岛最高处的山梁搜寻上去,一直搜到山顶,也没有再发现什么可疑的迹象。
  三人聚拢在罗凌甫身边,随他向着东方极远处眺望,辽阔的大海上别说什么异象,竟好似连朵浪花都没有。
  吴升捋了捋被风吹乱的长发,叹了口气:“看来乌鸦之事,和归城那边东海上的巨涡没什么关系了。刚才还稍有些风浪,这会儿是彻底的风平浪静了。嗯?”
  说着说着,他自己都感觉有点不对劲了,身后刮来的风可不小,吹着他的长发在脸前乱窜,几乎挡住了大部分视线。
  身后有风,可眼前的大海却没风?
  不仅是他感觉怪异,别人同样如此,都不约而同转身,望向来时的西面。
  四个人都惊呆了。
  远处是来时的甬东主岛,和脚下这座小岛之间的这片海湾中,一道道波浪被大风吹起,向着四面八方涌现,时近傍晚,夕阳投射下来,在每一道波浪上都镶嵌了一道金边。
  形如巨莲,金色的巨莲!
  这朵方圆达到数里的巨大金莲在缓慢的旋转着,海浪形成的莲叶不停激荡翻腾,大量水汽形成薄雾缓缓上升,凝聚成一道天幕。
  天幕之中映射着令人震撼的场景:
  电蛇狂闪、火龙飞舞,有那不知名的巨兽在恐怖的黑云之下振动双翅,凌空翱翔。
  蓦然间,云层中踏出一个巨大的天神,这天神不见头颅,上身似乎隐于云雾之中,手持如山般厚重高大的巨斧和大盾,向着那巨兽迎头劈下!
  斧刃犹如穿过了水汽天幕,斩向了立在山头的四人。
  吴升惊骇之下,只能下意识缩了缩脖子,想逃却不知逃往何处,似乎任何方向、任何空间都被斧刃笼罩住了,怎么逃都好似迎着巨斧主动撞上去。
  就在斧刃及身的那一刹那,风停浪止,天幕落下,海湾中的金莲倏然消失,天幕中的所有一切,包括那震慑人心的巨斧也消散在了带着咸味的水雾中。


第七十二章 辛真人
  这是虚空结界投映,投映出来的,是仙神的战斗场景,这一场景不知是现时正在发生的,还是已经发生了几百年、几千年,让四人深为震撼。
  这也是吴升头一次亲眼见证仙神的存在,一颗心激荡兴奋,久久不能平息。
  良久,随樾喃喃道:“我们在虚空结界的投映里,已经确定了风雨雷电四仙师、日月双御、水神地宇、土伯冥主、洛神宓妃等等诸仙的存在,看见了姑射山仙人、湘君和湘夫人的身姿……在现实中找到了火神祝融、河伯冯夷、山主山鬼的洞府,收获了灵山十巫的神器……当然,我们也从来不会怀疑对天帝的信奉……只是,这一位又是谁?这兽又是什么兽?”
  罗凌甫摇头:“或为新神、新兽。”
  随樾立刻取出白绢,用笔将这一幕记录下来,他的画甚为潦草,也不传神,和万涛当然不可同日而语,只是将场景描述了一个大概。
  画完后,随樾问:“诸位以为如何?头颅藏在云层之中,没有显现,故此只能勾出半边下腮,具体相貌,却只能待将来证实了。”
  罗凌甫和薛仲都点头表示认可,吴升却提出了不同意见:“没有头。”
  随樾奇道:“没头?你确定?”
  吴升道:“我特别留意过,他斧子劈下来的那一刹那,脖颈是离开云层的,有个切口,被人斩断了。”
  随樾很不可思议:“怎么可能?没有头……”
  吴升道:“所以是仙神嘛,只有我们想不到,没有人家做不到。”
  罗凌甫提出解决办法:“再画一张,两张一起呈报学宫。”
  接下来的几天,四人都在这岛上等候着,希望能够再次目睹虚空结界投映的盛况,可惜未能如愿。
  吴升也趁机向随樾打听关于虚空结界的情况,随樾告诉他,学宫认为,上古以前,仙神居住在世间,和我们这些修士、凡人一起生活,不知什么时候爆发了一场大战,将这天地打破,世间再也无法承载仙神们的伟力,活下来的仙神只能前往虚空,各自封印结界。
  至于天书文字、长寿丹方等等,都是当年上古仙人们留在世间的遗物。
  “天地已经很是脆弱了,承载之力有限,但凡有可能超越天地之限的,学宫都要小心防范、禁行收缴,不能再让这山川河流承受更多的伤害……”
  “虚空结界究竟是什么样的,没人能说得清楚,或许有人曾经去过,但语焉不详,甚至托辞以梦……谁知道是真是假?”
  “剑宗倒是可以剑破虚空,偶尔还去过几次,但所记不过只言片语,十不存一……”
  “希望这次东海巨涡,两位学士能一窥究竟吧……”
  随樾向吴升普及着虚空结界的方方面面,吴升则虚心受教,认真思考,他总觉得对方所说的虚空结界,他似乎真的去过,就好似一切都在梦中,梦醒后却只有模糊的印象,自己便是随樾所说的“或许有人”之一。
  就这么在甬东待了半个月,罗凌甫终于宣布放弃,准备携三人返回陆地:“随我去姑苏,向鱼大奉行回禀此行经过。”
  薛仲脸露喜色,私下里向吴升道:“这回有福了,快些想一想修行上有什么疑难问题,到时候也好请教。”
  吴升问:“鱼大奉行会指点我等道法么?”
  薛仲道:“哪里是鱼大奉行?你想想谁在姑苏!”
  辛真人在姑苏,身为学宫四学士之一,他的修为深不可测,所以薛仲和随樾很兴奋。虽然罗凌甫没说,甚至只是提及向鱼大奉行禀告,但辛真人最喜指点后辈,去了姑苏之后,面见他的机会相当大。
  薛仲和随樾都有些迫不及待,吴升也满口的“太好了”、“真的可以吗”、“三生有幸”、“喜不自胜”之类,但心中唯有打鼓。
  辛真人不会刁自己的手腕吧?他能不能查到自己的气海世界?自己修炼天书文字的事,他应该看不出来吧?自己的天地内丹法,应该很难暴露吧?
  要不要提出留守这里的建议?
  还是找一个借口逃回扬州?
  是返回陆地就溜走,还是故作镇静跟一段,半道上再走?
  怀着患得患失的心情,吴升还没来得及想好溜走的借口,就失去了溜号的机会了。
  甚至还没有来得及离开这座小岛。
  鱼大奉行就这么踩着海浪的浪尖,从北方踏波而至,看着慢慢悠悠,实则迅捷无比,一步一步走上了山崖。
  这一手同样令吴升极为震惊,因为这是现实中展现在自己眼前真真切切的场景,不像天幕中那么虚无缥缈。
  当年吴升曾在龙兴山见过鱼奉行,时隔多年,这个矮子还是那么矮,修为入了资深炼虚境,却也没见有什么变化,但当初是在悬崖顶上偷瞄,如今人到眼前,却带给他巨大的压迫感,仿如巨人。
  “见过真人、大奉行!”罗凌甫当先躬身。
  “拜见大奉行!”吴升跟着和薛仲、随樾一起拜倒。
  然后,他忽然意识到,刚才罗凌甫说的是拜见两个人?
  “呵呵,起来吧。”一个苍老的声音轻笑。
  吴升猛然抬头,眯了眯眼睛,这才发现,矮个子鱼大奉行身前,明明站着一位老者,身量比鱼大奉行还高,却感觉无人!
  薛仲和随樾也好似将将惊觉,再次拜倒:“恭迎真人!”
  吴升抬眼望去,这位辛真人朴实无华到了极点,相貌平平、穿扮无奇,别说混在人群中立刻就被淹了,就算这里只有六个人,吴升也总觉得看不见他。
  眼前明明有人,却似无人,明明听见他的笑声,却捕捉不到他的气息,就连这声轻笑,也像是发自他身后的鱼大奉行。
  这感觉,就好似他永远处于自己目光中的盲点,不转一转眼珠子,就很难发现他。
  辛真人道:“东海巨涡已经隐没消散,消息七天前便已传到姑苏,你们这边却没有任何动静,王卜传话来,说甬东这边可能有些异象,我和子鱼便过来看看,你们果然在这里。”
  罗凌甫禀告:“我等原在会稽,查了几日也未获线索,幸得扬州行走孙五提醒,这才赶到甬东……”
  说着,指了指蹭到后面去的吴升:“这就是孙五。孙五,你来说。”


第七十三章 形夭
  辛真人显然头一回听说孙五这个名字,笑容和蔼:“好,孙武?不错,呵呵……”
  吴升连忙将海上现金莲一事简单讲了几句,就把随樾拉出来顶上:“随行走已将其像记下,请随行走说。”
  随樾得了机会,连忙上前,将画像摊开,绘声绘色描述起来,吴升松了口气,又悄然缩回后面。
  他知道这是罗凌甫有意提携他,辛真人这般高人,神龙见首不见尾,一般人想见一面都难,若是得了辛真人的意,经常指点两句,修为上的好处数之不尽,保守估计少奋斗十年。
  吴升也知道机会难得,可是体内体外全是见不得人的东西,只能徒呼奈何。
  看着画面,听着随樾的讲述,辛真人和鱼大奉行连连点头,在看过两幅图之后,辛真人道:“你们看得很仔细,我很欣慰……没头的这一幅应该是对的。”
  罗凌甫道:“惭愧,当时这仙神自云中而降,脖颈之上,始终没有出现,我等皆以为其头匿于云中,只孙五说,他看到的是没有头的。”
  辛真人和鱼大奉行二次望向躲在后面的孙五,微笑着点了点头。
  吴升不敢多言,只唯唯诺诺道:“侥幸,侥幸。”
  鱼大奉行道:“东海巨涡中同样映射了一幕,正是此神,被人斩去了头颅,雨天师和壶学士以为,其形伤夭,可暂名形夭。”
  吴升在后面听了,只觉憋得难受,有一句话哽在喉头不吐不快,想要发言,但终于还是忍住了。
  随樾问:“真人、奉行,此虚空投映,如何形成?与血鸦子有关吗?”
  鱼大奉行道:“先看看那石洞。”
  于是众人掉头返回石洞再次查看,罗凌甫将洞壁上削下来的天书文字取出,辛真人让他贴回原位,看罢,叹道:“果然是血鸦子所留,每年一字,十八年,他筹备大阵十八年,是为了破碎虚空而去。”
  众人惊愕,吴升实在忍不住了:“真人,这天书文字,不是每个字含一天地之道么?怎么成了留言?”
  随樾在旁替辛真人解释:“孙老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字中含道,那是没错的,但同时也含其意,须知这是上古仙神使用的文字,于仙神而言,以其记事、传言,这才是最重要的。故此学宫禁其流传世间,盖因其中饱含天机。只是我看到的是十六个字,真人看到的是十八个么?”
  随樾以前在学宫时就是专门研究这个的,但薛仲对此却很陌生,惊呼:“怎么可能?这不是二十四个字么?就算有三个重复,那也是二十一个字!”
  罗凌甫微笑:“我的确削的是二十四个字,孙五看到的呢?”
  吴升早有经验,他当年和东篱子讨论天书文字时,就经常出现这种情况,自己明明写的是“左”,在对方眼中却变成了“右”,天书嘛,很正常。
  想了想,自己看到的重复字达到十七个,重复率会不会太高了?当下回答:“我看到二十二个字,另外两个是重复的。”
  薛仲还在歪着头反复看,边看边不可思议的喃喃自语,随樾又问:“真人,血鸦子留言说的什么?”
  辛真人道:“此洞为血鸦子十八年前所设,一字即是一年,每年做了些什么,都写在这里,以便比较映证。最终目的,是要开辟虚空,前往这形夭的结界,也不知他是如何找到办法的……这魔头倒是有些本事。只不过十八年苦功,却只得了个虚空投映,没能成功。”
  罗凌甫问:“是因万骨摄生阵失败?”
  辛真人道:“极有可能。”
  罗凌甫立即道:“那便于此设伏?”
  辛真人摇头:“雨天师和壶学士在东海巨涡处发现了他的踪迹,他已然远遁外海,这魔头向来小心谨慎,很难再回来了。就算回来,也不知是何年何月,难道我们四个还能在这里守一辈子?”
  血鸦子是有资格被辛真人追杀的大魔头,而且还没杀掉,学宫之中除了四学士,没人有能力在这里设伏,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所谓设伏,不过是送人头而已。
  事已至此,只能返回,但学宫却并非一无所得,相反,收获很大。
  一是发现了又一尊天神形夭的存在,包括他的虚空结界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