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一品丹仙 >

第103章

一品丹仙-第103章

小说: 一品丹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篱子出了树林,再次翻越各座山头,又来到上次祭拜的宋毋忌墓前。
  三天前刚下过一场雪,尚未化尽,墓地许多地方还被积雪覆盖着,东篱子去远处折几根松枝过来扫雪,吴升也跟着去了,同样做了条扫帚。他当然可以用道术真气清理残雪,但扫墓本就是尽一份心意,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将墓地打扫干净。
  重新坐下,两人望着眼前开阔的郢都平原,一人一口饮着葫芦中的酒。
  最后一口饮完,吴升叹了口气:“晚辈已经拿出所有诚意了,前辈若是还不放心,晚辈今日就下山了。”
  东篱子瞟了他一眼:“耐不住了?”
  吴升道:“半年了,晚辈总不能在丹论宗再耗半年吧……晚辈的朋友等不得了……这里不行,晚辈就要去别处碰一碰机缘了。”
  东篱子默然片刻,捡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起来,画的正是吴升展示的云纹:“这是火的变形,你看它上半部分是不是火?下半部分是水,左边是木,但上下之序还没通透,相互生克未尽其义……”
  吴升叫停:“等等!”歪着头、转着圈的看了半天这个云纹,也没看明白:“前辈说这是火?”
  东篱子在旁边又画了一次两条细小的波浪:“这不就是个火吗?一朵火焰。”
  吴升疑惑道:“没有啊……这不是两条小蝌蚪吗?前辈见过蝌蚪吗?小蝌蚪找妈妈那种……”
  东篱子吹着胡子道:“胡说八道!蝌蚪老夫没见过吗?这那里是蝌蚪?分明是朵火焰!”
  吴升指着东篱子画出来的两条小波浪:“这怎么能是火呢?再说,就是火,也不是一朵,分明是两朵!”
  一边说着,一边自己也重复画了两笔短波浪:“你看,两只蝌蚪!”
  东篱子奇道:“你明明画的是火嘛,比老夫画的都要周正,怎么说是蝌蚪?而且你只画了一笔!”
  两人再次大眼瞪小眼,时而对视,时而埋头去看地上画出来的线条。
  都是修士,而且都不是修士中的傻子,什么情况,相互映证下立刻就清楚了:在对方的眼中,他们看到的、画出来的,都是自己认知的东西,和对方看到的、画出来的完全不同。
  比如吴升画的是两笔,东篱子看到的只有一笔,吴升画的这两笔分明是波浪形的蝌蚪线条,东篱子眼中看到的却是一朵火焰。
  反之亦然。
  吴升的思绪由此追溯回去,想必当年在雷公山得授云纹时,他眼中的云纹和金无幻看到的也是不同的吧?可惜当时没有从这个角度去比对,否则早就应该知道了。
  东篱子转身,向宋毋忌墓拜了三拜:“老师,原来天书是这样的。”
  吴升也很感慨,这玩意儿确实神了,不愧是天书啊。
  拜完之后,东篱子向吴升道:“当年老师偶然得了三十六个天书文字,将其纳入丹道,终成一代高师,可就在老师向合道冲击之时,却意外失败了。你不要以为老夫大言不惭,向合道冲击失败,于旁人而言并不算什么,但于老师而言,的确是个意外,因为老师几乎已经炼成内丹,只差最后一步。老夫适逢外出采药,回山之后方才得知,却已然晚了。疑惑之下,我向师兄询问详情,师兄却道他也不知,反而一再追问这三十六天书文字的下落,老夫原以为他早得了老师传授,没想到老师竟然一个天书文字也没传给他。”
  吴升悚然而惊,下意识看了眼四周,低声道:“你是说,桑田无弑师?”
  东篱子摇头:“老夫不清楚,老夫至今不知老师是怎么死的。直到半年后,师兄得罪了晋君,据说是卷入了下宫之乱,栾、郤二氏受晋君之命诛赵。赵氏被诛的消息传至宗门,据说晋君将遣兵入山,搜剿赵氏后人,此为灭门之祸,师兄下令举派逃难,最后宗门中只有寥寥数人逃出生天。犹记当日,混乱之中收拾行装,老夫不意碰翻了自家一个丹瓶,其中滚落一枚灵丹,这才发现了老师遗书。”
  吴升喃喃道:“丹中遗书啊……”


第九十二章 还有另一个
  宋毋忌于丹中遗书,留给了东篱子,书中别无他物,只有这三十六个天书文字,这三十六个字随灵丹飞入东篱子神识中,观想具现。
  于是东篱子随师兄来到楚国后,便全力观想这篇三十六个字的天书,一直至今。
  宋毋忌遗书中虽然没有涉及别的任何事情,但因为遗书是观想而来,其中留下了残迹,表明他的死亡与桑田无的说法对不上,提前了三天。
  “所以前辈怀疑贵师兄弑师?”
  “我从没这么说过,但其中必有蹊跷。”
  “贵师兄知道前辈得授天书文字,所以将前辈气海封住?”
  “大致如此,你现在也知道这个秘密了,所以也别想着离开丹论宗了。”
  “前辈想强留我?”
  “用得着我强留你么?”
  “你不去告密,丹论宗怎么会不让我离开?”
  “我那位师兄的手段,等你想要离开丹论宗时就知道了,用得着老夫去告密?老夫当年逃离过多少回?有用么?”
  “前辈不用吓唬我,晚辈非常擅长出逃,从未失过手,每逃必成!”
  “年轻人,自你入山之日,就出不去了,莫非还不自知?知道你之前那位侍丹么?”
  “白辛?”
  “知道啊?他本名并非白辛,叫严峻,再之前还有个白辛,本名刘光,再往前的白辛应该有四年多了,那个白辛叫丁……丁什么来着,他侍丹时日太短,老夫想不起来了……”
  “我是吓大的?”
  “老夫不管你是不是吓大的,总之你将来也会成为白辛……哎?好心提醒你一句,怎么还急了?”
  “今晚给你煎药!”
  “好了好了,老夫不说了,良药苦口啊。”
  “不是什么良药苦口的问题,我上次是不是为你下山买蜜了?我出不了山,怎么给你买到的?”
  “算了,再说你个小王八蛋又该急眼了,能不能出山,到时自知!不信你可以试试,或许你迥异于常人,超越诸多白辛前辈也未可知,但你一旦真想逃走,肯定回不来了。”
  吴升还真被老头说得心虚了起来,当晚返回前山,寻找黄莲:“帮我问问景师,我想下山休沐,告三日假。”
  黄莲问:“伍兄要去何处?”
  吴升道:“入山已历半年,只觉身心俱疲,听闻郢都南城有女闾十余处……”
  黄莲笑了:“伍兄原来是这个意思啊……弟已明了,待弟禀明老师,与兄同往,哈哈!”
  挨过天来,吴升又去寻黄莲,黄莲却没在房中,刚巧彭元寿回来,吴升问:“见着黄莲了么?”
  彭元寿当即便笑了:“伍兄可谓心急,放心,老师已经答允了,黄师弟一会儿就回来,到时我师兄弟陪伍兄同赴女闾,大战三天三夜!”
  吴升无语,捂脸道:“黄莲跟你说了?”
  彭元寿笑道:“这有甚?伍兄怎的还不好意思?哈哈……别看郢都女闾十三,妓家上百,真要说好的,我以为还是三家……”
  正说时,黄莲回来了,叫道:“伍兄,老师准假了,走,现在就去!”
  师兄弟两人兴高采烈往山门走去,大声谈论着,唯恐他人不知,搞得吴升脸上一阵又一阵火辣辣的尴尬,放慢了脚步,和他们错开一段距离。
  距离错开了,却没能逃过别人异样的目光,斜对面撞见三位,正是昭氏嫡女昭颂,以及跟在她身后的潘坚和岑轩。
  伍、昭两氏素有怨隙,一见吴升,这位昭氏女便冷哼一声,拐向另一个方向,她身后二人立刻接起了话题。
  “潘兄可知,这位侍丹要下山做甚?”
  “这有何不知?无非去女闾而已,大张旗鼓,为此津津乐道,真不知羞耻二字何解!”
  吴升笑了笑,主动迎上去:“哟,原来是昭道友,失敬!”
  昭颂嫌恶着向旁一闪:“谁是你的道友?闪开!”
  吴升笑了笑,冲她身后潘、岑二人打了个暗示,指了指山下:“那行……我先下去……呵呵。”
  吴升加快脚步下山,身后已然吵成了一团。
  在黄莲和彭元寿的陪同下,吴升在郢都踏踏实实待了三天,其中还冷不丁出去闲逛了几次,黄莲和彭元寿也毫不知情,且毫不关心,自在欢娱,比吴升自己还要放得开、玩得嗨,吴升估摸着,自己如果真逃走了,这两位恐怕都顾不过来。
  回到丹论宗后山,吴升将情况告知东篱子,东篱子也有些诧异,但旋即道:“你能离开,是因为你并不想离开,所以你离开了。等你真想离开的时候,反而就离不开了。”
  吴升好一阵无语:“老前辈,别整这些虚的,太玄,听着意境深远,怎么说怎么有理,实则屁用没有,我们家乡管这种话叫鸡汤,喝得多了,反把自己灌晕了。反正有你在,现在就算赶我走,我也不会走的。眼看又耽搁了三天,咱们还是抓紧时间开始吧。”
  东篱子问:“你想怎么开始?”
  吴升道:“您老和贵师兄之间的恩怨,先放在一边,咱就说说,既然三十六个天书文字传的是老前辈您,为何至今还在炼神境,贵师兄却已破境炼虚,成为名震天下的大丹师了?”
  东篱子道:“我那师兄天分极高,入门又早,入虚有何难哉?至于老夫,冲击炼虚的确失败过一次,那是因老夫对三十六个天书文字所含之道领悟错了,因此推翻重来。”
  吴升怔了怔,对天地之道的领悟没有对错之分,只有悟与不悟、适合与不适合,东篱子的意思,其实是说他曾经领悟过一次天书文字,发现不适合自己,然后将其推翻重来。
  推翻自己的认知世界,重新建立一个新的,简单一句话,包含着多少勇气,多少智慧,多少辛酸,多少磨难?
  “现在呢?如何了?”吴升问。
  “前几日你拿出来的天书文字,是一个全新的文字,是第三十七个天书文字,我虽然尚不能领悟,但至少懂了一点,天书文字有六十个,不会再少,也不会再多,无论别人看到、写出来的文字是什么,于老夫而言,就是六十个!”东篱子微笑道。
  “也就是说,老前辈还需二十三个天书文字才能顺利破境?”
  “不错,所以老夫决定了,离开丹论宗,前往蛮荒,你跟老夫一起走,带老夫去那石崖处。”
  “呃……前辈,其实不用着急,我告诉了您一个天书文字,您是不是得先还我一个?”
  “我当然会还你一个,但一个于老夫而言远远不够,所以还是要去蛮荒!”
  吴升劝道:“真不用着急,咱慢慢学不行吗?您不是说了么,擅自下山会出意外。”
  东篱子摇头:“只有一个天书文字,这哪里够学的?最迟半个月后,不是还得走?至于出意外,你这次下山不是就没出意外么?”
  吴升笑了:“我知道您老的意思,没到炼虚,您老肯定不敢下山,要下山您老早就下山了,何必对晚辈用此激将之法?”
  东篱子叹道:“这次不同了,不下山成就不了炼虚,拼死也得下去啊,实属迫不得已了。”
  吴升撇了撇嘴道:“总之激将法没用,我打死也不告诉前辈,其实我那朋友看到的天书文字,还有另外一个。”


第九十三章 五行纳音表
  既然吴升打死了也不告诉东篱子,他那里还有另一个天书文字,老头当然也就用不着急着下山了。
  当下,两人开始研究吴升看到的第一个天书文字,其实主要是吴升帮助东篱子研究,因为这个云纹,吴升早就领悟了。
  “说说你的看法。”东篱子希望吴升给他一些参考意见,这也是两人目前能够想到的最佳解决办法。
  “您看,这上面两道短波浪……哎我说,我明明画了两笔,您看我的手势……一……二……”
  “两笔是没错,但你是连着画的,画了朵很漂亮的火焰,在老夫眼中就是如此。何须纠结?”
  “真是玄妙神奇啊。”
  “的确,每个人对修行之道的领悟都不相同,看到的也就完全不同,只是在这天书文字上展现得更明显而已。”
  “老前辈你说咱们是不是……嗯,其实都在自说自话?”
  “自说自话?”
  “嗯,比如我看到的你,其实是只虎,看到的所有人,其形都是虎,包括我自己,我以为这就是人的形态。但在前辈你的眼中,包括前辈自己,其实都是兔子,前辈也以为这是人的形态。但我们在表述和交流的时候,我以为前辈说的是虎,前辈以为我说的是兔子,所以对上了,可以交流无碍。”
  “小王八蛋,你骂老夫是兔子?”
  “还比如,其实我行动时是在飞,前辈看着是爬,前辈行动时是爬,晚辈看着却是飞,我们都以为这是走。”
  “你个小王八蛋才爬!”
  “又比如,其实你我现在的对话也不在一个频道上,我说的是修行,前辈也许在说吃饭拉屎的问题。晚辈说前辈是兔子,走路靠爬,原本是恭维激赏,前辈却以为晚辈是在骂人,认知上是不同的。”
  “有这么恭维人的吗?激赏是这样子的吗?”
  “总之就是这个意思。晚辈在想,天地间也许存在一种迷障,将你我和其他所有人的不同认知遮掩起来,形成同频,让我们以为大家看到的都是相同的。而这个天书文字,我称之为云纹的东西,则打破了天地迷障,让我们知道了自己看到的东西是不同的。我还在想,也许我们过去以为的疯子、魔怔了、心智迷失的人,他们才是真正打破了天地迷障的人……”
  “你是说那些合道么?”
  “……哈哈,其实谁又能知道他们眼中的世界是什么?也许真是疯子?又或许,他们和疯魔的区别,在于他们知道究竟,所以能控制自己,知道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而疯魔之人则搞不懂为什么世界会变成这样,于是他们说了出来,做了出来……算了,我们还是不要讨论这些高难度问题了,回到云纹上来吧。”
  “老夫等你半天了,老夫看你也快疯魔了。”
  吴升将云纹画出来,这次不再为其中所含的天地之道而羞耻了,大大方方道:“我由此云纹领悟到,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其平行。”
  东篱子果然没有嘲笑他,而是皱眉思索,不停点头:“有道理,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刻至理,老夫已有心得,五行之法没那么复杂,越简单越好!”
  东篱子的世界观中,天书文字只有六十个,体系也已经梳理清楚,就是五行图谱细分,参照六十甲子纳音表进行归类。
  比如金分海中金、剑锋金、白蜡金、沙中金、金箔金、钗钏金;火又分炉中火、山头火、霹雳火、山下火、覆灯火、天上火;木、土、水也同样如此。
  东篱子将五行图谱画出,将自己已经领悟的三十六个填上色,剩下二十四个空着。对他来说,他的道,全在这六十个天书文字之中,剩下的就是对应填空,而且五行之间的关系是相生相克的,由此及彼,因此填起空来就相对容易很多。
  仅仅过了三天,吴升提供的第三十七个天书文字就被东篱子填进了山头火这一空白中,老头激动得容光焕发,好似年轻了三岁。
  “快快快,你看见的第二个天书文字……”
  “是晚辈朋友所见!”
  “知道了,知道了!快……”
  “晚辈不是说了么?打死也不说!”
  “怎样才说?”
  “您也告诉我一个,比如这图最上方的海中金,画出来晚辈看看。”
  东篱子二话不说,直接就跟地上画了起来。普通人拿着树枝在地上画这种天书文字、或者叫做云纹的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