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成仙神,子孙求我出山-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施主前来,可有疑惑要解答?”
老僧背对着姜长生,漫不经心的问道。
姜长生笑道:“你们这座小庙还接待香客吗,可方圆三千里内,难见人迹,平日里怎能有人来烧香?”
他之所以被此地吸引,是因为这老僧的功力。
乾坤境!
简直不可思议,大景内竟藏着高手,昔日大乘龙楼要是知晓,岂不是吓死?
或许此人是最近数十年才来到大景。
如今,也就只有乾坤境以及洞天境的高手能吸引姜长生都注意,他刚才还算了一下,这家伙的身价相当于一万五千香火值。
老僧停止敲木鱼,缓缓站起身来,开口道:“原来是道祖前来,贫僧倒是失礼了。”
他转过身来,露出一张惊悚的面容,他半张脸被烧烂,连眼珠子都快掉下来,另外半张脸看起来十分沧桑,像六七十岁的老人。
姜长生并没有被老僧的脸吓到,因为他的神念早已探到。
他平静问道:“你怎知我是道祖?”
老僧回答道:“阿弥陀佛,大景乃气运之朝,但你身上没有一丝气运,除了那神秘的道祖,贫僧想不到第二人。”
第139章 洪玄灭,新皇立
“那我为何不能是其他王朝之人?”
姜长生盯着老僧问道,这位老僧躲在深山里必然有原因,他不得不询问一番。
老僧摇头道:“贫僧相信自己的直觉。”
姜长生笑问道:“不知大师是何来历,为何在如此深山里立寺庙?”
老僧叹了一口气,道:“阿弥陀佛,贫僧自天海而来,躲在这里,实属无奈,一是躲避天海的追杀,二是借道祖之威风,贫僧怕去人多之地容易引来祸端,倒不如躲在山里养伤,平日里为妖兽、邪祟念经,去除它们的邪性。”
天海?
姜长生眯眼问道:“为何要追杀你?”
“贫僧的门派得至宝,惹人嫉妒,奈何没有洞天境撑腰,遭遇屠杀,门派覆灭,只有贫僧一人逃出来。”老僧伤感的说道。
他跟着道:“若是道祖不愿贫僧待在大景,贫僧愿离去,若是道祖愿收留贫僧,贫僧愿将至宝献出来,但如此至宝容易给大景引来麻烦。”
姜长生饶有兴趣的问道:“能让我瞧瞧是什么至宝吗?”
老僧当即从袖中掏出一颗珠子,此珠有婴儿拳头大小,呈深绿色,又隐隐透着红光,他介绍道:“此乃聚妖珠,乃是上古妖皇的妖力所化,可聚集天下妖物为自己所用,可一旦使用,必定有异象,所以很容易暴露,平时即便不使用聚妖珠,也容易引来妖物。”
姜长生抬手,隔空一招,将聚妖珠收入手中,用神念探查。
面对姜长生的强夺,老僧并不惊慌,很是平静。
姜长生发现此珠乃确实是强大妖力所凝聚,无比浩瀚,里面还藏着一丝妖兽残魂,正处于沉睡中,此魂魄无比虚弱,很难苏醒。
难以想象是怎样强大的妖物才能凝聚出如此珠子。
“想要得到聚妖珠的强者中,最强的那位有多强?”
姜长生在心中默默询问,他没有问人,怕有妖怪、邪祟也想抢。
【需要消耗500000香火值,是否继续】
果然!
不止是天海在争夺,还有更强大的存在,天海最强者的身价可没有超过二十万。
姜长生思量片刻,决定收下,若是不收,此珠定为大景惹来祸端,倒不如放在他手里,以后说不定还能号令妖兽征战。
他开口道:“你伤势好后,会离开大景吗?”
老僧立即道:“全凭道祖做主,道祖需要贫僧离开,贫僧便离开,道祖让贫僧留下,贫僧便留下。”
“如此至宝给我,你真的甘心吗?”
“贫僧来大景许久,对道祖早有观察,你常年闭关修炼,未曾伤及大景子民,还为大景子民呼风唤雨,这般行径,你定不是大奸大恶之人,你甚至可以直接杀了贫僧夺得此珠,但你没有这么做,贫僧对聚妖珠并无贪心,只是不希望它落入恶人手里,若是天海那位洞天强者得到聚妖珠,聚集不计其数的海妖,天下将迎来浩劫。”
“你就不怕我也会这么做?”
“你在意大景子民,光凭这一点,你就不会乱用聚妖珠,一旦使用,定然有无辜百姓被妖兽吞噬。”
老僧坦然面对姜长生,没有一丝畏惧,也没有央求之意。
姜长生将聚妖珠丢入巨灵戒内,道:“你若想留在大景,那就留,记住,勿要伤及百姓,若是被我发现,无论你逃到天涯海角,我也能杀你。”
姜长生转身,准备离去。
“道祖留步!”
老僧连忙叫住他,他扭头看去,只见老僧走到佛像之后,提出两只小猫,来到姜长生面前。
“听闻龙起观有灵蛇、灵狼,足以证明道祖你心有对苍生平等的仁义在,不妨收留这两个小家伙,它们资质不简单,寻常妖物被聚妖珠吸引,会迷失心智,它们没有。”
老僧认真说道,姜长生的目光落在两只小猫身上。
这两只小猫看起来跟乡间的小猫没有区别,一橘一黑,从体型来看,应该四五个月大。
姜长生用神念检查了一下,两只小猫确实不简单,体内已经有妖力在积蓄。
他当即接过,转身离去,两步就消失不见。
“若是你想在大景开宗立派,我不会阻拦,只要你能造福大景,堂堂乾坤境高手,何必久居无人深山,若是你怕仇敌,可前往司州开宗立派。”
姜长生的声音回荡在小庙内,老僧听后并没有露出笑容,反而一脸忧虑。
……
回到庭院前,姜长生先让分身离开庭院,与自己汇合融合,再回到庭院内。
他将手中的两只小猫放下,道:“白岐,以后你负责照顾它们。”
正在打盹的白岐突然坐起来,迷茫的看向四周。
剑神的目光落在地上的两只小猫身上,仔细观察,他相信姜长生不会去捡寻常的野猫,就像白岐、白龙,都是资质不凡的妖兽。
不是所有野兽都能成为妖兽,而妖兽的后裔往往更容易修行成妖。
白岐看到那两只小猫,顿时眼睛一亮。
正愁日子无聊。
姜长生则没有多在意,在地灵树前坐下,开始建设道界,至少让道界看起来工整,不那么凌乱。
不得不说,有种玩建设种田游戏的感觉,还挺有趣的。
就这样,庭院里多了两只小妖猫。
数日后,姜长生给它们赐名,小橘猫名为黄天,小黑猫名为黑天,都是公的,看起来黄天要稍微大点。
白岐每日逗弄它们,让庭院多了几分生气。
……
仁德十四年,一月初。
姜戬、平安杀入皇城,洪玄皇帝被平安一锤砸成肉泥,皇宫内血流成河。
二月,洪玄王朝各地文武纷纷投降,至此,洪玄王朝亡国,立朝两百零七年,共计十二位皇帝。
此消息传入大景内,全天下都在欢呼,姜秀、姜戬的声望达到极点。
御书房内。
即将满六十岁的姜秀拍桌而去,兴奋得满脸通红,他挥拳喝道:“好!好!真是太好了!”
在位十四年,攻克下一运朝,而大景的经济、民生并没有崩坏,反而蒸蒸日上,这份功绩绝对能留名青史,即便不如景太宗,也不会差距太大!
多少年了!
姜秀时常从梦中惊醒,他总是梦到先皇,先皇逼问他何时能一统天下。
“哈哈哈——”
姜秀放肆大笑,尽显意气风发,但笑着笑着他开始剧烈咳嗽。
跪在桌前的白衣卫连忙起身搀扶他,气血上涌,导致他满脸通红,最终喷血,直接晕过去。
……
夜晚。
姜长生坐在姜秀的床榻边上,眼神带着一丝怜悯。
姜秀脸色苍白,他虚弱道:“爷爷,不必为我感伤,孙儿早就知晓这一日,其实很多年前,孙儿的身子已经不行,多亏了您的丹药,让孙儿活到再创功绩的阶段……孙儿已无遗憾……”
他抓紧姜长生的手,咬牙道:“爷爷,孙儿想废太子,让天生登基,他虽然年幼,但陈礼会辅佐他……请爷爷允许……”
他知晓姜长生的忌讳,不希望江山乱,姜家再同室操戈,但他没有办法。
姜长生叹了一口气,道:“好,一切由你定。”
姜秀露出笑容,喃喃道:“若是传给天生,或许大景能更加强盛,而非衰弱……”
一炷香时间后,姜长生回到龙起山,爷孙俩没有那么多话聊,他决定将时间留给姜秀与姜天生。
白岐见到他现身,连忙问道:“皇帝怎么了?”
姜长生坐下,平静道:“大限已至。”
白岐沉默。
剑神倒是不奇怪,王朝皇帝总是短命,更何况大景皇帝子嗣多,不怕无人接位。
只是他好奇下一位皇帝是谁,是无能的太子,还是那位得人王传承的年幼皇子。
另一边。
姜秀召见姜天生,十岁的姜天生立即铺到姜秀榻前,低声抽泣。
他心智再妖孽,终究只是一名孩童,他很难接受父亲的离世。
姜秀摸着他的头,开口道:“天生,父皇告诉你一件事,你切记住,一定要记牢,以后再传给下一位储君,此乃姜家皇室最大的秘密,也是姜家最大的底气,切不可断了……”
姜天生抬头,用红彤彤的眼睛盯着姜秀。
姜秀开始述说。
听着听着,姜天生瞪大眼睛,面露震惊之色。
这一夜注定很多人难以入眠。
太子府。
姜天悯在大堂内焦急的徘徊。
这时,一名太监快步走进来,姜天悯连忙问道:“圣旨呢?圣旨呢!”
太监颤声道:“没有圣旨……陛下单独见了十二殿下……”
姜天悯的眼睛顿时通红,眼中满是恨意。
这一刻,他只感觉天塌了。
他心里甚至涌现出无限杀意。
他立即走出太子府,寻找可信任的高手,但无一例外,全都拒绝了他。
没有人愿意为他去杀姜天生。
深夜。
姜天悯独自走在街道上,整个人失魂落魄,他知道自己输了,输得一塌糊涂。
无尽的恨意化为前所未有的悔意,他终于明白,不怪别人,就怪他自己,担任太子之位这么多年,他竟然没有自己的班底,没有自己的亲信,传出去恐怕都是笑话。
他越想越绝望。
最终,他万念俱灰,只能听天由命。
第140章 年号顺天,慕灵洛的新目标
仁德十四年,三月末,皇帝姜秀驾崩,在位十四载。
奉皇帝遗诏,十二皇子姜天生将成为下一位皇帝,也是大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皇帝,只有十岁!
大景天下哗然!
没想到刚迎来吞并洪玄王朝的喜讯,皇帝就驾崩了。
姜戬得知此事,立马赶回司州,陈礼同样连夜赶回去。
深夜里的京城家家户户都有人嚎哭,因为他们知道对他们最好的皇帝走了,他们不会再遇到如此仁慈的皇帝。
姜长生看向皇宫,见刑首守着姜天生,顿时放心。
刑首乃邪祟,陪伴了姜渊、姜子玉、姜秀,如今陪伴姜天生。
“一百一十四年,第五任皇帝即将登基。”
姜长生坐在地灵树的树干上,默默想到。
对于姜秀的离世,他已经不那么难受,但好歹是他的大孙子,他还是为姜秀送去五万香火值,祝他来世有好的资质。
到这为止。
今后的姜家子孙离世,除了姜戬外,姜长生不会再用香火值赐福,他保佑大景,本就不亏欠皇帝。
姜长生望着年幼的姜天生,不知这位皇帝能否带领大景继续走向统一天下的目标。
……
伴随着姜戬、陈礼的回归,朝堂安稳下来,虽有刑首守护,十岁的姜天生当皇帝,还是让群臣很不放心。
陈礼特地拜访姜长生,确定遗诏没有被人更改后,他决定扶持姜天生。
姜秀的遗诏里,册封陈礼为运部尚书,保留将军之职,这是希望他为姜天生保驾护航。
天命的一千高手得知姜天生即将登基,狂喜不已,但没有人敢控制姜天生,因为他们都知道道祖在,姜家皇权就不会乱。
姜天生能奉诏登基,必然有道祖的支持。
姜戬回到龙起山,极为郁闷,饮酒数日,想要麻痹自己,随同回来的平安也消沉了,似乎想到了姜子玉。
姜长生没有安慰他们,生离死别乃人生必经之事。
一晃眼。
六月。
十二皇子姜天生登基,自明年起,改年号为顺天,他也有了自己的帝号,顺天皇帝。
当月,仁德皇帝下葬,庙号,仁宗。
景仁宗!
从此庙号足以见得姜秀在群臣、百姓心中的形象。
景仁宗在位十四年,执政勤勉,没有干过伤天害理之事,甚至还带领大景吞并运朝,凭此功劳,他就可以与开朝皇帝并立,甚至更胜一筹,仅次于景太宗。
顺天皇帝虽年幼,但很懂事,为景仁宗守孝七日后,便在陈礼、刑首的陪伴下前来拜访姜长生。
自上次皇宫相见,这是姜长生第二次见到顺天皇帝。
顺天皇帝恭敬的给姜长生磕头。
姜长生抬手,将他扶起来,道:“你已是皇帝,以后不能跪任何人,明白吗?”
顺天皇帝点头道:“我知道的,这一跪是父皇让我跪的。”
姜长生叹息一声,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揉了揉他的头,拉着他到旁边的桌前坐下。
陈礼、刑首没有打扰他们,而是走到庭院外等待。
跟顺天皇帝聊了一会儿,姜长生发现这小子很是聪慧,让他想到了姜子玉。
十岁的顺天皇帝已经有自己的主见与目的,面对姜长生,他意气风发,抒发自己的雄心。
姜长生笑看着他,心里很是感慨,他想到了数十年前,年幼的姜子玉也曾这般向他述说着雄心壮志。
渐渐地,姜子玉与顺天皇帝重合。
姜长生陷入无限的追思中。
子玉这臭小子,怎么还不投胎,莫非要等到大景无人可成皇时,再上演一波力挽狂澜?
姜长生默默想到。
聊了许久,顺天皇帝起身,走到姜戬面前,道:“九皇叔,莫要再悲伤,父皇与皇爷爷的遗愿乃是统一天下,你可不能懈怠啊,我虽年幼,但绝不怯懦,但我乃皇帝,无法上阵杀敌,还望九皇叔助我。”
他弯腰行礼。
姜戬顿时酒醒,连忙扶起他,看着这位年幼的小天子,姜戬心里酸楚,一股前所未有的使命感笼罩他的心头。
“九弟,父皇有平安将军,我就靠你了啊。”
“九弟,朕好累啊,你何时成就金身?”
“哈哈哈哈,九弟,朕终于等到你成就金身,你我兄弟二人定能超越先人,开辟更大的疆土……”
姜秀的话不断在他耳畔响起,让他很难受,一把将顺天皇帝抱入怀中,轻声道:“皇叔答应你,皇叔定会让你不辜负你父皇的遗愿……”
他之所以如此难受,主要是没有见到姜秀最后一面。
顺天皇帝没有多说,而是抬手抱住姜戬雄壮的后背。
望着这一幕,姜长生欣慰一笑,这才是传承啊。
顺天皇帝离去后,姜戬抖擞精神,开始练功。
接下来是东海王朝!
与此同时,关于景仁宗驾崩的消息已经疯传天下,天下各朝知晓大景新皇乃是一名十岁的孩童时,全天下都在笑,同时松了一口气。
此子还年幼,至少也要等十年才会开战!
说不定此子贪玩,不想征战?
一时间,各朝暗流涌动,每日进京城的人越来越多。
……
梦境之中。
姜长生难得没有跟慕灵洛切磋,而是闲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