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成仙神,子孙求我出山-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建完,我便收你为徒,有白衣卫在,大景各个角落都能搜查到,你若想舞弊,我不会收你。”
齐缘张大嘴巴,如今的大景郡县超过一百之数,他得去建多久?
等等!
他可以借助道祖之名,弘扬自己的主张思想,连道祖都主张和平,那岂不是更容易推广,让人信服?
齐缘立即应下,道:“好,我现在就去!”
说罢,他起身离去,步伐很快,离开院子后,他直接施展轻功离去。
这么爽快?
还真是个愣头青。
姜长生心中感慨,不过话又说回来,有时候愣头青也能成大事。
这时,姜子玉也起身,朝着庭院外走去。
姜长生问道:“你去哪儿?”
姜子玉摆了摆手,头也不回,只留下一句话:“征战天下,让大景超越大齐!”
第91章 天雷不灭神体,人皇碑
齐缘下山的第二天,姜子玉便上朝了,他大刀阔斧的颁下诸多指令,运部人手被扩充,他还准备筹备一支武功高强的特殊军队,门槛暂定为灵识境,军名天策。
此诏公诏天下,不问出身,除了被朝廷通缉的死刑犯人,皆可报名天策军的考核。
大景江山太大,足足一年时间,方才天下皆知,每日都有江湖武者赶来司州。
天策军的考核地点不在京城,而是司州的另一座城,由徐天机、平安负责镇守,短短一年时间,天策军记录在册的士兵人数突破五万。
五万灵识境士兵,天下震惊。
这才刚开始!
乾武二十三年,七月。
姜长生在教导七岁的姜戬习武,练的正是太清剑术,姜戬握着太行剑,丝毫不吃力。
聊了好一会儿,姜戬忽然停下,嚷嚷道:“师祖,我不想练剑!”
姜长生笑问道:“那你想练什么?”
姜戬挠头,道:“我想练更重的兵器。”
更重的兵器?
姜长生仔细打量姜戬,姜戬的胎记能自动吸收天地灵气,淬炼肉身,催生真气,又常年待在地灵树下,他体内的真气已经达到灵识境的程度,这小子跟平安一样,都是天纵之才,姜戬的天资在于肉身催生真气的效率,平安的天资则是在于肉身的霸道。
虽然姜戬的力量远不如平安,但真气充足,可让他举起更重的兵器。
对于这位孙儿,姜长生还是很疼爱的,立即传音给花剑心,让花剑心去找姜子玉或者姜秀。
“戬儿,你更喜欢刚猛霸道的武学,而非招式精妙的绝学?”姜长生问道。
姜戬点头,握紧小拳头,道:“在我看来,自身不够强,才需要所谓精妙的武学提升自己,我更想直接强大身体。”
他跟小大人似的,说话还挺有一套的。
白岐笑道:“说得轻巧,你能比得上你平安师伯吗,你要是见到他,你肯定会放弃现在的想法。”
姜戬瞪了它一眼,道:“我是没见过,总有一天我会挑战他,试试他的厉害。”
挑战平安?
找死啊!
姜长生也有些忧虑,怕平安一不小心打死这小子。
罢了。
姜长生闭目,准备创造一套淬体绝学。
修仙与武道虽是两个体系,但修仙的某些法术、神通可以跟武学相通。
姜长生想到自己的天心雷法,雷电淬体,效果更强,只是容易压榨身体潜力,此绝学若是能与其他武学融合,或许能创造出一部了不得的功法。
自从创造乾坤天经后,姜长生就没有再创造其他功法,尤其是弟子们修炼乾坤天经无法练出灵力后,他便绝了创道之心,还不如让弟子们修炼他所收集的武学。
今日算是为了孙儿破戒。
他确实很喜欢姜戬,甚至比对姜秀的疼爱更多。
或许是因为姜秀已经长大,姜戬还年幼。
三日后,姜秀亲自带着一群白衣卫到来,白衣卫们提着刀枪锤戬,都是重型兵器。
姜秀为姜戬一一介绍,听闻方天画戟中有个字与自己的名字很像,姜戬很兴奋,他指着方天画戟,道:“大哥,我喜欢这样的兵器,但能不能再重一点。”
再重点?
姜秀愣住,突然想起小时候师祖对自己的武道资质评价不高,他当时还不服气,如今再看姜戬,他突然明白了。
他的武道资质真的很平庸。
虽然心里酸楚,姜秀还是笑着答应。
姜长生仍在闭目苦思,姜秀朝他行礼后便离去。
一个月后,姜秀再次带人前来,四名白衣卫扛着一把近一丈长的方天画戟,姜秀道:“此乃千年玄铁所造,重达五千七百斤,这可是我命人临时打造出来的,即便是天策军内,也没有如此重的兵器。”
姜戬提了一下,发现提不动,顿时欢喜,道:“好好好,就要这个。”
提不动就喜欢?
姜秀无法理解,但还是迁就这小子。
姜秀等人离去后,姜戬继续尝试提方天画戟,怎么使劲都不行。
无奈之下,姜戬只能继续修炼大周天神功。
一直到岁末,姜长生终于为姜戬创造出了一部淬体的绝学,他将其赐名为天雷不灭神体,此功法结合了诸多淬体功法,还蕴含独门的吸收灵气之法,天雷淬炼肉身,灵气修复身体,抵消负面效果,从而没有严重的代价。
天雷不灭神体?
姜戬一听就很喜欢,兴奋极了。
白岐不由翻白眼,这什么破名啊。
姜长生开始传授功法,白岐虽然心里吐槽,但也竖着耳朵听。
待姜戬记下,他便开始修炼,先掌握心法,再找雷电淬体,姜长生掌握天雷心法,可自己催生雷电,所以姜戬无需离开龙起观。
姜长生一边运功纳气,一边期待的看向姜戬。
倘若他培养出一尊武道无敌强者,也挺有意思的。
姜戬兼修大周天神功与天雷不灭神体,相当于得显圣洞天、道祖的绝学,平日里习武还能得到姜长生这位远超乾坤境的强者指点,其前途不可预估。
以后要是姜罗那小子回来,可以切磋一下。
姜长生得意想到。
他自觉天雷不灭神体不逊色于恒风所吐露出来的绝学,当然,显圣洞天可能有更强的绝学,那都是后话。
白岐也跟着修炼天雷不灭神体,姜长生没有阻拦,也该给它点甜头,这家伙一直卡在神心境,苦无突破之法,或许天雷不灭神体能助它突破。
……
大景,御州,桦汐郡。
山野间,齐缘正在与五名男子搭建道观,他亲自帮忙,搞得白衣上都是灰尘、泥土,但他一点也不在乎。
在他们身后的树下,齐缘的妹妹齐思思无聊地打哈欠,她站起身来,道:“大哥,要不算了吧,真等你建完所有道观,怕是二十年不止,何苦呢?”
齐缘头也不回道:“心诚则灵,这本身也是一种修行,一种传道方式。”
齐思思摇头,无法理解。
齐缘笑道:“你先回去吧,用不着管我,管好你的门派,听闻近来有武林门派找你们麻烦。”
齐思思不屑道:“那门派连通天境都没有,找死罢了,我都懒得搭理。”
兄妹俩聊了好一会儿,齐思思终究待不下去,选择回去。
齐缘则继续忙碌。
他一点也不累,反而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实,至少他不迷茫,知晓该怎么做。
又过去三日,这座道观建好,与道士的道观不同,这座道观不大,就一间房屋的空间,里面立着姜长生的石像,这是他专门找人打造的,虽然与姜长生有差距,但大体上看很像。
石像两边立着两块长长的木牌。
道祖搬武峰,日行三千里。
历练红尘间,救苦亦救难。
齐缘散完工钱后,心满意足的打量自己的杰作。
当晚,他便在道观内过夜,坐在道祖石像前,他异常的踏实,梦里梦见天下太平,自己与妹妹重回大齐,父皇不再逼迫他们征战,不再和亲,无论是皇室,还是百姓,都是平等自由的,可以享受自己所喜欢的事情。
次日一早,他便赶往附近的乡镇,宣传道祖道观之事,道祖之名已经传遍大景各个角落,所以当他为道祖道观宣传时,百姓们没有抵触,反正入观又不交香火钱,他顺势推崇天下无战的理念,也得到了百姓们的支持。
“挺顺利的,这条路果然没错!”
齐缘美滋滋的想到,先拜道祖,真是太明智了。
……
乾武二十四年,皇帝昭告天下,来年新春将凝聚天下气运,助大景踏入气运王朝,百姓们不懂何为气运王朝,但只要能让他们生活更好,他们便支持。
御书房内,姜子玉坐着,旁边站着姜秀,韩天机在桌前汇报各郡运塔的情况。
运部扩充人手后,如今大景天下各地都已经修建好运塔,只待良辰吉日,凝聚大景气运,为此,韩天机在皇宫内修建了人皇碑,乃特殊材质制成,取自地底深处。
“万事俱备,只等吉时到,不过此事必然会传到天下各朝,定然有武者前来扰事,要么阻止大景成为气运之朝,要么窃取大景气运,我们大意不得,这天下目前就只有五方气运之朝,不少王朝在冲击气运之朝时被人干预,导致失败,从此一蹶不振。”
韩天机严肃道。
姜子玉问道:“谁来破坏?朝宗?还是显圣洞天?”
韩天机摇头道:“显圣洞天自然不会来,但这天下还隐藏着诸多神秘高手以及门派,很多都是从显圣洞天里跑出来的,他们为了突破自身武道的极限,不择手段,每有王朝凝结气运,便是他们狂欢之时。”
姜子玉若有所思。
姜秀笑道:“没事,有师祖在,谁来谁死。”
韩天机点头,道:“道祖确实强大,但我们还是小心点,武者窃取气运,会依仗天地奇宝,可能就是一下子,凝结到人皇碑的气运就被抽走了,气运一断,大景再无机会成就气运之朝。”
姜秀皱眉,这么离谱?
当日,姜子玉派遣姜秀前去拜访姜长生,告知此事。
姜长生笑道:“你们尽管去做,有我在。”
他一边修炼,一边盯着姜戬,这小子修行天雷不灭神体才大半年,筋骨已然蜕变,看来他确实很适合此类淬体之法。
第92章 世上哪有不亡之朝
姜秀也注意到姜戬的变化,这小子竟然已经可以挥动那把方天画戟,这才多久?
姜长生笑道:“怎么样,高兴吗,来日你若登基,你手头上至少有人可用。”
这句话算是打消姜秀的顾虑。
闻言,姜秀眼睛一亮,是啊,平安乃是父皇手底下的第一猛将,等他登基,估计平安该休息了,而且他也得扶持自己的力量。
被姜长生点醒后,姜秀看向姜戬的目光变得炙热。
他仿佛看到未来的大景第一猛将出现在眼前。
从这一日后,姜秀每个月都会抽空来看望姜戬,姜戬也很喜欢他,兄弟俩的感情越发的好,姜秀还会去拜访姜戬的母妃,让皇妃受宠若惊,对于姜秀愿意亲近姜戬,皇妃自然高兴。
时间飞逝。
乾武二十五年,一月初。
京城变得无比热闹,四方城门来往的商贾、武者极多,都想来瞻仰大景成为气运之朝。
关于气运之说已经在武林传开,昔日大乘龙楼便是靠王朝气运巩固武道,导致江山武林无法崛起,如今皇帝集结气运,让天下武者都能享受气运,武林人士自然高兴、好奇。
一间客栈的客房内。
一名老和尚正在饮茶,突然,房门被推开,一名年轻和尚进来。
“师父,我打探过了,如今京城内有一位神人、一位金身,分别是龙起观的荒川与道祖,道祖更是轻松诛杀金身境的可怕存在。”
年轻和尚坐下说道。
老和尚悠哉悠哉的摇晃茶杯,道:“天策军呢,没有调过来?”
年轻和尚皱眉道:“没有,依旧在另一座城练阵,徒儿怀疑大景皇帝想依仗道祖之力,这一趟很危险啊,真的要趟浑水吗?”
老和尚瞥了他一眼,道:“这天下有几个王朝有资格成就气运之朝,五十年你能碰到一个?”
年轻和尚郁闷道:“我觉得打道祖,还不如去打朝宗呢,道祖已经干废三方朝宗,去年聚星楼被其他朝宗吞噬,通武谷不见踪影,如今天下只剩下七方朝宗。”
老和尚哼道:“谁说要打,除了上三方朝宗,其他朝宗都是阻止王朝凝结气运,导致气运分散,跟王朝晋升气运之朝不能比,一个月后,人皇碑将聚集庞大气运,一旦夺得,你我师徒就能境界飞跃,为师再续五十年寿命,再扶持你复国。”
年轻和尚的眉头皱得更紧。
“等着看吧,绝不止我们,必然还有其他高手前来,说不定还有朝宗之人,自古以来,只有利益够大,就能让人忘记恐惧,我们不做第一个出手之人便是。”老和尚平静道。
年轻和尚跟着道:“听闻京城外的山是道祖搬来的,京城百姓亲眼目睹,难以想象道祖有多强。”
老和尚嗤之以鼻道:“胡扯,怎么可能有人搬山而来,而且那山之大,真有人能搬?”
年轻和尚沉默。
是啊。
那么大的山,人力怎么可能搬动?
不止是他们,其他来自其他地方的武者也听闻道祖搬山之事,各个客栈都有人在议论,有人惊叹道祖的强大,但也有人不信,这些人都未曾来过京城,打死他们都不信,有人能搬动千丈巨岳。
大景人真是愚昧,什么都信!
……
夜幕降临。
姜长生在树下念着数,京城的武者真够多啊,他已经开始期待明日。
白岐也感受到京城内有许多股强大气息,它来到姜长生身旁,问道:“明日便是开启人皇碑之日,为何陛下还不派遣天策军前来,至少让平安、徐天机回来啊。”
姜长生道:“没事,有我在,足矣。”
白岐眨了眨眼,道:“您地位这么高,何必亲自出手呢?”
姜长生道:“若是让他们来,战斗时间会拉长,容易伤及无辜,甚至放跑贼人,大景升气运之朝,乃万世功绩,福泽二十万万人。”
原来如此。
白岐突然对姜长生改观,这位神仙看似淡漠,实则藏着一颗圣心啊。
庭院外,小桥旁边,姜戬正在挥舞方天画戟,此戟对于他而言极长,但愣是被他耍得虎虎生风。
花剑心站在旁边,满脸欣慰之色。
这小子简直就是灵智正常的平安,力气大,招式又行云流水。
她也开始期待姜戬的未来。
月落日升。
新春之日到来,皇宫周围被禁卫封锁,群臣入宫,百姓们也早早起床,来到街道上,等待着气运之朝到来,他们都很好奇,何为气运之朝。
人皇碑高达五十丈,在皇宫内极为突出,即使是在皇宫外也能看到。
寝宫内,宫女们正在为姜子玉更衣,姜子玉穿上了自己登基时的龙袍冕冠,他望着铜镜里的自己,喃喃道:“武祖,文帝,从今日之后,朕就要彻底超越你们,带领大景走向真正的强盛。”
一炷香时间后,姜子玉走出寝宫。
他来到金銮殿前,正前方便是人皇碑所在的广场上,群臣环绕,明显是按阵法所站立,数量近万,人皇碑前立着一口大鼎,鼎上插着一根香烛,高达半丈,还未点燃。
鼎前有红木制成的台阶,可踏至鼎口之上。
姜子玉站在金銮殿前的台阶上,皇后、皇妃、皇子、公主等人见他到来,陆续来到他身后站着,等待着,连姜戬也来了,就属这小子最活泼,四处张望,其母妃不得不低声教训他。
姜子玉一共有十四位皇子、二十七位公主,其中有五位还在襁褓之中,全都到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