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成仙神,子孙求我出山-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到屋内,姜长生开始运功,先储备灵力,以免到时候灵力不足。
月落日升。
京城的寒冬是能看到太阳的,即便大景常年战乱,京城依旧繁华,对于百姓而言,天子脚下是最安全的。
轰隆隆——
雷鸣声忽然响起,响彻整个京城,让无数百姓、士兵、权贵纷纷扭头看去,只见龙起观的山顶上阴云聚集,化为雷云翻腾,漫天飞雪消融,化为水雾缭绕龙起观,使得龙起观好似仙家之地,若隐若现。
雷电在磅礴大雾之中极为显眼,寒冬白日,更是壮观绝伦。
“那是龙起观?”
“传闻长生道长曾渡过雷劫,莫非又要来一次?”
“真的假的,我以为是龙起观乱传的。”
“真的,有香客目睹长生道长悬浮在空中,抗击雷电,跟仙人一样。”
“今日我倒要瞧瞧孰真孰假。”
城中百姓议论纷纷。
皇宫内,姜渊在皇后娘娘的搀扶下,颤颤巍巍的走出御书房,望向远方的龙起观。
皇后娘娘服用了驻颜丹,青春常驻,但姜渊看起来已经七八十岁,身子骨也消瘦很多,走路都哆哆嗦嗦,他开口道:“那小道士长生又在渡劫,朕倒是好奇,他是真在渡劫,还是故弄玄虚。”
皇后娘娘笑道:“自然是故弄玄虚,习武之人又不需要渡劫。”
姜渊道:“朕总觉得他不像是故弄玄虚,就拿驻颜丹来说,你说神奇吗,天下名医、大道师皆不可能炼制出如此丹药。”
皇后娘娘觉得在理,对长生道长更加感兴趣,道:“陛下,你对长生道长如此亲近,何时将他召进皇宫,来臣妾瞧瞧?”
姜渊的眼神变得飘忽,幽幽道:“也是时候,让他来见你。”
与此同时。
龙起观内,徐天机、忘尘、荒川瞠目结舌,姜子玉、平安兴奋至极,他们全都仰望着悬浮在屋檐上空的姜长生。
姜长生打坐于空中,衣袍猎猎,麒麟拂尘平放在双腿之上,一道雷电劈下来,被他身上无形的气罩隔绝消散。
渡劫开始!
“原来传闻是真的……他真的会渡雷劫……乾坤天经到底是什么武学?”
徐天机喃喃自语,他看向姜长生的眼神变了,如同凡灵仰望仙神。
龙起观的弟子们与暂住的香客纷纷围到院子外看热闹,许多新弟子都没有见过姜长生渡劫,所以很兴奋。
上次渡劫已经是十八年前,那时姜长生二十一岁,如今已经三十九岁。
姜长生无视旁人目光,专心渡劫,随着雷电越来越多,他开始感受到压力。
第六层的雷劫太可怕了吧!
远超上一次渡劫!
震耳欲聋的轰鸣声让龙起观内的所有人感觉天快塌了,城内的百姓们同样胆战心惊,生怕龙起山被雷劫轰塌。
姜长生见雷劫威势已起,立即开始使用香火值抵消雷劫之威,刹那间,他体内冒出点点香火微光,飘散到他头顶,迅速形成一片火光,抵挡天雷的不断轰击。
姜长生目睹着香火值开始下降,有头顶的火光在,他暂时可以保留灵力。
任凭雷霆万钧,就是无法突破火光劈到他,他颇有种树下乘凉的感觉,不过众目睽睽之下,他也不好太放松,必须装作显神通的模样。
“太厉害了,如此雷威都劈不中道长。”
“这天雷不是障眼法啊。”
“道长头上的火光是什么,真气所化?”
“或许这就是道家所说的三花聚顶吧。”
“我们应该称道长为仙师,不得冒犯,还不快参拜。”
弟子们在议论,香客们纷纷跪拜,导致弟子们也跟着跪下。
姜子玉兴奋坏了,他没有注意到他眉心间的胎记闪烁着淡淡金光。
忘尘感慨道:“武道之境,真是难以想象,以前我小觑了武道。”
徐天机站在他身旁,深吸一口气,道:“确实,武之境界,永无顶峰,自古以来,那些仙神传说不过都是强大武者所为罢了,凡人只是不敢相信靠习武就能达到那般高度,道长渡劫,只能说明他的境界远超我等所见所闻。”
超越通天境后,徐天机以为自己已经无敌,他确定自己已经超越通天境,达到更高的境界,至少在大景内他没有碰见过比自己更强的人。
可如此境界与长生道长相比,仿佛刚刚踏上武道之路。
王府内。
姜羽站在庭院内,眺望龙起山上的壮观雷劫,他皱眉问道:“长生道长已经第二次渡劫,虽不知其练的什么武功,可若是来日与本殿下为敌,大乘龙楼能镇压他吗?”
天宿十三刺之首的鬼柳回答道:“龙楼底蕴自然是深的,只是不清楚这位妖道到底有多强,若是殿下不放心,我可写信,让龙楼派遣尊者前来试探。”
姜羽摇头,道:“算了,那样反而会触怒他,如今他是子玉的师父,除了那陈礼,并无其他权贵与他来往,就连姜誉也跟他断了来往,或许他真是那种超脱世俗的求道之人,保持现状吧。”
鬼柳点头,他其实觉得试探没有必要,因为长生道长已经很强,绝非现在想遏制就能遏制的,况且有如此高人在京城,姜家皇权更安全。
……
雷劫持续半个时辰后,香火值耗尽,姜长生不得不亲自抵御雷劫。
好在最艰难的时刻已经度过,接下来的雷劫他能靠自己承受。
徐天机已经数不清姜长生挨了多少道雷电,反正他现在对姜长生崇拜极了,在心里奉其为神。
大概又过去半个时辰,雷劫总算结束,浩浩天威散去。
姜长生开始大肆吸收天地灵气,地灵树的树枝跟着摇摆,无形无色的灵气涌向姜长生,在他周身形成旋风。
他的灵力开始暴涨!
再次蜕变!
姜长生忽然睁眼,发现自己飘在空中,低头看去,身体还在下方。
“这是……灵魂出窍?”
姜长生惊喜道,灵魂出窍可是修仙的特征之一,他开始操纵灵魂飘动,发现如鱼得水,异常灵敏,他落在庭院内,众人都没有看到他的灵魂,依旧望着他的身体,各自讨论着。
无人能见他的灵魂!
姜长生朝着城内飞去,速度极快,犹如在施展御剑术。
他在京城上空转悠,上天入地,穿墙而过,穿人而过,新奇极了。
这一刻,他才真正有修仙的感觉。
突然。
他停下来,悬在空中,目光落在远处的皇宫上,他看到皇宫的一座宫殿上空飘浮着一团阴气,让他感觉很不舒服。
“那是什么东西?邪祟?皇宫里还有秘密?”
姜长生皱眉想到,他自信看去,那座宫殿之前他夜闯皇宫时路过,里面并没有人居住。
算了。
先巩固修为再说。
姜长生转身,朝着自己的肉身飞去,他的速度很快,魂入肉身后,他只感觉身体一痒,不禁浑身一颤,再次睁眼时,他已经掌控自己的身体。
灵魂出窍真是好本领,尤其是对于探取情报来说。
姜长生开始巩固修为,他注意到姜子玉眉心间的道纹在发光,好在很微弱,其他人的注意力又都在他身上,没有发现姜子玉的异常。
这道纹或许还蕴藏着其他奥妙。
姜长生默默想到,他没有显露自己的道纹,以免暴露二人的关系。
见雷劫散去,孟秋霜、青苦开始驱散弟子、香客,还姜长生一个清静。
姜子玉眉心间的胎记恢复正常,他也被忘尘拖入屋内。
徐天机看了一会儿,拿起自己的扫帚离去,也不敢多打扰姜长生。
姜长生悬在半空中,运功纳气,一直到黄昏降临,他体内的灵力还未装满,但已经超越突破前十倍。
好强!
姜长生心中兴奋,苦修十八载,总算突破至第六层。
这下子应该可以不惧大乘龙楼!
就在这时,姜长生眼前浮现出一行行字:
【开元三十九年,你修行精进,感悟天地真义,度过三九小天劫,获得生存奖励——秘术‘轮回印记’】
【检测到你第二次渡劫成功,因你的修行之法不属于该天地之道,你有两项选择,只能选其一】
【一,放弃修仙,你的灵力将转变为此方天地的武道境界——乾坤境】
【二,继续修仙,仙乃众生之上,万物敬仰,修仙之路,便是追求天道之路,你可开启香火演算功能】
自然是继续修仙!
姜长生毫不犹豫作出选择,随后琢磨乾坤境。
也不知乾坤境比神人境高多少,反正他现在压根没有听说过乾坤境,别说乾坤境,连神人二字都没有听其他人提过。
不过境界存在就说明有人达到过,这天大地大必然有乾坤境的存在。
姜长生不会去闯荡天下,寻找乾坤境,他就要待在大景,待在他认定的新手村里修行,主宰风云,待小魏王登基称帝,以后需要什么药材炼丹,完全可以让皇帝帮忙搜寻天下,他则省心省力的追求仙道。
终有一日,当武道境界无法与修仙境界对应时,那时他才算是超越了武道,达到了天下无敌的境界。
待他无敌,他便要逍遥快活,体验人间百乐!
第39章 生生世世追杀,英雄冢
姜长生一边巩固修为,一边查看香火演算功能。
【香火演算:可消耗香火值,推演事物本质与因果,所需消耗的香火值根据演算程度而定】
【当前香火值:0】
姜长生心中询问:“我想知道我是否能轻易镇压大乘龙楼?”
【需要消耗1000香火值,是否继续】
继续。
【香火值不足,演算失败】
娘的,那还给继续的提示?
姜长生摇了摇头,随后专心巩固修为。
深夜,他才回到自己屋内,开始传承轮回印记。
沾轮回二字,听起来就了不得,而且还是突破第六层雷劫所得。
轮回印记乃是灵魂法术,可向他人灵魂打入此印,轮回不灭,达到神识范围后,便能捕捉到对方的轮回印记,而敌人很难察觉到此印记,是一种追踪法术。
这叫什么?
生生世世追杀你?
姜长生觉得有趣,他又想到一种妙用,那就是给身边人使用,这样即便跨越轮回,也有希望找到他们,具体对谁用,以后再看,若是用在关照上,只能对他真正亲近的人用。
接下来数日,长生道长渡劫的消息向十三州天下传去,在兵荒马乱的年代,这样的事迹并非罕见,许多人为了起事、招纳弟子,都会给自己编造神话色彩。
足足过去半个月,姜长生的香火值才涨到15。
这一日,李公公前来,宣传皇帝召姜长生入宫,姜长生跟随他下山,弟子们得知此事都在兴奋,以为皇帝又要奖赏龙起观,毕竟皇帝与姜长生关系好,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姜长生跟在李公公身后,望着他的背影,心想要不要杀他。
说起来也够讽刺的,当年调包他的那些权贵,除了李公公,全都死绝,都是被皇帝干掉的,尤其当年魔门闹事,皇帝趁机杀了很多人,目前只剩下李公公还活着。
李公公常年服侍在姜渊身旁,尽心尽力,姜长生想让姜渊多活几年,所以便没有对其动手。
“罢了,说到底,这老狗也是一把刀,等皇帝驾崩,再给他一个痛快吧。”
姜长生默默想到,李公公不知他所想,时不时回头跟他攀谈,避免冷落他,态度十分热情。
李公公自然知晓姜长生的真实身份,心中充满感慨,倘若长生道长仍是太子,凭借其习武天资,大景会不会更好?
长生道长看似修道,不理世事,但死在他手里的江湖高手可不少,杀伐果断的性格太像姜渊了。
可惜,没有如果。
李公公也知晓姜渊为何要调包姜长生,有些事情可以永远烂在肚子里,不需要揭开。
半个时辰后,他们进入皇宫,来到御书房内。
姜渊正在写字,旁边有皇后娘娘为其砚上磨墨,见到姜长生二人进来,她下意识抬头看去,这一看,她顿时愣住。
“陛下,皇后娘娘,龙起观长生道长已到。”
李公公恭敬的行礼,然后退下,顺便还关上房门。
皇后娘娘看向姜长生的目光无比复杂,情绪明显很激动,但她克制得很好。
姜长生拱手行礼:“道士长生,见过陛下,见过娘娘。”
看来皇后娘娘也已经知晓了他的真实身份。
只是事到如今,姜长生对于相认已经没有想法,他都已经快四十岁,何必再认亲?
姜渊放下毛笔,抬头笑道:“长生,过来瞧瞧,朕这字如何?”
姜长生走过去,见长纸写着四个大字。
朕即天命。
很不错,笔势锋芒毕露,很有气派。
姜长生如实夸赞。
姜渊啧啧称奇道:“可惜,朕已经没有几年活头,长生,你可懂书画?来,让朕瞧瞧你的字。”
姜长生也不客气,他早年习得岁月书法,很少有机会装逼,如今在亲生父母面前,也没什么好隐藏的。
姜渊让开,皇后娘娘看着姜长生,眼眶有些红润,悄悄抹去眼角的泪水。
姜长生手握毛笔,左手挽袖,奋笔书写,姜渊看去,跟着动容。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姜渊念道,眼神变得复杂。
这四句词,笔劲苍茫大气,每个字的结尾处又暗藏杀气,观其字,姜渊便看到了历史长河里那一场场史诗战役,最终堆积成一尊伟岸的帝皇形象,手握江山,顶天立地。
皇后娘娘称赞道:“道长的字比道长的气质更为霸气,比陛下写得更好,这句词也很不错,本宫定要将这幅字表起来,以后就挂在御书房吧。”
姜渊感慨道:“确实不错,长生之书法在大景内也能算得上前三,可惜,没有入文坛。”
他突然有了李公公一样的感慨。
倘若当初没有调包太子,现在又当如何?
自从七皇子成为储君后,他的缺点开始展现出来,以前不需要处理朝政,仗着会说话,武功高强,又有大乘龙楼撑腰,姜渊对其很喜欢,然而其治理朝政的水平远不如假太子,明明武功高强,却畏手畏脚,生怕储君之位丢了,一直龟缩在京城内,不像姜誉,为大景争光。
姜长生的天资可比姜羽厉害多了。
姜渊越想越酸楚,拉着姜长生的手,一个劲拍,嘴里念叨着往事,都快说不清楚。
皇后娘娘看穿了他内心的想法,眼神变得幽怨,这些年,他也跟皇后娘娘说过对姜羽的看法。
聊了好一会儿,姜长生正想问姜渊为何叫他来。
“长生,你观七皇子麾下的子嗣,谁能扛起大景第三任君王之位?”姜渊坐下,忽然扭头问道。
若是以往,姜长生可以会含糊,但现在,他直言道:“魏王姜子玉,他本是正宫之子,算是嫡长子,只因王妃过早去世,太子殿下重立王妃,使得魏王不再为嫡长子,这是不公平的,而且魏王天资聪慧,不仅是武道天分极高,为人处事,还有雄心抱负,都是太子殿下其他子嗣不能比的。”
姜渊点头,他也很喜爱姜子玉,再加上对姜长生的愧疚,他心里有了想法。
姜渊叹气道:“子玉虽好,但名分上还是吃了亏,其兄长背后更是有武林圣地撑腰,以后很难争过,若是有高人为他撑腰,朕倒是可以为他铺路。”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姜长生道:“龙起观愿支持魏王。”
姜渊直视他,他坦然面对。
皇后娘娘道:“本宫也喜欢子玉,长生道长又是子玉的师父,定然会支持,陛下,要不然为子玉铺路吧。”
姜渊转身,向着房门走去,他双手背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