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上仙是只鸟-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申国公道现今民间疯传大皇子为了储君之位,于看戏当日,劫走十九亲王并将其杀害。
一个就连自己亲手足,幼弟都不肯放过的人,做出这样的事情,不足为奇。
申国公道他已经将证据整理成卷,请当今圣上过目,并赦他私自追查之罪。
脸上难看的梁辰,上呈了于尚安的奏折,以及申国公递交上来的证据,但轩辕帝看都未看一眼,就将那些证据甩在地上。
申国公口中那句谋害自己“幼弟”的话,一下子就触动了深深疼爱自己幼弟的轩辕帝神经。
十九亲王这个幼弟在轩辕帝的心中意义非比寻常,那乃是先皇后拓跋兰因亲手抚育长大的孩子。
在与先皇后共同养育十九亲王的日子中,轩辕帝曾经一度视十九亲王为他与先皇后的结晶,不可取代的心头肉。
“查。给朕仔仔细细的查。若是十九亲王之死与大皇子有关,便将其永禁于宗人府,不死不得出。”
情绪激动的轩辕帝,发狠的说完这些话,便眼一翻,昏死了过去。
惊得一室朝臣,全都乱了手脚,鸡飞狗跳的大声呼喊:“来人,快来人。”
乱成一锅粥的早朝被迫结束,送走了昏倒的轩辕帝,一干朝臣开始犯难。
虽然皇帝说彻查大皇子是否为掳走杀害十九亲王的真凶,但是,怎么查,该由谁来查,并未交代。
现如今,正在调查十九亲王失踪案的是御史台,大理寺侍郎木忆荣协助侦案。
但御史中丞康崇庆以圣上未吩咐御史台审问大皇子为由,拒绝去宗人府审讯大皇子。
大家都知道,御史台是害怕得罪大皇子并承担责任。但这不能成为拒绝的理由,不尽快了结此案,之后不知道还得有多少人因为此事儿遭殃。
气定神闲的康崇庆表示,他也想尽快寻找到失踪的十九亲王,只要有人肯去陛下面前询问,审讯大皇子之事儿是否交给御史台处理,在得到肯定答复之后,他绝对不会因私推诿,定会秉公处理。
方才早朝时,轩辕帝听闻大皇子可能涉案,就直接被气晕了过去,现在谁有那包天的胆子,敢去轩辕帝面前戳他心头裂开的伤口,那不是嫌自己命长,自寻死路嘛!
刑部尚书柳师承是大皇子的岳父,刚才在听到于尚安细数大皇子的七宗罪时,曾跳出来大骂于尚安居心叵测,陷害大皇子。
但在于尚安与申国公二人拿出证据之后,他顿时三魂七魄吓得离体,比轩辕帝还早昏死过去,被人给搀扶了出去。
现如今,御史台与刑部这两条道儿都走不通,众人纷纷将目光落在大理寺卿木敬忠的身上。
昨夜,浑身是血,没了半条命的木忆荣被抬回木府,登时弄得木府哭天抢地,府宅不宁。
木敬忠整夜未眠,守在因惊吓昏倒的母亲木老夫人榻前,心系躺在床上陷入昏迷,情况不妙的儿子木忆荣身上,心脏都快要撕成两半儿了。
大夫人唐氏和木忆星,则是寸步不离的守着昏迷不醒的木忆荣,二房夫人慕容氏与木忆贞,则是忙里忙外的招呼大夫,吩咐下人熬药,张罗餐食,累得不像样子。
二房的几位姨娘也都前来探问,但因木忆荣需要静养,在安慰了大夫人几句之后,便都回各自院子去歇息了。
瑞草还被关在大牢里面,木忆荣又出了这样的事情,木府上下阴云密布,气氛压抑。
第478章 十九亲王失踪案十一(求推荐票)
今日一早,木敬忠原本准备请假修沐,但醒转的木老夫人坚决让他在早朝之上,与当今圣上理论一二。
大理寺侍郎,木府的大哥儿,为寻找失踪的十九亲王被人设伏,险些身亡。是不是应该排除大理寺作案的嫌疑,将大理寺女亭长,木府表小姐瑞草放回家?
结果早朝的时候,木敬忠根本没有说话的机会,轩辕帝就被气晕了过去。
不过,轩辕帝让人审讯大皇子,但是没有人敢出面,这正好是个将瑞草弄出来的好机会,可以借题发挥一下。
木敬忠表示,当今圣上没有将审讯大皇子的事情交给大理寺处理,他不敢越权。
只是,眼下有另外一件涉及十九亲王失踪案的重要事情,需要与诸位大人一同商定处理一下。
那就是,现如今大理寺侍郎受伤,不能再继续查访十九亲王下落,必须得找人尽快接手此任务。木敬忠说完,看向御史中丞康崇庆。
脑瓜仁生疼的康崇庆心说,你看我做什么?
当初他们就是害怕御史台会担责任,才把事情推给大理寺。
烫手山芋都已经丢出去了,总不能再捡回来吧!
康崇庆眼珠子滴流一转,心中有了计较,先是对木忆荣受伤之事儿安慰了木敬忠两句,然后提起了大理寺女亭长瑞草。
受伤的木忆荣,几乎可以从十九亲王失踪案件上面洗脱嫌疑。那么同理,瑞草女亭长也可排除嫌疑。
现如今,正缺乏得力能干的人手来追查失踪的十九亲王,应该将大理寺女亭长放出来,接手此事儿。
今早参奏了大皇子一本的工部中大夫于尚平不同意,道当初猫爪淬毒一事儿,担心三皇子生命安危的于贤妃,曾经私下里拜托过木府表小姐。
但被表小姐断然拒绝,还损坏了于贤妃寝殿的地砖,明显有包庇大皇子之嫌疑。
康崇庆闻言挑眉,问于尚安不同意大理寺亭长接手寻找十九亲王下落,该由谁来侦办此事儿?
从前总是八面玲珑,几乎没有与任何人黑过脸,甚至没有对人说过一句重话的于尚安,这一回儿也不知道是不是吃了火药,十分不给面子的问康崇庆,御史台是吃干饭的吗?
当今圣上命御史台调查十九亲王失踪案,御史台推三阻四的不敢审讯大皇子就算了,怎么追查十九亲王的去处也要推诿。
拿着朝廷给的俸禄却不做事儿,都不觉良心不安吗?
御史中丞康崇庆被气得差点儿鼻子都歪了,与于尚安争吵起来,反问于尚安,谁说御史台不作为,难不成之前翰林院的泄题案是于尚安查处的?
于尚安不甘示弱,道这乃是御史台分内之事儿,理应尽心尽力侦办。
且既然敢动翰林院的御史台,为何遇到十九亲王失踪案却是百般推诿,不肯出力?
是御史台畏惧大皇子,还是你们与大皇子就是同伙儿?
一直未曾发话的申国公,听到康崇庆提起翰林院泄题之事儿,不由得咳嗦一声,沉声开口。
他道工部中大夫于尚安说的没错,御史台理应拿出之前查处翰林院泄题案时的干劲儿和责任心,尽快找到失踪的十九亲王。不该如此推诿,难不成,御史台觉得生死不明的十九亲王,还不如几张泄露出去的考题?
御史中丞康崇庆知晓申国公与翰林院大学士严高之间的关系,觉得申国公恼他也属正常,便道御史台自然想要尽快找回十九亲王。
御史台这些时日也没闲着,要进行审问的人一大堆,每天都坐在衙门里面提审嫌疑犯。所以才会提议,由大理寺侍郎负责外围调查。
大理寺擅长走访调查,可以尽快的查找到相应线索。但如今木侍郎受伤,为解决眼下困境,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关在大牢里面的大理寺女亭长释放出来,接手查找十九亲王之事儿。
大理寺女亭长乃是当今圣上钦点的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位女差官,可见当今圣上十分信任并认可她的能力。
自从木府表小姐担任大理寺亭长一职之后,协助大理寺侍郎木忆荣屡破奇案,且大理寺案子侦破的速度效率也明显提高了不少。听闻是瑞草独特的思维见解、寻找证据的能力、以及对尸体的剖析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还有,亭长瑞草的能力,不止在大理寺得到一致的好评,就连京兆府的差官衙役也是对其赞赏不已,其乃是一位名副其实有能力的官差女捕快。
想必,只要她接手继续调查十九亲王失踪案,相信很快就能有所眉目。
康崇庆见于尚安似还有反对之意,便道于尚安若是觉得自己有能力,能够将失踪十九亲王寻回,那此案可以交给工部调查处理,御史台完全没有任何的意见。
信心满满的于尚平似乎有点儿兴奋,想要一口应下此事儿,暗自琢磨,到时只要深挖大皇子,定能查到更多问题,扳倒大皇子的事情也就更有保障,可水到渠成。
但是他忽然听到申国公咳嗦了一声,立刻头脑清醒过来,若是他将此事儿大包大揽到自己身上,大皇子那边说不定会设下什么圈套让他钻。
他一个工部中大夫,又不是大理寺差官,根本不具有侦案能力,无法看出对方的圈套,不能头脑一热,以身犯险。
于尚安挑眉道他若是把御史台和大理寺的伙儿都干了,那么康崇庆等人的薪俸,是不是由他来领?
较于以往,说话态度和性情明显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于尚安,令康崇庆不免在心中嘀咕,于尚安这家伙是不是鬼上身了?
康崇庆不明白于尚安怎么会莫名其妙的突然变得如此胡搅蛮缠,蛮不讲理,不由得也沉下脸来,道事已至此,他不怕把事情闹到当今圣上面前,反正他是一定要放大理寺的瑞草女亭长出来,接手木侍郎的工作,继续追查失踪的十九亲王下落。
若是谁不满意、不同意,可以与他一同到当今圣上面前理论。
康崇庆说完,不再理会任何人,拂袖而去。
既然康崇庆已经把话说成这样,反对之人也不好再说什么。不过于尚安还是缠住了大理寺卿木敬忠,打听木忆荣的伤势如何?
木敬忠愁容满面,语气沉重的道木忆荣伤势严重,情况不太妙,道大夫言最近几天皆是危险期,若是能度过去,便是无碍,若是挺不过去。。。。。。
重重叹了一口气的木敬忠没有把话说完,一直觑视木敬忠神情的于尚安,见木敬诚愁容满面,鬓角似添了不少白发的样子,相信了木敬忠所说,觉得木忆荣这一回可能是真的挺不过去了,便关心了几句,道吉人自有天相,让木敬忠不要太过担心。
说着,他称赞起木敬忠,自己儿子重病在家,还尽忠职守的来上早朝,真不愧是大燕周一等一的良臣忠将。
听似褒奖赞扬的话隐约藏着讥诮,木敬忠假装没有听出来,表情严肃凝重的表示,失踪的人乃是十九亲王,当今圣上最疼爱的幼弟,若是稍有差池,到时掉脑袋的人,可不止一二。
正如木敬忠所说,失踪的人不是普通老百姓,乃是当今圣上曾经有意传位的亲王,若是其出了什么意外,不知会掀起如何的轩然大波!
现如今人人自危,恨不能刨地三尺,赶紧将失踪了的十九亲王找回来。
第479章 十九亲王失踪案十二(求推荐票)
十九亲王的失踪导致人人自危,能躲就躲,能闪就闪,恨不能瘦上两圈,也不要与此案沾上边儿。
不过也有些人,想要趁此机会,逆流而上,想要跳进这泥潭之中搅浑水,趁机推波助澜,掀起一波风浪。
比如,于贤妃的哥哥,工部中大夫于尚安!
于尚安道大家都在担心失踪的十九亲王,但大多数都是害怕牵涉到自身。而木敬忠完全是为了十九亲王自身安危考虑,帮当今圣上分忧解难,深明大义。
望眼整个大燕周,谁人不知大理寺卿乃是最忠诚当今圣上的臣子之一。
所以他相信,大理寺一定不会包庇任何人,公正清明的调查十九亲王的失踪案。
将大理寺寺卿木敬忠抬到一个高度的于尚安,忽然话锋一转,询问起木忆荣与大皇子被一起关在刑部大牢时,可有听到大皇子说过一些什么?
说话绕了个一百八十度大弯儿的于尚安,终于说到正题,眼神充满希冀的盯着木敬忠。
木敬忠摇了摇头,道当时在场看戏的人,全都被一起押送进了刑部大牢。只是没过多久,大皇子与大皇子妃二人就被请去了宗人府。随后,剩下的人也被转押送到了御史台的司狱司。彼此之间,并没有交流的时间。
不死心的于尚安,追问木敬忠,木忆荣从司狱司被放出来之后,就没有同他说些过什么吗?
再次摇头的木敬忠表示木府与大皇子并没有交情,平时,木忆荣也未曾与大皇子有过来往。若是大皇子真的涉及到十九亲王的失踪,自然不会随便向外人提及此事儿。
听到此话的于尚安不禁有些失望,但同时也松了一口气,道他相信大理寺的公正,希望被释放出来的瑞草女亭长,能够尽快寻到十九亲王。
说完这些话,于尚安还是忍不住暗暗的提醒木敬忠,十九亲王的失踪绝对与大皇子有关,让他不要被大皇子表面的纯善憨厚给蒙骗了,到时一定会吃大亏。
木敬忠笑着感谢了于尚安的忠告,于尚安也再次客套的对还在昏迷的木忆荣送上祝福,然后二人拱手,相互道别。
只是,木敬忠乘坐的马车刚出了重玄门,就被人给拦下。
一个家仆模样的中年男子,从拦停木敬忠车驾的马车上跳下,走上前,笑着朝木敬忠躬身行礼。
“寺卿大人,我家老爷,申国公大人有请。”
听到申国公有请,木敬忠急忙跳下马车,整理衣服,迈步上前。
掀开车帘的申国公,满脸堆笑,十分热情的邀请木敬忠坐上马车。
马车缓缓驶动,十分尴尬的气氛,伴随着车轱辘声,在马车车厢内蔓延开来。
“令郎的伤势,可好些了?”
声音平和的申国公,首先打破了沉寂的尴尬。
四方脸的申国公,有着两条浓黑的眉毛,其中几根,好似鲇鱼须一般长,正是所谓的长寿眉。
“感谢国公大人关心,小犬虽然伤势严重,但下官相信他是一个坚强的孩子,一定能够度过此关。”
“寺卿大人所言甚是,令郎破案伸冤无数,后福无量,定能度过此难关。”
送上两句安慰祝福,申国公话锋一转,义愤填膺表示,劫走十九亲王的人太过阴毒,为了掩盖罪行,竟然还买凶杀人,真是可恶至极。
想起躺在床榻上,至今还未苏醒的木忆荣,木敬忠心内也是十分难受,道劫走十九亲王的幕后之人确实心肠歹毒,大理寺一定会尽快将其绳之于法,以免更多的人受害。
频频点头的申国公,道这样罪恶深重的人,一定会遭到报应,下场可想而知。
说着,他眸光闪烁的提起了大皇子。
方才早朝之上,于尚安上奏,二皇子劫镖案的幕后真凶乃是大皇子,申国公出示了证据。
有证据证明,乃是大皇子勾结江湖大盗竹君一伙儿人,劫走了二皇子的金子,再以捐献赈济灾民为由送到大皇子府上,以此为大皇子搏了一个贤名。
申国公告知木敬忠,早朝时,此事儿没能尽述,他现在可以明确的告知木敬忠,这所有的事情皆是事实,且早有预谋。
竹君那伙儿江洋大盗,自从入了上京城之后,先是盗取了户部尚书钱友粮的银两,接着又盗取了十九亲王湖上船只内的金银,并故意散播流言蜚语,会光顾所有当日在十九亲王府上,欲看竹君侠盗一伙儿败北好戏之人的府邸。
二皇子不知是计,因担忧起自己的银两,便雇佣了镖局押镖,想要送往安全的地方藏匿起来,结果反倒一脚踏进陷阱,中了对方打引蛇出洞之计,丢了金子。
这所有的计划,都是大皇子提前与竹君江湖匪类做的扣儿,十九亲王也可能参与道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成了大皇子欲过河拆桥,杀人灭口的对象。
申国公道大皇子只是表面看着温良,但其实乃是一个心中有丘壑,且狠辣决绝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