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克斯玛帝国 >

第630章

克斯玛帝国-第630章

小说: 克斯玛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参加了IFTO会议的成员国中,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国家都和杜林有关系,如果他这个“老熟人”在现场,对大会上一些议程的顺利进行,绝对会有很大的帮助。
  只是他刚回到帝国还没有来得及去帝都,就被另外一件事牵绊住了行程。
  狄尔希娜女士找上了门,寻求杜林的帮助。
  她现在遇到了很大的麻烦,或者说她制造了很大的麻烦——商业合同诈骗。


第1174章 我怀疑我挖坑埋了我自己
  什么是资本运作?
  这是一个非常繁复但其实本质很简单的东西,如果要长篇累牍的去说明,可能需要很多本书才能把这个问题阐述的让人越来越迷糊。
  可如果要简单的去直白的概括,那就是目的和手段,但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和钱有关。
  钱这个东西人人都有,但并非人人都懂得资本的运作,大多数人或许偶尔有可能参与到这个过程中,也都是被运作的一方。
  再把这个例子稍微具体一些,形象一些,通俗一些,贴近生活让人容易理解一些,其实大家就能够发现,这些东西变幻了一个形式和内容,就隐藏在我们的生活中。
  从两个人相约吃饭,一个人为食物买单,一个人为酒水饮料买单,到大家聚集在一起筹集资金聚餐,稍稍演化一下辅以更加正式的说明,这就是最原始的资本运作。
  其中包含了目的——吃好吃的饭菜,也包括了手段——以吃大餐的名义招募参与者筹集资金,最终达成了目的——大家吃饱喝足,这就是最原始的资本运作。
  在更加高级更加复杂的资本运作中除了形式和内容发生了变化之外,本质都是没有变动过的。
  一些人为了追求某些目的,大多数时候都是为了自己谋取暴利,通过画饼等方式画出一个看似极有可能实现的未来,然后许诺各种利益牵动更多的资金,确保自己用最小的投入,能够获得最高的预期收入。
  东部财团就是个很明显的例子,一群骗子本身的目的就是为了骗钱,结果他们误打误撞的弄出了一个所谓“内供应”的微缩商业循环套路,并且还获得了成功。
  狄尔希娜看见科琴先生的时候,脑子里这些东西就莫名其妙的涌了出来。
  既然东部财团都能够成功,为什么她就不能成功?
  最终的结果无非就是投资失败,从其他地方来的资金在减少了许多之后重新回流各处,资本的运作也是具有风险的,或者说这个世界上任何事情都可能会遇到不可预测,不受人力左右的未知因素干扰从而失败。
  就连去餐厅吃饭都可能遇到餐厅停电或者其他什么事件,更何况在高风险的资本领域内?
  狄尔希娜能够获得安比卢奥州金矿开采权的小道消息在杜林外出期间一直广泛的流传,这条消息看上去就像是假的一样,当然它也的确是假的,可总有些人在明知道这是假消息的情况下,去赌它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是真的消息。
  这种人就是投机者,在资本领域内最不缺少的就是投机者,从倾家荡产去西部赌矿藏资源储量的投机者,到随处可见的财团,他们都在做同样的事情,去赌小概率事件。
  然后他们为自己的赌博行为取了一个好听的称呼,叫做风险投资。
  具有风险的投资,这个名字一听就叫人觉得这些人脑子不好,明明有风险,为什么还要去投资?
  因为五百万极有可能换来几千亿的财富,就算失败了,他们损失的也就是五百万,但是如果成功了,一两千亿的回报足以让他们改头换面再上一个台阶。
  所以即使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但依然联系了狄尔希娜,希望可以在西部矿藏资源的开采问题上,与她达成一些合作方面的协议。
  对于这些人的邀请,狄尔希娜根本就没有想过要拒绝,她只是计划了一个目标,这些人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和她洽谈合作,她甚至都没有在任何的书面文件上签字,或者在口头承诺过所有的合作者一定能够得到矿藏资源的开采权,大多数都是模棱两可,介于可以与不可以之间的用语。
  可就算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投机者,包括了东部财团联合狄尔希娜成立了一家安比卢奥州矿业公司,其中狄尔希娜以“矿藏资源开采许可证”作为非资金投资,获取了百分之六十五的股份,并且拥有了公司的管理权。
  其他那些财团、投机者则出资四千万占据了剩下的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不拥有公司的管理权,只享受矿藏资源变现后的利润。
  事情走到这一步的时候狄尔希娜冷静下来之后开始觉得有些棘手起来,在此之前她想要拉下水的只有东部财团,毕竟这群家伙目前的经营出现了问题,同时他们也没有什么深厚的背景。
  原计划是借助东部财团目前内部的困境,让他们快速通过和自己的合作,可是谁都没有想到会引来这么多的大鳄。
  在幻想着计划通的狂热褪去之后,事情就有些麻烦了,在这些新增加的投机者和投资者中不乏具有背景的人物,甚至是贵族。
  一旦她的原计划泄露出去,就会引来真正的大麻烦。
  更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东部财团在公司股权分配书拿到手之后,立刻把原来的计划书和股权抵押给了帝国中央银行,从帝国中央银行手里拿到了一笔数目未知的巨额贷款。
  一转手之间东部财团反而和这个安比卢奥州矿业公司没有太大的关系了——如果贷款人主动放弃质押权,就会进行最终的结算,要知道在绝大多数时价值一百块钱的东西只能从银行贷到六十块钱。
  在银行看来这笔贷款是值得的,或许短期内收益不高,但是强在稳定持久,在数年后到十来年的时间,就可以回本,然后开始源源不断的产生巨大的利润。
  这笔买卖不亏,主持这笔交易的银行经理、总经理以及分行行长还被总行点名表扬,明后年还有望升一升。
  莫名其妙的权利人变化让狄尔希娜有些吃不住劲,更吃不住劲的是那些混在股东中的大资本家和财团开始侵吞其他人的股权,最终形成了一个让人感觉可怕的局面。
  狄尔希娜的合伙人从乱七八糟的投机投资者快速的变成了她也不愿意得罪的势力——帝国央行,具有贵族背景的北方财团,以及新兴的南方财团。
  并且这些人已经向她提出了持续注资的想法,希望能够进一步稀释狄尔希娜手中的占比,以获取更多的权力,以及利润的分红。
  本来的计划只是想要抓一窝老鼠,结果抓到了一窝狮子,此时狄尔希娜的头皮都开始发麻。
  她也隐隐的意识到一个问题,现在的局面极有可能是东部财团所制造的。
  他们利用了手中所有的优势资源和各种条件,营造了一个特殊的氛围,然后快速把手中的东西变现,以应对海外拓展的资金需求。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东部财团的做法没有任何的问题,组建新公司通过少量的分红来获取公司发展的资金本身就存在一些弊端。
  比如说周期性长,海外的扩张绝对是不能等的,必须尽快把资金落实下来,然后在海外全面开花。
  如果等待两三年后才分到这笔资金,那他们早就凉了,所以快速变现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要是把这当做是第一个出错的环节,那么第二个出错的环节就是帝国央行的介入。
  其实这些年来帝国各地也发生过一些或大或小,可笑可悲的骗局,其中很多都没有被报道出来,只有当事人和警方、调查局的人知道。
  在这其中最大的一起诈骗案发生在十几年钱,几名来自北方,从来都没有上过学的农民,通过伪造印签以及其他配套文件的方式,获取了南方某城市主政者的信任。
  错误的认为这几名农夫就是真正的北方大贵族,然后在一系列的惊为天人的操作下,成功捐款逃离帝国。
  在一些保密卷宗里,这几名农夫卷了上百万的资金潜逃,那可是在十几年前!
  那么到底是什么东西让人们会相信他们这些农夫就是真正的贵族呢?
  其实说白了就是信息不对称以及官方介入造成的权威性,有了官方背书,大家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帝国央行的介入也引发了这种现象,这就像是一个正常的风险投资,当开始有大型机构打算吞并整合股权的时候,其他机构或者资本大鳄也就会开始对这些投资感兴趣,并且尝试加入进去。
  像是帝国央行这种无利不来的半官方机构都开始了一系列的操作,就证明了这个项目的真实性和与其的可行性。
  资本的秘密从来都不会贸然的公开,财团和银行之间也不可能交流彼此的意见和想法,在三方共同努力下,在并不知道其他参与者是否知道更加详细的内情情况下。
  帝国央行的行为就像是吹响了战争的号角,资本的厮杀立刻如火如荼的展开了。
  经过多轮了角逐,终于角逐出了一群可怕的股权方,狄尔希娜开始感觉到不安。
  这个时候她的想法可能与东部财团的骗子团伙成立之前的想法是差不多的——马热伐可!
  但时至今日,你说马热伐可管用吗?
  管用吗?
  狄尔希娜就是马热,其他人就是伐可,有些事情都是注定的,躲不掉的,必然会联系在一起的!!


第1175章 铁计划、银计划、金计划
  “所以……”,杜林坐在沙发上看着对面的蕾蒂西亚,也就是狄尔希娜,奥菲莉雅的母亲,自己的丈母娘——当然在这里人们并不这么称呼自己妻子的母亲。
  他们更加习惯直呼其名,或者在名字前增加一些前缀以表示自己的尊敬。
  听完西亚的说法杜林丝毫不感觉到有任何的意外,每一场骗局从诞生到实施以及最后的完成,可能很多地方都存在一些明显的漏洞。
  但是每一场骗局所描绘出来的胜景却又是最打动人心的东西,当这个骗局被揭穿之后,被曝光出去,社会上大多数人都会认为上当受骗这没有脑子。
  可事实上这并不是那些人没有脑子,只是骗局的制造者并没有把骗局瞄准到能够看穿真相的围观群众身上,因为他们并不具备被欺骗的价值。
  这样解释的话可能对一些一眼看穿真相的人来说是很可悲的事情,至少在骗子的眼里他们和路边的石头小草一样没有区别,都是不值钱的。
  但是他们所瞄准的那些人,却会毫不犹豫的一头扎进去,因为骗子的诱饵是他们渴求的东西。
  如果有一名富翁得了怪病快要死了,这个时候有人说只要给他一半的财产他就能够让富翁活下去。
  就算除了富翁之外所有人都告诉富翁这是不可能的事情,那只是一个谎言,哪怕富翁自己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他一样会那么做,主动的配合骗子。
  因为……万一是真的呢?
  美好和希望是人们努力的方向,也是人们在绝望中自我安慰的最佳方式。
  我很穷,但是我相信通过我的双手在未来我会成为一名体面的上流社会人士,这种对未来的期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会麻痹人们的思想。
  但其实大多数人都明白,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努力就必然会有收获这个世界上就不存在差距和阶级了。
  就算这是真的,那么那些更上层的人士在努力方面也会比我们更具有优势——因为有更多的人帮着他为他的未来努力,其中也包括了我们自己。
  这永远都不可能改变现在生活中的任何现状,除非小概率偶然事件发生,但既然都说是小概率的偶然事件,所以完全不需要去参考。
  狄尔希娜的小花招在杜林看来虽然不高明,但她掌握到了关键的几个要素。
  首先雅古尔山脉内的黄金以及其他资源并没有许可任何人包括但不限于机构去开采,这就给了大家一个渴求的目标。
  然后自己和奥菲莉雅的关系,加上她的姓氏是提马蒙特,填补了这个骗局中最大的一块短板。
  人人都知道杜林很宠爱奥菲莉雅,连他手下目前全球最大的慈善基金会,也挂上了奥菲莉雅的名字。
  那么让出一个开采权又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连亲王都能因为忍不住想要啃两口皇后的瓜被毒死,男人逃不过女人这一关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一系列很“正常”的因素最终成为了左右天平最后的砝码,让天平开始倾斜。
  现在狄尔希娜的问题就变得有些无法解决了,一旦她爆出了无以为继的真相,北方贵族财团和南方的财团,包括了帝国央行都不会轻易的放过她。
  因为这三方都具备了不放过她的实力,并且在他们进行追加投资,也就是整合股权的过程中消耗了超出了股本本身的价值,一大笔财富,不补偿给他们,能指望他们主动放弃自己的权利?
  好吧,这种想法就像是乞丐们突然明白了劳动很光荣一样属于无稽之谈。
  能不通过劳动就可以把别人的钱变成自己的钱,凭什么还要去劳动自己赚钱?
  狄尔希娜的脸上有些尴尬的笑容,她是一个很强势的女人,这一点从很多方面都能够体现出来。
  但此时此刻她面对着杜林,杜林的平静与镇定,还有一丝她说不上来的,仿佛能够决定一切的态度与气质,让她恍惚间感觉自己正面对马格斯。
  在眼神微微闪烁间她回过神来,用商量的口吻问道,“我不知道现在该怎么解决这件事,如果你有更好的办法,我会非常的感激你!”
  说着她又补充了一句,“我只有奥菲莉雅一个女儿!”
  前面是要求,后面就是好处了,她的意思很简单,她的财产最终都会成为奥菲莉雅的东西,也等于成为杜林的东西。
  帮助她,等于杜林在帮助自己。
  杜林轻笑了一声抿着杯子中冰镇的红酒,他思考了片刻之后,似笑非笑的说道,“也许打官司会更合适,这只是一个计划书以及以这份计划书成立的公司,你也没有保证你所描述的未来一定会兑现。”
  “不管是谁做了什么,那都是他们自发的行为,在他们的交易中你没有签过任何文件和协议,也没有主动的干涉他们的选择和判断。”
  “无论造成了他们怎样的损失,都和你无关,西亚。”
  这一点其实狄尔希娜自己也知道,她咨询过私人律师了,但同样也要面对一个问题。
  一旦真的闹到法庭上,就算最后法庭判她没有过错,她也将会被帝国所有的资本列入黑名单。
  一个有身份有地位的女骗子绝对不是合适的合作伙伴,连做朋友都不行,届时失去了在资本领域内施展自己人生抱负的狄尔希娜,只能提前进入养老阶段,那对已经品尝过某些东西的人来说,简直是生不如死。
  她可没有马格斯那样的心性,她做不到。
  等了约莫有一分钟,狄尔希娜都没有给出答复,杜林又笑了笑,“如果你觉得这个选择不满意的话,我们还有其他的方法。”
  看着一脸期待的狄尔希娜,杜林继续说道,“你知道,我刚从西大陆那边回来,我们在西大陆发现了很多的金矿,恰好我和噜噜哈多关系不错,我可以让他找一个矿给你私人开采。”
  为了照顾帝国的体面,帝国至少会在表面上维护噜噜哈多土著政府的形象,把他们当做一个真正的,平等的政权对对待。
  不过实际上也就是那么一回事。
  这并不是一个更好的答案,至少在狄尔希娜看来是这样,去西大陆挖矿怎么比得上在雅古尔山脉里挖矿?
  成本剧增不说,还有很大的危险和额外的风险,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