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陪夫君科举日常 >

第66章

陪夫君科举日常-第66章

小说: 陪夫君科举日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又在乡试榜首的位置上瞧见了陆臻的名字,顿时一声惊呼:“这次的解元是陆臻陆兄!”
  “什么?”
  去年与陆臻院试同考的学子们闻言也是一阵惊呼。
  有人惊道:“那陆兄如今岂不是连中四元了?”
  “正是,陆兄县试、府试、院试还有如今的乡试,皆是榜首。”有人肯定道。
  去年院试陆臻取得院试案首时,便有人探清了陆臻的底细,如今自然并不陌生。
  这话一出,众人皆羡慕不已。
  连中四元啊,这简直是想都不敢想。
  再一想,拿下这乡试头名,基本上可以说是拿下进士无虞了,众人不由的更是羡慕。
  不过在场众人中的一部分人,都是去年与陆臻院试同考的学子,也都曾在去年院试过后学政大人举办的谢师宴中见到过陆臻本人,都见识过陆臻其人,才华风貌皆出众,倒也没人不服气。
  另有没见过陆臻的学子,听到身边众人对陆臻的推崇,也不由的升起了点兴趣:“去年院试过后,陆兄的答卷抄本我倒有幸拜读过,确实文笔出众又言之有物,让人读之回味。”
  “只遗憾还不曾见过陆兄本人。”
  “诶,明日知府大人举办的鹿鸣宴上,咱们不就能见着陆兄了嘛。”另有一学子,刚刚在榜上瞧见了自己名字,闻言潇洒收扇,笑意吟吟道。
  “这位兄台说的也是,明日咱们便能见一见陆兄这位新科解元了。”男子闻言笑着点头,他刚刚也在榜上瞧见了自己名字。
  上榜的学子欣喜的与周边亲朋攀谈,落榜的学子则是面带失落,郁郁寡欢,在这贡院门口的一方小天地里,上演了喜与悲的两个极端。
  好在,陆臻与虞念四姐夫郑修竹二人这次乡试皆榜上有名,在得知了自己的名次后,虞念几人便没有再在这儿贡院门口继续多留了。
  陆臻与郑修竹二人皆上了榜,这种大喜事儿,自然值得回去好好庆祝一番。


第87章 第 87 章
  ◎动身(二更)◎
  乡试放榜的第二日; 知府大人为新科举人们举办了鹿鸣宴,陆臻与郑修竹二人一块儿赴宴。
  鹿鸣宴过后,虞念几人便准备着手返乡了。
  值得一提的是,许是因陆臻和她四姐夫考上了举人的缘故; 她嫡母赵氏的长兄; 她那位便宜舅舅赵家家主; 还特地空出了一天来,宴请了虞念几人; 道是恭贺陆臻与郑修竹这两位外甥女婿考取中了举人的功名。
  还道若是之后在这儿临阳有什么事儿,直接去找他便是。
  宴席开始前,更是给几人各备上了一份丰厚的见面礼。
  虞念几人推辞了一番; 见推辞不掉便也收下了; 这种时候; 若是不收; 那才会叫这位便宜舅舅担心呢。
  他们虽然与这位便宜舅舅无甚交情; 但也没有交恶。
  而且,她二姐和二姐夫还在中间呢,总不好让她二姐和二姐夫为难。
  在府城将一切都打点好后,虞念几人便准备返乡了。
  她二姐和二姐夫也被她那位便宜舅舅催着与几人一道儿回去。
  道是这次几人回去,事情定是不少; 让她们二姐和二姐夫一块儿回去,也好帮帮忙。
  赵仲霖和虞想闻言一阵无奈,他们本来便准备要回去的好吗。
  两个妹夫都考中了举人,他们这当姐姐、姐夫的不得回去一块儿庆祝下啊。
  不提这头,那厢得知自家四女婿和六女婿皆中了举的虞父; 简直是高兴坏了。
  试问这整个临川县; 谁有他的眼光好?
  虞父这一波; 在他那一个小圈子里,可谓是拉满了羡慕嫉妒恨。
  便是与虞父关系最好的季家老爷,也受不了自家老友这般暗戳戳、明晃晃的炫耀了。
  便更别提其他人了。
  就这般,待虞念几人回乡后,便见着了虞父那张老脸上笑的分外灿烂又骄傲自得的模样。
  虞念看了都要忍不住被她爹这幅模样给逗笑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她爹笑起来好笑,而是这件事情本身让人好笑。
  她爹的颜值,哪怕人到中年,那也是能打的,妥妥的一位帅大叔。
  便是虞念嫡母赵氏,这次见了几人回来,也是热切关怀的很。
  回乡后的几天时间里,虞念和陆臻便没闲下来。
  这次陆臻得中乡试解元,这可还是临川县本朝的头一遭呢。
  便是连当地的县官老爷都送了一份礼过来。
  便更不用提那些认识或者不认识的本地乡绅了。
  皆派人送了礼过来,想着跟陆臻这位新科解元结个善缘。
  好在,来送礼的人都是想着来结个善缘的,送的礼也都有分寸,没什么大问题。
  虞念和陆臻待宴席完毕后,将众人送的礼一一登记在册,又将礼册收好。
  待日后人家家中有了喜事,还要还礼回去呢。
  虞念和陆臻这次回乡,除了因陆臻中举,要宴请宾朋庆祝外,最重要的事,便是要开祠堂祭祖了。
  早在县衙里的喜报传回来时,陆家族长便号召了村里人将祠堂又重新洒扫了一遍。
  陆臻此次得中乡试解元,对族里来说,那可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族里人听族长这么说,皆欢欢喜喜的应着。
  他们陆家村终于又出现了位举人,这不由的让众人都心生盼头,对家中尚在进学的小子们也督促的更严了些。
  因来年二月份的会试在京城举行,现如今又已经是九月中旬了,细算下来,也便只有不到五个月的时间了。
  待祭完祖,又拜访了遍亲友外,时间便已经来到了九月底。
  虞念和陆臻便准备动身前往京城了。
  来年二月份的会试,陆臻是要参加的。
  对此,虞念表示支持。
  先不管会试能不能中,去体验一下会试的考场环境,有个经验也好。
  毕竟,会试比乡试还要难熬。
  一个是会试作为整个科举取士,除最后的殿试外,最后的一次筛选环节。
  难度上,肯定要比乡试大上不少。
  再一个便是,京城地处北方,而北方二月份的天气,不用想也知晓定是冷的很。
  尤其是对于南方的学子们来说,那更是不能忍受之冷。
  因此,很有必要提前去适应一番。
  当然,杨先生的建议也是最终陆臻决定去京城参加此次会试的一大原因。
  陆臻这次乡试中了解元回乡后去拜访杨先生,杨先生在看了其策论后,认为陆臻的积累已经足够,便建议陆臻去参加来年二月份的会试。
  虞念四姐夫这次同样中了举,只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其对来年二月份的会试并无把握,便想着待两年后的那次会试再去京城考。
  这样也能省下笔花销。
  还是虞念四姐有决断,道是有些钱该省,有些钱不该省。
  家中赶考的钱又不是没有。
  最后,虞念四姐说动了她四姐夫。
  道是这次去京城参加会试,就当是去取取经了。
  这样自己经过一遍,心中也有个成算。
  便是考不中,知晓会试的考试流程和内容,接下来两年也有个复习的侧重点和方向。
  听旁人说一百、道一千,不如自己亲身去体验一遍来的印象深刻。
  所以最后,虞念四姐夫经过慎重考虑,还是下定了决心,去京城一试。
  虞念也很赞成,这次她四姐夫中了举,便是不提虞父给的礼,便是当地乡绅为了结个善缘,送的礼,也够她四姐夫去京城考个两三趟的了。
  只她四姐夫许是小时日子过得苦,习惯了勤俭,这次会试自己感觉把握不大,便想着省下这笔花销。
  但就像她四姐说的,有些钱该省,有些钱不该省,至少在虞念看来,这次会试,还是很有必要去参加的。
  不管能不能考中,至少考过一遍,心里有个大概,便是不中,之后学起来也有个底。
  会试三年一考,人生才能有几个三年?
  错过这次,下次便又是两年后了。
  若是两年后因对会试流程不熟,又或者是不适应京城的气候,而错过机会,那才叫得不偿失呢。
  好在,她四姐最终还是说服了她四姐夫。
  这次她四姐和四姐夫会跟她和陆臻一块儿去京城。
  只是她四姐家的明哥儿如今尚小,如今天气又一日冷过一日,再加上一路舟车劳顿,最终她四姐还是决定将明哥儿留在家中,留给其婆母和身边乳母照看。
  在去京城的前一天,虞念和她四姐回了虞家,拜别父母。
  虞念二姐和二姐夫当时是跟虞念几人一块儿回来的,这会儿也还未回府城,这次便准备跟着几人一道儿回去。
  虞念大姐和大姐夫,三姐和三姐夫也回来了。
  几人齐聚虞家,也算是团圆了。
  只除了她五姐,姚温若今年六月份的时候便已经出了孝期,去了京城。
  如今在翰林院为庶吉士,虞悠自然也跟着其一道去了京城。
  “念儿这一去,阿娘便要大半年后才能见着你了。”午膳过后,虞念跟着她阿娘回了她阿娘的院子里。
  虞念与她阿娘坐在桌前,聊着聊着,林姨娘拉过虞念的手,轻轻握住,看着自家已经长成的闺女,不由间有些许离别的感伤。
  虞念听了自家阿娘这话,心里亦不由有些酸酸的。
  京城离她们这儿算不上太远,但这时候交通不便,一来一回也要两个多月。
  会试在二月份举行,放榜也得到三月份了。
  如果陆臻这次会试有幸能够上榜,那之后还有殿试,待一切事了,就要到五月份了。
  再加上返乡也还要一个多月的时间,这次离开,从时间上来算,她确实至少也要大半年后才能再见着她阿娘了。
  想到这儿,虞念心里也有些难受,不由反手握住她阿娘的手,安慰她阿娘道:“阿娘,如今驿站往来书信也便利,我会经常给阿娘写信,到时,阿娘可莫要嫌我烦才好。”
  林姨娘不由被自家闺女这话逗笑,轻点了点自家闺女的额头道:“还会逗阿娘开心了。”
  “这信啊,便是你一天来一封,阿娘都不会嫌烦的,反而巴不得呢。”林姨娘温柔的看向虞念道。
  “我就知道,那阿娘也要经常给我写信才是。”虞念闻言双眼亮晶晶的看向她家阿娘,直到她家阿娘笑着点头,这才露出个大大的笑来。
  “好在这次四姑娘和四姑爷也同去京城,这样路上人多,也有个伴儿,阿娘也放心上不少。”
  此去京城,不比去府城,只路上便要一个多月的时间,虽如今天下太平安定,但当娘的便是这样,儿行千里母担忧。
  “阿娘放心,刚刚席间爹爹也说了,让我们跟着家中的商船去京城,船上有护卫,不会有事的。”虞念宽慰道。
  却不想虞念这话一出口,便被自家阿娘严肃的勒令道,赶快呸呸呸,道是这话可不能随便说。
  虞念看她家阿娘一脸严肃慎重模样,不由得乖乖照做。
  “像是这种话,之后心中想想便是了,可不能随便说出来。”林姨娘看虞念呸完后还是不放心,仔细叮嘱后又道:“阿娘一会儿再拜一拜菩萨,求菩萨保佑你们这一路上顺风顺水的才是。”
  为了让自家阿娘放心,虞念只得乖乖点头。
  虽然在她看来,她家阿娘略有些迷信了,但她阿娘迷信也是因为紧张她,她现在要做的可不是反驳,而是乖乖听话就好。


第88章 第 88 章
  ◎京城(一更)◎
  十一月初; 在经过一个多月的水上行船后,虞念几人终于是平平安安、无病无灾的到了京城。
  “终于到了!”
  虞念四姐下船后,不由长舒了口气。
  “就是这天太冷了,还好咱们早有准备; 出发前便备上了不少厚衣服。”
  虞念闻言点点头; 她的耳朵和鼻尖都被冻的红红的; 其实她穿的并不少了。
  只是许是她这两世都是南方人的缘故,对北方的气候一时之间还有些不适应。
  尤其是这会儿又是冬天。
  她们几人先前都未曾来过京城; 下船后都忍不住左右瞧了瞧。
  这处位于京郊的码头极大,比之临川县和临阳府的码头加起来还要再大上一些。
  哪怕如今正值初冬,河面上停泊的船只也极多。
  迎来去往; 穿梭在内河航道上; 给这冷寂的冬天都不由添上了一抹火热的氛围与色彩。
  虞父知晓自家两个女儿和女婿都是第一次去京城; 早在虞念几人出发前几日; 便写好了信; 托驿站将信送到了京城这边虞家的商铺管事处。
  吩咐京城虞家商铺的管事,到时候算着点日子,来码头上接应几人。
  这不虞念几人刚刚下船,只来得及简单瞧了瞧码头上的景致,便听前方不远处有人正在对着她们热情招手。
  不多时; 那人已迎了上来,脸上和善带笑的看向几人:“可是四姑娘、四姑爷还有六姑娘与六姑爷?”
  虞念四姐应道正是。
  那人脸上的笑意便更浓郁了几分:“刚刚远远便瞧着是自家的商船,想着两位姑娘和姑爷准是到了。”
  “老爷先前已写信过来,嘱咐好老仆算着点时日,到时候来码头上接着两位姑娘和姑爷; 老仆这几天一直派人在码头上守着; 今日终于等到两位姑娘和姑爷了。”
  “文正巷的两处院子; 老仆也已令人提前收拾好了,姑娘和姑爷到了那儿直接入住便是。”
  “京城不比临川,这才进了十一月份便冷的很,两位姑娘和姑爷还是先上马车吧,船上的行礼,一会儿老仆便让人给直接送到家里去。”
  “那便麻烦吴管事了。”
  虞念几人出发前,虞父便已告知几人他的安排,因此几人虽未见过这吴管事的模样,但对号入座总是会的。
  “不麻烦不麻烦。”吴管事闻言笑的和善,不愧是虞家在京城这块儿商铺的负责人,给人的感觉很是亲和。
  话毕,虞念几人便准备上马车,却不想正要上去,一管事打扮的中年男子带着两个小厮也迎了上来。
  那中年男子脸上带笑,迎上来道:“老仆见过六郎君,郑家郎君还有两位表姑娘。”
  一听中年男子对她们几人的称呼,虞念略想了下,便也知晓了这中年男子的身份。
  称呼陆臻为六郎君,是因为这管事模样的中年男子应是来自陆家,如今陆家的当家人便是陆臻那位在京当官的远房堂伯。
  称呼她和她四姐为表姑娘,则是因为陆臻的那位远房堂伯当年娶妻临阳赵氏,其妻乃是虞念嫡母的嫡亲二姐。
  按着她嫡母那边的关系,虞念和她四姐还要称其一声二姨母。
  “老爷和夫人早先便收到了三姑老爷的来信,知晓两位郎君和表姑娘近日大概便会到京,便特地让老仆前来迎一迎。”
  中年男子话毕,虞念几人了然。
  走之前,虞父是曾说过这话。
  道是京城的富贵人家多,到了京城,他们可以先去见一见他们在京当官的二姨丈。
  他们二姨丈在京当官多年,对京城里的道道不说是了如指掌,但是照看一下他们几人还是可以的。
  “让二姨丈和二姨母费心了。”郑修竹一派温和文气的对这中年男子拱了拱手道:“今日初到京城,风尘仆仆,不好就这般去见二姨丈与二姨母,待明日,再正式登门道谢。”
  “还望管事转达。”郑修竹温和道。
  “这个自然,郑家郎君的话老仆定会转达给我家老爷和夫人。”中年管事行礼笑应着。
  接着,那中年管事也会意,笑着行礼告辞道:“两位郎君和表姑娘如今已然顺利抵京,那老仆也便不多叨扰了。”
  “如今外面天寒,码头这块儿湿气又重,两位郎君和姑娘还是先上马车吧。”
  待虞念几人上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