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综艺快乐划水,国家夸我功高至伟 >

第35章

综艺快乐划水,国家夸我功高至伟-第35章

小说: 综艺快乐划水,国家夸我功高至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人说到这里,哽咽起来:“之前我家老太婆被个奸商骗了,买到坏种子,那种子根本不能发芽!我那老太婆被气得现在还躺在床上,家里实在没钱了,我就想着家里有幅画,是以前我祖辈藏在房梁上的,说是宝贝。”
  “我想把它卖了,换点钱回去买种子,再给我家老太婆买点好吃的补补。。”
  “我们那地方都没人懂,听说上京市有专家懂,我就特意过来,想让专家老师给我看看能卖多少钱。”
  这时那边的高德仁已经走到休息区。
  老人眼睛一亮:“欸,小姑娘,我看专家老师已经好了,我先过去了,今天谢谢你啊。”
  他一边说话,一边人已经往那个方向走了。
  印菲叹了口气,小声地说:“这老人可能要失望了,他手里大概率是赝品,以前农村里还能淘到点宝贝,现在哪还有那么多宝贝。”
  九十年代的确有一批古董商人活跃在农村里,趁着农民不懂行,到处低价收购文物,这么多年过去,想要在农村找到真货,基本等于中彩票的概率。
  沈予微视线落在老人的鞋上,鞋底都快磨没了,估计是这老人舍不得花钱坐车,能走路就走路。
  接着沈予微看到高德仁把老人请进了小红楼一楼的办公室。
  印菲感慨道:“高老师真的蛮和蔼的,要是其他专家,遇上这样的老人,肯定不会搭理的。”
  沈予微却意味深长道:“有时看人也不能光看表面。”
  印菲不明所以:“啊?”
  沈予微没有再继续说,她对人有很强的直觉,这种直觉来源于她见过太多的人,那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所以她没法跟印菲言明。
  有些人天生能言善辩,擅长表演。
  历史上就有很多位政治表演家,沈予微每次都为他们的演技叹为观止,放到现在,他们绝对是影帝级别的人物。
  就在节目组正在筹备绘画环节的布置时,一楼那边忽然传来撕心裂肺的喊声。
  “怎么会是假的?!不可能!这真是我们祖上传下来的!在我家放了好多年了!”
  “专家老师,你再看看,真的,我求求你再看看,这绝对不会是假的!”
  节目组这边的工作人员都听到了老人的喊声,他们叹气地摇摇头,似乎是对这样的事见怪不怪了。
  这世上哪有那么多漏可捡啊。
  不一会儿,沈予微就看到老人浑浑噩噩地抱着画出来,他的精气神仿佛被吸走了,成了个风烛残年的老头子。
  沈予微于心不忍地走过去,刚走到一半就听到那老人悲愤大哭道:“怎么会是假的啊!这怎么会是假的啊!”
  老人站不稳摔倒在地上,其他人也被他这边的动静吸引了,纷纷围了过来。
  “老人家,你想开点,别气坏了身体。”
  “是啊,只要不是你花钱买的就好,假的就假的呗,只是没有卖到钱嘛,好歹不是亏了钱。”
  老人仿佛没有听到一样,一直碎碎念着“怎么会是假的,怎么会是假的,我该怎么办”。
  沈予微忙将颤抖着身体,嗫嚅着嘴唇的老人扶起,安慰道:“我帮您看看这画。”
  她这话显然是犯了行业大忌。
  圈内向来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当某位专家出了鉴定结果后,其他专家不会自找没趣,尤其是像六溪山人这样名声特别响亮的泰斗。
  不过对沈予微来说,这些规矩都是屁话。
  沈予微捡起老人的画,正要看时,老人却因为承受不住打击,突然将画撕了:“都是假的了!假的!还有什么可看的!”


第71章 失传的古画
  一幅画被绝望的老人撕成两半,画纸裂开的声音如同他此时的心情,他甚至夺过其中一半,狠狠地摔在地上。
  对一些人来说,画就是悬挂在家里欣赏的雅物。
  对于老人来说,不能换种子、换营养品、换钱,这画它就一文不值。
  老人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然后用灰浊的眼睛望着沈予微:“小……小姑娘,吓到你了。”
  老人说完,佝偻着背,蹒跚着脚步往外走,工作人员见状也都散开忙自己的工作去了。
  沈予微看着老人的背影,就好像看到一棵被大雪压垮的松树。
  锦画忽然拉住沈予微:“予微,如果你想去追那位老人,请把剩下的那半截画交给我。”
  沈予微回头注视着锦画,她发现此时锦画的眼神中多了某种很决绝的东西,覆盖在她手背的掌心很热,热到滚烫的地步。
  那双灼灼发光的眼里仿佛说的是“予微,请相信我”。
  沈予微没有多言,将画交给了锦画。
  此时,画的真假,全没有一位老人的安危来得重要。
  沈予微追了上去,路过导演时,她还顺便说了声:“导演,我去去就来。”
  导演:“……”
  过了半秒,导演才无奈地对沈予微的背影道:“知道了。”
  他居然毫不意外,沈予微会多管闲事,要是以后沈予微去竞争和平大使,他一定第一个投票!
  别看这老人一把年纪,还失魂落魄的,走得倒是挺快,在沈予微和锦画以及导演说话的那点时间里,他都已经走了很远。
  不过沈予微的动作更快。
  所以不要小瞧了老年人。
  沈予微追上老人,道:“老人家,您现在回去,种子怎么办?您买种子需要多少钱?不如我……”
  老人立刻明白了沈予微的意思,他忙道:“那……那怎么行,我知道,你们年轻人工作也不容易。”
  老人长年待在封闭的乡下,家中只有一个不太聪明只能帮干点体力活的儿子,以及他家老太婆,三人相依为命。他和这个社会是脱节的,不知道什么明星不明星,或许他对明星的认知,还以为是那种戴大红花,领荣誉证书的模范。
  沈予微知道说太多大道理,老人家也不懂,只能道:“买种子是急事,拖不得,您看这样吧,我先借钱给您买种子,赶紧把地种了。”
  农民都是靠天靠地吃饭的,过了时节播种,即使只是晚几天,来年收成也会大受影响,结局可能就是全家吃不上饭。
  “借、借我钱?”老人满脸震惊,他呆呆望着眼前的小姑娘,感觉好像看到了观音菩萨。
  “谢谢!小姑娘,你真是活菩萨啊!你放心,等我种了地卖了粮食,肯定还你钱!一年还不上,我第二年会继续还的,你……你给我一个地址吧,到时我汇款给你。”老实巴交的老人连钱都还没有拿到,就已经在想着怎么还了。
  “还钱的事不急,您什么时候有了就什么时候还。”其实沈予微压根不需要对方还钱,可她知道要是她不要,少不得两人又要拉扯一番,没有任何意义。
  “不过您这次买种子。”沈予微提醒道,“不要再被无良商贩给骗了。”
  “我……我知道,我会小心的。”
  沈予微见着老人这模样,实在有点不放心,且不说老人的家很远,她也不能丢下现在的工作跟老人去一趟,让印菲去,更不可能了,估计印菲连种子的品类都分不清。
  另一边,宴家老爷子寻了一副好砚台准备送给高德仁,以感谢他帮自己修复好了金农的画。
  宴时钦知道后,主动请缨,替爷爷跑这一趟。
  晏家老爷子知道后,感动不已,直夸孙子孝顺体贴。
  宴时钦又道,他也是顺便去上京考察一下书画类文化项目合作的进展。
  宴家老爷子笑得合不拢嘴,直夸孙子有心了。
  就这样,宴时钦到了上京市。
  当他的布加迪威龙停在上京书画协会门口时,他对准备下车的秘书道:“你在车上等着。”
  然后他左手拎着砚台,右手拎着一个精致的盒子,又道:“你和车都走远点,走到看不到的地方。”
  秘书:“……”
  他之前就怀疑宴总的目的不单纯,后来看到《寻梦华夏宝藏》就在这里录制,他就知道自己猜对了。
  宴时钦下车后正要进去就看到沈予微跟着一个老人从里面走了出来。
  他看到沈予微时,沈予微也正好看到了他。
  两人没有打招呼,似乎很熟稔的,自然而然地聊了起来。
  宴时钦问道:“怎么了?”
  沈予微把老人的经历跟宴时钦说了。
  处理这一块的经验,宴时钦要丰富的多,别看他是晏家少爷,从小含着金汤匙出生,可在进入总公司前,他在基层轮转过一年多,见识过形形色色的人。
  就连读书时,他也经常被父母丢去下面,跟着基层的人出去见识这世界真实的样子。
  沈予微说到后面,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其实我不仅想帮老人买种子,如果可以的话,还想惩治那奸商,只有这样才能帮到更多无辜的人,不过我也知道这事处理起来,估计很复杂。”
  宴时钦微微一笑道:“你的担心不无道理,这种奸商往往都和当地的势力勾连,老人的情况和柳小凡不一样,柳小凡还年轻,实在不行,她能带着女儿远走他乡,可老人很难离开。我看这样吧,你如果信得过我,这事就交给我来处理。”
  “其实坦白说,也不是我亲自处理,而是我认识那边的人,可以拜托人帮忙。”
  宴时钦说这话时,他的秘书打了个喷嚏。
  沈予微知道,这叫人有人的处理办法,仙有仙的处理办法,以前下凡间历练时,她就发现了,修仙者是很强,可以一路打打打,你不服,打到你服为止,可那又怎么样呢?
  治标不治本。
  有时处理事情还是要用人的方法更方便快捷。
  “行。”沈予微拍拍宴时钦的肩膀,“看你这个小伙子英俊帅气,气质不凡,肯定是个说话算数的人。”
  宴时钦:“?”
  宴时钦犹豫了一下,有些犹疑地说:“谢谢肯定?”
  不一会儿,宴时钦的另一位秘书来了,这位秘书长得黝黑高大,更擅长处理一些基层业务……和人。
  解决老人的燃眉之急,沈予微也算松了一口气。
  “今天谢谢你帮忙了。”
  宴时钦笑笑道:“小事一桩,不足挂齿,再说我感觉这是做好事,与有荣焉。”
  “你这次来书画协会,是为了做新的产品研发吗?”
  “啊……嗯,是的。”宴时钦觉得自己也不算撒谎,“其实也是知道你在这边,顺便给你送这个过来。”
  宴时钦将精致的小盒子递给沈予微:“上次你不是给设计稿提了意见吗?现在成品已经出来并且投入生产,这是最早出的一批产品,上面还有编号,我答应过会送你,所以就顺便也带过来了。”
  沈予微眉开眼笑:“那看来我没说错,你真的言而有信。”
  她正想打开盒子,视线却落在宴时钦左手提的袋子上,这里面装着一个画筒和一个砚台盒。
  沈予微的心忽然沉下来,因为她想起还有很多事没有弄清楚。
  一个是锦画古怪的态度,一个是刚才那个老人的画,她刚才只来得及看了几眼,并未觉得这画有什么问题,当然若想判断是否是真迹,还需再仔细研究一下,然后那画就被激动的老人撕了。
  “你也要请书画协会的人鉴画吗?”
  “不是,我是给高老送纸的。”宴时钦见沈予微有兴趣,便打开画筒,将里面的纸张抽了出来。
  沈予微伸手捻了捻纸张,随后又借着光仔细看了看,她辨认道:“这是古纸?”
  宴时钦挑了挑眉:“你眼力真好啊,这是我爷爷收到的古纸,他觉得他自己用太浪费了,就想送给真正合适的人使用。”
  古时的文人不仅仅收藏书画,他们也会收藏古纸,甚至会以收到前朝的古纸古绢为荣。
  这些东西流传下来,即使是空白的,也是好东西。
  老纸,裂开的画,她对谢时臣那幅画真真假假的奇怪感觉……
  沈予微将多种线索串联在一起,终于知道是为什么了。
  古书画作伪这门手艺并不是今人才有,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并在以前,古人的作伪水平就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形成了严格的产业链,有些作伪技术甚至已经失传。
  绝顶高手可以将一幅真迹一变二或是一变三。
  你说它不是真迹,它有真迹的成分在,你说它是真迹,可它又有作伪的部分。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让人猝不及防。
  古书画还有一种作伪,也是只有作画高手才能做到。
  那就是用古纸、古墨、古颜料,绘制古画。
  如果画者画功炉火纯青,临摹功力了得,那绘出来的画已经很难用现有的技术分辨真假。
  更有甚者,可以凭借历史文献里的描绘,绘制已经失传的古画。
  反正也没有人见过真迹,如果用的都是古时的材料绘制,即使是科学仪器都鉴定不出来。


第72章 华夏文化的传承
  宴时钦见沈予微一直发怔,不由问道:“怎么了?”
  沈予微将古纸推进画筒中:“有些不好的猜测,但还需要再证实一下。”
  “不过我还有一个疑惑,古纸如果保存得当倒的确可以传到现在,可绢比纸更脆弱,很难保存,宋绢和后世的绢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宴时钦听他爷爷提过这里面的奥秘,便解释道:“明末清初时,在苏湖一带出了一批能工巧匠,他们研究出了仿织宋绢的方法,如果是那时的绢流传下来,看似是宋绢,但其实只有几百年的历史。”
  “而且这种不外传的秘法,在现在已经被科学家和文物学家们研究出来了。”
  沈予微闻言,眼神一沉:“什么方法?”
  “总的来说就是受气候、环境、蚕的品种以及桑叶的影响,如果饲养方法得当,也能得到和宋时一样的蚕丝,便能制成传说中‘光细若纸,揩摹如玉’的宋绢。”
  沈予微点点头:“我明白了。”
  “谢谢。”她轻轻叹了口气,像是很无奈。
  这时印菲出来了,她用黑色塑料袋裹着一叠现金道:“予微,刚才我把老人的事和大家说了,大家都蛮同情他的遭遇的,所以一起捐了点钱。”
  印菲考虑到那老人估摸没有智能手机,什么网银转账基本不用想,还是给现金比较好。
  “就是大家身上带的现金不多,东拼西凑也只有三千多块钱。”
  现代年轻人都喜欢用手机支付,几乎不带现金,从嘉宾到工作人员,大家凑起来也只有这点现金。
  印菲说完,又看到了宴时钦:“欸,这个帅哥有点眼熟。”
  她的记忆力还是不错的:“你不是上次马场那位帅哥吗!这么巧啊,又遇上了。”
  宴时钦礼貌地微微颔首:“你好。”
  他回应印菲时,视线一直落在沈予微身上,沈予微看上去似乎有点失落。
  印菲也察觉到了,便道:“予微,你怎么了?”
  沈予微没有回答,只是默默转身离开了。
  宴时钦道:“那位老人的事已经解决了,这钱你拿回去吧,还有……”
  他望向沈予微。
  印菲反应过来:“哦哦,对了,帅哥,我看你外形条件很好,要是有兴趣进入演艺圈,联系我哈。”她说完发了一张名片给宴时钦,接着就跟上沈予微了。
  “……”宴时钦看着手里那张名片,久久回不过神。
  他察觉到沈予微似乎是在看了他手上的古纸后才有这样奇怪的反应。
  便给自己爷爷打了个电话:“爷爷,这古砚和古纸,我先不送了。”
  宴家老爷子莫名其妙地问:“怎么啦?”
  宴时钦想到沈予微的话,便照搬了过来:“有些不好的猜测,但还需要再证实一下。”
  宴家老爷子:“……”
  宴时钦觉得不管怎么样,反正先把东西扣下,能不能帮上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