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庶女凰后-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假的?”
屋内的几个人没有一个人相信这荒唐的事情是真的,皇帝自然也是如此认为的。
“朕已经叫人去将那人带进宫来了,朕现在苦恼的是,此事若是为真的话,这事应当如何处理?”皇帝皱起眉头,面色一片晦暗。
几个老大臣低声讨论了一番,尚且还没得出什么有用的结论,刘德就已经将人给带回来了。
“皇上,人到了。”刘德将人给引进来,若是林映雪等人在此的话一定会惊讶地发现,这位所谓的先帝遗腹子居然是一个与朝廷八竿子打不着的江湖人士,孟易。
“草民见过皇上,各位大人。”孟易拱手对皇帝以及众人行礼,言语之间虽然自称草民,却并未行跪拜礼。
皇帝此时也无暇去注意这些细节,他现在最想弄清楚的是,“就是你自称是朕的兄弟,那你可有什么证据证明?”
这也是预料之中的问题,是以皇帝话音一落,孟易就从袖中掏出了一件物什交给了一旁的刘德。
“这是先帝赠给我母亲的定情信物,我母亲去世后便一直都由我代为保管,皇上请看看这是否能证明在下的身份?”孟易直视着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皇帝,眼底坦然一片。
先不说孟易的身份是否为真,就说孟易面对皇帝和众位大臣风轻云淡的气势,皇帝就已然看出眼前人并不简单了。
“呈上来。”寝宫内的气氛此时已经压抑到了极致,刘德拿着那件物什小心翼翼地呈了上去。
皇帝接过那玉佩的第一眼就已经认出那曾是先帝随身携带的玉佩,只是他又不死心的确认了好几遍后,这才沉下脸道:“这块玉佩确实是先帝先前戴过的玉佩,只是朕又怎么知道这块玉佩不是你捡来的呢?”
似乎是早就知道皇帝不会这么容易就承认他的身份,孟易面上不见丝毫气馁,他继续从怀中掏出了一本小小的,已经有些发黄,但看起来保存良好的折子来,“那这个呢,看完这个皇上想必就应该能确认在下的身份了。”
当孟易掏出那本小小的折子之后,皇帝心中没由来地就浮起了一阵不安。
“拿过来,咳咳……”皇帝刚说完就开始剧烈地咳嗽起来。
刘德本想先帮着皇帝顺气,可是见皇帝迫不及待要看到那本折子的样子,刘德想了想到底还是先朝孟易走了过去。
只是这一次孟易却并不肯假手于人了,“这本折子对在下来说至关重要,皇上若是想看的话,只能由在下亲自拿过去。”
孟易的话让皇帝吃了一惊,一旁的老大臣更是开口喝道:“胡闹,皇上万金之躯,岂是随便什么人都能靠近的!”
“不,就让他过来,朕就不信他能在这么多人的眼皮子底下玩出花来!”皇帝此时开口已经有了些咬牙切齿的味道了。
众人闻言,相互对视一眼后,只好任由着孟易朝皇帝走了过去,不过为了避免意外发生,刘德还是寸步不离地守在皇帝的身旁,满是戒备的盯着孟易。
第二百五十二章 掌权之争
当你等看到这封信时,吾恐怕已经驾鹤西去。吾这一生于政业上虽然没有什么建树,但自认为吾并不能算一个昏君。
晚年后朝廷渐渐稳固,百姓们风调雨顺,吾因年轻时征战沙场,晚年后留下许多旧疾,于是决心退位,在外潇洒度过余生。
途径萧城时,吾在此遇上了一位寡妇,此女子温柔贤惠,对吾甚好,吾于是甘愿为其驻足,而后吾和其的孩子出生。
吾年纪已大,早晚有一天要先他们母子二人而去,是以特留下这封折子以证明他们母子俩的身份,希望他们母子日后若是过不下去了,还能有一方安身立命之处。
另,吾离开时并未传位给任何一位皇子,吾自觉亏欠他们母子,特把皇位留给此子,他日此子若是有继承皇位之心,便拿着这折子回去,见折子如见吾,你等需好好辅佐他坐稳皇位。
……
皇帝一字一句地读完那折子上的话,尤其是看到落款处的那方先皇私印和玉玺印后,皇帝几乎是目呲欲裂——孟易在人间安然无恙的度过了三十多年,现如今才拿着这封折子出现,无非是见他时日不久,于是这才想站出来夺得这皇位!
默默隐忍的三十年,如今才将自己的野心昭告天下,这份忍功就连皇帝也不得不佩服!
“咳咳咳……”激动的情绪让皇帝又开始剧烈地咳嗽起来。
一旁的刘德见状,赶忙走上去帮皇帝轻轻拍着后背顺气,“皇上息怒,皇上现在还在病中,千万不能动怒……”
别人不知道皇帝的身体状况,可刘德却是再清楚不过了,他现在便是在隐晦地提醒皇帝不能太过激动了。
皇帝闻言情绪果然平复了许多,“……你先将折子给其他人看一看吧。”
眼下孟易拿着这折子出来,这已经不是皇帝一个人能解决的事了,他需要有人帮他分担,而房里站着的这几个大臣已是他唯一能够信任的几个人了。
“是。”孟易应了一声,又转身走到几个大臣的中间,将折子上的内容给几个大臣一并看了。
几个大臣看完折子上的内容后,一时间神态各异,谁都没有站出来说话。
皇帝等了一会不见这些人开口,知道指着这些人无望,于是只好自己开口对孟易道:“先皇晚年失智,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这封折子到底是先皇自愿写下的,还是被人诱导着写下的没有人知道。”
“再有为何你不早拿着这折子过来找朕,反而直到现在才来?而且光凭一封折子,你又如何能够确保你的皇家血脉,而不是冒名顶替?”
先不说皇帝愿不愿意让出这个位置,就说要让,他第一想到的自然也是自己底下的儿子们,而不是这个才见过一面的‘兄弟’。
孟易原本就没想过事情会太过顺利,所以此时面对皇帝的阻挠,他的神情并不见多少变化,“先皇游历在外的时候,身边曾寸步不离跟着一个侍卫,待先皇死后那侍卫便带着先皇的骨灰离去了。小的时候在下也曾跟这个侍卫相处过一段时日,皇上若是能将其找来,自然可证明在下的身份。”
孟易所说的那个侍卫自回来后就一直在皇城养老,皇帝现在去召见确实可以将人给召来。
皇帝对一旁的刘德使了个眼色,刘德很快就退了下去。
其实皇帝此时几乎已经能肯定孟易的身份了,只是他不甘心就此将这个位置给让出去,他现在想的是如何妥善的解决眼前这个麻烦。
房内一时间又安静了下来,众人等了一会后,刘德很快便带着那个侍卫过来了。
“草民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这个侍卫虽然是和皇帝差不多年纪的人,可因为是习武之人,精气神比皇帝看起来不知道要好了多少,两相对比起来,眼前人看起来至少比皇帝年轻了十多岁。
皇帝扫了底下人一眼,脸色有些难看,“此人自称是朕的兄弟,当初你回来之后为何没告诉朕先皇在外留有一子?”
不然今日就不会平白生出这许多麻烦了。皇帝对侍卫的隐瞒感到很是愤怒。
然那侍卫对此却表现得很是平静,“当初先皇问过夫人意见,夫人说不想让公子跟朝廷扯上关系,只想过平凡人的生活,于是先皇吩咐草民回城后不得主动提起此事,草民只是谨遵了先皇遗命而已。”
侍卫的话让人挑不出一点错处,皇帝张了张嘴竟是无言以对。
“那你且看看此人到底是否真是先皇的遗腹子。”皇帝强压下自己的火气道。
“是。”那侍卫闻言起身先是认真地看了看孟易的眉眼,而后又抓起孟易的左臂,掀起了孟易的袖子。
随后他才转头对皇帝道:“回皇上,此人左臂上有个胎记,正是公子出生时候就带着的,而且此人的眉眼与小时候的公子十分相似,草民可以断定眼前人就是先皇放养在民间的孩子。”
果不其然。
其实皇帝对答案早就已经心知肚明,可听着这侍卫这么直白地说出来,他心中还是难免有些失落。
“既然如此,那朕不日就会向天下昭告你的身份,至于这继承皇位一事……底下的人恐怕不会像朕一样如此容易地坦然接受,所以得需慢慢筹谋。”
说来说去还是不愿让位。
孟易笑了笑,改口道:“既然如此,那便多谢皇兄了。”
相差如此之大的兄弟?都是先皇留下来的烂摊子!
皇帝的嘴角狠狠地抽动了一下,“不知道弟……你现在住在哪?朕这就叫人去给你安排住的在宅院。”
皇帝一边说着,一边根本就没有想让孟易答话的意思,而是直接对一旁的刘德吩咐道:“传朕的旨意,将西大街那座临近皇宫的宅子赏赐给三弟,然后再挑一些信得过的下人过去好好伺候三弟。”
皇帝这意思就是要将孟易放在眼皮子底下监视了。
“多谢皇兄,那没有其他的事,臣弟就先告辞了。”无论皇帝怎么安排,孟易一概都平静的笑着接了下来。
待孟易和那侍卫离开后,皇帝的脸色这才阴沉了下来。
屋里的几个大臣偷觑着皇帝的脸色,有人犹豫了一下后才开口道:“皇上,现下底下的几个皇子都很是优秀,这若是让一个在民间生活了几十年的陌生人来掌管朝政,这简直是在拿朝纲开玩笑啊!”
“哼,这些朕何尝不知道?!”那大臣的话正说中皇帝的下怀,皇帝接着怒道:“但是那人手上拿着的折子只要一拿出来,谁敢不让他上位?若是想要解决此事,先得毁掉那人手中的折子!”
皇帝的语调中泛着森森的寒意。
……
最近出了个民间王爷的事传得是沸沸扬扬,林映雪这一路走过,不论是茶馆里的说书的,还是外头卖菜的小贩,几乎所有人都在讨论孟易。
“诶,你听说没有,这个遗落在人间的王爷生得温文有礼,而且还比皇上年轻那么多,听说他是要接替皇上位置的咧!”
“是吗?这是从哪听到的消息?不是说只是恢复他的身份吗?”
“哎呀,茶楼里的说书先生都是这样说的,我看哪,这事估计是八九不离十了!”
……
诸如此类的对话,林映雪今日已经听了不下几十遍了。
她无心再在街上闲逛,而是带着冷月径直往太子府而去。
“……先前我并不知道孟易一个江湖人士为何要掺和朝政之事,但眼下看来,孟易的野心昭然若揭,太子若是再不行动,恐怕这皇位就要落到这半路杀出来的易王爷身上了!”
林映雪满脸焦急的劝着太子。
然太子却还是显得很是犹豫,“可是父皇不是还在吗?怎么会轮得到这个突然冒出来的王爷继位?就算是再不济,这王爷前头还有一个靖王叔呢,怎么看也轮不到此人上位吧。”
“殿下!”见太子还是没能抓到重点,林映雪急得上火,“太子这些日子日日服侍在皇上身侧,皇上的身体究竟如何,外人不知,但太子你岂能不知?”
“还有,眼下这孟易居然能让皇上如此轻易的就承认了他的身份,那证明他手中一定有让皇上不得不屈服的底牌,这张底牌就连皇上都不能抗衡,那试问太子要如何抗衡?”
“我们眼下能做的就是趁着孟易还没得逞,赶紧将大权掌控在自己手中,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跟五皇子和孟易一争高下的能力!”
林映雪的字字箴言让太子心中终于产生了动摇。
“可是我看父皇似乎并不想在这个时候交权出来,我们的胜算恐怕不大。”这才是太子真正所担心的问题。
“这个好办。”见太子有所动摇,林映雪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太子只需要将这个意思传达给那些支持太子的大臣们就是了。”
“皇上的身体已是强弩之末,太子又是名正言顺的储君,提出代掌朝政的事,包括五皇子在内都没有人能说些什么。”
见林映雪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太子犹豫了一下,终是点了点头,问道:“那我们何时动作?”
第二百五十三章 逼让
孟易刚刚回朝,为表示对孟易回来的重视,皇帝特地在宫中举办了宴会,并且也想借此机会让一众大臣看看他如今依旧身体康健,如此一来也可稳定一下近来浮动的民心。
此次宴会邀请了不少人,林映雪略略一扫,朝中能说得上话的大臣几乎都来了,只是宴会开始后,皇帝却是迟迟未曾露面。
“皇上人呢?”皇后见下头窃窃私语不断,于是不由皱眉扭头问一旁的宫人。
“回皇后娘娘,皇上那边并未传来什么消息,所以奴才也不知皇上那边情况呢如何。”一旁的宫人如是答道。
“是吗?”皇后喃喃自语,眉眼间有掩饰不住的焦虑。
而今日林映雪特地被安排坐在皇后身边,她将皇后的焦躁不安收入眼底,正当她打算开口安抚一下皇后之时,这时远处却浩浩荡荡地走来了一群人。
“皇上驾到——”紧接着响起的是太监嘹亮尖细的通报声。
众人闻声,方才还有些乱哄哄的一群人顿时就安静了下来。
“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整齐划一的行礼声响了起来。
皇帝扫了底下井然有序的众人一眼,脸上漂浮着满意的神色。
“今日是私宴,众位爱卿不必多礼,随意些。”皇帝抬了抬手,说话声音虽然不大,可却中气十足。
林映雪离得近,于是不由悄悄抬首看了皇帝一眼,只见皇帝面色虽然有些发黄,但比起前几日躺在床上半死不活的模样不知好了多少。
一个重病之人好转如此之快,也不知太医院的那些人给皇帝吃了什么虎狼之药,眼下皇帝看起来虽然好了许多,可药效过后,皇帝的身体恐怕会比以往更差。
看来当个皇帝也真是不容易,就连生病都不能好好生。林映雪暗自在心中感叹。
“谢皇上。”这朝中得知皇上真正身体状况的人少之又少,那些最近听多了风言风语的大臣们此时见皇帝一副精神抖擞的模样,心中不由都松了一口气。
众人再度落座,有了皇帝的出现之后,气氛明显要比方才轻松了许多。
“这些日子朕偶感风寒,近来才有好转,于是也就拖到了现在才有机会给大家介绍朕的三弟,易王爷。”皇帝指了指孟易,脸上虽然挂着笑,可话语中却没有什么情感。
众人一直以来都对这位突然出现的王爷充满了好奇,原本众人还想着今日能听皇帝好好介绍一番,却没想到皇帝只是短短一句话就将这事给带了过去——“易王爷是先皇晚年在外遗留下的皇子,朕已经确认过易王爷的身份了,从今以后朕便又多了一个弟弟。”
众人面面相觑地对视了一眼,很显然对皇帝这含糊其辞的介绍很不满意,但就在气氛有些尴尬之时,不知是谁忽然在人群之中高声道:“恭迎三王爷认祖归宗,恭喜皇上寻回血亲!”
此人话音一落,众人也不由纷纷跟着举杯庆贺。
皇帝今日原本就是来显示他身体的‘康健’的,所以此时自然是来者不拒,高兴地与下头的大臣们举杯共饮。
当然,皇帝杯中的酒并非是真的酒,只是白水罢了。
推杯换盏之下,宴会上的气氛逐渐热闹起来,看着皇帝坐在上首谈笑风生的模样,皇后的眼神却是闪了闪。
林映雪看见皇后对皇帝身边的刘德使了个眼色便知皇后这是打算行动了。
她端起手边的酒杯将杯中酒一饮而下,不知是否是酒劲上来,林映雪莫名觉得心中既是紧张,又有些兴奋。
刘德接收到皇后的眼色,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后便接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