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 >

第86章

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第86章

小说: 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青衣公子?自幼在?皇宫长大,也理解这些太监丫鬟的?难处,对他们十分宽容。
  他自己?默哀片刻,就没有再多?说什?么,逐渐恢复情绪。
  他略微凝神,说:“虽说是阴差阳错,但既然朕现?在?坐到了这个位置,那就竭尽所能,将能做的?事情处理好吧。既来之则安之,以前不懂的?事,慢慢学就是。”
  “……奴才听凭陛下吩咐。”
  青衣公子?一笑,拿折扇拍了拍掌心,又琢磨道:“不过说起来,在?外面的?称呼确实是个问题。赵这个姓太显眼了,以后出门在?外,还是换个姓好……唔,这样?吧,我看你刚才那个口误不错,今后在?外面,你就叫我黄公子?好了。
  “……是,黄公子?。”
  “叫得好!”
  青衣公子?愉快地?鼓掌。
  他思?路又一转,道:“对了,依我看,最?危险的?姓氏说不定反而?会是最?安全的?,既能转移注意力,又可以有迷惑性。如?果我们两个人之中一定要有人姓赵,我看出了门,不如?你来姓赵吧!以后在?外面,你就叫赵有福!”
  “这、这……这奴才不敢啊!”
  青衣公子?一句话,成功将小太监吓得双腿一软,跪在?地?上磕头。
  青衣公子?大笑。
  只是,当他将脸转向窗外,那清亮的?视线里便掠过一抹阴霾。
  青年本名赵泽,不是别人,正是天下仅此一位的?当朝皇帝。
  赵泽看似乐天,实则心中也有烦恼。
  他说自己?不想当皇帝,这是真话。
  从小到大,他就知道兄长是帝王,而?他只需当个闲散王爷即可。他对这个安排并无不满,甚至很高兴,他本来也不是喜欢做决定的?性格,大权在?握对他来说毫无吸引力。
  所以,小时候,皇兄被关在?书房里刻苦读书,他则见缝插针地?浑水摸鱼,不是去跟母后撒娇少做功课,就是偷偷拔帝师齐慕先的?头发。
  长大后,等到不能再住皇宫的?年纪,他迫不及待马不解鞍地?就自己?跑去金陵,感觉终于自由了。
  尽管从小就知道兄长身体不好,但他向来乐观,一厢情愿地?相信这种日子?可以一直持续下去,兄长也会长命百岁的?。
  然而?。
  半年前。
  一天晚上,他本高高兴兴地?买了两匹好马,准备天气好的?时候出去走走,谁料一回到王府,就看到多?年不见的?齐慕先带着大批人马站在?大堂里等他,一见到他,就手捧圣旨遗诏,跪下高呼万岁。
  随之同来的?,还有皇兄的?死?讯。
  皇兄无子?,根据他们父亲方和宗生前的?安排,若是皇兄英年早逝没有立储,那么兄死?弟承,就由他这个济王来接替皇位。
  就这样?,他被快马加鞭运回梁城,送进皇宫,当上了号令天下的?皇帝。
  赵泽人有点懵,但万幸他这个人适应能力很好,皇宫小时候也不是没住过,多?待两天就习惯了。
  他好歹是个年轻人,书也读过,责任感是有的?。
  既然真当了皇帝,那他想,他要当一个圣贤书里一般的?好皇帝,将国家治理好。
  不说什?么千古流芳,至少要不辱先祖血脉,如?果能让百姓和官员们夸他几句,那就更好了。
  秉持着这种想法,赵泽还是挺有干劲的?。
  一登基,处理好兄长的?丧事,他就立即宣布“放开言路,乐听谏言”,邀请百官给他批评建议,指导他这个小时候没好好学习的?皇子?如?何当好皇帝。
  他本以为此举一出,能够充分展现?他本人的?诚意,快速建立起群臣对他的?信任。之后他积极采纳臣子?建议,臣子?努力执行,君臣合作,一切都能顺利起来。
  然而?,事实却没有那么简单。
  实际上,他纳谏也纳了,听批评也听了,可是他的?话,臣子?们仍旧顾左右而?言他,不是强烈阻止,就是拖拖拉拉不愿执行,甚至还有人糊弄一番就对他说完成了。
  他这个君王说的?话,大部分时候甚至还不如?齐慕先说话受重视,这让赵泽十分受挫。
  磕磕绊绊当皇帝当了几个月,赵泽也逐渐摸出一点门道。
  他虽然贵为天子?,但在?朝中几乎没有根基。
  他不像皇兄,皇兄从小就是皇太子?,又懂得谋算,很早就在?栽培自己?的?势力,只要他想用人,随时都知道哪些人是他自己?的?死?党,哪些人未必完全遵循他的?想法、但在?某些地?方仍旧可以一用。
  而?赵泽,突然才从外地?被抓回来,对朝堂简直两眼一抹黑,人他是认识不少,但对方持什?么观点、与?什?么人关系好、擅长什?么事,他根本一无所知,也难以安排。
  所有官员表面都是说吾皇万岁、陛下说的?是,问到问题都说臣已经尽力了,是其他人的?问题,官员之间?互相诋毁,他初来乍到,也无从判断对错,实在?一头雾水。
  赵泽逐渐明白?过来,当务之急,他必须要有自己?的?人手,身边要有他确定可信、可用也有才能的?人。
  可是……到哪里才能找到这种人呢?
  赵泽光是想想就觉得头痛,连皇宫都觉得待不下去了,这才出来劳逸结合,到民间?走走找找思?路。
  他叹了口气。
  就在?这时,一楼忽然响起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
  赵泽一惊,注意立即就被吸引过去——
  他定睛一看,发现?是戏台换场了,一个黑衣官员打扮的?生角竟拿着一把红缨枪,舞着下了台,引得一片叫好声。
  赵泽这个人很喜欢新鲜的?东西,以前还是皇子?时,他就东摸摸西摸摸,什?么都爱玩玩。对于戏曲,他当然也有很大的?包容心,平时也爱听。
  他见这出戏无数人叫好,也就托着腮看过去,只是看了一会儿,倒有点奇怪。
  于是,赵泽开门唤来小二,问道:“这下面的?戏唱的?是哪一出啊,以前怎么从没听说过?”
  小二见是给了一锭银子?的?豪客,立即露出阳光般灿烂的?笑容,恭敬地?道:“客官您这问得好啊!这戏本是从南方那一带传来的?新戏,名叫《怜雨案》,讲的?是南方一位知县老爷,上任第一年就救了一对流落在?外的?义兄妹,随后铲奸除恶、明察秋毫的?故事。
  “这戏可不全是编的?,有一大半是真事儿。那位知县上任后,非但斩奸护民,还实施新政,令当地?面目一新,他本人更是公正廉洁,很得人望。
  “因为知县老爷本人受人尊敬,之前他锄奸救人的?故事,如?今在?民间?也是广为流传,这才连戏曲都有了,老百姓还演得热闹。这不,连咱们梁城也演上了,场场爆满啊!上一场叫‘独赴龙凤楼’,下一场是‘媚妾告夫’,都是很受欢迎的?戏码。”
  “……真事?”
  赵泽本来只想问问是什?么戏,没想到听完介绍反而?愣了愣,心说竟有这种事,那民间?都流传得这么广了,他这个皇帝怎么不知道?
  赵泽顿了顿,又问:“这个知县也是真有其人?”
  “有啊,真有!”
  小二闻言一笑,说:“客官一口梁城官话说得不错,但其实是外地?来的?吧?这知县非但是真人,还是咱们梁城的?大名人呢!
  “客官没听说过这戏,总该听说过萧斩石大将军吧?这萧将军有个二儿子?,叫作萧寻初,本来是梁城有名的?纨绔,结果两年前居然突然改头换面,中了状元!非但如?此,他还由先帝亲自做媒,和城东才女谢小姐成了婚,实在?是一对佳偶啊!
  “这些事当年在?咱们梁城闹得风风雨雨的?,但这萧寻初中状元之后,就被分去南方做了知县,消停了一阵子?,没想到最?近又热闹起来——原来他没在?咱们梁城闹,是到南方闹去了!只是消息来得慢点。这戏里的?知县,不是别人,就是他!
  “如?今听说,在?当地?,人人都说这位萧寻初萧知县,是个青天大老爷啊!”


第八十八章 
  赵泽听小二花里胡哨地吹嘘了一番这戏的来路; 尽管将信将疑,但也?起了些兴致。
  他给了小二些赏钱,就在二楼摇着折扇; 悠哉地看起戏来。
  这一出《怜雨案》; 总共有十三场。
  戏从萧斩石之子萧寻初高中状元远赴月县开始讲起,说他在路上偶然救下一对?奄奄一息的义?兄妹; 秉持着以民为本的仁心; 与当地豪强焦天?龙、焦子豪父子斗智斗勇; 最?后竟牵扯出一桩豪强谋杀前任知县的大案。
  当然,这种给老百姓找乐子的戏,大结局当然是异常完美的大团圆——萧知县秉公办案、火眼金睛; 不但成功让雨娘兄妹一家?团聚; 还将焦姓一家?正法。而且焦家?老爷最?后还发?现焦子豪居然不是他的亲生儿子,而雨娘与石烈两人本是义?兄妹,青梅竹马长大; 实则早已两情相悦,终于?在萧知县的主持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其中一场“独赴龙凤楼”的戏,尤为让人津津乐道。
  说的是萧知县在进入月县后; 被与焦家?串通一气?的衙差们设下鸿门宴,但萧知县洞悉他们的计谋,在龙凤楼里挥舞长枪; 以一人之力制服了衙役上下数十人,尽展将军之子的风姿。
  这一场赵泽先前没仔细瞧; 故而给钱让他们又演了一遍; 然后看得手里瓜子都掉了。
  “这也?是真事?”
  赵泽有点不相信; 又把?小二抓进来。
  “再怎么样一个人打几十个,也?太夸张了吧。”
  “哎哟; 客官,这我怎么知道,戏里是这么写的啊。”
  小二赔着笑脸道。
  “龙凤楼这事肯定是真的,听说那伙衙差就是在龙凤楼里直接给抓走的。不过萧知县有没有一个打几十个,那就没人知道了。”
  “咱琢磨着吧,这萧知县毕竟是萧将军的儿子,能打一点说得过去。要不然怎么解释,这焦家?人在龙凤楼里布下天?罗地网,萧知县还毫发?无?损地从里面出来了呢?”
  “当然,艺术夸张肯定有。说不定是萧知县其实已经事先给这些坏人下。药了,所?以打起来才这么容易。”
  “很有可能!”
  赵泽对?政事还不是特?别擅长,但对?聊这种不着边际的问题很有兴致,一下就来了劲。
  他说:“再说,月县的人可能也?没想到一个知县会习武,所?以放松了警惕。”
  “诶,客官,你这个想法很新颖啊……”
  赵泽与小二一来一往,很快聊得十分投机,宛如失散多年的亲兄弟。
  自从当了皇帝,赵泽很久没有与人聊得这么开心了,以至于?他回?宫以后仍觉得头脑兴奋,在宫殿里转来转去,一直琢磨“萧寻初”这个人。
  与他兄长不同,赵泽对?朝堂上的种种利弊权衡还不熟练,对?主战派主和?派的立场也?没那么敏感,他甚至不太明白为什么齐相和?兄长都那么坚持要主和?,只觉得那些打仗的将军挺帅的。
  他当皇子和?王爷时,也?听过不少萧家?军的故事,对?萧斩石有相当的好感和?敬意,所?以此刻,一听萧寻初竟是萧斩石的儿子,他对?这个人兴趣更浓。
  赵泽在宫中徘徊数圈,终于?,他大半夜披上一件薄衫,唤来守夜的太监,道:“我要去书房。对?了,通知负责的官员,将南方?诸县的情况都调出来我看看。还有……去贡院找三年前那一届会试和?殿试的卷子,我想看当时那个叫‘萧寻初’的状元的文章,现在就要!”
  *
  “大人,今晚皇宫里半夜派人去取了萧寻初的科举考卷和?前几年南方?各地官员的考评记录。”
  丑时,刘府。
  刘求荣在睡梦中被心腹叫起来,得知了皇宫里的动向。
  刘求荣闻言,呆滞半晌,然后,终究是松了口气?——
  “幸好,我们在最?后关?头将考评都改回?去了,没有留下什么破绽。”
  当初为了讨好齐相,刘求荣主动将那个萧寻初安排在了月县。
  刘求荣自己就是从月县一步步走出来的,与月县当地的焦家?又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对?那个地方?十分了解。
  只要有焦家?那些人在,月县的粮灾永远不会结束,地方?官的税永远收不齐,也?就永远拿不出像样的政绩,升迁自然万分不易。
  他将萧寻初安排在月县,就是为了名正言顺地将他按死在那个小地方?,让他将来难以翻身,连正常升一级都困难,就更不要说飞黄腾达。
  当然,刘求荣也?相当清楚焦家?那些人做事狠辣。
  当初由于?胡未明查到他们买卖童男童女,在刘求荣的授意下,焦家?人下了狠手。这桩事当时实在做得太干净漂亮,以至于?焦家?人的胆子大了很多,愈发?为所?欲为起来。
  在将萧寻初送去月县的时候,刘求荣就想过,说不定焦家?人为了讨好他,会把?这个萧寻初也?杀掉。
  如果真是如此,对?他而言实在是喜闻乐见的好事,他不费吹灰之力、双手清清白白,就为齐相解决了一个眼中钉肉中刺,可以轻松向齐慕先示好。
  然而,事情接下来的发?展,却大大超出刘求荣的意料。
  焦家?人的确是出手了。
  可是,萧寻初非但没死,反而反手给焦家?治了个满门之罪。正所?谓拔出萝卜带出泥,连当年胡知县的旧案,居然也?一并被他翻了出来。
  自从得知焦家?人被萧寻初抓住,刘求荣就食不知味,再没有一天?是踏实睡好的——
  焦家?人实在知道他太多事了。
  萧寻初现在掌控了月县,又制住了焦家?,连胡未明之前都能查出买卖孩童之事,萧寻初现在占尽天?时地利人和?,难道会查不出来?
  焦家?人会不会为了保住性命将功抵过,将他这个上头人说出来?
  萧寻初如果知道了,会怎么做?
  刘求荣不是齐相,他可没有坏事做尽还能让皇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保他的底气?,想到自己的把?柄会落到外?人手上,他是无?比恐慌的。
  从那之后,刘求荣就十分戒备,只要萧寻初一有风吹草动,他就打算动用所?有权力将他打下去。
  出乎意料的是,萧寻初定罪焦家?以后,并未追究童男童女买卖的案件。
  ——这有可能是他没查到这更深层的真相,也?有可能是他知道自己现在还扳不倒梁城的官员,所?以先握住了这些把?柄,打算日后再说。
  不过,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刘求荣在官场生存至今,不会不懂未雨绸缪的道理。
  不管萧寻初知道了多少,决不能让他再往上走的机会。
  官员的升迁调任都是归吏部?管的,而刘求荣本人就是吏部?侍郎,在吏部?少说也?是第二把?手。
  刘求荣第一时间就在中间截下萧寻初从地方?送上来的焦家?案的案宗,并且每年都死死压住萧寻初的考评成绩,不让他有突出的政绩,至于?月县多出来的政绩,则统统算到比萧寻初高一级的知府头上。
  这样既可以打压萧寻初,还可以拉拢知府,可谓一箭双雕。
  然而,正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
  接下来,民意竟爆发?了。
  萧寻初在月县的举动显然很得民心,百姓们非但对?他的事迹口口相传,还改编成各种话本戏剧,到处流传。从南演到北,连梁城都开始再次听说“萧青天?”的名号。
  刘求荣慌了神。
  他之所?以要压萧寻初,就是怕这件事被太多人知道。
  可是民间都已经将萧寻初捧上了天?,他再一改萧寻初的考评,两者之间就会出现明显的矛盾。
  要是有有心人发?现此事,再去细查,那看上去简直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明摆着他刘求荣和?月县这桩事有联系。
  刘求荣一想就怕了,亲自操刀,连夜又把?萧寻初两年多在月县的功绩老老实实改了回?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