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 >

第146章

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第146章

小说: 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人,纵然不是官员,也比寻常书生有?声望。
  燕子一觉醒来,发现风向?骤然导致如此,简直大惊失色!
  她?先是惊愕,复又绝望,随后对谢大人万分心?疼,连晚上都辗转反侧——
  怎么办?这样下去,谢大人要?如何翻身?
  这些人怎么就这么愚钝,看不出?谢大人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好?官?
  燕子连着?数夜难眠。
  终于?,有?一夜,燕子夜半起来,打开箱奁、翻开地板,甚至挖开了鞋底子,将她?藏着?的所有?铜钱、小额银票和散碎银子都拿了出?来。
  这是她?在梁城这几年,在绣坊卖劳力,攒下的全部身家,本是安身立命的本钱。
  谢大人这么好?的人,说对她?有?再?造之恩也不为过,当?年谢大人能对绝境中的她?伸出?援手,难道如今轮到谢大人遇险了,她?就什么都做不到吗?
  燕子跪在地上,小心?翼翼地将这些钱攥在手里,数了一遍,又一遍。
  这点银两,在富贵人家看来,大抵什么都不是,但于?她?而言,却是一生仅有?的东西。
  她?知道自己?人微言轻,一个织布的绣娘,论话语权,哪里比得?过那些个读过书的举人老爷?
  不过尽己?所能,总好?过什么都不做,只一个人在夜晚难受懊悔。
  天亮,燕子揣上这些钱,不等茶馆开门,她?已?经轻车熟路地从后门绕了进去。
  燕子当?年在月县是如履薄冰走过来的,在那种环境中收集焦家的证据,她?得?逼得?自己?八面玲珑、长袖善舞。
  尽管最初是不得?已?而为之,但事情过去以后,这份能力倒是留在了她?身上,后来来到梁城当?了知满小姐的绣娘,她?也是凭此才能混得?如鱼得?水,一步步成了绣坊的女管事、谢二小姐的左右手。
  燕子为人和善、性子开朗,对人总是笑?脸相迎,还知道拿绣坊多出?来的布匹到处做人情,几年下来,与街坊邻里以及各处谢家乐坊附近的商户都处得?很好?,人称一声“燕姐”,出?了门就是体面人。
  果不其?然,进了茶坊,人人都认得?她?,笑?着?与她?打招呼。
  燕子一一笑?着?应了,不时还会与正准备开门的伙计讲几句打趣的俏皮话。
  寒暄以后,燕子径自走向?茶坊后头?正背着?段子的说书先生。
  她?从袖中摸出?一小包碎银子,好?脾气地递给他,道:“孙先生,您是文化人,今儿能否帮我个事儿?你以前不是擅讲‘萧大人’破案那些个故事嘛,这两天能不能多讲几遍,最好?都讲这个,算我的钱。”


第一百六十四章 
  那?说书的孙先生从话本?里抬起头来; 看了眼燕子手上的银包,诧异道:“这钱可不少啊,小燕; 就算你们绣坊生意?好?; 这么多钱,你也?要攒好?久吧?”
  燕子笑?言:“银子嘛; 身外之物; 若不花出?去; 不过是硬邦邦的石头罢了。”
  孙先生瞥了她一眼。
  “你们这些个绣坊姑娘都是怎么了,怎么接二连三地分批来给我送钱?”孙先生稀奇地嘟囔,“莫不是看我这老头子穷得?吃不饱饭; 好?心接济我?”
  燕子闻言却是一愕:“除了我; 还有?别人来过?”
  “来啊!来了好?几个了。”
  孙先生说。
  “你们坊里那?几个,叫什么小凤小莲的,就是长得?特漂亮但?不爱往外跑的那?几个; 这两天都来过,求我的也?都是同一回事——多讲讲萧大人……啊不,现在?是谢大人了; 就是让我说说她的好?话,最好?讲得?玄奇一些。”
  燕子心中微怔。
  孙先生提到的那?几个人,她当然识得?; 正好?就是谢小姐收留在?绣坊中的几名乐女。
  没想到她们也?来过,甚至来得?比她更早。
  燕子一时百味交杂。
  这时; 孙先生端详着她的表情; 长叹一声; 抬手将燕子手里的银钱推了回去。
  “其实?我之前也?听?说了,你们绣坊里有?好?多女孩都是无父无母的孤女; 以前受了谢大人的恩惠,才得?以在?绣坊里谋生,至今都受谢家姐妹庇护。最近谢大人在?风口浪尖,你们听?了,必定不好?受。”
  孙先生缓缓言道:“这钱你拿回去吧,我不收你的。故事嘛,我还是会讲的,你放心。”
  燕子一惊:“这怎么行?近日市集上风声鹤唳,不少人听?别人提一句谢小姐好?就要骂,您在?茶楼做事,也?是要担风险的,怎能让您白干?”
  孙先生摇头失笑?:“这我当然知道,我看上去像是傻的吗?”
  孙先生拿折扇拍拍掌心,说:“我不收你钱,是因为有?人已经付过了。你想想,谢大人当年能逆转萧寻初那?纨绔子弟的风评,还在?短短四?年间从名不经传的小官升至二品参知政事,你都能想到不可以坐以待毙,她会想不到?”
  言罢,孙先生又叹道:“其实?我愿意?做这件事,也?不全是因为钱。
  “像我这种说书先生,平日里一半就靠这听?书的打赏过活,茶馆小本?生意?,过来消遣的客人最近手头宽裕不宽裕、钱袋里有?几个钢镚儿响,还有?谁比咱们这种说书的更清楚?
  “谢大人实?行新?政这大半年,平日里过来听?书吃茶的人肉眼可见的多了,给赏钱时出?手也?大方,若是日子过得?不好?,哪儿会有?这么多平头老百姓有?闲情逸致玩乐呢?
  “我是个钱还没赚够的老头子,可不希望这好?端端的日子跑了。大的干不了,但?这说几句话的举手之劳,还是能帮一帮的。”
  *
  天朗气清,仍是梅花树下。
  “小姐,您交代的事情都已经吩咐下去了。不少说书先生所在?的茶馆,本?来就与谢家有?生意?来往,他们怕自己失了工作,我们只是去说了一声,他们就一口答应了。”
  谢知秋在?与萧寻初一同下棋时,雀儿匆匆赶过来,向谢知秋汇报。
  雀儿有?些高兴地道:“那?些说书先生,都比想象中干脆呢!有?不少人还是站在?小姐这边的,甚至说不需要我们额外给钱,他们一定会照小姐嘱咐的去讲的。”
  谢知秋手持棋子,一顿,随后微微颔首。
  谢知秋心里有?着成算。
  史守成会从太学生那?里入手,谢知秋并不意?外。
  两人还在?合作期间,史守成就时不时会表现出?对她的不服,恐怕他一直不甘屈居她之下。
  史守成现在?正处于他官场生涯以来,在?朝中话语权最大的时刻,他会在?这个时候与她分道扬镳,也?算意?料之中。
  皇上对黑石的事情心有?余悸,在?公开承认谢知秋和萧寻初交换一事后,就对自己和齐慕先交换的经过三缄其口,连百官中都只有?极少数高官知道事情,流传到凡间的版本?就更是含糊。
  远离朝堂核心的人只知道谢知秋与萧寻初换了身体,还从齐慕先手上救了皇上,但?她如何?救、怎么救的,无人知道细节。
  史守成就是利用这一点,将皇上的情况与谢知秋剥离开来,再借以自己身为礼部尚书对太学、国子监等学府的影响力,击中攻击谢知秋。
  史守成出?了手,谢知秋纵然对胜算没有?太大把握,自也?不会坐以待毙。
  不过,她本?已做好?了孤军奋战、破釜沉舟的准备,最坏的结果,无非是民意?完全被史守成言论的裹挟,她必须要花极大的价钱去收买唯利是图之人,才能勉强觅得?一线生机。
  可实?情,却大大出?乎她的意?料——
  这段日子,雀儿一面帮着她东奔西?走,一面时不时带回她从未想过的消息——
  “小姐,那?位说书的李先生不用我们去沟通,他已经在?帮您说话了,前段日子还因此和茶客吵了架,听?说连果盘都打翻了!”
  “小姐,好?像有?绣坊的绣娘抢在?我们之前,就拿着自己的体己钱在?帮您四?处周旋。”
  “小姐,那?个茶坊的老板娘好?像是您还在?大理寺那?时期审过的一桩案子里的受益人,坊里有?几个伙计说您的坏话,已经被她赶走了……”
  这一桩桩、一件件,虽说数量不算很多,他们遇上的也?不是人人如此,但?零零散散的细节和小事汇聚在?一起,已经足够让谢知秋吃惊。
  谢知秋一路走来,大部分时候都在?单打独斗,顶多是交换身体以后,她身边多了一个萧寻初。
  幼时她在?家中,不要提说要做官,不过是不想轻易结婚,就要被泼上好?几盆冷水。
  这一次,她本?也?打算要独自一人继续在?风暴中前行。
  可没想到,在?许许多多她没有?察觉到的地方,竟出?现了许多细小的声音,尽管力量不算很强大,却的确在?使劲地支持她。
  一阵柔和的清风拂过胸间,夹杂浅浅的栀子花香。
  谢知秋有?些无措。
  说来神奇,她即使在?绝境中都不会轻易动摇,可在?他人的善意?和友好?之举面前,竟表现出?笨拙来。
  萧寻初原也?是担心谢知秋,才天天厚着脸皮跑来谢家见她。
  萧寻初自从换回身体以后,大部分时间都和他哥、叶青两人待在?一起琢磨武器,萧寻光有?实?际的战场经验,给他们两个墨者提供了不少修改见解,让萧寻初和叶青忙得?不亦乐乎。
  不过,自从谢知秋这里出?问题,萧寻初就天天跑来露面,甚至将墨家术的工具都搬来了,谢老爷隔三差五就过来瞪人,萧寻初都没走。
  他面上嬉皮笑?脸的,只说是想见她,但?谢知秋能感觉到,他实?则是关心自己的情况。
  萧寻初在?一旁看到谢知秋的表情,没有?急着下棋,反而笑?道:“虽说怀有?偏见、固执守旧的人不少,但?天下并不全是如此之辈,百姓之中,生着慧眼的人还是有?许多的。
  “你在?月县做过两年知县,在?大理寺断过数千桩案子,新?政更是惠及无数百姓。这世上受过你恩惠、记得?你的人远比你想象得?多。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正是有?此前一点一滴的积累,今日才会有?那?么许多人选择违背主流,站在?你身边。可见你之所为,并不全是无用功。
  “或许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但?过去这数年,你还是改变了许多事情,不是吗?”
  谢知秋微微出?神,良久,方“嗯”了一声。
  *
  若说史守成手上最大的牌是“礼制”和礼部尚书在?读书人中的影响力,那?么谢知秋,也?有?她自己可以出?的牌。
  那?就是“实?绩”和“传奇”。
  很快,在?喧嚣的梁城,又有?另外一种声音传了出?来——
  “人都说自古英雄多男儿,但?凡事总有?例外,正所谓巾帼不让须眉,红颜更甚儿郎,各位看官,您可别急着反驳,且听?我慢慢道来。且说南北朝时期,便?有?传说称,一位花姓女子替父从军,创下千古佳话;往近了说,还有?唐朝女将樊梨花,横刀立马,武功盖世,与父一同出?征,平定北疆之乱。而我今日要说的话,便?是本?朝一位奇女子,其父姓谢,她生于天顺年间,自幼饱读诗书……”
  “我搞不懂诸位为何?如此反对谢知秋入朝为官,这年头还有?多少为民做主的好?官?这一两年的事摆在?眼前,若不让谢大人做官,难道将官位白白让给那?刘求荣之辈贩卖人肝的酒囊饭袋吗?”
  “其实?若要说女子科考做官,我也?不是很赞成,但?谢知秋与普通女子不同。最关键是,我担心,朝廷好?不容易才减了税,若是真像那?些人说的,将谢知秋弄成是妖邪鬼怪,一个妖邪提倡的政策,难道还能继续下去吗?你我明年交的税,要是又变回往年那?样了怎么办?!”
  ……
  谢家闺房,谢知秋独自坐在?屋中,静静地沉思。
  太学里的学生之所以容易被史守成煽动,一来史守成礼部尚书的身份,能给他们实?实?在?在?的好?处;
  二来,科举竞争本?来就已经很激烈,女子为官虽然八字还没一撇,但?的确戳中了这些学生内心深处隐匿的恐惧,生怕自己的对手再增加,所以他们迫不及待地要将可能性扼杀在?萌芽阶段。
  但?市井里的人不同。
  他们都从这段日子的新?政里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现在?的梁城百姓对新?政评价都是很高的。
  谢知秋就借一部分人的口,将“谢知秋”和新?政完全绑在?一起,产生谢知秋离开官场、等于新?政结束的想法。
  如果是从未得?到的东西?,人可能不会有?很强的占有?欲,但?一旦真正得?到过,再让他们从口袋里拿出?来,就很难了。哪怕是展示有?可能被拿走的可能性,就足以让大多数人产生极大的抗拒心理。
  果不其然,有?相?当一批人本?来人云亦云、反对谢知秋入朝,但?一听?说谢知秋不做官,新?政可能会结束,突然就销声匿迹、默不作声了。
  另一方面……
  谢知秋其实?确实?有?循序渐进地推进女子入仕的想法。
  但?要是现在?就把这个狐狸尾巴露出?来,那?必然会掀起惊涛骇浪,受到巨大的阻碍。
  所以,她先藏起了这个心思,而将自己树立成女子中的特例,塑造成一种偏离现实?的、类似花木兰祝英台这般的戏剧传说形象。
  人们对待传说,总是更宽容一些,纵然做出?出?格的事,也?显得?较为合理了。
  如此一来,不说舆论上与反对的人旗鼓相?当,至少不会单方面被压制了。
  剩下的……就是赵泽。
  想到这里,谢知秋微微一凝。
  其实?不管那?些官员什么态度、百姓如何?争论,赵泽始终对她很好?。
  赵泽已经很久没有?正经上朝,但?他不时召集朝臣议事时,从来没有?忘记谢知秋。
  他好?像一直没有?考虑好?今后如何?安排谢知秋的官职,但?对她说话始终温声细语、态度和蔼,远比对其他官员亲近,甚至比起以前与“萧寻初”相?处时,都要更温柔。
  而这……正是谢知秋的不安之处。
  她略一凝神,然后偏过头。
  谢知秋回家后,并不太费心思梳妆打扮,但?毕竟是女子闺房,房间里该有?的东西?都有?。
  在?桌子不远处,就是一面大铜镜,谢知秋望过去,容颜便?映入镜中。
  镜中女子长裙曳地,一头乌发只用一根木簪松散插着,如瀑如云。
  谢知秋气质难与人亲近,但?人人都说她生得?肖母。
  而她母亲温解语……
  曾无人不说是美人。


第一百六十五章 
  赵泽最近心烦得很。
  此时此刻; 正好就?有两个官员在他面前吵架——
  站在左边的?大臣道:“皇上?,让女子?从政弊大于利,这是千古得来的?教训; 您可万万不能糊涂!礼法纲常一旦遭到破坏; 再要?重建可就?难了?!史守成大人性情刚毅,话可能比较直; 但理不错; 皇上?务必慎重考虑!更何况那谢知秋情况妖异; 民间都说是不祥之?兆,甚至有人担心朝廷为妖邪所蛊惑,会招致祸患; 即使是考虑民意; 皇上?也绝不可一意孤行!”
  而右边的?大臣则道:“裘大人这话是什么意思??谢大人以前在朝中?为官时,是皇上?亲自将她点上?来的?,她也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你?现在改口这样说,难道是认为皇上?是分不清正邪、会给国家招致祸患的?昏君吗?”
  “你?!你?血口喷人!臣不过是向皇上?尽忠罢了?,岂容你?妄加罪责!若是男女尊卑可以颠倒; 那幼也可以逆长、下也可以越上?,君臣、父子?、夫妻关系全都不必有所约束,你?难道是想?让天下大乱吗?”
  “皇上?与谢知秋谋划的?新?政实施以来; 成果天下人有目共睹,百姓对皇上?也多是赞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