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社恐靠表情包成了清宫团宠 >

第89章

社恐靠表情包成了清宫团宠-第89章

小说: 社恐靠表情包成了清宫团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姑娘闻言恍然; 更加失望了; 脸也红了; 她一个草民; 竟然肖想贵女过的日子?
  真是既有罪; 又丢人!
  只是这时又听那位贵人小主子问她:“识得、几个字?”
  小姑娘听到这个顿时来了精神; “我和弟弟; 将连环画上的字都识得了,还会写呢!”
  这么厉害?
  “谁教的?”胤祉好奇。
  “村里的老秀才,我们帮他们家干活,求他教我们的!”
  步山问:“村里还有老秀才,不去考取功名吗?”
  小姑娘老成地叹息道:“考了,从三十岁考到六十岁,就是中不了举。”
  这是古代读书人的常态了,历史上蒲松龄也是十九岁考中秀才,到了七十岁才中举……只能说,正常。
  “秀才,住哪里?”
  小姑娘手往一边院外一指,“喏,那里!”
  就在他们家隔壁,是村里最穷的三户之一。
  众人:“???”
  步山疑惑:“一个秀才……无论如何也不该落魄至此吧?”
  大家都知道,考中秀才了就不用交税,所以很多人会将田地挂在秀才名下,自然会给对方些好处。
  小姑娘道:“因为他不死心呀,让他的儿子孙子都读书,没有钱交束脩他就自己教,但花用也大,只靠家里的女人种地,自然穷的。”
  啊这……就跟科举死磕上了吗?
  小姑娘看大家神色,又连忙找补:“但他们家都是好人哦,不像另一家穷的,就是懒出来的!”
  胤祉打算一会儿去秀才家看看,就没再问他的事情,转而又问那小男孩:“你呢?”
  小男孩愣住:“啊?”
  步山:“小主子问你今后有没有什么打算?”
  小男孩比小姑娘紧张多了:“我我我……佃林子,存存钱,读读读书!”
  胤祉:“佃林子?”
  步山同步翻译:“佃林子就能赚到钱?你有好法子?”
  小男孩太紧张了,小姑娘就替他答了:“他跟村里最会种李子树的树根叔学了点本事,看了《红薯救荒记》后,想到能把红薯种在李子林里,到秋天就是双丰收了,总会比往年好的。”
  这回轮到胤祉愣住:“套种?”
  这两个字大家都没听懂,步山也不懂,倒是赫奕知道,他便给大家解释了一番套种原理。
  “这是迟老在农书上教过的,你小小年纪能想到这个,很了不起了!”赫奕顺带还夸了小孩。
  小男孩激动得脸更红了,却因为没跟贵人打过交道,不知道说什么好,反而磕了个头。
  赫奕:“……”
  胤祉想了想,写下套种注意事项,让赫奕讲给小男孩听。
  他对农学的东西不熟悉,只是知道概念
  ,所以写的都是大方向的,具体怎样最好,还得实践出来。
  小男孩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用心地记下:“……嗯嗯,栽种间距……嗯嗯,光照……嗯嗯,这样堆肥啊……”
  赫奕解读完,不止小男孩对胤祉崇拜不已,赫奕也对这个未来‘师侄’刮目相看了。
  小姑娘没忍住问:“贵人金尊玉贵,也懂种地么?”
  步山时常跟着胤祉,知道他的那套理论,“这些都是书本上学的呢,但具体如何种,还得看当地水土和天气等,所以小主子常说,自己只是纸上谈兵罢了,你们要是能种好,那才是本事。”
  步山说了很多,但小男孩听到那句‘都是书上学来的’就震撼到了,他更坚定了以后要攒钱读书的决心了。
  胤祉还想去秀才家,便示意步山小姑娘一点赏钱,就要离开。
  谁知小姑娘突然跪下说:“贵人小主子,钱我不要,书上不是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吗?您这么有本事,能不能教我一样?”
  小姑娘这话一出,所有人都彻底被她惊住了,谁也想不到,一个山村里的小姑娘,能说出这种话来?
  步山给的,可是两个银锭子,足足二十两银,够他们一家生活好些年了。
  不过稍微一想,似乎又合情合理:因为这句话在《红薯救荒记》里出现过,是涧中鱼先生想要教给世人的道理。
  小姑娘是个能活学活用,举一反三的聪明人。
  胤祉愣了好几秒,才对她说:“我再,想想。”
  他没有立刻答应下来,才是对这件事的慎重,那二十两银子也收回来了。
  胤祉若有所思地去了隔壁秀才家,老秀才可比李老头要积极多了,早就在院子里头张望着了,见一群人过来,连忙开门行大礼迎接。
  “免礼。”
  胤祉同样没有进屋,老秀才很积极地道:“贵人可要见见我家其他人?”
  胤祉摇了摇头。
  老秀才心中大感遗憾,又问:“贵人有何差遣,请尽管吩咐!”
  胤祉看时辰也不早了,便道:“考考你。”
  老秀才心中一喜,觉得平步青云的时机来了,连忙又行大礼道:“贵人请考。”
  胤祉看向赫奕,赫奕愣了愣,“我来考?”
  胤祉点点头,费耀色把赫奕夸得天花乱坠的,说他有其祖父之才,又有其父的刚正,总之是文武全才,人品也好。
  赫奕领命,当即出了几道题,要老秀才立即口答。
  谁知老秀才紧张得声音颤抖,脑子一片空白,就跟这几十年他数次入考场时一般,什么也答不上来。
  胤祉:“……”
  赫奕只好放低难度,让他讲学《孝经》,他仍然说不出话来。
  胤祉:“…………”
  这时,屋里冲出来一个小少年,在几米外跪下解释,“贵人恕罪,小人的爷爷一考试就擅忘,其实学问是好的!”
  胤祉懂了,就是一考试就紧张,发挥失常。
  赫奕也是服了,看胤祉没有生气,便对少年道,“那你来答。”
  少年倒是自信满满地答了全部题,胤祉听得出来,水平还不错。
  赫奕问:“你考童生试了吗?”
  少年:“考了,已过了县试和府试,待明年便去考院试。”
  赫奕不由目露赞许,“好好考。”
  胤祉这也算是试过了老秀才的教学水平,他在纸上写了几句话给步山看。
  步山看完就问老秀才,“你可愿在村里办学堂?”
  “啊……呃,”老秀才还没从考试的紧张里缓过来,下意识道:“没、没钱。”
  少年连忙找补:“我爷爷是说,村里
  人也交不起束脩。”
  步山笑道:“咱们小主子呢,从小心善,他想要帮你们办一个‘慈善学堂’,束脩由他来交,您看需要多少银子能办起来?”
  一听这话,秀才的脊梁骨一下子就挺直了,做梦一般直视全场最尊贵的小贵人,激动得红光满面,“您、您是活菩萨啊!”
  “噗!”吴尔衮实在没绷住。
  这一笑让胤祉也红了脸,因为身份的原因被掩藏的社恐问题也冒了出来。
  他倏地站起来就往外走,“步山,你谈。”
  老秀才和少年:“???”
  胤祉身边的人除了赫奕都习以为常,步山直接留下来,和老秀才详谈,胤祉就先走了。
  这半山腰还有一户特别穷的,但小姑娘说了人是懒才穷的,胤祉也没了兴趣,就往山下去了。
  赫奕悄悄问李荣保:“三爷不喜欢人家说他是活菩萨?”
  李荣保憋笑:“别多嘴,三爷听得到。”
  胤祉下山就被大阿哥逮到了,“好啊三弟,你偷偷遛到哪里玩了?!”
  此时已近黄昏,晚照把一树树梨花都染成火焰般的色彩。
  胤祉一转头,就看到兄弟姐妹们已经收获满满地,从另一个山头下来了。
  胤祉不欲多谈,正经道:“迷路了。”
  这理由明明很扯,但是配上胤祉坦然且真诚的眼神,大阿哥居然信了。
  “哎呀,大哥错怪你了,你也别难过,我们猎到一头鹿,一会儿烤了,最好的那块肉给你吃!”
  胤祉脸不红心不跳地应下,“谢谢大哥!”
  其余人:“……”
  算了,老三一定有他的要事,不跟他计较了。
  康熙秉承着不扰民的宗旨,早已带着两位皇太后赏过花、看过庄稼,回营地了,只派了几队侍卫外出寻人。
  胤祉回到营地,没多久,步山也回来了,给胤祉说了个建学堂的数,老秀才是个实在人,说一年只要二十两银子,其中包括给他的薪俸。
  说完这个,步山又说起一件趣事:“原来秀才隔壁那个叫妞儿的小姑娘,买了《智斗偷马贼》,又磨着秀才教会了上面的字后,就把连环画以一文钱一天的价格,租给别人看了。”
  “嗯?”胤祉感兴趣了。
  步山:“如果让妞儿讲话本故事,就另外给一文钱,如果想学字,就一个字一文钱。”
  胤祉觉得好玩,好奇问:“赚钱没?”
  步山笑道:“奴才后来去问了妞儿,她说赚回了八十多文钱,又用其中二十文钱,借了别人的《红薯救荒记》来看和学字。”
  胤祉忍不住夸她:“脑子好。”
  “是呢,”步山也欣赏那孩子,“所以爷想到授人以什么渔了吗?”
  胤祉略一沉吟,点点头,接着就钻回自己的营帐,唰唰唰写就一份计划书。
  明日一早便要启程,他要做点什么,得在今晚做好。
  写好计划书之后,他才去了烧篝火的地方,主子们都在那里烤猎物吃呢。
  胤祉等大家都吃饱以后,他上前,把计划书呈给了汗阿玛。
  康熙笑问,“下午画画了?”
  他还以为是胤祉下午画了李花。
  翻开来看了几眼后,康熙的神色就正经起来,“你为何会作此想?”
  胤祉一顿,招手唤来赫奕,好叫他在汗阿玛面前也刷个脸。
  “把、妞儿、的话,说一遍。”
  赫奕一开始有点茫然,不知是哪一句,但在康熙看过来的瞬间,他立刻想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话。
  “回禀皇上,三爷给那妞儿赏钱,她却不要,说是看过《红薯救荒记》里一句话,‘授人以鱼不
  如授人以渔’,求三爷为她指条明路。”
  这话说出来,连康熙都对山村里一个小姑娘露出赞许的神色,接着表情又有些微妙,“看来,连环画没白画啊。”
  他这句话听在别人耳朵里意味不明,胤祉却听懂了是在夸他,骄傲地挺了挺小胸脯。
  这个计划书匆匆写就,比较简单,康熙翻到最后,看到每年所费也才不足五十两银子的结论。
  只是……
  康熙看向胤祉,认真对他道:“你此次随朕南巡,看到如李花村的地方,不会下百数,且比这里穷苦的人比比皆是,难不成你每个都帮?”
  胤祉摇了摇头,“随缘。”
  他一个人哪里能帮得了那么多人呢,没必要给自己上道德枷锁。
  康熙:“也罢,我便帮你将这些人召来。”
  康熙让参加这简单烤肉宴的随行官员先行回处理政事的大帐,只留了侍卫。
  大阿哥和太子见胤祉有事的样子,便走过来询问。
  胤祉看了看自己庞大的兄弟姐妹团体,心里生出一个主意。
  未几,李员外、村长和老李头家的姐弟、老秀才和童生少年,便被传召了过来。
  胤祉没有直接给计划书,而是先跟员外郎说,他要买地。
  “买、买地?”李员外诚惶诚恐,“小主子您看中了哪块地,小的双手奉上便是了!”
  田地就是李员外的命根,他肉痛不已。
  他们村运气好,当初八旗圈地的时候没有被圈进去,他家才能发达起来。没想到,今天还是免不了被圈地。
  不料面前的小主子却坚持要买,“不多,三十亩,市价。”
  而且他要的也不是良田,而是随意划了一块,还包含山林。
  才要三十亩?!李员外喜出望外,当即给了个低于市价的一百两银子,由皇上做‘中人’,签了文书,
  不料他刚松一口气,大阿哥走了过来,“三弟买地啊?那我也要买。”
  太子:“算孤一份。”
  大公主:“公主能不能买?”
  李员外:“…………”
  皇子公主加起来九人,连两位皇太后也来凑热闹,加起来买了三百亩田和三个山头的李子林,买完直接都送了胤祉。
  李员外差点哭了,他家的地少了好多!
  说实话这些地卖出去的价,还不如他今日准备送给皇上的珠宝箱价值高,但是地是不一样啊,这是他们家几代人的积累啊!
  看到他内心滴血的表情,胤祉就乐了。他这算是强买土地,但也只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罢了,这些地,很多是李员外对村民趁火打劫或强买的。
  李员外原以为这就完事儿了,谁知步山又道:“哎呀,买了咱们也没人来种,可怎么办啊?”
  村长积极提议,“可佃给村里人种,就按李员外的佃租收如何?”
  此地靠近京城,若是贵人们能惦记着地多派人来看看,或者来游玩,于村子总是好事儿。
  太子笑问:“佃租、几成?”
  村长:“qi……”
  李员外慌忙打断:“四成!但主子们乃天潢贵胄,可收高点儿。”
  朝廷田赋收的是五成,他明面儿上怎么敢收得比皇上还高?
  实际上,他收的是七成,丰年甚至八成。反正那些贱民,饿不死就行,他自觉已经很仁慈了。
  胤祉却摇头道:“不,我不可、越过,汗阿玛,也四成。”
  李员外不自觉地擦汗,“是是是!”
  他心里发苦,往后和阿哥们的地一块儿收租,他要么只能收四成,要么雇长工,要么选择瞒天过海。
  嗯,最后一个选择,还是有那
  么点可行性的。
  李员外暂且退到一边去了,贵人主子唤了村长和老秀才爷孙上前。
  李员外正要去听他们说什么,旁边就站过来一个小太监,“李员外,你以为咱主子为什么买地?”
  那小太监不高,李员外连忙把身子弓了又弓,“还请公公指点?”
  小太监是扎布,他冷笑道:“咱主子会缺这么一块地?你李员外是个什么玩意儿,咱主子一眼就看出来了,念你没有害过人命,给你个机会,以后做个好人。”
  李员外顿时冒了一身冷汗,只敢连连应是。被如此敲打,他再不敢存着侥幸心理。
  过了好一会儿,李员外听到皇上开口了才回神。
  康熙:“这学堂不收束脩,学生一多开销便太大了。”
  村长说:“那便只收本村的孩子。”
  步山:“可咱小主子心善,这附近愿意读书的孩子,他都想帮一把。”
  李员外忽然福至心灵,跪下道:“禀小主子,奴、奴才愿出钱资助学堂!”
  步山立刻笑道:“李员外大善啊,您愿意行善积德,定是家风清正,李家必能长久立世。”
  康熙:“然也。”
  得了皇上这两个字,李员外就如被天上的馅饼砸中,整个人都飘飘然了。
  步山笑道:“小主子说了,既如此,此学堂便公开透明地接受他人捐助,到时候,自会给捐助的善人们立碑。”
  最后,胤祉只出了二十两银子,给老秀才做初步学堂的构建,而李员外当即就拿出了一百两,此事便敲定了。
  “还请小贵人给学堂起名。”妞儿大着胆子出声。
  胤祉一顿,看向康熙。
  如果皇帝愿意起名,那……
  康熙却一样就看穿他的打算:“你自己要办的学堂,你自己起名。”
  胤祉点点头,取出纸笔,写下‘长风慈善学堂’六字。
  “好名字!”老秀才拍着大腿闭眼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胤祉心情不错地点点头,他就是这个意思,老秀才这马屁拍到点子上了。
  本以为此事告一段落,谁料妞儿再次大胆地开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