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恐靠表情包成了清宫团宠-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二,噶尔丹军队穷凶极恶,残害我大清子民,身为大清男子,谁不想做那杀敌救民的巴图鲁?”
“其三……三爷于我有救命之恩,三爷亲姐二公主被噶尔丹算计,奴才气不过,想亲手射杀那些狗贼!”
马武说完,眼巴巴地看着胤祉,希望他能同意。
胤祉抿抿唇,前两条理由估计是凑数的,最后一条才是马武真正所想。
可胤祉不觉得他对马武有什么救命之恩,不需要他拿命来报答。
“当初救你,是为了、不想太子犯错,不是为了你。”胤祉坦坦荡荡道,“所以你,大可不必、放在心上。况且,太子哥哥也、不可能打死你,何来‘救命’一说?”
“不是的!”马武急切道,“当初太子殿下虽然不会打死奴才,但若没有三爷您后来的提携和保护,我们全家的处境会更加艰难……”
三爷不知道,那天若没有他阻止,他受皮肉之苦事小、得罪皇太子事大!
原本他们家就几近没落,经常招人奚落欺负了,若是再得罪太子,那么落井下石、欺辱他们兄弟四人的也会更多!
有些人动动手指,就能让他们四人丢了差事。宫里的差事丢了,就再也没法护住阿玛和哥哥们留下来的家底了。
且当时他正准备成亲,岳家是阿玛在世时给他订下的,他和未婚妻也算两小无猜,两人互相倾慕。可就在他出事那两天,岳家便来退婚了。若不是三爷替他在皇上面前说项,让他升了官又在尚书房当值,他可能此生就与自己如今的夫人无缘了……
那时候马武兄弟几人,就在家里郑重约定好,以后一定要报答三爷的大恩大德。
而马武则自己暗暗发誓,此生都要奉三爷为主,对他绝对忠诚、为他冲锋陷阵!
听马武讲完前因,胤祉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他觉得自己也没做什么,怎么搞得一副跟恩重如山的架势?
“即便如此,”胤祉缓缓道,“我也不想你去。”
胤祉想起马武好像才成亲没几天,就跟着圣驾南巡了,之后又跟自己留在苏州,竟然新婚没多久就叫小两口异地分离了大半年?
这让他更感愧疚,更不想马武去了。人家夫妻情比金坚,他不愿再因为自己,他们分隔两地。
马武见胤祉又要拒绝,忽然大声道:“三爷,奴才……想挣军功,光耀门楣!”
胤祉:“呃……”
马武坚定道:“奴才,不想再被人可怜、被人取笑、被人随意欺负!不想被岳家看不起!我想让夫人跟着我过得比其他人都好、都风光,让她知道自己没有嫁错人!”
这几句倒是掷地有声,应该也是心里话,如果是这个理由的话,简直不应该阻止。
“你的兄弟和夫人,同意你去打仗么?”
有戏!
马武眼前一亮,“同意的!我大哥马斯喀也去!”
胤祉再次确认:“你夫人、也同意?”
马武用力点头,“嗯嗯,她总跟奴才说,要好好报答您!”
胤祉沉吟了一会儿,说:“三百火器营精兵是不是太少了?”
马武欣喜若狂,“多谢三爷成全!三百是有点少,但奴才去了前方,可以多教一些人的!”
“活着回来。”
最终,胤祉说出了这四个字。
“奴才遵命!”
……
过了几天,胤祉那套‘花开得太美是花的错吗’理论,经过陈梦雷一番润色,变成一篇针砭时事的文章,刊登在《京城日报》上,销往了大清各地。
如此大剌剌地议论国事,瞬间掀起了轩然大波!
民间,人人佩服这位‘佚名’的文人,勇气可嘉、敢于说真话、不怕死!
也敬佩《京城日报》竟然敢刊登这样的文章,就不怕被皇上治罪吗?
一时间,识字的人都想要买一份报纸看看这文章,是何等的犀利、何等的精辟、何等的有见地!
朝堂上,自然也有一堆大臣谈及此事,认为应该将报社关停,审稿人和作者都该治罪。
结果,“作者是谁朕不知道,但这篇稿子是朕审的。你们要把朕抓起来,治朕什么罪?”
“扑通、扑通——”
康熙一句话,叫所有人跪下请罪,惶恐得大气都不敢出。
“行了,开个玩笑。”
文武百官:“……”
他们是该笑,还是不该笑?
稿子是皇上审的,这消息不知道怎么传到了民间。
几日前原本就被买断货的报纸,如今更是变得‘一纸难求’,有人高价收购,并珍重地收藏起来,简直将之奉为圣旨!
好在《京城日报》十分上道,将那篇文章,又印在最新的日报上,还一气儿印了十万份,半日内便销售一空。
——被商人批走了绝大部分,售往大清各地。
如此的宣传力度下,大清百姓们大多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开始为公主鸣不平、对噶尔丹狗贼同仇敌忾!
民间主战的呼声很高,军中亦然。
胤祉特地抽调了人手,原本也想在军中办了一份读物,为的就是给士兵们做思想品德教育和学习军人精神。
可惜底层士兵们几乎都不识字,办军队读物的计划暂且作罢,改为启蒙课和每三天一次的思想品德课。
而给他们上课的老师,不是将军、不是文官,甚至有的都不算读书人,他们是……跟胤祉有着神秘磁场的——说书先生们!
要激发已经成年的文盲学习文化太难了,所以寓教于乐和用讲故事的方式,以及极具感染力和煽动性的说话方式,无疑效果更好。
……
戍卫京城的三万精兵,最近训练有素,颇有成效,康熙准备调出一万,再从其他军中调集九万人马,集结十万将士,西征噶尔丹!
然而圣旨未下,麻勒吉和兵部官员就纷纷回禀说,军中许多将领自请出征,几乎达到了十之七八之数。
不但如此,昔日战功赫赫的大将军们,也一个个热血沸腾,争着抢着要去拿噶尔丹的狗头!
康熙太阳穴跳了跳,十之七八,剩下的那点兵力哪里够守住京城?
但说实话,如今要论起精良,京城麻勒吉手里这三万多兵马和丰台大营五万多兵马,经过两个多月的训练,已经比其他地方的军队,胜上五倍十倍了!
最终,朝臣们多番商议后,决定派出京城一半兵马,再从别处调来军队帮忙守卫京城,并与京城军队同样练兵。
调集西征的其余人马同样精良,十万兵马直接从人数上就碾压了噶尔丹大军!
而此次西征的主将,是被任命为‘征西大将军’的裕亲王福全,副将是‘安北将军’董鄂·费扬古和‘平逆将军’佟国纲。
六月中旬,康熙带领三位皇子,亲自于午门为大军践行,仪式隆重。
“皇兄,朕等着你得胜归来,好在这午门,犒赏三军!”康熙亲自赐酒。
三位大将军受宠若惊,温酒下肚,自是一番慷慨陈词、信誓旦旦!
大军出发,军队威仪比往昔更胜十筹!沿途观看的百姓无不欢呼、叫好!
看着这样一支雄赳赳气昂昂、军容整齐的军队,无人不相信他们会打胜仗!
而有着这样好的军容军貌,除了训练有方,就是胤祉的功劳了——他不但亲自设计改进军装甲胄,还将苏州纺织厂这将近一年来产出的棉布都捐出来,给士兵做军装。
他也不藏着掖着了,就以他自己诚郡王的名义,让所有出征的士兵都穿上了新军装、领到了安家费和各种优厚的补贴。连军眷也受到优待,会被他的工厂优先录用。
军中,无人不称颂三阿哥诚郡王爱兵如子,也无人不跟三阿哥同仇敌忾!
欺负三阿哥的亲姐就是欺负他们的亲姐!是可忍孰不可忍!!
大军势如破竹!!!
噶尔丹的散兵根本不敢正面对抗,听到清军行军而来,就吓得闻风丧胆、作鸟兽散。
西征大军迅速将漠南蒙古护在身后,正面对上噶尔丹大军,打得对方节节败退!
数月后,前方的好消息一个又一个地传回来时,胤祉也收到了马武的信。
信上说,噶尔丹很是狡猾,一直躲在后方不敢露脸,让马武没有以里步铳暗杀的机会。
胤祉轻笑一声,哎呀,之前打草惊蛇了。
马武还说,若不是胤祉有过交代,他真想潜入敌营去将人爆头了!
噶尔丹的军队也狡猾得很,一开始,他们确实连连在里步铳和连珠火铳下吃了许多亏,但随着清军追着他们深入草原,就逐渐失去了优势。
饶是清军以新的练兵之法多练了数个月,也比不过从小在草原长大的蒙古骑兵,在草原上如鱼得水。
他们分成无数散兵,顺利逃走。等再次出现,所有冲锋兵都有了盾牌,差点叫清军吃了亏。
好在,他们还是低估了新火器的威力,死伤惨重,也才伤了清军几十人。
如今噶尔丹大军已不再恋战,几乎退出了漠北蒙古的地界,并派出使者来表示全是误会一场,希望能以漠北蒙古为界,和平共处。
裕亲王福全送来的折子上,正请示康熙,是否要继续追击,还是谈和后班师回朝?
康熙有意考校三个皇子,特意单独召见他们,问他们的意见。
胤祉:“。”
按他的想法,当然是继续打,打到噶尔丹的老巢!打得他再也生不出反抗心思!!打得他叫爸爸,我再也不敢称汗了!!然后跟漠南蒙古一般,完全归顺清廷。
不然只要给噶尔丹喘息一会儿,他立刻就会卷土重来了!
按原身说的,噶尔丹最春风得意时,占据了长城以北的大片疆域,领地占地面积甚至可与大清相当!
可是胤祉不能这么说,不然汗阿玛可能因为怀疑他的能力,而永远不给他领兵的机会。
胤祉:“不如以退为进?”
第178章 第 178 章
汗阿玛和两个哥哥都看过来; “怎么说?”
胤祉表示,若是城池攻防,清军有绝对的优势。但不得不承认; 在草原上,只要噶尔丹的骑兵分散开; 就会变成对清军极大的消耗。
继续追击; 对于清军来说是非常不划算的。噶尔丹已经透露出退让的意思; 再者草原的领地打下来也是照样给蒙古人治理,那么辽阔的疆域,每年纳的贡礼还没一个繁华州府的税收高。
没有什么好处的事情; 清军自然不会再有那么高的战意了。
所以胤祉才没有说出想端了噶尔丹老巢的想法; 目前来说,成本过高、回报太低太低。
而之所以说‘以退为进’; 主要还是喀尔喀三大部落的态度太过含糊。求助的时候好话说尽,但噶尔丹军队一退,他们还是不愿如漠南一般彻底归顺清廷。
如此,朝廷无法调动他们的兵马布防,没道理还在漠北替他们守卫疆域,不如退到长城以南; 再伺机而动。
至于要不要撤军回京; 胤祉认为既然清军骑兵是短板,那就留在那里练兵; 练好了的就可以换防回来,再安排一批军队去草原特训,直至大部分军队都拥有更高的草原作战素质。
“说得挺好。”康熙耐心地听胤祉磕磕巴巴说完; 评价道。
又问另外两人:“你们觉得呢?”
胤礽:“三弟是觉得噶尔丹还会卷土重来; 才让大军暂不撤回; 在那里震慑他们吗?”
胤祉点头。
胤禔道:“那也没必要让那么多军队,都特训草原作战能力吧?实在是太耗费军饷了。”
要知道,此次大军西征,可是给十万将士都提高了军饷,方方面面都有优待,要是换防过去练兵的军队都如此补贴,那将是非常大的一笔开支。
就算三弟再会赚钱,也不能就这样养着这些兵啊,养得来吗?
胤祉反问:“提升全大清、的兵力,为何没必要?”
胤禔:“如今除了噶尔丹和罗刹国,已经没什么需要打仗的地方了,耗费巨资练兵,连寻常百姓都会觉得没必要。”
康熙听了微微挑眉,看向太子胤礽,“你觉得有没有必要。”
胤礽毫不犹豫:“有。”
康熙眼底露出赞许,让他细细道出理由。
胤礽:“纵观历史,诸多王朝灭亡时,军队几无一战之力,若有强兵,又岂会遇上民乱就一溃千里?因无战事就疏于练兵,长此以往,只会养出一堆蛀虫!”
胤祉点点头,二哥从小被汗阿玛亲子教养,耳濡目染,眼光确实会比大哥要长远一些。
胤礽话锋一转,又道:“可要在战事全无之时保持军队兵力,确实很难。”
胤禔:“就是啊!以后大清越来越好,无人敢犯,没有敌人,士兵也不会按这种高强度好好练兵的。”
胤祉看了看汗阿玛,见他完全一副继续听他们讨论的悠哉样子,只好自己去引导两个哥哥。
“你们觉得,历代的盛世,如何维持和平?”
胤禔自觉刚刚输了胤礽一筹,抢答道:“自然是国富民强、兵强马壮,威慑住了蕞尔小国,自然无人敢犯。”
“那如今,大清兵力,能威慑住、噶尔丹、和罗刹国吗?”
“……不能。”
胤礽接话道:“所以,他们会卷土重来。”
胤禔:“但是又回到了那个问题,只为了防备他们如此练兵,太不划算了。民间不是有句话,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
胤祉丝毫不给大哥面子:“这句话、不适合军事。就是要一直、处于备战。”
胤禔不服,还想说什么,胤祉立刻又问:“大哥觉得、西洋人会来、攻
占大清吗?”
“怎么可能?!”胤禔觉得胤祉真是杞人忧天,“先不说西洋人离大清远隔重洋,轮船又能运来多少兵力?就说那语言不通,把大清打下来又能如何治理?”
“何需治理?”胤祉道:“正因语言不通,视为异族、牲畜,百姓全部、掳去做奴隶,挖矿、开荒、种地。”
胤禔拧眉,听得很不舒服,“你为何会这么想?”
康熙眉心一跳,却没有阻止胤祉继续往下说。
“不是我想的,已经有人、这么做了。不信,问汗阿玛,什么叫‘日不落帝国’?”
康熙看着胤祉,“你为何知道这么多?”
胤祉耸耸肩,“在苏州,洋人说的。”
康熙其实也觉得胤祉杞人忧天了,那些洋人打的都是蛮夷之地和弱小国家,哪里敢觊觎大清这等大国了?
康熙:“那你便给大家说说吧。”
胤祉鼓了鼓嘴巴,怀疑汗阿玛就是故意逗他,明知道他说话费劲,还要他解说那么多,还不让他提笔写字!
“不说了!”胤祉赌气,反正他说了,他们也不当回事。
现在告诉他们两百多年后,会有八国联军攻打大清,也挺扯淡的。
但他不想说了,大阿哥和太子却被‘日不落帝国’给勾起了兴趣,非要他解释。
胤祉被他们勾着肩膀晃来晃去,烦得不行,才给他们解释如今荷兰和英格兰等国是如何发展‘殖民地’来壮大自己国家的。
听完他的描述,两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接着就听到胤祉问康熙:“汗阿玛,您是觉得,他们会、止步于此吗?”
康熙笃定道:“他们不敢!”
胤祉:“现在是不敢。可汗阿玛敢说,大清以后的、皇帝,还能有、比您厉害的吗?”
康熙一怔。
胤祉的语气也很笃定,“我觉得没有!”
康熙:“……”
莫名就被拍了个‘彩虹屁’,康熙有点暗爽。
胤禔&胤礽:“……”
虽然但是,他们不服!
谁说以后的皇帝就不能比汗阿玛厉害了?当然,他们现在不敢说出来。但是他们都相信自己在汗阿玛之后,若能……一定会做个圣明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