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社恐靠表情包成了清宫团宠 >

第116章

社恐靠表情包成了清宫团宠-第116章

小说: 社恐靠表情包成了清宫团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步山:“是的,大师。”
  超揆:“那为师便带你好好游玩一番; 毕竟; 今后这样悠闲的机会,不多了。”
  胤祉:“…………”
  师父,当个闲云野鹤的老和尚哪里不好啦?
  胤祉是个容易焦虑的社恐; 得知逍遥日子快没有了,整个人都蔫儿了; 哪还有游玩的心思?
  超揆笑而不语; 领着他们进了佛堂; 让他们在佛祖面前跪下,跟着自己诵了一段经。
  胤祉的心情很快就平静了下来,听到师父宁静悠远的声音,“既来之,则安之。徒儿,你行善积德造福百姓,功德无量,佛祖会赐福于你的。”
  胤祉的心神微微震动,其实,他做这些事没有想过‘功德’,多是率性而为。
  根本原因,是因为他社恐,前世很多事情都做不到。如今有个尊贵的身份、有言听计从的侍从后,很多事情变得简单,他才有兴趣去做前世无法做到的事情的。
  似是看出了胤祉的想法,超揆点头道:“不必心虚,你本心至善。”
  胤祉咧嘴对他一笑。
  转头就给寒山寺捐了二百两的香火钱,带着挂名在这里的师父回府了。
  超揆行囊简单,满身尘土,却有一种超然物外的从容。
  总之就是,一副高人模样。
  到了允府,所有人见了他都会自动停下来,双手合十与他见礼。
  胤祉眨眨眼,对百姓在宗教信仰上的虔诚有了新的认知。
  超揆安顿好后,胤祉兴致勃勃地要带他去看自己的产业,超揆却拒绝了。
  超揆:“事不宜迟,今日就开始学吧。”
  胤祉:“!”
  超揆:“你好好学,力争在三个月内学完,师父还想在有生之年多走些地方呢。”
  胤祉:“……”
  接下来几天,胤祉的日常变成了:早起进学、下午进学,晚上……还要去汤斌那里进学。
  QAQ……
  胤祉不但没了玩的时间,连做生意的事情都没时间管了,练武的时间更是只能用挤的。
  “这样下去不行啊……”步山道出了胤祉的心声。
  “嗯嗯嗯!”课业更加繁重的李荣保拼命点头。
  好不容易捱到胤祉争取来的逢六休一的休沐日,胤祉赶忙把师父带去巡视自己的
  产业。
  卖场、外卖行,以及建设中的玻璃厂和香皂厂。
  他想让师父看看他干的大事有多么忙碌,让他看在自己做了很多好事的份上,让自己松一松。
  可超揆的神色一直平静淡定,只颔首表示知道了,不太感兴趣的样子,更别说有所动摇了。
  直到胤祉带他去看了‘手艺人培训营’,见到了沉迷发明创造的戴梓和黄履庄。
  超揆先是被黄履庄的机械狗惊到,接着又被两人正讨论的有关齿轮组的数学题吸引了注意力。
  此时,戴、黄二人凑到一起,在研究动力系统,并且遇到了难题,正沉迷于解题无可自拔,压根没发现胤祉来了。
  超揆安静地在一旁听了一会儿,忽然出声:“阿弥陀佛,对于两位的困惑,贫僧有点想法……”
  未几,三人聊到了一处,数学题也迎刃而解。戴、黄二人又是一副遇到‘知音’的表情,拉着超揆继续讨论数学题。
  被彻底无视的胤祉:“…………”
  好消息是,他发现师父很喜欢数学题,而他,正好有一整套翻译好的《几何原本》。
  送出《几何原本》后,胤祉终于得到了大半天的自由支配时间,而戴、黄二人的创造发明,也得到了超揆不小的助力。
  八月,天气逐渐转凉。
  胤祉的玻璃厂却是热火朝天的景象,中秋节,潘景文终于拿到了第一批他定制尺寸的玻璃板,当即就运往了松江安装。
  胤祉早前就给他出了个主意:找一个屋子,将平板玻璃做成各式各样的玻璃窗,展示给客人看,不愁没有订单。
  潘景文看香皂在松江卖得好,也打算把玻璃先在松江卖给洋人,先赚回本再说。
  听说他要做洋人的生意,胤祉很是支持,还免费帮他写了几句洋文的宣传语,让他做成传单,去码头免费发给洋人。
  广告的效果果然好,他摆在铺子里的、当初义卖会上展示过的巨幅平板玻璃,日日都有洋人特意来观摩,流露出谈买卖的意向。
  香皂是被胤祉定了不能变更的售价的,玻璃板也有售价要求,但跟香皂不一样,玻璃胤祉不让他低价卖,定了个底价。
  比如一扇玻璃窗大的玻璃,售价五百两纹银。
  ‘样板间’装好以后,‘潘家玻璃房’的铺子就开张了,胤祉也以涧中鱼先生的名义送了礼物去给他贺喜。
  潘景文本以为,玻璃的售价会被嫌贵,只能赚有钱人的生意,但没想到……洋人们那副‘捡到大便宜了’的表情,藏都藏不住。
  开张当日,就有来自不同地方的洋人,来找他谈大单子,听说了价格和关税上的高昂,也没有把他们劝退。
  开业三天,潘景文就签了几十万两的订单!
  潘景文整个人都惊喜得恍惚了,一个月回本有木有?!
  暴利啊!
  潘景文虽然不知道玻璃的成本几何,但涧中鱼先生做到了当初在东昌府承诺的那样:进货价远远低于售价,他赚的可比先生的厂子多多了!
  以至于,潘景文转过头来找胤祉出货的时候,都有些心虚。
  他心想,涧中鱼先生要是自己做这门生意,何愁筹不到五十万两银子和十万石粮食?
  所以,涧中鱼先生真的是活菩萨吧……
  掌握了技术,做玻璃的成本其实特别低,潘景文要得越多,玻璃厂自然就赚得越多。
  只是,“爷,咱们这不是便宜了潘家吗?”
  胤祉摇摇头,“根基浅。”
  他只说了三个字,步山却明白了,爷这是说他们根基浅,若是太惹眼容易招祸,站不住脚跟。
  至于潘家——其实原本胤祉是想通过义卖,给这独家买卖权寻一
  个苏州本地最有实力的大商人的。
  谁知最后是潘家得了去。
  潘家也不如其他苏州老世家,但既然他们选了出头,应该也是做好承受的准备的。
  很快,玻璃成了松江市场上奇货可居的稀罕物,并且供不应求。
  潘家玻璃房的订单,一直签到了三个月后。
  为了跟潘景文打好关系,以谈成玻璃板的生意,洋人们开始设法讨好潘景文。
  潘景文感念涧中鱼先生的恩情,按照先生的要求,对洋人流露出了长期、大量进口棉花的意向。
  洋人上道,纷纷表示没有问题,愿意帮他促成此事,且价格会很低。
  事情进行得很顺利,潘景文写信给涧中鱼先生报喜,没忍住好奇,还是问了一嘴,要那么多棉花做什么?
  涧中鱼回他:‘大清的棉花不足以让所有百姓穿暖。’
  潘景文被震到了,先生他……想要让所有百姓都穿暖?
  如果这话是别人说出来的,他可能会觉得对方不自量力还爱吹牛皮,可如果是先生的话,不知道为什么就给他一种信服感,一种相信他一定能做到的豪情壮志……
  过完中秋节,一个消息再次轰动了江宁府:涧中鱼先生的香皂厂和织布厂,高薪酬招大量女工。
  比起满州姑奶奶,汉人女子除非迫不得已,即使在苏州这样的繁华之地,都几乎是足不出户的。
  一看到招募告示,是要女子直接住到‘厂子’里做长工,很多酸儒都觉得惊世骇俗!
  如果是个别人到大户人家里做工还好说,但这是要招好几百人,而且都住在厂子里不回家,不伺候公婆、不管孩子、不照看家中,这像什么话?!
  然而这招募告示看在很多家境窘迫的女子眼里,却无疑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一个月两百文到二两银子不等,傻子才不要!
  然而这招募告示贴出去没多久,就已经有人写诗骂涧中鱼先生了,说他妄为文人、有辱斯文!
  胤祉:“………………”


第150章 第 150 章
  胤祉原本不在意别人说什么的; 因为他给到工人的,绝对是这个朝代最高的待遇了。
  上次招收手艺人,也有招女手艺人和纺织女工; 但是一个来考试的女人也没有。
  当时他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只以为是没有女人学手艺,而苏州城内会纺织的女工也都有事做了。
  直到这次招工; 他发现来的多是乡下四五十岁的老农妇; 年轻力健的也就看着特别穷困的几个,那种擅长纺织的女工; 更是一个也没有。
  胤祉emo了。
  他看到那些穷苦的老农妇; 也是能干活的; 只是效率慢,也不忍心拒绝她们,只要能干活的,都留下了。
  只是整了个试用期,一个月后若是偷懒的、或者真的干不动的,会调动,或者劝退。
  但这些人显然满足不了香皂厂和即将投入生产的纺织厂的生产力。
  步山不忿:“是不是欺负咱们外地人?”
  苏州其实有很多小作坊; 纺纱的、织布的家庭小作坊,里面也有女工,但那些酸儒就没有说什么。
  “那是因为那些都是在雇主家里的,每家也就五六个女工; 相当于是熟人走动。”
  曹寅父亲在江宁织造任上多年; 他也比较了解这边的民情,胤祉正好也是将纺织厂的事情交给他做。
  几人正犯愁着; 这时; 一个卖场的学徒正好来送账本。
  他看了看那招募告示; 嘿嘿笑道:“主子,您这告示上,其实少写了那最打动人的东西。”
  众人看过去,“是什么?”
  学徒笑道:“是工服和伙食啊! ”
  众人:“……啊。”
  学徒:“要是知道来了这边就能穿新衣、每天都能吃到肉和白米白面,就是不要工钱都有大把人抢着来的。”
  众人:“。”
  好有道理!
  可不是么,平民百姓就是想着吃好穿好,而胤祉给的待遇里,吃穿住的投入可比那二百文钱还多呢。
  只是在胤祉的认知里,这是理所当然的该提供的,没有想过别人家不会给雇工这么好的吃穿。
  “你小子机灵啊,叫什么名字,还识字呢?”步山看胤祉那恍然了悟的神色,就替他夸起了那学徒。
  学徒高兴地报了姓名,“小的叫沈平安,在卖场当卖手学徒,字都是跟着唐岳师父学的。”
  这么短时间学的字就能看懂告示了,那可不是一般的聪明。
  胤祉:“赏。”
  步山便赏了沈平安二两银子,“得了,主子记住你了。回去好好学,以后主子用上你的地方肯定还不少。”
  沈平安大喜,接了赏,到底是少年心性,又说了几句豪言壮语,才告退了。
  等他走了,曹寅噗嗤乐了,“步山你这张口就来的本事啊……”
  沈平安不会知道,他不是第一个被步山这么画饼的人了,卖场的卖手学徒都是唐岳经过好几轮筛选挑出来的人,就没有不聪明、不机灵的。
  而上一批招收的手艺人和学徒,也都是百里挑一,都是各有本事的。步山是找着机会就夸人,夸得那一个个的,跟打了鸡血似的。
  曹寅不由在心里暗叹,他就从没见过步山这样完全没有架子还爱夸人的大太监。不过,想到他跟着的,是胤祉那样本性纯良的主子,又好像不奇怪了。
  胤祉重新印刷了一批招募告示,这次,对于年龄的要求也有了调整。而最重要的是,加上每季一人两套新衣、伙食每天有肉有白米白面的待遇。
  新告示贴出去的第二天,百姓们就沸腾了!
  酸儒们也炸了——他们觉得涧中鱼为了虚名在骗人。
  每季两套新衣、每日有
  肉有白米白面,怎么可能?这样的神仙日子,就是寻常富户都过不上!
  可他们说的话再也没人在意了,因为很快就有已经享受到这‘神仙日子’的雇工们出来现身说法了。
  他们正是日日穿梭在苏州城里的‘外卖员’,他们穿着样式一模一样的齐整棉布衣裳,气色红润、脊背挺直、格外精神,那外形已说明了一切。
  苏州府的告示栏前,有书生喊着让大家不要上当,当即就有人不满地呛回去了。
  “你是眼瞎吗?看到那些外卖员和卖场的卖手了吗?”
  “我认识那个贰拾叁号外卖员,刚做这个的时候,他有个外号叫‘瘦猴’,你们看他现在壮的!这才不到一个月吧,肯定是吃得好啊!”
  “是啊我也认识一个,以前可是大户人家里的长工,穿得破破烂烂还特别瘦,现在不但穿得体面,还长胖了。”
  “所以说要怎样才能给先生做工啊?”
  “为什么只招女工啊,男的要不要?”
  “先生是干大事的,以后肯定要啊!想啥呢,还不赶紧回家,让家里的娘们去试试,看能不能考过?”
  “对对,去晚了没准人就招满了!”
  ……
  这一回,两个厂子不但很快招满了人,纺织女工那边提高了技艺门槛,还顺利地招够了熟手。
  此后每天,仍不断有人到厂子门口问,什么时候再招人?得到的是人已招满,让他们之后多留意告示的消息。
  而新招来的女工们,从一开始的难以置信、试试看,变成了惊喜、狂喜。
  那些家里离得近的,下了工回家,就把这令人艳羡的好事儿给传了开去。
  “真的,是一块一块的肉,不是肉末星子,白米饭、白面馒头、肉包子、蛋肉饺子,每天都不重样儿的!”
  “那你们可真是捡了大便宜了!吃这么好,活儿定是很苦吧?”
  “不苦啊,厂子里干得多赚得多,手脚麻利的,一个月三四百文都不是问题呢!手脚慢的,一个月也能得二百文上下吧。”
  “哎哟,这涧中鱼先生可真是菩萨转世啊!就是说,活儿干得少赚得少又如何,每月光这伙食,就赚翻了啊。”
  “想得美呢?偷奸耍滑混饭吃的,当然会被赶走啊。”
  “那有人被赶走,是不是就有空缺了?到时候你可要帮我留意留意!”
  “好啊,那你慢慢等吧。”
  说话的女工暗笑对方想得太美了,那么好的地方,神仙过的日子,谁才会那么想不开偷懒等着被赶出来啊?
  两个厂子,逐渐成了苏州普通百姓向往的最好去处。
  但外人不知道的是,厂子里其实最惊艳世人的不是雇工的吃穿,而是那些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大铁器。
  制作香皂的‘巨鼎’,只要有数人一起踩动‘神车’,就能旋转、搅拌,所有的工艺都用大铁器来辅助,只需要很少人力就能做成超多的事情……
  只有包装和一些琐碎事情,需要更多的人力来完成——产量巨大,需要的包装女工也多。
  纺织厂更是神异,织布机居然只需要拉动一根绳子,那梭子就能来回穿越,比原先的织布机快了不止一点半点,厉害的老师父们管这叫‘飞梭’。
  那纺纱机更是厉害,居然同时有五十个锭子在纺纱?!
  这这这……这是天上的神器吧?!不然怎么可能一个人同时就能纺五十根线呢?这是一个人当五十个人使啊!
  然而,那些厉害人物,居然还在研究着怎么变成同时纺一百根纱,以及怎么用更大的水力、风力或神车之力,来纺得更快、更多……
  女工们全部被震撼得无以复加,但是又不能说出去,她们全都签署了
  保密契书。
  不过就算她们想说,因为也形容不来那些铁器是如何运转的。
  而且她们也意识到,有了这些铁器,其实不管男人女人,都能做得来这些工事,涧中鱼先生招收女工,真的就是菩萨心肠了。
  ……
  那厢,胤祉则通过这次吃的小亏,意识到了舆论的导向性影响有多大。
  ‘涧中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