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臣攻略手册 >

第10章

重臣攻略手册-第10章

小说: 重臣攻略手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公公嘴角抽了抽。
  公主府长史可不是什么好差事。入了公主府任职的官员,极难再调出来,从此仕途就算终结了。
  费尽心思科举入仕的年轻俊彦,个个雄心壮志,意图登阁入相,立下青史留名的功绩,谁人甘心去公主府养老。
  吏部不愿指派,把公主府配置官员的挑选差事推给裴显。
  裴显懒得搭理文官内部的琐碎纠缠,索性把所有六品京官的卷宗全送来临风殿,叫姜鸾自己选,选中谁就是谁。
  徐公公解释完毕,抬手一指卷宗,“公主请挑选。”站在长案边闭嘴等着。
  他原以为今天会等很久。毕竟公主娇养在深宫,除了几个经常入宫的勋贵子弟,和其他朝廷官员并无结识的机会。这次守卫京城的战役里,武官倒是认识几个,又不在送过来的文官卷宗里。
  没想到姜鸾当真一个个认真地翻看过去,速度不慢,不像是挑拣,倒像是在找人。
  很快,抽出一张卷轴。
  “选他吧。”
  徐公公也有些好奇,探头看了眼,相貌普通清秀,资历平平无奇,出身寒门,二十余岁进士出身,如今担任的吏部六品主事。
  倒是姓名格外出挑,是个罕见的复姓。
  “淳于闲。”徐公公念出声,还不太敢信,“公主定下了长史人选了?此人有何特别之处啊?”
  姜鸾在那张长相普通清秀、平平无奇的年轻文人半身画像上点了点,嘴角噙起细微的笑意。
  淳于闲,前世的能臣。
  裴显看人极准,前世为相时,能在他手下提拔重用的,个个都是独当一面的人才。
  她现在缺人缺得厉害。对不住了,先挖个墙角。
  “他有个好名字,我喜欢。淳于闲……以后入了我的公主府,可就不得闲了。”
  “哈哈哈。”徐公公干笑几声,不再多言,亲自把淳于闲的卷宗卷好抱起,吩咐旁边待命的小黄门把长案上堆着的其他卷宗塞回牛皮书袋里。
  所有人都以为徐公公下面要告辞走了,姜鸾坐回窗边的贵妃榻上,捧起热腾腾的红枣木瓜汤。
  没想到徐在安抬手点了点身后跟随的另一个小黄门,吩咐他,“把你袋子里的卷宗拿出来。”
  “不是选好了么?”姜鸾才抿了口甜汤,诧异问。
  徐在安哭笑不得,“两码子事。公主府长史是选好了。”他指了指身后吃力提着大书袋的第二个小黄门,“但这个袋子里装着的卷宗,可不是六部官员。”
  第二个书袋的卷轴末端全部挂着象牙质地的标签,便于快速查阅。他随手取出一个卷轴,在姜鸾面前缓缓摊开,露出精心装裱的一副俊雅郎君全身画像。
  画像中的郎君二十岁出头,穿了世家子弟常见的博冠大袖交领袍,白皙秀雅,坐于清涧竹林间,姿态出尘若谪仙。
  下面同样以蝇头小楷密密麻麻写了家世生平。
  “哎呀。” 姜双鹭坐在姜鸾旁边,一眼便看了个清楚,当即红着脸转开视线。
  “这位不是王相家的七郎么。你们是不是弄错了,王七郎尚未婚配,怎的……怎的把他的画像,送到阿鸾面前来。她还未行笄礼呢。”
  徐公公道,“没弄错,是裴督帅特意吩咐下来的。裴督帅早上和圣人商议时的原话:既然赐下了汉阳公主府,公主即将出宫开府,年纪正好也满了十五,宫里的笄礼,以及出降驸马的事可以一起安排起来。”
  说话间,原本堆满了长案的数十张六品官员卷轴全部收拾干净,徐公公示意第二个小黄门过去,把京中世家未婚郎君的几十张画像往长案上堆,
  “汉阳公主还未行笄礼,原本礼部和宗正寺是没有准备的。还好懿和公主的年岁到了,礼部按规制,正在给懿和公主准备着驸马人选的小像,督帅早上吩咐下去,中午画像就送来了。事出仓促,其中有几幅还未画完,汉阳公主看了莫要责怪啊。”
  姜鸾的舌尖舔了舔两边虎牙,轻笑出声。
  她把银匙扔回碗里,起身走近木案边,随手拿起一副卷轴,左右摊开,正好就是幅画了一半的小像。
  画像里那位郎君身材修长,宽袍大袖,手里捧着卷书,做出端正诵读的姿态,只有脸部没画,五官一片空白,仿佛一个洁白的鸭蛋。
  姜鸾的指尖点在那空白鸭蛋上,唇角好笑地微翘起。徐公公满脸的尴尬神色,“这个……事发突然,准备得仓促了些……”
  “是太仓促了。”姜鸾极不客气地说,“刚才那王家七郎的年纪都过二十了吧?年岁那么大的,画像没画完的,都直接塞给我了?”
  姜双鹭坐在旁边,被嘴里的甜汤呛咳了一下。
  徐公公自己也觉得不妥当,咳了声,“汉阳公主还未行笄礼,王七郎虽然德才兼备,但今年二十有三,这个年岁……确实不太适合。”
  他小心翼翼道,“裴督帅是早上跟圣人商量公主府的事宜时,当场提起汉阳公主出降驸马的事,当场决定下来的。或许当时并未多想,要不要老奴回去和裴督帅提个几句……”
  “把卷轴都拿回去吧。”姜鸾坐回软榻上,继续喝甜汤。
  “你回去复命时这么说:有劳裴督帅相助,提前赐下了公主府,我是感激他的。但督帅只花了一个早上,就想安排我一辈子……”
  她嚼着红枣,含含糊糊地说,“真的是,太敷衍了。”
  作者有话说:
  修改了一些对话词句,情节没有变动,么么哒
  【头顶冻草莓感谢投喂】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莫妮卡 50瓶;Lorraine 10瓶;娇娇与金贵 5瓶;君周 3瓶;菠萝的海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3章 
  徐公公带着那两个小黄门,把两大牛皮袋的卷轴又鼓鼓囊囊地原样带走了。
  懿和公主姜双鹭看到现在,惊讶之余,又替妹妹欢喜,拉着姜鸾的手,笑着恭贺她开府在即。
  “驸马的事往后推脱两年倒不要紧。能够提前出宫开府,是件难得的大好事。”
  笑了一会儿,她却又难过起来,红着眼角伤感道,“阿鸾今年刚满十五,圣人便允诺开府了。我……我今年十六了,圣人那边毫无动静,只怕是忘了我这妹妹……”
  姜鸾抱着二姊撒娇,“被圣人整天记挂在心里的,多半没好事等着。等阿鸾开府了,想办法接二姊出宫。二姊别哭了,笑起来多美,笑一笑。”
  姜双鹭被哄得破涕为笑,屈指在姜鸾额头上敲了一下,起身告辞。
  “阿鸾殿里的步廊建得弯弯绕绕的,刚才进来绕了一大圈。阿姊出去直接穿过庭院可好?”
  姜鸾捧着甜汤坐在榻上,乖巧点头应下,“自然是无碍的。二姊请便。”
  姜双鹭便带着亲信嬷嬷和宫人,十来人在薛夺的护送下出去了。
  不久后,远处隔着窗传来一声呵斥:“吕吉祥!庭院又脏了!出来擦地!”
  吕吉祥不知从哪个旮旯里满脸晦气地跑出来,重新拿了布,吭哧吭哧去擦踩脏的庭院。
  姜鸾趴在窗边看了一会儿吕吉祥撅屁股干活的模样,打着呵欠去睡午觉。
  临睡前把薛夺叫过来,叮嘱下去,“公主府长史的人选定下了,圈了吏部司勋主簿,淳于闲。他如果得了消息,这两日在宫门外求见,劳烦把人带进来,毕竟是本宫未来的得力人手。”
  薛夺站在殿门外,答得极谨慎,“末将会把公主的原话回禀给督帅知晓。”
  姜鸾在长案上摊开记事的宣纸卷轴,手握紫毫,慢悠悠地蘸墨,
  “那就尽早去问。京城事多,再过几天,你家督帅只怕越来越不得空闲。”
  “……公主什么意思?”
  姜鸾没理他,接着早上的记事继续往下写:
  【四月初二,雨急风骤。
  公主府之事大有进展。惟心不安,只恐夜长梦多。】
  这场午睡睡得并不怎么安稳。大概是临睡前最后入眼的是吕吉祥撅起的屁股,梦里居然也浮现出前世吕吉祥那张傲慢的脸。
  那是什么时候的事了。
  啊,大概是某年上元节。
  她在临风殿里独自过节,对着烛火寂寞难忍,宫外万民百姓笑闹的过年声依稀传进了宫阙,她一时伤怀,要吕吉祥扶她登楼望远,望一望夜里京城的灯火。
  被吕吉祥拒绝了。
  “今儿是上元节,外头确实热闹。” 吕吉祥啧啧感慨了几声,“大家都知道,京城这儿整年的宵禁,只有上元节前后三日百姓可以四处夜行庆祝。现在从太极门出去,往南去朱雀大街,哎哟那个热闹。陛下你听,看灯看杂耍的声音都传到宫里头了。”
  吕吉祥缩着袖子,不冷不热,“宫里原本也奏请在后花园搭几座鳌山'1'的。年前请奏上去,裴相说国库空虚,户部拨款在朱雀大街上搭灯山,就没钱在宫里搭鳌山。灯山搭在京城大街上可以万民同乐,提振士气;鳌山搭在后花园吧,陛下说不定还起不了身看。得,一句话驳回来了。陛下也别折腾了,宫里大伙儿就冷冷清清地过呗。”
  话里话外当然是阴阳怪气,倒也不算伤筋动骨。
  但她当时缠绵病榻了整个月。病中格外难捱,情绪低落,她被挤兑得心气不平,剧烈得咳喘起来,半天难止歇。
  吕吉祥吩咐内侍抱来了一堆画像卷轴,
  “这些都是早两个月就准备好的,都是家世清白、身体强健的郎君,裴相早就叮嘱拿过来挑选,偏陛下不肯看。随便选上一个两个,选进宫来,陛下逢年过节的,身边不就有人说话了么。”
  梦里的她不吭声。
  “陛下也别挑三拣四的了。” 吕吉祥撇嘴,“臣又多嘴了,京城里高门大族的郎君,当然比画像里这些好,但也得有人愿意进宫服侍嘛。头一桩不成的就是陛下这久病的身子骨儿;第二桩,祖宗规矩,女君的子嗣需得跟皇家姓,入宫的郎君岂不是成了入赘的,好好的世家子,谁愿意——”
  几个小内侍还在把画轴一卷卷地往她手边递,她随手拿起一卷,直接砸在吕吉祥的脑袋上。
  “滚。”她咳嗽着抬手指向殿外,“连人带画像,都给朕滚出去。”
  ——————
  梦里惊醒后,姜鸾一口气喝了半杯蜜水,梦里带出来的喉咙深处火烧火燎的血腥气味才消散了。
  前世里,她年纪轻轻伤了肺,每次呼吸深重些,从肺管深处直冲上咽喉的,都是满满的血沫子的味道。
  那滋味不好受。
  她掀开垂下的帷帐,问外面值守的夏至, “点点呢?把点点抱过来。”
  片刻后,装点点的金笼送了过来。姜鸾把柔软的猫儿抱在怀里,捏了捏粉色的猫爪,病后削尖的下巴埋进雪白长毛里,闭上眼,四处蹭了蹭。
  她睡下的时辰并不长,醒来时,窗户外吕吉祥的屁股还撅着,刚擦了大半个庭院,又有一行人抄近路穿过庭院,踩出杂乱的新脚印。
  吕吉祥趴在地上呜呜呜地哭。
  “早上擦干净了,中午懿和公主带人出去踩脏了。下午眼看要擦干净了,又来了一波人踩脏了,奴婢这活计永远干不完了,活不下去了哇~~~”
  姜鸾坐在窗边的贵妃榻上,听着窗外的哭诉,有滋有味地喝了口蜜水。
  临风殿如今成了福祸难定的旋涡,人人路过门前只会躲避着走。下午又踩脏庭院的那波人,当然也是奉命前来的。
  皇后娘娘椒房殿里的三位女官,送来了香案,线香,抄经用的几大箱黄纸,泥金墨,一座玉佛,摞起半尺高的佛经。
  传皇后口谕,京畿附近流寇众多,汉阳公主豁免去城外宗庙;但宗正寺的家法责罚不容拖延,焚香修行,抄经祈福,即刻就要做起来。
  姜鸾翻了翻最上面那本《楞严经》,颔首道,“有劳皇后娘娘挂心,你们把东西搁在殿里吧。本宫会找个合适的地方安置香案和玉佛。”
  那三位女官放下了东西,却不走。
  为首那位女官三十七八年岁,寡淡的相貌,身子板正,发髻梳得纹丝不乱。谢皇后无论去哪里都带着她,想必是身边心腹,宫里人都敬称‘扶辛姑姑’。
  扶辛姑姑上前万福行礼,“奴等略懂佛家经义,奉了娘娘之命,今后便留在临风殿中,随侍公主身侧。若公主抄经时有什么需要问的释义,奴等可以解释一二。”
  苑嬷嬷的脸色当即变了。
  “皇后娘娘什么意思。”她冲上前一步,仿佛在凶猛鹰隼面前张开翅膀护卫鸡仔的母鸡,“我们临风殿庙小,可供不起三位姑姑这么大的菩萨!”
  扶辛姑姑仿佛没有听见似的,完全不理睬满身防备的苑嬷嬷,只面对着姜鸾,一板一眼说:
  “这是皇后娘娘的懿旨。奴等三人今日进了临风殿,从此便在临风殿随侍公主,直到公主在玉佛香案前抄完千遍佛经为止。公主想要奴等提前回去,除非把奴等三人打死了,用门板抬出临风殿去。”
  说完也不理周围人的惊愕神色,再度行礼起身,规规矩矩地站在旁边。
  姜鸾指尖抚着点点的长毛,轻笑了声,“扶辛姑姑说的什么话。又是门板又是抬出去的,我这儿又不是龙潭虎穴。”吩咐白露把人带下去,寻房间安置。
  秋霜是几名大宫女里年纪最长的,目送那三位女官的背影远去,低声道,“公主,不能放着皇后娘娘身边的三个姑姑留下来。她们都是宫里的老人了,以后指不定怎么磋磨人。得想办法送走。”
  几名贴身大宫女都露出忧虑神色,低声议论着。
  春蛰担忧地道,“越早送走越好。扶辛姑姑的眼神好可怕,看得奴婢心里发凉……”
  夏至也忧心忡忡,“皇后娘娘送过来的人,只要不是直接冲撞了公主,就不好拉下去打板子处置的。”
  姜鸾捏着点点粉色的脚掌,喃喃道,“还真是送来三座菩萨。”
  苑嬷嬷坐在她身边,气愤地难以抑制,“先帝才去了多久!我们金枝玉叶的公主,先帝在时万般宠着的,谁敢挡在面前说一个不字!如今这群狗奴倒狐假虎威地过来撒泼!”
  姜鸾舔了舔小虎牙,满不在乎地笑了声,“就是因为先帝去了,我们没了人,手里又无权啊。空顶着个公主的身份,又能顶多久。”说罢拍了拍苑嬷嬷,“别担忧太过了,我自有办法。对了,给你收着的那匣子先帝赐下的金丸还在么?我要用,嬷嬷帮我拿出来。”
  薛夺如今兼领了整顿宫禁的差事,下午过了申时,文镜过来临风殿和薛夺换了防。
  才领兵巡视了半圈庭院,只听后殿西次间那边吱呀一声响,窗户推开,有人招手唤道,“文小将军,我家公主请你进来说话。”
  文镜眼皮子一跳,装作没听见,目不斜视地从窗下直走了过去。
  片刻后,姜鸾出现在窗边,手里抓了个精铁制的弹弓,不紧不慢地调着牛筋松紧。
  文镜眼角余光里瞥见,左右眼皮又是齐齐剧烈一跳。
  莫名强烈的预感从他心里升起……似乎又有什么不好的事要发生了。
  ————————
  黄昏时分,正是倦鸟归巢时。
  庭院里盛开的梨花树生长了数十年,繁密枝丫间有不少鸟巢,此刻枝头高处正停着几只鸟雀。
  姜鸾特意换了身窄袖贴身上襦,露出一小截皓白的手腕。
  调紧了牛筋弦,把弹弓举高,眯眼盯着枝头高处的麻雀。
  “点点,”她轻声问,“喜欢麻雀么?”
  靠墙黄梨木长方案上搁着的金笼里,点点娇娇地叫了声。 “喵呜~”
  “啊,你喜欢。”姜鸾舔了舔小虎牙,“我也喜欢。……喜欢打麻雀。 ”
  嗡——
  绷紧的牛筋弦无声震动了一下,夕阳余晖里映出一道不显眼的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