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后成了皇帝的白月光 >

第7章

重生后成了皇帝的白月光-第7章

小说: 重生后成了皇帝的白月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窈薇低着头退下。

    贤太妃见萧怀衍难得的赞了一句,虽是说沈阁老,可也是赞了这位沈姑娘。

    贤太妃心下难免浮躁起来,皇上刚将她的安阳禁足,本想让阿珊凭这一曲让皇上另眼相待,从而再向皇上求情,轻饶安阳。

    可皇上似乎对那曲子反应平平,对这些露脸的姑娘们都一视同仁。

    贤太妃抿了一杯酒,朝太后看了一眼,忽然出声道:“怎么席上不见姜姑娘了?可是为献礼准备去了?也不知道姜姑娘会给皇上一个怎样的惊喜呀!”

 第11章 第十一章

    “待会不就便知了,急什么。”太后语气淡然,面带微笑,仿佛将一切了然于胸。

    贤太妃被太后噎了一下,她敛了笑容,抚摸手上涂抹地艳红的丹蔻,扯了扯唇角,“那我便拭目以待了。”

    萧怀衍自酌一杯,脸上带着许些笑意,那双狭长的双眸却如深渊一般黑沉。一直戴在拇指上的玉扳指,被他取了下来拿在手中把玩,那动作不似平日里的沉稳透着几分轻佻。

    近身伺候在旁的李福眼皮一跳,皇上莫不是头疾犯了?他从袖子拿出一紫檀木盒悄悄朝皇帝递过去,犹豫着要不要直接劝皇上服药。

    萧怀衍斜看了他一眼,李福吓得又默默地将紫檀木盒收入袖中。

    “承恩侯府献礼!”唱礼声再次响起。

    萧怀衍随手拨弄两下玉扳指,又重新戴上。

    太后表面看着云淡风轻,可她微微坐直的身子,泄露了她的情绪。

    姜蜜本不该出去那么久,可是其中出了什么意外?

    她刚打发轻雪出去寻人,外头唱礼便响了起来……

    贤太妃身子前倾,兴致勃勃正待看一出好戏。

    大殿之中上百双眼睛都看向走进来的姜蜜。

    太后皱了皱眉,为何棠棠手上没有拿画?她的手上甚至没有任何东西!

    贤太妃忍着想笑出声的冲动,调侃道:“这姜家姑娘双手空空,难不成是要为皇上吟诗一首吗?”

    此时姜蜜极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她朝龙椅上的人福身行礼,“臣女恭贺陛下万寿无疆,国运昌盛。”

    萧怀衍抬眼,语调平缓:“免礼。”

    姜蜜起身站定后,才向贤太妃回道:“贤太妃娘娘猜错了。臣女与谢姑娘一般,是为陛下献上一曲。”

    此话一出,便引得众人窃窃私语。

    已有珠玉在前,这位姜家姑娘就不怕对比惨烈,自取其辱吗?

    平日里也没有听说过承恩侯府的姜三姑娘擅琴啊!

    “不过弹琴之前,臣女还需向谢姑娘借琴一用。”

    姜蜜此话一出,引得人深想起来。琴本是私人之物,也只有自己用顺手的琴才能弹出相合的乐曲。这会姜家姑娘弃自己的琴不用,反而要借谢家姑娘的琴,很难不让人猜测她的琴可能是出了问题。

    此等场合是何其重要,琴出了问题定是人为破坏。

    皇宫里的阴私可不能这时摆在明面上说出来,不管是什么原因都会扫了圣人的兴致。

    那么借琴一用,倒也是圆的过去。

    只是众人都怀疑,即便借了谢家姑娘的琴,姜家姑娘能适应的了吗?

    谢明姗尽管心里极不情愿,也只能装着大度,将琴借出。

    姜蜜端坐看着眼前的琴,心中思绪翻涌,她原以为这一世不会再弹这首曲子了。

    没想到,前世没能让他听到的曲子,如今会在这个场合里弹给他听。

    姜蜜闭上眼睛,摒弃脑中的杂念,那首深入骨髓般的曲子就仿佛有记忆一般,随着她的心念而动。

    只见一双纤细秀美的手抚在琴弦上,琴音泄出,曲调绵柔,听起来像是一首江南小调缠绵婉转,却也没有让人惊艳到眼睛一亮,与之前谢家姑娘所弹略逊一筹,底下有些人开始摇头了。

    太后紧蹙着眉,神情凝重。

    贤太妃心中大快,总算是出了一口气。今日这事传出去,姜蜜便会一直被阿珊压住。技不如人,还出来献丑,真是自不量力。

    薛宁珠伏在大长公主身边,她小声念叨:“姜姐姐真好看,姜姐姐弹琴的手就像花一样,姜姐姐弹得好听多了……”

    大长公主失笑的摇了摇头,真是孩子话。

    萧怀衍倒是神色如常,倒了一杯酒饮尽。

    渐渐地曲风开始有了变化,琴音从刚刚还缠绵悱恻的就像是一对相爱的恋人,分别将至忽然感伤了起来,依依不舍,留恋又带着期盼,似乎还有一种希冀。

    曲音慢慢地萧瑟仓皇,隐隐有号角声,又似战马嘶鸣。

    曲调激昂高亢,又波诡云谲,时而惊险,时而缓和,让人想到了战场上的生死搏斗,九死一生。

    琴又渐缓了下来像是在激战过后,疲惫的战士栖息在深夜的港湾带着希望遥望远方……

    众人像是被带入亲历了主人公的,与家人爱人分别,奔赴战场,又与敌军厮杀保家卫国……一次次的击退敌军,守住了国土,捍卫了国威,疲惫时看着天上的月亮,想着在远方有深爱的人在等着自己,进入美好的梦乡。

    大殿之上琴音绕梁,已沉浸在曲中人,有举着酒杯发呆的,也有暗暗拭泪的。

    新帝从云州起家,追随者武将居多。先帝在位时,外族几次入侵,都是新帝领兵击退,打得外族人不敢再犯。虽是胜了,期中的凶险艰辛有谁知?

    今日来赴宴的,有很多新贵便是立了军功的家眷,她们有父兄在边关驻守,常年见不了几面,一有战事便担惊受怕,这首曲子让她们都共情了。

    琴音落下最后一个音符,大殿之中静极了。

    帝王抚掌,打破了沉寂。

    昭阳大长公主随之抚掌称赞:“姜姑娘小小年纪便能以情入曲,不是所谓技巧所能比拟,实在难能可贵!”

    姜太后眉眼舒展,笑着道:“谬赞了,棠棠可当不起!”

    任谁都看得出,姜太后虽口中说着谦逊之词,可眼中的骄傲满意,藏都藏不住。

    昭阳大长公主道:“若是姜姑娘当不起,依我看殿中再也没人能当得起了。要不然陛下也不会抚掌呀。陛下,您说呢?”

    萧怀衍笑了笑,“甚好。”

    “那是不是当赏呢?”昭阳大长公主愿意卖这个面子说这话,也只有她来提最合适。

    萧怀衍沉吟片刻,看向下面的小姑娘,“朕有一琴‘绿绮’,便赏给姜姑娘了。往后姜姑娘想弹琴了,也无须借用他人的琴。”

    绿绮!竟是古琴绿绮!

    谢明姗不敢置信,皇上在她弹完琴后不置一词,现在居然赏了姜蜜绿绮!

    她不甘心,凭什么,姜蜜凭什么!她心中嫉恨交加,从未那么的恨一人。

    贤太妃早已没了之前的得意,脸色阴沉地可怕,艳色的长指甲被她硬生生地掰断了一半。

    弹完琴的姜蜜此时心中的情绪似乎还未平静,听到皇帝赏了她古琴绿绮,也感到很意外。

    她记得前世柔妃向他求过几次,他都没有答应。

    姜蜜谢恩后,便回道席位上了。

    献礼继续进行,只是大部分人都无心再看,还沉浸在刚刚美妙的琴音中。

    尤其是一些武将的官眷喁喁私议:“这才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妙啊,妙啊!”

    “这可比之前那软绵绵的曲子得劲多了!”

    “谢姑娘虽好,可在姜家姑娘这曲面前输得彻彻底底。她那京城第一才女的名号可保不住咯!”

    “一曲压一曲,完胜啊,了不得!”

    ……

    皇帝没有久坐,他还要再去交泰殿,便先行离开了。

    他一离开,献礼这一环节也匆匆地结束了。

    待到宴散,薛宁珠还舍不得走,她拉着大长公主的问道:“祖母,我想跟姜姐姐玩,就不能让姜姐姐跟我们一到回家吗?”

    昭阳大长公主失笑,“你姜姐姐这会可出不了宫,等来日有机会了,你便给她下帖子,请她到府上来玩。”

    镇国公夫人站在一旁无奈地道:“阿珠,你世子哥哥正在宫门处等着你,你若不快些去,他买的那些吃食,我可就全部没收了。”

    薛宁珠一下便精神起来了,她拉着大长公主的手便要上轿子,“祖母,祖母快些,快些!我要去见世子哥哥!母亲不许给我收了,世子哥哥应了给我带好吃的!”

 第12章 第十二章

    宴席散去,姜太后面带倦容,靠在贵妃椅上闭目养神。

    姜蜜拿手被毁的画轴伺在一旁。

    姑母只看了一眼这画,便派人去彻查,经手过此画的宫人全部都跪在地上,她们战战兢兢地不敢发出一丝声音。

    不多时,崔嬷嬷行色匆匆地回来了。

    她脸色很是难看,躬身道:“太后娘娘,芸桃的尸首在湖里面被发现了。身上没有任何线索,就像是失足落水一般。”

    姜太后缓缓睁开眼睛,“没想到哀家这里还埋了这么一个钉子。将她们带去慎行司,让慎行司的人好好审一审。整个慈宁宫上下全部仔仔细细筛查一遍!”

    “谨遵懿旨。”

    跪着的宫女太监哭着求饶喊冤,很快被慎行司的内侍们捂嘴拖了出去。

    姜太后:“你去一趟长春宫。传哀家口谕,安阳公主禁足期间将女戒女则抄写百遍,好好思过。贤太妃身为安阳公主生母,未曾好好教导视为同罪,亦禁足三月。”

    崔嬷嬷:“是,娘娘。”

    崔嬷嬷带着人往长春宫而去。

    姜蜜头一回见姑母如此动怒。

    姜太后朝姜蜜招了招手。

    姜蜜走了过去,“姑母。”

    “吓着了吗?”姜太后问道。

    姜蜜点了点头。宫里面就是这样,暗处蛰伏着危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蹿出来咬你一口。轻则伤筋动骨,重则命丧黄泉。

    前世她也没少领教。

    姜太后让她挨着自己身边坐下,仔细地看着姜蜜,“莫怕,有姑母在。”

    这话让姜蜜心里一酸。可是姑母,你护不了棠棠一辈子啊。

    你走了后,棠棠即使身在宫中也没能护住姜家。

    将来戕害皇帝生母的罪名落下来,她根本护不住!

    她好想亲口问一问,永顺十六年皇帝的生母瑾妃随先帝南巡,在苏州香消玉殒,跟姑母到底有没有关系?

    她不相信姑母会害了瑾妃。可当那证人证据出现时,无人可辩。

    现在让她如何问出口!又怎敢问出口!

    姜蜜泪眼婆娑,怯声道:“姑母,棠棠还未入宫便如此凶险。今日侥幸是避过一回,也不知下回在哪儿等着棠棠。姑母,我害怕……我 、我可不可以不去争了?”

    姜蜜很是紧张,她小心翼翼地试探着姑母的底线。

    姜太后沉默了半晌,笑了一声,她拿起姜蜜手上的帕子,替她擦了擦泪水,“真是说孩子话。前些日子不是一说起皇上便害羞吗?这会儿便不倾慕了?哪能说不入宫了就不入宫了?”

    “今日皇上唯独赏了你古琴,还是大名鼎鼎的绿绮。想来他对你是上心了,只要这回递上去的名单皇帝点头了,你便可以早早来宫中与姑母相伴。等你坐上了皇后位子,其余的人也蹦跶不起来。”

    姜蜜难掩失望,但也在意料之中。

    姑母不会那么轻易地答应。姜家花了这么精力教养她,就是想让她能够在宫中有一席之位,能够延续姜家的荣光。

    只是事情不会像姑母所说的那样顺利。

    前世萧怀衍这个时候根本不会册立皇后,也没有纳妃。

    他是次年才开始纳妃,而皇后的位置一直给沈家留着。

    姑母的如意算盘要落空了。

    姜蜜回到暖阁时,月亮已经出来了,冷冷地清辉显得秋夜更凉了。

    秋玉迎了出来:“姑娘,你总算回来了。乾清宫的公公送了一把琴过来,说是皇上赏的。奴婢不敢动,一直摆在桌上。”

    姜蜜绕过屏风,便看到那把隐隐透着绿光的古琴。

    目光又移到猫窝里,里头空荡荡的,她转头问道:“怎不见绵绵?”

    秋玉:“奴婢本来要抱着绵绵回来的,乾清宫的那位小成公公叫住了奴婢,带着奴婢去了太医院找李太医给绵绵包扎了。太医说担心绵绵五脏六腑有损,先留在他那儿观察一个晚上,明儿再去接回来。”

    姜蜜皱了皱眉,成忠?他什么时候会管这等闲事了?

    秋玉给姜蜜倒了一杯茶,“姑娘你便放心罢,奴婢离开的时候看着绵绵精神好多了。”

    姜蜜接过茶盏,喝了两口,舒缓一点便放了下来。

    姜蜜站在桌前伸手摸了摸绿绮的琴弦,有种荒谬又不可思议的感觉。

    前世备受宠爱的柔妃心心念念的绿绮,竟然会到了她的手里。

    若是前世的自己定会欣喜万分。

    只可惜现在,这琴于她没有半分意义。

    她感慨地抚摸着琴上交织的藤蔓纹样,忽地摸到了一处触感有些异样,顺着缝隙用力一按,出现了一个暗格。

    姜蜜见那暗格之中存放着一张泛黄的纸张。

    她好奇地拿了出来,将纸张翻开。

    只一眼,姜蜜脸上的血色褪尽,双手控制不住地颤抖,背脊隐隐发凉。

    秋玉察觉不对,上去扶住姜蜜,关切道:“姑娘,你怎么了?”

    姜蜜手脚发软,不想自己竟然犯了这么大一个错。

    手中的纸张上面是潦草的曲谱,像是信手闲余之作,只有若干个段落,并不完整。

    而她前世时,也曾见过这张曲谱,是在御书房被他强压在桌上时,挣扎之间掀翻了一本书,从中掉落而出。

    事后他将那曲谱捡了起来,告诉她,这是他在逆王之乱时随手所作。

    当时她只看了几眼,便记住那曲谱。

    后来弹琴时,会不自觉地将记住的曲谱融入她所作的曲子当中。那时她总是遗憾那首曲子未能在他寿辰时献出,一次次的修改,一次次的完善,想着往后能将最好的呈现给他。

    而她此前在大殿上弹的曲子,正是融入后的曲子。

    此时的她,根本就不该知道那曲谱,更不可能弹出来。

    萧怀衍是不是听出来了?

    他疑心那么重,会相信这是一种巧合吗?

    他将绿绮赏赐给她,是故意让她发现暗格,从而发现曲谱。

    这一次,还是在告诫吗?

    姜蜜竭力的让自己冷静下来,不要怕,不要慌。

    天下巧合之事那么多,她只要不承认,没有人知道她看过那曲子。

    ……

    “微臣查过承恩侯府三房都未曾有人去过云州。姜家的那位三姑娘从未出过京城,甚少参加各家的宴席。”

    御前话说之人看起来二十七八岁,气质冷冽,相貌冷峻,右眉峰处有着一道刀疤,凭添几分肃杀之气。此人正是锦衣卫指挥使裴池。

    萧怀衍翻着手里的卷案,唇角噙着一抹笑,“从未出过京城?难道天下当真有如此巧合之事?还真是越来越有趣了。”

    萧怀衍薄唇勾了勾,眼中未见丝毫笑意。

 第13章 第十三章

    身子悬空,被铁钳似地双臂抱到了案台上。

    女子蹬着腿哭着低声哀求:“不要……不要在这里……求求你……柔妃娘娘还在门外……”

    男人不顾女子的低泣,大手一挥,将碍事的奏折扫到地上。

    “里面是什么声音?可是陛下忙完了?李公公,这人参鸡汤得让皇上趁热喝才行,便让本宫进去罢。”

    外头的话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