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成了皇帝的白月光-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太医道:“回陛下,这位姑娘身子有些弱,因季节变化,地域变动,稍稍不注意便容易风寒。臣会开些药让姑娘退烧,只是风寒还是得养着。不过这姑娘似乎有些郁结,若是能开怀一些,也能好得快些。”
太医离开后,萧怀衍撩开床幔把姜蜜的手塞到被褥中,他沉默地看着那张睡颜。
见她似乎睡的不安稳,难受地小声在呓语着。
萧怀衍凑了过去,那声音如泣如诉,“究竟…要怎么做……才不是错……”
萧怀衍伸手抹去那温热的泪痕。
萧怀衍等着姜蜜喝了药沉沉睡去了,从屋子里走出来。
他看着无边的夜色,淡声道:“明日是到徐州了吧。”
成忠回道:“是的,陛下。”
……
翌日,姜蜜半梦半醒中感觉自己被人抱着,她睁开眼睛见到的是那人的喉结,视线再往上移,对上了一双凤眸。
姜蜜又闭上眼睛,她听着动静是要下船,萧怀衍要把她带到哪里去?
姜蜜逃避面对萧怀衍,不愿睁开眼睛,又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
等姜蜜再醒来时,她发现自己躺在一梨花木床上,香芸守在床边打盹。
姜蜜睡的太久,她慢慢地从床上坐起来。
香芸听到动静正眼,喜道:“姑娘,您醒了啊。”
香芸倒了一杯温热的水递给姜蜜,“姑娘,您饿不饿,奴婢去给你拿膳食过来。”
姜蜜摇了摇头,“这是哪里?”
怎么没有在船上了。
香芸道:“姑娘,咱们到徐州了。公子见姑娘病了,便带姑娘到这儿养病。”
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姜蜜本是想生病避开萧怀衍,能够躲在屋子里撑到江南。
可没想到,他会在徐州停了下来。
第77章 第七十七章
姜蜜喝了药后出了些汗; 她让香芸送来热水,她沐浴后用了点粥。
身上还是觉得乏软无力便又躺在床上睡下了。
姜蜜再次醒来有些口渴,她唤了一声香芸。
没见她答应,便想着自己起身下床去倒水。
姜蜜刚想要掀开被褥; 便见到坐在支摘窗下手中翻着一本书的萧怀衍。
萧怀衍把书放下; 抬眼看向她。
姜蜜又缩了回去。
萧怀衍起身朝她走过去,“不用行礼。既然病了; 就好生躺着。”
“谢陛下。”姜蜜身穿中衣本就不便起身; 听了他的话干脆窝在被褥中不动了。
萧怀衍问道:“可好些了?”
姜蜜捂着嘴低低地咳了几下; 平息了一会低声道:“臣女失仪; 还望陛下恕罪。臣女这病可能还需要些时日才能养好; 惟恐耽搁陛下要事,不知可否让臣女在此地多养几日,再令遣人送臣女去金陵?”
萧怀衍沉默了一会儿; 他笑了笑:“你倒是挺会为朕着想。”
姜蜜面色一凝; 她是不想跟他同路了。
萧怀衍见姜蜜多次抿唇,唇上有些干; 他倒了一杯温水,拿着递给姜蜜。
姜蜜本就口干又咳了几声,喉咙正难受; 那杯水于她来说无疑是甘霖。
姜蜜将杯盏接过; 道了声谢,便喝了起来。
入口一股花香; 淡淡地甜味在口腔中漫开。
姜蜜心中诧异; 这跟她在家中一样; 在水里调了花蜜。
这杯水及时的滋润了她的喉咙; 整个人都舒服一些了。
萧怀衍从她手里把空杯盏拿走; 他慢悠悠地道:“朕在徐州也刚好要停留几日,等等你也无妨。”
她听到萧怀衍的话心头一紧,又忍不住咳了几声。
萧怀衍把杯盏放下,背对着她道:“姜蜜,你的身子是你自己的,你生病损的是你身子的根基,不管你是出于什么目的,都不值得你这么做。”
姜蜜一怔,萧怀衍是什么意思?他知道她这场病是故意的吗?
萧怀衍转过身,道:“朕猜,是你想起醉酒一事?”
姜蜜被戳破,脸色有些苍白。
萧怀衍皱眉,还真被他猜中了。
“所以你宁愿让自己得风寒也要躲着朕,避开朕?”萧怀衍的语调平缓,让人听不出情绪。
姜蜜悄悄地握紧手,“陛下既然心知肚明,又为何要那么做。”
他既然知道,为何还要把她带下船养病。
萧怀衍看着眼前快要哭出来的小姑娘,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看来连她自己都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萧怀衍再看她一眼,“往后不要再这么做了。你好好休息,朕空了再来看你。”
萧怀衍离开后,姜蜜失神的看着帐顶。
入夜后,姜蜜服了药沉沉睡去。
她做起了梦,似乎梦到酒醉那晚,那些曾在她脑子一闪而过的片断清晰了起来。
姜蜜挣扎着想要醒过来,她看到喝醉的自己似乎混淆了今生和前世的记忆,有在那么一刻,她好像还是姜嫔,伸出手攀附上萧怀衍的脖子。
姜蜜猛地睁开眼睛,她喘息着想要平静下来。
姜蜜抬手盖住自己的双眼,为什么会这样。
……
香芸见姜姑娘喝完药,提议道:“姑娘,今儿天气好,你要不要去园子里逛一逛?刚好桃花开了,那一片可美了。”
姜蜜养了几日,病情好很多了。
她看了一眼窗外,春光正好,鸟语花香。
自来了这儿养病,她还没有出过屋子。
姜蜜还是披了披风,随着香芸走了出去。
这个园子听香芸说叫簌园,小径蜿蜒曲折,芭蕉树影摇曳,风中闻到淡淡地花香,穿过月洞门,姜蜜看到了连成一片的绯色。
风一吹,粉色的花瓣似花雨一样落在身上。
姜蜜走在桃林之中,心情好上了许多。
景色虽好,姜蜜的体力不能让她贪恋,只能明日再来。
她刚走出来,一道声音自身后传来,“可是姜姑娘?”
姜蜜回头一看,居然是裴池。
裴池本是向陛下禀了要事要离去,见到了姜蜜便想到了一人的嘱托。
他走了过去,看到姜蜜疑惑的脸,道:“我受令妹所托,给姑娘带句话和一样东西。令妹让我转告姑娘,她会在金陵苏府等着姑娘。这个是她要我转交的东西。”
裴池说着拿出一个编织的平安结递给姜蜜。他不过跟那小丫头有几面之缘,也不知道她是怎么笃定他会遇上姜蜜的。那平安结也给他塞了一条。
姜蜜认出是出自姜容之手,她接了过来,“多谢裴大人。不知我家人可还好?”
裴池道:“姜姑娘放心,陛下都有安排人护送。那船应该就这几日便能到达金陵。”
姜蜜再次道谢。
裴池拱手,“姜姑娘该谢的人是陛下。东西已送到,裴某先告辞了。”
说罢便转身离开。
姜蜜低头看着手中的平安结,虽然不知薛世子说安排好的人怎么成了萧怀衍安排的人,她又欠了萧怀衍。
姜蜜同时心中疑惑,阿容为何会要裴池来转交?她何时又跟裴池有了交集?
姜蜜摇了摇头。
不过得知她们都安好,心中更踏实些了。
这些天,萧怀衍偶尔会过来看看她的病情,在她这里用顿膳,然后便离开。两人的交谈并不多。
近几日萧怀衍没有出现。
姜蜜心里松口气的同时,却又觉得隐隐不安。
徐州,这个地方太特殊了。
到了傍晚,姜蜜看着天边的晚霞,成忠匆匆走了进来,他躬身道:“姑娘,陛下有请。”
来簌园这些天,这是头回召见。
姜蜜走了出去,看到外面停着一顶轿子。
姜蜜问道:“成公公,这是要去哪?”
成忠道:“姑娘去了便知。”
姜蜜见他不肯说,她再问也问不出结果。
姜蜜坐在轿内,看到轿子抬着她出了园子。
她听到外头热闹的声音,心中很是奇怪,这都快晚上了怎街市上还人声鼎沸。
姜蜜掀开帘子瞧了一眼,这徐州城内是有什么庆典吗?
怎看到不少男女盛装打扮手上都拿着莲花河灯。
姜蜜心存疑虑,等到轿子停下,她走了出来,发现是到了河边。
这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河中几乎飘满了花灯,幽黑的河水中摇曳的燃着灯火似是朵朵红莲。
姜蜜看到了站在河边的一道身影,白衣素服。
他正将一盏河灯放入河水之中。
萧怀衍回头,对姜蜜道:“过来。”
姜蜜脚步异常地沉重,她知道该来的总是会来。
姜蜜沉默地站在萧怀衍身旁,见他拿起一壶酒,将酒倒入河水之中。
这酒带着股梅花的香味。瑾妃娘娘喜爱梅花,也喜用梅花酿酒。
萧怀衍是在祭拜他的生母。
徐州,当年瑾妃出事的地方。
她只听闻当年先帝南巡在返回的路程上在徐州做了停留,而瑾妃便是在这里遭遇了变故。
姜蜜看着地上摆着的酒,她拿起一壶,也倒入河水之中。
姜蜜心中五味杂陈,姑母和大伯父的态度,都让她无法逃避姜家卷入此事之中。
姜家有愧,她亦有愧。
姜蜜知道萧怀衍在看她,可她不敢抬头。
地上的梅花酒全部都倒入了河水之中,那股梅花的香味更浓了。
萧怀衍看着满河的河灯,不由讽刺一笑。
当年母妃身死只被匆匆裹席拖走,连块好的墓地都没有。
如今这徐州城里,在花朝节这日放河灯悼念他的母妃。
他的这抹笑渐渐隐去,萧怀衍在夜色之中站了许久。
姜蜜静静地站着,永顺十六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萧怀衍为何让她来这里?曾经害过瑾妃娘娘的人,都死去了,过几年姜家的事被揭发,萧怀衍一定会后悔带她来过这里。
萧怀衍收回思绪,他朝姜蜜道:“走吧。”
一路上两人都无话,在姜蜜扶着香芸的手下马车的时候。
萧怀衍出声道:“姜蜜,你会做阳春面吗?”
姜蜜顿住,她犹豫一下,终是点了点头,“会。”
……
姜蜜对做阳春面不陌生,前世她也给萧怀衍做过。
萧怀衍的嘴很挑,她尝试很久才摸准他的口味。
阳春面不难做,却难做好。
汤色清,味要鲜,面条要软韧。
姜蜜最后撒了点葱花,一碗阳春面便成了。
姜蜜将面端到萧怀衍桌前。
萧怀衍看着这碗阳春面,道:“成忠,再去拿一副碗筷过来。”
姜蜜不解。
成忠很快便拿了过来。
姜蜜见萧怀衍将那碗阳春面拨了一半到另一碗中,“坐下吧,你也尝一尝你自己做的面。”
姜蜜愣住。
前世她给萧怀衍做过几次面,却每次都是看着他吃,担心做的味道他喜欢不喜欢,从未跟他一道吃过。
萧怀衍见姜蜜站在未动,抬眼看去。
姜蜜心里一慌,便坐到了一旁,她低着头拨动着面条。
萧怀衍动筷尝了一口,跟他梦境里的味道一样。
她还是愿意再给他做一碗阳春面。
萧怀衍道:“味道不错,跟朕母妃做的很像。”
姜蜜咬了一口面条,她却品不出味来,心头堵的慌。
萧怀衍将面吃完,对姜蜜道:“过两天,朕会派人送你去金陵苏家,等到朕这边事情结束了便会去接你。”
第78章 第七十八章
姜蜜没想到之前萧怀衍没有答应的事这么快松口了。
只是他后面一句话; 却让姜蜜沉默了。
萧怀衍拿出一物递给姜蜜,“这个你拿着。”
姜蜜一看居然是袖箭。
萧怀衍见她不动,站了起来; 他道:“过来; 朕教你怎么使用。”
姜蜜脑子嗡的一下; 前世的记忆涌了上来; 萧怀衍就像现在一样对她说,“就这么想赢?过来,朕教你如何射箭。”
后妃之中不乏武将之女; 在行宫之中都想在萧怀衍面前露脸; 便玩着投壶射箭的游戏。
而她可琴棋书画,却不善此类。
她输了几次; 闷闷不乐。萧怀衍便亲自教她,在教她时萧怀衍定下惩罚,在规定内没有射中多少支箭,便要应下他的罚。
那段日子没少让他餍足; 而她为了不被罚逼着自己进步飞速。
回过神来时,姜蜜不知不觉跟着萧怀衍来到庭院里。
萧怀衍看着她站在不远处,单薄的身子被树影遮着; 有种莫名的孤寂感。
他静静地注视着,有些片断的记忆闪现在脑中; 在练箭场地,那散落一地的衣裳; 那如雪的肌肤; 低低的轻吟和清越铃铛声……
萧怀衍目光暗了暗; 他的荒唐和肆意; 只倾向她一人。
萧怀衍走了过去; 拉住她的手腕,将她从树影之下带出来。
他见她神情似有几分迷茫,道:“发什么呆?”
萧怀衍拿着那袖箭摆在她面前,“此物束于小臂之上,发射箭时拨动这里的蝴蝶片,可看清了?”
姜蜜纤长的睫毛压了压,点了点头。
萧怀衍道:“这玩意比你那簪子中用点。不过,朕不希望你会用得上。你且在金陵等朕。”
……
过了两日,姜蜜病愈,萧怀衍依着承诺派人送她前往金陵。
姜蜜在新的船上见到了沧州知州夫人及其女儿,对方很是客气有礼。
她们由着官兵护送,要前往金陵老家探亲,跟她是同路。
这与当初顾萱告诉她的吻合。
对外的说辞便是沧州知州夫人这边救了她,和她一道去金陵。
姜蜜身边是香芸继续在伺候。
剩下的行程很是平静,姜蜜常常站在甲板上想着心事。
酒醉后顾萱说的话,萧怀衍的态度。
让她觉得前世都像蒙上了一层迷雾,她经历过的,跟她所知道的似乎有些不一样了。
前世跟端妃姐姐喝酒,她也曾说过向往宫外的话,说着赶紧把差事办好了便可以自由了。
那时候却以为她说的是戏言,没有放在心上。
端妃姐姐身子向来康健,怎突然得了急症就去了,如今想着她的那些话,姜蜜不由开始怀疑,前世端妃姐姐真的病故了吗?
可为何要这么做?萧怀衍他到底有着怎样的目的?
若前世明理公正的端妃是假的,温润如玉的君王是装的,那还有什么是真的?
……
到达金陵那日,苏府的人早早的就在港口候着。
苏氏和姜容都过来了,只有宣哥儿年纪小留在家中。
姜容不停地在张望:“母亲,送信的不是说这个时辰该到了么?怎么还没见到阿姐的船?”
苏氏一样在疑惑,可她安抚着姜容,“应该快了,别急。”
不多时,前面出现一官船,停泊的在四周的船只纷纷让路。
那官船一靠岸,便有着两排官兵列队下船,姜容踮起脚尖见到她阿姐的身影。
姜容大声唤道:“阿姐!”
姜容的声音引来旁人侧目,她的脸一下就红了。
可她还是忍不住冲着阿姐的方向挥手。
姜蜜听到声音,寻声望去,看到了苏氏和阿容。
她同知州夫人告别,便往她们的方向走去。
苏氏和姜容等到姜蜜从船上下来,苏氏便上前搂住姜蜜,“好孩子,这一路受苦了。”
姜蜜笑着道:“太太放心,我同沧州知州夫人同路,都还好。”
苏氏心落下了,她看到姜蜜身边跟着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