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后成了皇帝的白月光 >

第17章

重生后成了皇帝的白月光-第17章

小说: 重生后成了皇帝的白月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蜜都被夸的不好意思了。想起前世用心为那人做食物还被嫌来嫌去,幸好这手艺没有丢,可以做给自己吃,也可跟亲人分享。

    也算是有点用处了。

    承恩侯夫人见这两姐妹似有话要说,便先离开了。

    姜宛喝完药,又吃了两块栗子糕。

    她靠在软枕上,看着眼前的妍丽少女,柔声问道:“棠棠。方才我与母亲的谈话你都听到了?”

    姜蜜攥紧手中的帕子,对着姜宛点了点头。

    姜宛笑容苦涩,她道:“棠棠,你做何想?”

    英国公府已作出了让步,而她坚持和离此举注定是得不到世人的理解,也会连累到家族里姐妹的名声。

    不知她会怎么想。

    姜蜜抬起头,缓缓道:“宛姐姐若是真心想和离,棠棠便贺你新生。”

    姜宛半张着嘴,惊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她想过很多种可能,是宽慰之话,是劝解之话,唯独没想到这个比她还小四岁的妹妹,竟说贺她新生。

    她的父亲不同意,就连母亲都有退缩之意。他们都不知道于她而言,困在英国公府对她来说暗无天日,只有和离才是新生。

    姜宛眼中顿时蓄满了泪水,她喉咙发紧,深呼吸几回才将那汹涌的情绪压了下去。

    姜蜜起身为她姜宛倒了杯水,喂她了几口。

    姜宛平复了后,说道:“棠棠,我承你吉言。也愿你能得偿所愿。”

    姜宛知道姜蜜本就爱慕新帝,她入宫除了是姑母的期盼,她亦很想伴君左右。

    只愿她的运气能比自己要好些。

    这让姜宛不禁想起了一桩往事,她问道:“棠棠,你那只蝴蝶风筝可还留着?”

    正将茶盏放回桌上的姜蜜听到此话手中一颤,险些拿不住。

    姜蜜转过身,语气淡然,“宛姐姐说的是什么风筝?我都快不记得了。”

    姜宛感觉有些奇怪,她记得那时棠棠从宫里回来拿着那只蝴蝶风筝宝贝的都想搂着睡了。

    她还故意逗棠棠说是要借着玩一日,那小丫头抱着不肯撒手。

    说这是六皇子给她新做的,她自己都舍不得玩。

    六皇子便是如今的陛下。

    棠棠那时那么珍惜,为何现在却说不记得了?

    姜宛见姜蜜不愿再说这个,便转开了话,直到姜宛药效犯困了,姜蜜这才离开。

    在回沅芷院的路上,姜蜜的思绪就像是回到了十岁时。

    她被姑母接到宫里小住,宫女和内侍陪着她在御花园放风筝,却被当时贵妃之女安乐公主看到了。

    安乐公主性子骄横,她平日里都尽量避着这一位。可偏偏不幸撞上了,安乐公主便吩咐身边的宫女将风筝给扯了下来,摔在她面前还踩上几脚。

    安乐公主见她哭了,警告她若是敢去姑母那里告状,她便要让她母妃去父皇那里告状,让她以后都别想进宫玩。

    她害怕安乐公主真去告状,也怕给姑母惹麻烦,不敢吭声。

    当时跟在他身边的宫女和内侍都畏惧安乐公主以及贵妃,都沉默地当做什么都没发生。

    安乐公主一行人离开后,她蹲下来捡起被踩烂的风筝,哭的很是伤心。

    在她哭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时候,在她上头响起了一道温柔的声音:“这是谁家的小姑娘哭得跟花猫一样?”

    她抬起头,泪眼迷蒙之间见到一个长得极为好看的大哥哥,他面带微笑的摸了摸她的脑袋,“风筝既然坏了,那便给你做个新的吧。”

    她当时吸了吸鼻子,满脸的不相信。

    那位大哥哥便吩咐内侍去拿些东西过来。

    她听到那内侍唤他六皇子。

    待东西送过来后,他亲手画上了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比她被踩坏的蜻蜓风筝好看多了。

    她看着他将新的风筝扎好,将风筝拿着手中,对她说:“笑一个,这新风筝便给你了。”

    她忘了自己是怎么笑的了,只记得她接过风筝,听到那温润的声音说:“小姑娘笑起来还挺甜的。”

    后来她拿着风筝跑到姑母那里问六皇子是谁,为什么以前没有见过他。

    姑母很意外她会遇上六皇子,告诉她六皇子去了边关很少回京。

    她小心翼翼地将蝴蝶风筝收起来,等着再遇见那个温柔的大哥哥。

    小姑娘慢慢地长成少女,虽然没有再见过那位哥哥了,却将他曾经的那份温暖留在了心里。

    待她再见到那位哥哥时,他已成为了天下之主。

    当姑母告诉她,要她入他的后宫时,谁也不知道她有多开心。

    ……

    不知不觉已经走到沅芷院,院子里的落叶又掉了一地,姜蜜没有惊动其他人,她独自走上了阁楼。

    依着记忆里的位置,将一木箱找了出来。

    她把那木箱打开,里头躺着一只褪去色彩的蝴蝶风筝。

    尽管看起来有些旧,却被保存的很好。

    姜蜜将这只风筝拿出来,怔怔出神地想起了前世。

    那时是在行宫的桃林中,萧怀衍带着她共乘一骑马,悠悠地往桃林深处而去,远处有嬉笑传来,她紧张地瑟瑟发抖,惟恐那些赏花的后妃会往这边过来。

    可她的腰肢被男人紧紧握住动弹不得,她只能无力的抓着男人的手臂,仰头看向天空。

    空中飘过来被人放飞的风筝,她看得入神。

    却很快被男人捏住下巴,“专心些……”

    男人的拇指摁在她无意沾染了桃花瓣的唇上,一点点将那花瓣揉碎,俯身压了上去。

    待她喘息着平复时,原本空中飘着的风筝不见了。

    当时她不知道为何会问他,“陛下,你还记得送过一个风筝给一个小姑娘吗?”

    男人的声音还是温润如常,微微带着一丝喑哑,“什么风筝?朕不记得了。”

    ……

    昏暗的阁楼中,姜蜜靠着那木箱坐在地上。

    一滴滴的泪水落在陈旧的风筝上,很快被晕开。

    姜蜜将怀里的风筝拿在手中,眼中闪过挣扎之色,闭上眼睛用力一扯,把本就脆弱的风筝轻易地撕碎。

    沉屑四起,她看着一地的碎纸,突然失声痛哭。

    ……

    日子过得极快,转眼便到了要赴镇国公府的花宴那天。

    姜蜜身穿鹅黄织锦长裙,头戴翡翠玉簪步摇,扶着秋玉的手上了承恩侯府的马车。

    马车里姜宜和姜容已经先到了,姜宜打扮娇俏可人,姜容则是秀美乖巧。

    姜容往旁挪了挪,想让三姐姐坐自己身边,结果姜宜眼疾手快的拉住姜蜜的手,往她身边一带,“棠棠,你可算来了。阿容小闷葫芦一个,说半天都憋不出几句话,我都快给闷死了。”

    姜蜜笑看了姜宜一眼,道:“宜姐姐你又在欺负阿容!”

    姜宜笑着道:“你现在倒是会护着那小丫头了。”

    姜蜜道:“都是自家姐妹什么护不护的。”

    姜容腼腆的笑了,小声说:“就是,三姐姐一向都对我好。”

    姜宜啧了一声,“小闷葫芦,你这会倒是肯说话了。”

    姜容被禁足久了,好不容易可以出来,总算有姐妹陪着说说话了便一打开话匣子便关不住了。

    越说也越没边了。

    “要我说,相看人家第一条便是要看家中有没有寄居那种柔弱风一吹就要倒远方表妹。我阿姐就是吃了这个亏。那白氏就是谢曦的表妹,我曾经去过英国公府做客,见过那白氏一回。她故意站在廊下,等到谢曦一来,柔柔弱弱地装着要晕倒过去。谢曦以为是我阿姐苛待了白氏,竟当着我阿姐的面把那白氏抱走。呸!不要脸的东西,我这个未出阁的姑娘还在那里呢!”

    姜蜜知道姜宜对英国公府怨言颇多,估计大伯母也拘着她不让她说,只有在她们两个面前才发泄出来。她听着姜宜的话,倒是想起前世那柔妃不也是萧怀衍的表妹,表兄妹的情谊啊,还真是总有着一份特殊。

    她道:“那宜姐姐你可要大伯母帮你留意了,不知你那个黑炭公子家中有没有寄居的远房表妹。”

    姜宜面上一红,“胡说什么呢,都是没影的事呢!”

    姜宜扯上姜容,道:“别看阿容还小,那也十二了,估计二婶婶已经在暗中挑人选了,阿容,你可要记牢姐姐的话呀。”

    姜蜜捂住姜容的耳朵,“宜姐姐你可别将阿容教坏了。”

    三姐妹闹成一团,而镇国公府也近在眼前了。

 第28章 第二十八章

    承恩侯府一行从马车上下来; 便上了镇国公府安排的软轿。

    一路繁花似锦,琼台楼阁,雕梁画栋; 交相辉映。

    软轿至垂花门前落下,丫鬟婆子便簇拥上来; 迎着贵客荣安堂去拜见昭阳大长公主。

    承恩侯夫人走在前面,姜蜜三人都安安静静地跟在身后。

    荣安堂内已十分热闹了,京中勋贵之家近乎来了大半。

    姜蜜一进去入眼便看到了好几个熟面孔。

    谢国公夫人身边坐着谢明姗; 沈阁老夫人左边坐着沈窈薇; 沈窈薇正和坐她身边的一个脸生的姑娘说着话。

    还有英国公夫人和其女儿谢妍月也都在。

    至于尚书、侍郎家的夫人姑娘也有几个在列,只有武将家的夫人姑娘略少。

    姜蜜心想; 不管这些是真来赏花的,还是有别的意图,镇国公府在京城勋贵心中的地位很是特殊。

    姜蜜随着承恩侯夫人向昭阳大长公主福礼。

    刚刚站定; 一个人影便朝姜蜜冲了过去,她热情地挽住姜蜜的手; “姜姐姐,可算是把你给盼来了。”

    说话之人正是昭阳大长公主最疼爱的孙女薛宁珠。

    昭阳大长公主笑容满面的道:“自宫中一别这丫头就一直念叨着姜姑娘; 这回可要她好好尽地主之谊。”

    薛宁珠抢着说道:“那是自然,待会我要带姜姐姐去园子里好好逛逛。”

    薛宁珠一边说着一边跟着姜家人到了她们的席位上,薛宁珠干脆就直接坐在了姜蜜身边。

    薛宁珠问道:“姜姐姐,绵绵还好吗?”

    姜蜜点了点头,笑了笑; “它的伤都养好了,能吃能跳。”

    薛宁珠也跟着笑; “那太好了; 下回我上姜姐姐家里去看它好不好?”

    “自然是好的。”

    薛宁珠倾身凑到姜蜜耳边道:“对了; 姜姐姐,我哥哥也养了只猫,我等会带你去瞧瞧。”

    对于薛宁珠的亲近,姜蜜也有点惊讶,她犹豫了一会道:“若不是叨扰的话……”

    薛宁珠连忙说:“当然不会呀!”

    姜蜜睫毛颤了颤,含笑地点了点头。

    其实她此时来镇国公府,除了赴约,还有个目的是想知道众贵女想嫁的镇国公世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姜容见到薛宁珠在跟阿姐不停地说着话,她眉宇之间闪过一丝懊恼,要是平日她话也能这么多就好了。阿姐会不会也嫌她闷呀!

    姜宜则饶有兴趣地在吃着点心喝着花茶。

    她悠闲地端着茶盏,得意地朝谢国公府的谢妍月投了一眼。

    谢妍月本就不喜哥哥娶的嫂子,母亲和哥哥都登门道歉了,那姜宛还在拿乔不肯回来,她早就不满极了,这会那姜宛的妹妹竟然来挑衅,谢妍月还不能拿她怎么样,顿时气得脸色都青了。

    此时在花厅坐着的夫人姑娘们,虽都面上都含着笑容,看着镇国公府的掌上明珠与那承恩侯府的姑娘亲密交谈。

    心里都不由地在琢磨,这镇国公府和承恩侯何时关系这么好了?

    谢明姗垂着头死死的扯着自己手里的帕子,恨不得将其撕碎。

    谢国公夫人伸手按了上去。

    谢明姗红着眼眶低声道:“母亲。”

    谢国公夫人道:“阿珊,你姑姑就教过你,要有耐心。事情没到最后,就未见输赢。”

    谢明姗她知道,可她就是不甘啊!她明明有做皇后的机会,明明可以进宫成为陛下的人,皆因姜蜜一人化为乌有。

    她这次会出现在花宴上,也是母亲想着既然进不了宫,那若是能跟镇国公府结上亲事也是极好的。

    可没想到,这场为了镇国公世子所办的花宴,姜家人也来凑热闹了。

    沈窈薇瞧着各家的暗涌,抿唇笑了笑,她对身边的人道:“娴表姐,那边正和宁珠妹妹说着话的姜姑娘,就是被三哥哥英雄救美的人。你说她美不美呀?”

    何秀娴面上表情一滞,有些僵硬的答道:“的确是个美人。”

    ……

    待到宾客齐全,昭阳大长公主便起身领着众位女眷一道前往沁园里赏花。

    镇国公夫人扶着昭阳大长公主走在前头,其他女眷随其后。

    众人以为镇国公世子会来向大长公主请安,却没等到人,不由有点遗憾。

    想到赏花后,便要去湖心苑品花宴开席,那世子总会来露个脸吧。

    一入沁园那花香扑面而来,在这园子里已没有四季之分,没有秋天的萧瑟,一副争奇斗艳,百花争春的热闹景象。

    不少没有见过的品种,让人称奇。还有只在书里画里的品种也在其中,令人驻足停留。

    众人称叹也就镇国公府这样的权势才能将这些花聚齐。

    姜蜜站在一株十八学士前看着上面的纹路,而姜宜拉着姜容跑到了另一边。

    薛宁珠转了转眼珠子,拉了拉姜蜜的手,“姜姐姐,我带你去看猫好不好?跟绵绵一样也是白的,它比绵绵多了点花纹,可漂亮了。”

    姜蜜沉默了一会,缓缓地点头,“好。”

    姜蜜叮嘱了姜宜好好看着阿容,便跟着薛宁珠一道离开。

    即便是有人瞧见了,也没人去多想,只当是薛宁珠带姜蜜去另外的园子逛。

    一路上薛宁珠带着姜蜜七拐八拐,走的地方树木葱郁,临着湖畔,有些幽静。

    姜蜜问道:“宁珠,是往这边吗?”

    薛宁珠点头,“我哥哥将那白猫关在离人远的院子里,我偷偷去看过几回。不会有错的,姜姐姐。”

    说完她又指着一处建在湖心的亭阁说道:“姜姐姐那是湖心苑,待我们看完猫猫,便要去那边品花宴。祖母说那花宴上所有食物都会跟花有关。我们得抓紧些,莫要迟了开宴。”

    姜蜜听着她的话,有些迷糊了。

    为何要将猫关在离人远的地方?为何要偷偷去看?

    镇国公世子究竟是怎样的人?

    穿过一处假山,薛宁珠突然拧着眉捂着肚子停了下来,“姜姐姐,你先在此处等等我。我想更衣了,去去就回。”

    姜蜜点了点头,“快些去吧,仔细莫摔着。”

    薛宁珠离开后,姜蜜觉得这处愈发的安静了,只有偶尔的鸟鸣声。

    姜蜜站在的地方离湖很近,那片碧色的湖水如镜子般美丽,只有风起时泛起涟漪。

    就在她看着平静的湖面时,一只五彩球咕噜噜的滚入了湖里,紧接着一个三左右的幼童跑去追那球。

    本只飘在湖边的球,随着那幼童的动作越飘越远,而那幼童踏入水中似乎还想追过去。

    姜蜜惊得心都悬了起来,几步跑过去,将那要踏水捞球的幼童给抱了起来。

    姜蜜将他抱离岸边,见这孩子长得粉雕玉琢,穿戴贵气,她问道:“你是谁家的孩子?为何不见婢女跟随?你可知那湖水有多危险!”

    那幼童挣扎着要下来,口里喊道:“球、球球。”

    他挥舞着手,险些打到姜蜜脸上。

    就在姜蜜快招架不住这幼童时,一婢女匆匆跑了过来,她惊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