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后成了皇帝的白月光 >

第13章

重生后成了皇帝的白月光-第13章

小说: 重生后成了皇帝的白月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一假山处,成忠停住脚步,“姜姑娘,陛下在上面的亭子里等您,奴才不能陪你上去了。”

    成忠说完,便退了下去。

    姜蜜不由心中苦笑,萧怀衍爱故弄玄虚的毛病还真是一点都没变。

    姜蜜沉默地顺着石阶往上走,不多时,视野一下便宽阔了。

    只见前面的亭阁中,坐着一身穿月白锦服的公子,他刚放下手中茶盏,听到旁的声响,往这边转过头来。

    气度风流儒雅,端的是斯文俊美。

    即便姜蜜畏惧于他,可也不得不感叹萧怀衍的皮相实在优越。

    她不动声色的移开眼,屈膝行礼:“臣女给陛下请安,陛下万福。”

    萧怀衍笑了一声,道:“承恩侯府的规矩果然不错。既然朕是微服出宫,便无须多礼了。你过来。”

    那三个字听得姜蜜头皮发麻,却也只能依言上前,每一步都走的很沉重。

    越是靠近,便能闻到了他身上的龙涎香,这香味无声无息地在宣告,这是到了他的地盘。

    萧怀衍见她拘束,便温道:“坐吧。”

    亭阁中,无宫人伺候,白玉圆桌上摆放着正在烹煮的茶壶,若干瓷玉杯。

    中间还有让人无法忽视的棋盘,棋盘上是一未下完的残局。

    姜蜜在萧怀衍对面的坐下,她这边放着的是白色棋子。

    萧怀衍随手拿起一个瓷玉杯提起热气腾腾地茶壶,给姜蜜倒了杯茶,动作如行云流水般好看。

    这让姜蜜惶恐地站了起来,“臣女、臣女不敢。”

    她可受不起萧怀衍亲自倒茶,他一示好,便让她本能的觉得没啥好事。

    萧怀衍道:“不用紧张。朕请你过来下棋,一杯茶还是要给你的。”

    下棋?

    他这么大费周章,就是让她过来陪他下棋?

    姜蜜稍稍安心了些,她如今与他没有什么接触,也不是他的嫔妃,这样的缘由便说得过去了。

    只是她记得前世他似乎没那么爱下棋啊,他那时让她陪着他下棋,也只是为了戏弄于她。

    萧怀衍见对面的人脸色刚稍缓又蹙了蹙眉,也不知在想什么。

    萧怀衍垂眸摩挲着杯沿,道:“姜姑娘若是不介意,便就着这局残棋下下去如何?”

    姜蜜点了点头,她拿了一枚白色棋子。

    此时姜蜜打定主意,先顺着萧怀衍的布局走,然后以最快的方式输掉。

    就像上回在千霜寺一样。

    很快,这这一局便见分晓。

    姜蜜连一丝挣扎都不做,输得很迅速。

    不过这次,萧怀衍倒是有几分耐心,一局下完,便开始下一局。

    姜蜜自然奉陪。

    一连三局过去,姜蜜局局输。

    姜蜜脸上羞愧之色渐浓,她低声道:“陛下布局精妙,臣女甘拜下风。”

    萧怀衍手里拿着黑子把玩,轻笑道:“朕怎么觉得姜姑娘像是未卜先知一般,知道往哪里走便是死路一条。”

    姜蜜起身请罪,“臣女的棋艺实在难以拿出手,败了陛下的雅兴。”

    “上回在千霜寺的时候,姜姑娘说是要回去勤加练习精进棋艺,怎还是毫无长进?”

    姜蜜正斟酌回答的言辞,很快便又听到萧怀衍道:“朕给你的书看了吗?”

    姜蜜懵了。

    他给的书?

    难不成是那本被她锁起来的棋谱?

    姜蜜哪里敢说真话,她不安地答道:“臣女实在愚钝,看了也未能融会贯通。”

    萧怀衍不置可否的笑了笑,意味深长地道:“是么?”

    姜蜜道:“臣女棋艺差,若是陛下想要棋逢对手,可寻棋艺更好的对弈。”

    “哦?看来姜姑娘已有了推荐的人选了?”萧怀衍的笑容不变。

    可姜蜜凭着前世于他相处的经验,察觉到一丝危险。

    她抿了抿唇,不敢再说话,脸上没有什么血色,神色极是不安。

    萧怀衍眸色沉了沉,不知为何他忽然想到在祈福树下她回头展颜一笑的模样。

    他意识到,姜蜜在他面前似乎就没有笑过,有的是不安和害怕。

    萧怀衍忍不住问道:“你究竟怕朕什么?即便是输了棋,难不成朕还会罚你?”

    这句话让姜蜜仿佛重临前世一般,他用戏谑的语气说:“输了便要认罚,姜嫔你说是吗?”

    前世今生的萧怀衍就像是重合了一样。

    姜蜜慌得想即刻逃离,她一抬手,便将萧怀衍亲自倒的茶扫落在地,茶水溅到了她的身上。

    然而也是这一声碎响,把她从梦中惊醒过来。

 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姜蜜慌张地施礼请罪:“臣女御前失仪,还请皇上恕罪。”

    姜蜜栗栗危惧,摇摇欲坠的身姿仿若风一吹便会倒下。

    萧怀衍瞧着她这模样,倒有几分可怜。

    也有了些索然无味。

    萧怀衍抬了抬手,“罢了,你回去吧。”

    姜蜜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萧怀衍居然这么轻易的放过了她?

    她很快反应过来,敛住眸中的喜色,“谢皇上恩典。”

    四周寂静无声。

    上座的萧怀衍根本没有搭腔。

    姜蜜心里惴惴不安,不敢在多做停留,低着头忐忑地退下,自始至终没有抬头去看萧怀衍一眼。

    萧怀衍唇边的笑意已隐去,狭长地凤眸又沉又冷。

    他静静地看着姜蜜的离去的背影,见她一步一步下那石阶时,裙角处露出来的绣鞋。

    恍然之间像是听到了有铃铛在响。

    声音清越又缠绵。

    那道纤细的身影很快消失在他的眼前。

    铃铛声却没有消失。

    萧怀衍摁了摁额头,那声音吵得他烦躁。

    心底无端地涌出股戾气,萧怀衍抬手一扫,玉桌上的棋谱砰得砸在了地上,黑白棋子蹦得到处都是。

    ……

    姜蜜惊魂未定地从亭阁下来,在假山处看到了等候的成忠。

    成忠笑着上前,“奴才送姜姑娘回府。”

    姜蜜点了点头:“有劳成公公了。”

    重新坐到马车上,姜蜜捧着热茶喝了几口,才觉得僵硬冰冷的身子一点点的回温。

    今日她的举动只怕是惹怒了萧怀衍。

    可她无法控制自己的害怕,她只想离他远远的。

    但愿此次后,萧怀衍能绝了再找她下棋的心思。

    也不枉她担惊受怕这么一遭。

    马车驶入寂静之地,又到了街市上。

    姜蜜心绪也平复了些,她瞧着天色还早,便想着好不容易出来一趟,不如趁此机会去趟书斋。

    她撩开车帘车外唤道:“成公公,我想去趟致远书斋,不知是否方便?”

    成忠自然是连连说好,便让车夫将将马车停在书斋门口。

    成忠道:“姑娘慢慢选,奴才在外头等您。”

    姜蜜戴上帷帽从车上下来,她独自走进致远书斋。

    这个时辰,书斋的人不太多,三三两两各自挑选所需的书。

    有书院的学子在找名家大师之作,亦有姑娘家在找最新的话本。

    姜蜜也选了几个时下最新的话本,不过她最想要的还是一个名叫松寻所写的游记。

    她以前看过一本他写了在姑苏的游记。记载了在姑苏的所见所闻,民风民情,当地的美食以及古迹名山。风趣幽默,又有独特的见解,让人对那地方心之向往。

    她从未出过京城,对那些有名的地方充满了好奇,也很想去看看。

    姜蜜在架上找了许久,却没有看到。

    姜蜜找来小二问道:“怎不见松寻的书?”

    那小二听到这般好听的声音,呆了呆,眼前这姑娘即便是带着帷帽,也能看出来是个美人儿。

    他热情地道:“松寻先生的书卖的很好,前两天刚到货便几乎卖空。小的去府库里帮您找一找。”

    “有劳了。”姜蜜道。

    小二干劲十足去找书了。

    姜蜜站在书架前,拿起一本诗集翻阅了一下。

    这时一本青色封皮的书被人递到姜蜜眼前,“是这本吗?”

    声音有点熟悉,姜蜜抬眼一看,竟是沈谦修。

    姜蜜惊讶道:“沈公子?你怎么会在这儿!”

    沈谦修朝她温柔一笑,“我正在选书,刚刚听姜姑娘在询问小二,认出了姑娘的声音,便上前来打扰了。”

    姜蜜将帷帽揭开,朝沈谦修笑道:“怎会是打扰呢。”

    她接过沈谦修手中的书说:“我正要找到就是这本。沈公子又要多谢你了。”

    “举手之劳而已。姜姑娘客气了。”沈谦修见她拿着那本游记很是高兴的样子,便问道:“姜姑娘喜欢游记?”

    姜蜜点了点头,“虽遗憾不能像书中人一样行万里路,游山河,去体验不一样的民俗风情,可书中人将这些传递出来,我就仿若自己也去过一样。”

    沈谦修若有所思道:“人生如此漫长,姜姑娘又怎知今后不能去呢?”

    姜蜜怔了怔,她笑了起来,眼眸中的光灿若星河,“是啊,借沈公子吉言了。”

    沈谦修有几分失神,他强迫自己移开眼,看向别处。

    姜蜜毫无察觉,她正翻阅着手上的书,匆匆地扫几眼里头的内容。

    沈谦修问道:“姜姑娘只身一人?没有带婢女吗?”

    姜蜜翻页的手一顿,她想到还在外头候着的成忠等人,心情沉了几分。

    姜蜜对沈谦修摇了摇头,“在外面呢。沈公子,我该回去了。”

    姜蜜将帷帽盖上,让小二过来帮她把选好的书包好。

    沈谦修生生忍住想要替她付银钱的举动。

    他见姜蜜拿好了书,对她拱手道:“后会有期,姜姑娘。”

    姜蜜抿唇一笑,对他福身回礼。

    ……

    沈谦修等姜蜜离开后,随手挑了几本书,也离开了书斋。

    他没走多远,便有一丫鬟上前将他唤住:“三公子,三公子!四姑娘在对面的茶楼厢房里,姑娘让奴婢过来请您上去。”

    沈谦修皱了皱眉,这不是沈窈薇的身边的丫鬟吗?她怎么出门了?

    沈谦修淡声道:“带路吧。”

    沈谦修推开门,沈窈薇站了起来,抱怨道:“三哥哥,你可让我好找啊。”

    沈谦修将书放在桌上,不解道:“找我做甚?你私自出门可征得母亲同意了?”

    “母亲自然是同意了。三哥哥如今不同往日了,我们也无须那么小心翼翼。我今儿本是去了珍宝阁看了看首饰,有些累了才到这茶楼喝茶,顺便等你啊。”

    沈窈薇给沈谦修倒了杯茶,“三哥哥累了吧?你试试这茶,虽不能与家中相比,但也尚能入口。”

    沈谦修拿起茶盏喝了一口,问道:“阿薇,你为何事找我?”

    沈窈薇在他一旁坐下,支支吾吾道:“三哥哥,你近日是不是英雄救美了?”

    沈谦修目光一冷,看向沈窈薇。

    沈窈薇最怕三哥哥冷脸了,她连忙说了出来:“三哥哥你虽然让你身边随从封了口,但也有从其他地方传出风声。你在望仙楼帮了承恩侯府的姜姑娘,这事我便偷偷地知道了。”

    沈窈薇见沈谦修不语,她忍不住将心里话问了出来:“三哥哥,你觉得那姜姑娘美吗?”

    依她对三哥哥的了解,他不是那种爱管闲事的,若是遇上了此等恶霸调戏民女之事,虽不至于置之不理,但也就只会让随从去请官差,他本人并不会自己露面。

    她们沈家跟承恩侯府又无交情,她往后会入宫,那姜姑娘倒霉了,对沈家来说其实还能算是一桩好事。

    沈谦修沉声道:“阿薇,你不该问此话。”

    沈窈薇道:“三哥哥不肯说。那我便说说我的想法。三哥哥,那位姜姑娘比我要美,比之许多许多人都要美。那日在万寿节的宴席上,她弹琴的模样我现在都能想起来。她美的太有威胁性了。虽陛下爱的是端庄娴雅的美人,可姜姑娘娇艳如芙蕖却也让人移不开眼。她不仅美,还是太后的侄女,又能弹得一手好琴,陛下还赐给她名琴绿绮,她便比众人先获得了陛下的青睐。若是她进了宫,我在陛下那里可还有一席之地?”

    沈窈薇轻轻一叹,压低声音道:“三哥哥,我可不想像太后那样被宠妃压在上头几十年。”

    “住口!”沈谦修呵斥道。

    “当今圣上君子端方,高风亮节,不是重色之人。你行好本分之事,陛下自然会厚待于你!”

    沈窈薇见三哥哥动怒了,她有些退缩。

    可她好不容易寻到机会能和三哥哥说这些,不想轻易放弃。

    沈窈薇道:“三哥哥,我知道陛下会因姐姐一事善待于我。可要是姜姑娘能寻一如意郎君早早的嫁了,无法入宫,那她于我不就没有威胁了吗?”

    “三哥哥,不知你愿不愿意帮妹妹这个忙?”

    沈谦修久久不语,看向沈窈薇的目光很是陌生。

    他竟不知自己的妹妹,何事变成了这副模样。

    然而,让他更加自我唾弃的是,他没有即刻拒绝。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姜蜜回到了沅芷院,院中就如同平时一样,除了秋玉和夏若知道以外没有其他人发现她曾离开过。

    秋玉上前将姜蜜手中的书接了过来,她眼含担忧一副想问又不敢问的模样。

    姜蜜嘱咐道:“秋玉、夏若,你们就当我从未出去过,不要跟任何人提起此事。”

    秋玉夏若连声应下。

    姜蜜有点疲惫,喝了几口夏若递过来的蜜水润了润嗓子。

    她软软地靠在榻上歇息,已经恢复了的绵绵发力一跃跳了上来,熟门熟路的卧在姜蜜的臂弯之中。

    姜蜜微微一笑,顺手摸了摸绵绵蓬松的发毛,心绪渐渐地平复下来。

    “我出去后,有人过来了吗?”姜蜜问道。

    秋玉回道:“四姑娘未时过来了一趟,奴婢说你睡了,她没说什么就离开了。”

    姜蜜点了点头。是阿容啊,也不知道阿容是找她什么事。

    姜蜜靠在美人榻上昏昏欲睡,忽然一下睁开了眼睛,她坐了起来唤道:“秋玉,秋玉!”

    秋玉正在门外和夏若商量晚膳给姑娘送什么的时候,听到屋里的姑娘的呼唤。

    她急忙跑了进去,“姑娘,怎么了?可是梦魇了?”近来姑娘总是睡不好,她们都很担忧。

    姜蜜道:“秋玉,你去把那日从千霜寺带回来的棋谱找出来给我。”

    秋玉虽不知姑娘为何突然要那东西,她见姑娘着急的模样,便疾步地去取东西。

    秋玉很快便把跟绿绮收在一处的棋谱找出来,给姜蜜送了过去。

    姜蜜拿在手里翻阅,越看的仔细,心便越往下沉。

    刚刚她闭目养神,今日所发生之事在脑中回放,尤其是当时下棋之时萧怀衍的神态。

    难怪啊!

    难怪当时她觉得萧怀衍在听了她那句话后,神情有些奇怪。

    她当时没太在意。

    那时她从千霜寺接过这本棋谱时,就随手翻了一下,就没有再碰。

    现在才发现这本棋谱之事初学者入门级别的,是宣哥儿那般大小的孩子所学的。根本谈不上什么融会贯通。

    萧怀衍是故意的。

    姜蜜一身的力气仿佛被抽去,感觉到后怕。

    秋玉特意让小厨房做了几样姜蜜爱吃的菜,可姜蜜却没什么胃口,吃了两口便放下了筷子。

    姜蜜捧着刚买的新书,看着松寻先生写川蜀之地的见闻,可她却觉得那些文字浮在表面,一个字都看不进去,她的心静不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