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九龙魔神 >

第394章

九龙魔神-第394章

小说: 九龙魔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迁之后,京城内外谣言四起,尤其是对于皇室的猜测,说其是“君不君,臣不臣”,内涵有大臣染指朝堂大事,其针对所指便是那几位商讨国家大事的内阁学士,而在四位内阁学士中就有三个是六大氏族的人,其中一位更是肖令博的亲叔叔。
  皇帝就是要用这次的事情告知,他依旧是皇上,面对这种谣言,他不会勃然大怒,他能做的便是立威而已。
  到了刑部大牢,见了刑部尚书,他却告知肖令博在作业凌晨便连夜被宫中高手带走,奔向大内天牢。得此消息之后,杨闯心下更是焦急,那大内天牢毗邻皇城却并不在皇城,由几处民间宅子所连,地下以及周遭建筑暗中通往皇城,里面做的尽是朝中不愿多谈的肮脏手段。
  肖令博乃是一家书生,文人一个,何能担得起里面的酷刑?
  想着,杨闯是快马加鞭,连连到了大内,以他王爷的身份申请了一个探监资格,而在杨闯亲身抵达那里之后,大内天牢里面的看守官吏并没有多加推脱,见了杨闯直接放行,半句话都没有多说。
  见此光景,杨闯心下更是发凉:这般想来,或许是皇帝陛下早就猜到了自己会来见肖令博,早早打好了招呼,要自己与这个多年好友做最后诀别,也是在警戒自己,早些断了那谈降之心。
  进了天牢,随着狱卒带领,杨闯很是轻易地便看到了天牢之中的肖令博。
  肖令博的位置很是特殊,那是天牢的最后一间房,说宽不宽,说窄不窄,只能说面积刚刚好,足以容得下这么一个人的吃喝拉撒。肖令博靠着墙坐在地上,身上的白衣已经变得污渍斑斑,头上整齐地发髻也乱哄哄地披散下来,看上去格外狼狈,他低着头,让人看不见他的眼睛,只能看到他好似在沉思些什么,也好似睡着了一般。
  “砰砰砰!”狱卒的官靴踢在铁制的牢门上:“肖令博,有人探监!”
  说完,这人转头看着杨闯,语气恭敬许多:“王爷您老轻便。”
  “麻烦了。”杨闯也是礼貌性地说了一句,目送这人离开,这才弯下自己的身子看着栅栏里面扶着墙壁站起身来,朝着自己走了过来的肖令博。
  让杨闯没有想到的是,肖令博开口的第一句话:“若是知道我会这么早落得此地,昨日就不会与王爷你吃酒了,还是多写上一些有用之物,留于后人。”
  “额……”闻言,杨闯一阵惊愕。
  他知道肖令博洒脱,但却没有想到竟是如此洒脱,已经身陷囹圄却还有心思调侃打趣自己如今的境遇。
  “肖兄,你可好?”杨闯皱着眉头问道。
  肖令博点头:“自然是好,想来王爷昨日却是见到了圣上吧?”
  “嗯,见到了。”杨闯点了点头,继而看着肖令博,以一种很是痛心却又好似看着傻子一样的眼神望着他:“你怎的能写那么一份奏折呢?你这不是自己往火坑里跳呢吗?我本以为你只与我还有车若海谈了这件事,怎的连皇兄那边……”
  话没说完,却被肖令博打断:“我只是与你还有老车那边说过,至于圣上那份奏折,却是我无意所书,最后在一次醉酒才呈上去的。”说着,肖令博顿了顿,摇了摇头道:“只是,我为何在此可不是因为那份奏折,更不是因为我与李唐龙朗天的那封信,具体因为什么,恐怕王爷你心里也清楚吧。”
  杨闯:“……”
  杨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他原本以为自己有千言万语想要跟肖令博说,可是如今却发觉好似除了这最后一面之外,别无所言。
  自此之后,二人恐是阴阳相隔了。
  看着面色愧疚地杨闯半晌没有说话,肖令博倒是点头微笑,率先开口:“王爷你也不必悲伤了,这一切都只是历史的车轮罢了,一点一点都会冲刷过去。或许在史书当中,我肖令博是个祸乱朝纲的奸佞之人,但是我自问心无愧,心中所愿只是天下太平,无论哪个国家,只是希望百姓安康而已,所以王爷不必为肖某而伤心了。”
  听着肖令博的话,杨闯问着:“难道,这事情就没有回转的余地了吗?皇兄所顾忌的是祖宗大业,毕竟火战几百年来的江山,不能毁在他的手中啊。还有像肖兄你所说的,天下大同才是正道,只是不同国家之人如何大同?李唐杀过火战之人,而火战何尝没有杀过李唐的兵?若是一方谈降,甚至大败,其百姓最后只得是一个阶下囚的身份啊。”
  “不不不。”肖令博缓缓摇头:“王爷你说的不尽然是对的。”
  “什么意思?”
  肖令博道:“固然刚刚有些地方是对的,就像是两个国家本就是世仇,何来和平可言。可是王爷你要注意,火战与李唐几百年来毗邻两边,时而战争时而和平,其中百姓早已因商业往来而联合一起,更不必说那群早已不把自己当做世俗之人的灵修了。”
  “纵横大陆的财神联盟在东南西北皆有分会,他们就是所谓枢纽啊。以他们为媒介,不少人其实早已不看重这国家之别了,所以你所担忧地并非是一个大问题,或许刚刚开始的几年来是有些许问题,但皆不是什么大问题,至少不会让人命贱如草芥一样。”
  肖令博一席话,说的杨闯心下一动,张了张嘴又是踢出了一个问题:“那,肖兄你如何确信,此等和平必然长久?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若是李唐当真会统一火战天星,可未来呢?若是李唐内部出现问题,再度纷乱又该如何?”
  “敢问王爷,为何那两处海外之国一直是和平状态?”肖令博突然转换话题,倒是听得杨闯一愣,心下盘算还没有张口回答,肖令博却自顾自说道:“那两处海外之国自千年前便被一国而强有力地所凝成一块,这千年来一直都没有再度发生争乱,即使有什么问题也是快速解决,这其中是何种道理呢?更不必说大陆北方那草原伤了,即使是几百年前的元蒙,临靠北海的他们都可以统一那数十个草原部落,中原为何不可?”
  “所谓国敌世仇,或许会被人记在心中,但总会有人因为小恩小惠而放弃,甚至摇尾乞食,充当走狗,这些人自然会帮助稳固皇朝了。”肖令博笑着:“君可曾见现下何人知晓,那海外之国曾痴心妄想所图我火战南部?”
  “但……这是委曲求全啊!火战的基业……不能……”听着肖令博的话,杨闯心下微微动摇,忽地想起昨日皇兄之言,登时一惊,再度开口说起反驳的话来,只是说了半句音调却愈来愈小,最后自己都听不见自己的声音了。
  “呵呵。”肖令博轻笑一声:“这哪里是委曲求全呢?这只是一种谋生手段罢了,碧陛下所为的乃是火战之万古基业,其以帝王的思考方式,角度眼光,站在陛下的角度来看,这的确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毕竟此乃关乎于整个天下的得失,常人何来此等远大目光而衡量?”
  “只可惜,肖某乃一介草民,虽身居高位而不敢忘芸芸众生。若是强迫在下用一个人间帝王的眼光去思量这件事情,实在是强人所难,肖某只能看见天下动荡,百姓无一日好过时日,实在可怜,希望战争愈早结束愈好,甚至根本不要开始而已。在如今火战与李唐如此悬殊的实力差距之下,若是贸然开战,火战必然会输得很惨,战局走向终将会是螳臂当车,自取灭亡,或许在最后火战会垂死挣扎一番,但绝对会死在李唐与元蒙的双重绞杀之下!”
  “王爷,你已知晓在下之计划,日后如何,还请君独自斟酌了。”肖令博笑了笑,继而坐回了自己的墙角,满脸笑意,虽然身处囹圄,但他脸上没有一丝丝的畏惧与慌乱,仍是当初那一副意气风发之模样,看上去格外潇洒。


第762章 当年火战(九)
  肖令博言罢,囚牢之中是一片的寂静。久久低垂着脑袋的杨闯忽然抬起头,看着距离自己只有一个牢门距离的肖令博,他仍是不知该说些什么,张了张嘴却感觉喉咙发紧,想说的话悉数咽进肚子里,最后只能哀叹一声,起身转头离开此地。
  随后,杨闯回了自己府上,心上脑中尽是在思考着前日与刚才肖令博所言,以及昨日皇城当中皇兄那暴怒的咆哮声。
  “你一直都了解朕,朕从来都以为王弟你很了解朕,现下看来竟是朕错了……”
  “位高而勿敢忘忧国,国家兴亡固然重要,但肖某所看重的仍不是皇朝更替,只是天下那劳苦的百姓尔尔……”
  想着想着,杨闯只感觉自己脑中很是混乱,竟是整整一日没有吃饭,直到深夜管家前来唤醒了还在思量的杨闯。看着桌上的饭食,杨闯只感觉食之无味,如同嚼蜡一般,毫无胃口,脑中两个人截然不同的观念与想法来回激荡着,让杨闯只感觉阵阵恶心。
  “哎……”杨闯摇了摇头,不愿多想,此一刻自己还是先顾好自己的身体,身体才是最为重要的本钱,若是当真出了什么问题,即使自己像做些什么却也是做不到了。
  想着,杨闯提起筷子端起碗,刚刚吃了口饭粥,忽然脑中灵光一闪,想到了些什么:
  “帝国倾覆,王朝更迭,其中动辄上下百万人的生死败亡,决断不可持续下去,所以战争一定要结束。但如肖令博所言,朝代的崛起虽也绝不是万古长青,耸立不倒,但百年千年的和平却仍是可以保持。”
  “皇兄,他如何也是一位帝王,他也有他自己的无奈,他心中的取舍是我与肖令博所想象不到的。皇兄心系天下百姓,可却更加看重江山社稷,他所为的不是自己的位置,而是无愧于祖宗!为了祖宗大业,牺牲多少人完全不是可以常理测之的,一切都可以舍弃,只要保这巍巍火战不倒即可!”
  想到这里,杨闯咽下了口中的白粥,放下了手中的筷子,脸上露出了一个似哭非哭,似笑非笑的表情,犹自看上去如苦笑一般,正正望上去却难看至极,充满了浓浓的落寞与怅然:“肖令博固然有错,他始终还是背叛了火战,而皇兄……有错却也没错,那不是我杨闯可以猜量的,只是我自己也有一套衡量的标准吧。”
  杨闯说了这么一句话,屋内只有他自己一人,却也不知道是在与何人诉说。他的眼神很是空洞,宛若魂魄被人抽走一般,了无生机。
  之后的时日,杨闯闭门不出,有外客来访也是关紧大门不愿多有来往,而后的一个月,杨闯又是远离出京,没有告知任何人,更是毫无消息透露,就连杨闯府上的管家都不知道杨闯去了哪里。
  在那之后的第三个月,杨闯又从不知名的地方回来了,再度回归的杨闯比之以前看上去要轻浮许多,似乎又成为了之前那个醉生梦死的王爷,整日里只是与往来宾客吃酒言欢,似乎根本早已忘却了三个月前的一切。
  而后的某一日,是圣旨所下的肖令博斩首之日。
  那一日,东街菜市口处人来人往,百姓最喜欢的仍是凑热闹,喜爱看的仍是砍杀人头了。
  当天,天气格外的阴沉,天空上乌压压的云层好似天神发怒一般,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来。肖令博一身灰白囚衣关押在囚车之中,自天牢缓缓押送而出,他面不改色,依旧沉静,三个月的牢狱之灾使得他看上去略有些瘦了,只是风骨犹存,背脊依旧是那般直挺。
  看着四周拥堵的人群,肖令博眼中满是悲哀与伤痛,他好似并不是在为自己悲伤,而是在为这些看着热闹的人群而感到悲伤。
  “啪”的一声,不知从哪里扔了上来一把烂韭菜,直接扔在了肖令博的脸上,一下子就把他那因为久久没有见过阳光的苍白脸蛋抽了个通红!
  打骂死囚,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项目,尤其是这群平头百姓早就清楚这人是因为什么罪名而死的。没看到吗?在他背后的板子上写着的大字:通敌欺君罪人肖令博。
  于是乎,不断有人向囚车那边扔向臭鸡蛋烂菜叶之流的肮脏之物,尽管有不少知晓肖令博为人的百姓劝阻着,却依旧没有人停下手中的投掷。在这群愚昧的人眼中,被杀的人是谁他们从不会管顾,只要是身居高位之人,那便是罪恶的,尤其还是这种通敌欺君之人,更是该千刀万剐!
  一路之上,原本看上去还洁净的肖令博被喷满了肮脏,看上去狼狈不堪,只是肖令博眼中的神情更加悲伤,四处望望跪在法场之上,挺着脖颈,嘴里犹自在说着些什么。
  四处的人群嘴里都在喝骂着这通敌之人,他们不管这人身份是谁,也不会管他具体做了什么,只要是这般的罪名,那就是该死的!
  看斩官坐在高台上,望着法场上的肖令博,对着身后的刽子手点了点头,那刽子手从一边提起大刀,抽掉他背后的罪名牌子,扒拉开肖令博头上的菜叶子,验明正身之后对着那看斩官又是点了点头。
  看斩官道:“罪人,肖令博,罪名,通敌欺君,罪该万死,奉旨斩杀!”
  言罢,他从牌笼中随手抽出一张令牌扔在地上:“斩!”
  “肖大人,还有什么想说的吗?”刽子手喝了口酒,饮下半口,吐了半口在长刀上,按规矩问了肖令博一句。
  闻言,肖令博摇了摇头,脸上的表情半笑半哭:“希望一切都好吧。”
  刽子手听了很是疑惑,经他手上杀了的一品二品大员不下十几位,无论是哪一个风骨多高,在自己手中大刀面前轻则痛哭流涕,重则屎尿横流,像肖令博这般云淡风轻的,他还是头一遭见到。
  无论怎么疑惑,事情还是要照办!
  刽子手扬起大刀,“刷”的一声,尸首分离,人头落地,一切都是这么干脆利落!
  “轰隆!”
  就在人头落地的那一刻,压抑许久的秋雨终归是下了下来,众百姓看热闹已经没了,皆是弯腰小跑奔着自家而去,只留下满地被雨水所冲刷的鲜血,还有那瞪着双目被人捡拾走的人头。
  法场之外,两个身披斗篷雨衣的人站在那边,静静地望着法场。
  其中一人缓缓抬头,掀起兜帽,任由雨水洒在他的脸上,看着缓缓散去的官府众人,这人喃喃道:“肖兄,一路走好。”
  此人,便是杨闯了。


第763章 当年火战(十)
  是日,乃肖令博被斩首的第三天。
  今天的火战朝廷显得很是愁云惨淡。
  肖令博乃是因为欺君通敌这般罪大恶极,万般不肖的罪名而被斩首,按理他的人头要枭首三日,尸身不得完整,并且最后要曝尸荒野以野狗食之。可是肖令博乃是六大氏族中人,更是当今肖家掌门人最疼爱的一个孙子,这般对待属实是有些不好。
  但出人意料的是,皇帝陛下不仅没有法外开恩,更是下圣旨以宣此事之重要性,任何人不得有所隐瞒,若是发现,定当是连坐九族!
  于是乎,肖令博就坐实了这叛乱的名头,而且死后连尸首都不能葬入肖家祖坟,牌位都不可入住宗庙。在昨日,肖家内外很是惨淡,稍稍请了一些宾客,虽然没说是因为什么事情,但大家也都不是傻子,尽是可以猜出个子丑寅卯来。
  今日朝堂上,皇帝陛下的脸色很是难看,说了许多事情,更是宣发了不少军部以及工部的事情,却是让不少人嗅到了一丝不简单的味道。肃杀的气氛在大殿上来回激荡,让人不寒而栗,早朝依旧是往常一般草草收场,大臣们连连撤走,心下却是在嘀咕着什么。
  “看来,陛下对于肖令博的事情很是重视啊!”
  “嘘,别说了。”
  想要讨论的人,都是说了两句便不再讨论,人人自危之下,火战上下陷入了一种白色恐怖当中。
  这一日的下午,一处看似很不起眼的民居之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