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魔神-第3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目相对之下,杨晓涵的一张俏脸登时红的更甚,而这一切也尽数收入王晟眼底。但看杨晓涵那凝脂美玉般的面颊上浮现出一层淡淡的红晕,好似一个鲜美无比的红桃子一般,惹得人很想张口咬上一口。
杨晓涵古怪的神情看的王晟两眼一呆,尤其是她那一对不愿与王晟进行目光触碰的眸子,其中秋水盈盈,配合杨晓涵那一张绝美却又显得冷冰冰的脸颊,正成一幅引人入胜的精彩画卷。
端的美妙。
王晟不自觉轻笑一声,这一声正好将杨晓涵的注意吸引回来,她低着的脑袋忽地抬起望向王晟,四道目光再度交汇。王晟的目光中饱含笑意,杨晓涵的目光中却充满了冰冷寒意,直接把王大公子看地心底生起一丝凉意。
“这丫头是怎的回事?刚刚还一副娇羞模样,怎么一个眨眼都不到的功夫就变脸了?”王晟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心里不住腹诽道。
“哼。”杨晓涵鼻子里轻哼一声,看着仍然抱着王晟一直在低声呜咽的杨闯哭的更大劲了,不由得微微蹙眉,低声道:“这是怎么回事?怎的还是这样,还没有……”
话还没说完,却被王晟伸出一根细长的手指堵住了她那两片柔软的嘴唇。
王晟温柔道:“乖,别着急,等一等。”
杨晓涵:“……”
对于王晟这一副故作深情的模样,杨晓涵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除却无语之外她实在找不出别的形容词来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
就在这时候,地上的杨闯已经彻底忍不住,哭声比之之前要汹涌得多。杨晓涵四下看看,生怕声音过大引来旁人注意,王晟却是好似看透了她的心思一般,轻轻摇了摇头。
王晟只是一个动作,却不知为何看的杨晓涵很是放心,一时间竟是不再担心。
两人只听到杨闯正抱头痛哭着,嘴里还在不断叫着些什么。杨晓涵竖起耳朵想要听个清楚,正正听到泪流满面的杨闯嘴里哭喊道:“父皇啊,是孩儿该死!孩儿当真该死啊!孩儿对不起您,对不起大哥,对不起整个火战!”
听到杨闯的这几句话,杨晓涵身上气势忽地一变,变化之快,使得王晟都是微微一愣。
现在的杨晓涵身上寒气凛然,与刚刚的她判若两人,反倒是像极了与王晟初识之时。一对弯眉下的眼睛,死死盯着正在哭泣的杨闯,两道目光如刀子一般剐在他的脸上。
杨晓涵脸上的表情只写着一个字,那便是恨。
就算什么都不知道,王晟却也可以看出,这个女子真的是很痛恨,痛恨这个正抱着自己痛哭不止的中年人。
第753章 杨闯所述
黑暗之中,杨闯不断喝骂着自己,从“自己有错”到猪狗不如,何等不堪的话他都可以辱骂自己。
抱着自己父皇的手已经松开,老皇帝示意他站起身来但杨闯却表示拒绝,只是这般跪在地上,看着眼前这本已经去世多年的父皇,张口道:“父皇,已经到了这下面,孩儿不期望您能原谅孩儿,孩儿只是希望可以化作孤魂一条跟在您身边。”
老皇帝沉默看着杨闯,良久缓缓开口:“孩子,你说自己有罪,说自己错了,我却是什么都不知道啊。”
“您……不知道吗?”闻言,杨闯忽地一愣,看着父皇的脸一副惊诧的模样。
不是说逝去的亲人都会在下面看着自己吗?难道这都是假的?
正在杨闯想着的时候,老皇帝苍老的声音再度响起:“你做了些什么,且跟我说说。”
杨闯:“……”
杨闯听到这句话之后,眼神变得很是飘忽不定,完全不敢去看自己父皇的面孔。
自己承认一切吗?
或许刚刚杨闯有这一片心,因为他以为对方什么都知道了。可是当他知道其实父皇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他动摇了。在杨闯的认知里,反正现在自己已经死了,不必担忧那么多事情了,何必多事说一些自己不想说的事情呢?
杨闯心中想着,又是不知觉地抬头看了眼老皇帝的面孔,不知怎的一种莫名的感觉自他心中油然而生。
在方立坤的书房之内,杨晓涵看着杨闯那一副迟疑的模样,一对粉拳握了再握。现下但凡长了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杨闯心里在想什么。
他迟疑了,只是因为刚刚王晟说了一句他什么都不知道。
杨闯……这该死的!
杨晓涵心里想着,杀机再现。这时候,王晟看了她一眼,微微皱眉,于是再度张口。
黑暗之中,正在杨闯踌躇之时,头顶上父皇的声音再度传来出来:“孩儿,你有什么事情要与我说吗?”
声音,依旧是父皇的声音,那般的严厉之中带着些许慈祥,与几十年前一般,毫无变化。
但这一道熟悉的声音却听得杨闯心下一动。
若是说刚刚看着老皇帝面庞时他心中有所悸动,那么现下那股子悸动便化作一股动力,催使着他想要说些什么。
“父皇,孩儿有事请奏。”
杨闯此言一出,听得杨晓涵微微一愣。
这句话,她曾经也听过,那是自己早已逝去的兄长与父皇曾经说过的话。彼时此刻,这句话的语气是一般的凝重,一样的严肃。
王晟看了眼紧紧盯着杨闯的杨晓涵,也是很严肃地说道:“宣。”
“孩儿,生前曾做了对火战大逆不道之事。”杨闯语气沉重,好似是做了什么重大的决定一般,说出来的话让人听起来很是凝重。
这句话一说出口,杨闯本人却只感觉轻松不少,好像压在自己背后的大山一下子轻巧了不少。这句话就像是一个开关门,说出这第一句,剩下的说出来也就不会那么困难了。
杨闯只听老皇帝问道:“何等大逆不道之事?可是背叛了火战?”
杨闯沉默半晌,没有立刻回答,良久之后才咬牙承认道:“是。”
杨闯本以为会迎来父皇雷霆大怒,他早已做好了迎接呼啸的准备,可是出人意料的是,头顶上依旧是风平浪静,没有任何怒气。抬头却看,杨闯只见老皇帝的脸上仍是无悲无喜,耷拉着眼皮瞅着杨闯,似乎早就知道这件事情一般,缓缓开口问道:“为何做出那般事情?可是出于贪生怕死,贪图享受之由?”
杨闯断然道:“不,孩儿不是因贪图荣华富贵才做出如此之事,更不是贪生畏死,孩儿曾几次去往前线,与将士吃住同行,只为鼓励士气,何曾怕死过?”
一边杨晓涵闻言,登时着急问道:“那你为什么会做出欺君背主的事情?做出如此大逆不道,有违纲常之事?!”
杨晓涵声音打颤,语速急促,仿佛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一般,一句话的时间里竟已经眼圈泛红,眼眶中竟多了几分水汽。王晟看在眼里,一对剑眉蹙成一个“川”字,看着跪在面前的杨闯,开口将杨晓涵的话重复了一边:“既然你并无私信,那又为什么会做出那般的欺君背主,大逆不道,有违纲常之事?!”
却见杨闯面不改色,语气却很是悲伤地说道:“父皇,李唐一直是我火战之大敌。我火战北接李唐,所占江南地区,其乃是全天下最为富饶之地,李唐之人狼子野心,在您在世的时候便跃跃欲试,意图南下,而在您驾崩之后更是蠢蠢欲动,等待时机。”
“父皇您驾崩的时候,皇兄只有二十余岁,朝野上下百官各自心怀鬼胎。北方战事正急,李唐猛将如云,龙皇城刘破军崔平国三大元帅一同出征,南北盛名盖世,无人不知,哪个不晓?我火战比之北之天星,虽并无内忧,但国库空虚,江湖路远,灵修层出不穷,尤其是咱们火战所处南方,更是三步一宗,五步一门,其行事霸道,不是俗世可管。”
“十几年前,天星的破灭以及天星江家对李唐的归降,导致帝国中不少狼子野心之辈打起了小算盘,总是想着通北换命,从未对国家有过任何好处。虽然皇兄手段雷厉风行,但最终还是敌不过大部分人心怀反心。”杨闯语气悲怆,表情更是悲伤:“终于在一日之中,火战帝国坚不可摧的大门还是被李唐人打开了。”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太圣亲王所残留下的上千亲兵自郊外,簇拥着皇兄到了江南立下政权,继续抗击着李唐。”
说到这里,杨晓涵眼中的泪终于抑制不住,滴落下来,洒在地面。
那个时候,杨晓涵才只是一个刚刚懂事的孩童而已,但是她永远都忘不掉那一夜,自己举家南逃,即使是在奶娘的怀中,杨晓涵却还是能听到四处的喊杀声,接连不断的火烧木头崩断声,孩童妇女哭啼声,直至到了江南,父皇的脸上始终带着愁云。
也就是自那以后,父皇变得愈加苍老,只有四十出头的他却长得好似五十多岁一般垂老。
“随我们一同逃出来的人,皆都是国之栋梁,其中大多都是火战多年传承下来的世家,他们的忠心是绝对可以相信的。自那以后,火战就凭着那几千人一点一点招兵买马,将南方所残留的军队一点一点聚集起来,最后则是守住江南东南以及西南这三处大省。”
“但只可惜,世界上从来都没有天衣无缝,更没有反败为胜……”杨闯苦笑着,低着头颅,声音显得很是低落:“事情远没有所想像的那么简单,复国终归是有弊端存在的。”
第754章 当年火战(一)
十一年前。
火战帝国帝都,江南。
“江南好,独爱江南影,杨花落尽,晓晨曦雾,涵涵水源无穷尽。”
这是一位不知名的酸书生曾在江南买醉之时留下的诗篇,即使当时的江南乃是火战小朝廷的临时都城,即使在江南那繁华的背后是无数将士死守国门的努力,即使,这一切即将会化为泡影。
江南正中心,皇城之后,当朝火战皇帝杨国森的弟弟杨闯站在皇城边上,临高远眺,看着纸醉金迷的江南,杨闯的眼神很是复杂。那是一种介于担心与难过的眼神,看着偌大的江南,他似乎想不出有任何自己能做的事情,除却迷茫便是迷茫。
自几年前由旧都迁至于此,战事一年比一年紧张了。
原本还没有什么兵马的火战,在四处联络的情况下,终于东拼西凑凑出来一批兵马,镇守在北方以防李唐。幸好的是,虽然近些年来火战连连吃败仗,但还不算很惨,至少与天星相比并不算伤筋动骨,至少现在北方的天星,小朝廷都快被打空了。
“哎……”杨闯悠悠长叹一声,喘了口气,自身后传来脚步声,转身去看,只见一个小太监不知何时站在了那里,望着杨闯先是行礼鞠躬,然后恭敬说着:“王爷,今日皇上还是不可见您,您还是请回吧。”
“又不能?”杨闯先是叫了一声,然后失望地点了点头,无奈地说着:“想来最近皇兄那里奏折比以往要多多了吧,算了算了,明日这个时候,本王再过来吧。”
说完,杨闯自怀中掏出一锭银子塞到小太监的手中,道:“劳烦公公了。”
“王爷您言重了。”小太监嘴上虽然这么说,但是手上却没有闲着,接下了杨闯手上的银子,对着他便是再度行礼,然后一挥手中拂尘,倒退着身子施施然离开了。
看着太监离开的背影,杨闯眼中尽是奚落。
如今形势谁也不知道会怎么样,兴许今天还好好地,明天李唐就打进来了,这群竖人不知道暗自都在做些什么。
杨闯已经不是一次两次听闻宫内有太监偷取宝物瓷器卖向宫外,只图一个“利”字,更有甚者敢去偷取大内机密,去换取荣华富贵。对于这种残缺的混账,岂是一个“杀”字得以平愤的?
可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段时间无论杀了多少这样的太监,却还是有人敢犯大不敬做出这般事情,好像明天就会国破一样。
现在的杨闯刚刚三十出头,正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岁数。
早在六个月前,杨闯不顾皇帝的不允许,私自去了前线。而就在前一阵子,他刚刚从中城回来,那边是毗邻前线最近的郡县。自中城左右,时不时火战的士兵就会与李唐的士兵发生起冲突。
在中城的那些时日,喊杀声,嘶吼声,此起彼伏,杨闯从开始的担惊受怕到后来的习以为常,只用了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
只有区区七天,杨闯便可以睡得着觉了。
为何亲自前往前线,只是因为杨闯想要看看战争的残酷。以往,他都是被当做一个废柴王爷而已,但是就在几年前国破之时,他这个所谓“废柴王爷”终于体会到“国破山河在”这五个字的意义了。
国破了,山河在却又有何用?
他想看看战争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他不愿只听话本小说与书籍里的形容,他要亲眼看到。在这六个月的时间,在几大将军的阻拦之下,杨闯终究是没有踏上战场。可虽然他没有上过战场,但他却亲身体会到了不少的东西。
无论是从百姓的口中,还是从士兵口中,杨闯都了解了一件事情:火战与李唐的实力差距很是悬殊,简直可以以“天壤之别”来形容。
无论是从兵力还是国库充盈程度上,火战都没有足够的能力与李唐打持久战了。现在能耗下去,完全是因为李唐在北方正在全力与元蒙一起制裁天星,而无心管顾火战。
毕竟对付火战只有李唐一方,而制裁天星却是两国联手,自然要轻松许多。
一时间,战况竟是将天星火战这两个相差了十万八千里的国家牵扯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唇亡齿寒”的状况:只要天星彻底被消灭,下一个被除掉的那便是火战了!
一山难容二虎,在大陆上只要存在两个国家,那么战乱纷争永远都不会停止,无论人民愿不愿意和平,肉食者鄙,帝王永远图的只有江山而已。
所以,江南如此一个燕红柳绿的地方,版图却并没有看上去那般和平,甚至连“盛世”两个字都算不上,只是纷争不断而已。
在了解了这些之后,杨闯准备回京与皇兄好好商议这些事情,至少要将国库充盈起来,否则将士们吃不饱,住不好,如何杀敌?更不必说在中城之前所镇守的,乃是李唐有名的震天魔将龙震天……
可是让杨闯所绝望的是,自他回来的以后,这三天的功夫无论他如何请见陛下,却依旧没有等来一个觐见的机会,反倒是这三天自己所送出去的银子足够一个平民过上数年好生活的了。
看着小太监缓缓离开,杨闯又是长叹一口气。
没办法,他也很体谅自己的皇兄。
如今战事吃紧,虽然前些年的八绝盛会带动了江南的经济发展,但毕竟这是打仗啊,就是吃银子的时候,想来皇兄因为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早已忙得不可开交,焦头烂额了。更不必说南方部分行省竟然敢自称独立,实乃大逆不道,叛党天灾战争全都叠加在一起了,即使皇兄再怎么贤明他却也没有三个脑袋,所有的事情也都要一条条地去处理。
“哎……”这是杨闯来到这里所叹出的第三口气了。
不能与皇帝商议大事,杨闯只感觉良心有愧。
自己前三十年在火战之中作威作福,仿若活进了狗肚子里一般,颇为不知民间疾苦。虽然杨闯早就清楚,自己皇室生活与贫民百姓肯定不同,但却是没有想到竟会如此天差地别。
距离战场越近的村庄,越是颗粒无数。不少村庄已经是人去村空,庄稼地荒废着,无人耕种。其实说来也是,在这种世道下,又有何人愿意种田呢?种下的庄稼最后都会被那天杀得李唐人所占据。
而在中城,还有不少百姓因为列祖列宗都在这里生活不愿离开。在那里的六个月,杨闯见识到了太多。
军队之中的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