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中星-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院,那个爱豆毕业时,曾经穿着学士服爬上这座金字塔的顶端,据说是这里的传统。
但郝梦没想到,在这座金字塔雕塑的另外一面,塔身中央居然有一扇防盗门,完全破坏了它的神秘感。
郝梦问:“为什么要在这里安一扇门?”
顾启明回答:“哦,这个金字塔正对着学校食堂,离得近,专门用来放冬储大白菜。”
郝梦:“……”
所以那些和金字塔合影的爱豆、演员们,其实是在爬冬储大白菜之山?
见郝梦面露震惊,顾启明没忍住破功了。
“我开玩笑的!你不会信了吧?”顾启明大笑。
他笑起来时,眼睛弯成一道好看的弧度;迟暮的阳光被他们头顶的树叶切割成无数个光斑碎片,那些闪耀的碎片落在他的头发上、眼睛上、脸上,让他的笑都染成了金红色的。
郝梦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有些恼怒地看着他。
“抱歉抱歉,这当然不是用来放大白菜的……”顾启明清了清嗓子,忽然靠近了郝梦身边。
他们离得如此近,青年身上那股清爽的味道又漫了过来。
顾启明压低声音,几乎是贴在郝梦耳边说:“……那个金字塔/》
那一瞬间,郝梦脸上的温度徒然升高。
——只不过,她是被气的。
她问他:“你幼稚不幼稚?这么无聊的鬼故事,你当我是三岁小朋友吗?”
“啊,”顾启明有些可惜,“没骗到你啊。”
郝梦发现,她以前对顾启明的印象全是错误的!他根本不是大家口中的校园完美男神,他就是个……他就是个……
郝梦一声不吭地往前走。
她打定主意,今天的晚餐,她要狠狠宰他一顿!
……
电影学院的食堂是座两层小楼,还保留着几十年前的建筑风格。食堂不贵,但是味道还不错。
两人边吃边聊。
真是奇怪,之前两人同班时,说过的话只有寥寥几句,但今天久别重逢,居然能天南海北聊这么多。
顾启明是一个很善于聊天的人,他能在快要冷场的时候,适时抛出一个新话题。
顾启明问:“你还没告诉我,为什么你学天文的,还要码代码?”
郝梦:“我的研究方向是计算宇宙学,这是理论天体物理下的一个分支。我现在所在的小组,正在做宇宙大结构模型的模拟。”
“太棒了。”顾启明手中的筷子一顿,“你说的明明是中文,可是我一个字都没听懂。”
郝梦:“……”
郝梦:“简单来说,我们在用超级计算机模拟宇宙从诞生到现在是如何演化的。”
她知道自己研究的东西对于外行人来说是多么晦涩难懂,一行又一行复杂至极的物理公式,一个又一个大到夸张的数字,一次又一次的推演计算……就算是其他理科背景的人,得知她的工作内容后都会觉得头痛。
思及此,郝梦主动表示:“是不是听着很枯燥?你要觉得无聊的话,咱们可以换一个话题。”
“不,我觉得这听上去还挺浪漫的。”顾启明却给出一个意外的答案。
“……你觉得浪漫?”
“对,”顾启明看向郝梦的眼睛,“人类自古就有对星空的幻想,从古代传说里的嫦娥奔月,到科幻电影里的流浪地球,正是因为人类对未知宇宙的热爱,才让我们一步步走到今天。而你的工作,就是把这份热爱转化成持续不断的探索——这难道还不浪漫吗?”
这些话从未有人和郝梦说过。
说起浪漫,好像永远只能和玫瑰、钻戒、礼物联想在一起。这是头一次,有人对郝梦说,你的研究、你的公式、你的宇宙之梦很浪漫。
郝梦想,有没有一种可能——其实浪漫的既不是她,也不是宇宙,而是顾启明呢?
……
郝梦回到宿舍时,已经是晚上九点了。平常这个时间她还在实验室,但今天她决定给自己放个假。
哪想到她刚要推开寝室门,身后就响起了一道八卦的声音。
“师姐,你约会回来了?”
是黄丹。
郝梦无奈转过身:“什么约会?不是都说了,我遇到一个老同学,今晚我们只是单纯的聊聊天、吃顿饭。”
讲座散场后,郝梦给黄丹发了一条微信,说自己遇到了老同学,就不和她回天文台了。哪想到黄丹这么八卦,还特地堵在宿舍门口,要听她的花边新闻。
“我也想有这么帅的‘老同学’~”黄丹啧啧有声,“师姐,他是你高中同学吗,长那么帅,他一定是表演系的吧?”
郝梦摇摇头:“不是,他是导演系的。”
“居然是导演系的?!哎,他签公司了吗,都拍过什么作品啊,网上能搜到他的片子吗?”
“……”
“他既然是师姐的同学,那他应该也有26岁左右了吧?他留校读博了吗,但是我听说,导演系和表演系一样,都是以实战为主,本科毕业之后读研读博的人特别少,他是要转去做电影理论研究吗?”
黄丹的好奇心重,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一个接一个的冒出来,郝梦张口想答,但又突然顿住——
——她直到这时才意识到,她今天和顾启明聊了很多话题,看似聊得很投机,但没有一个话题和顾启明本人有关。
他刻意避开了自己的事情,避开了他八年来的所有经历。
他就像是一团游离在星系晕环中的暗物质,明明就在那里,但郝梦却无法触碰他。
他是一个巨大的谜题。
百…度…搜…,最快追,更新最快
第 3 章(上帝是个程序员。。。)
第三章
在这个时代,互联网可以给你一切问题的答案。
回到寝室后,本想早早休息的郝梦还是坐到了电脑前,把顾启明三个字输入到了搜索栏里。鼠标轻轻一点,关于顾启明的所有消息就争先恐后地跳入了她的视线中。
幸亏顾启明的名字不算常见,网上能找到的和这个名字有关的新闻,都指向了他本人。
年代最久远的一条视频新闻,居然是在八年前拍摄的:电影学院导演系面试当天,有数不清的媒体记者堵在校门口,想要采访从学校里走出来的艺考生。
那时正是首都的初春三月,料峭寒风已过,枝头陆陆续续冒出了黄芽粉花。十八岁的顾启明打扮得格外学生气,帽衫加棒球服外套,刚一走出校园,就被记者们的□□短炮围住了。
面对镜头,他态度落落大方,一点也不生涩。
“我叫顾启明,今年十八岁,来自华城,我的目标是成为国内一流导演……”
年轻时,所有人都可以大声说出自己的梦想,不管是成为国内最棒的导演、还是成为女宇航员……没人会嘲笑,只会觉得可爱。
采访很短,郝梦看完一遍后,鼠标拖着进度条回到开头,又重新看了一遍。视频里的顾启明耀眼极了,明明周围还有那么多的考生,但他就是能够脱颖而出,让人一眼就注意到他的存在。
看完视频后,郝梦又开始浏览其他信息。
她找到了电影学院历年奖学金的获奖名单,顾启明连续四年拿了一等奖。他的本科毕业作业《有风在追我》被学校选送参加了FIRST——这是国内最具权威性的青年导演大奖——初出茅庐的顾启明凭借这部作品,一举拿下了大学生竞赛单元的“最佳导演”奖。
顾启明一战成名。
在万众瞩目的领奖台上,在无数闪光灯围绕的光圈之中,顾启明眉眼犀利,锋芒毕露。他穿着一身笔挺西装,高高举起了手中的奖杯。
他笑得是那么耀眼,他大声宣告自己的梦想:“我是顾启明,今年二十二岁,来自首都电影学院!我的目标是成为国内一流的导演!”
那一刻,仿佛未来的一切荣光都在他触手可及的地方——
——然后,他就销声匿迹了。
郝梦在网络上搜寻了一遍又一遍,却再也找不到关于他一丝一毫的消息……仿佛顾启明的导演之路,在四年前戛然而止。
他没有继续拍电影,他没有任何作品,他像是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一样,再也没有留下一帧镜头。
偶尔有些影迷会在社交平台上留下一些只言片语:“四年前那个拿了大学生导演奖的顾启明,现在在做什么?”“《有风在追我》非常有趣,那导演后来拍过什么片子?”
这些问题无人应答。
看到这样的结果,郝梦觉得不可思议。
她发现,她认识的顾启明忽然多了好几重身份。校友会上的学霸校草,镜头下的明日传奇、自信的青年导演……以及重逢时,那个收敛住全身光芒的老同学。
究竟哪一个,才是真正的顾启明呢?
……
读博是没有休息日的。周六一早,郝梦又一次出现在了实验室里。
很多外行人对天文学有误解,以为天文学研究,就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拿着望远镜去野外观星。
实际上,“观星”(准确来讲叫做“观测”)仅仅是他们工作里最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而且他们所观测的星星绝大部分无法用肉眼捕捉,需要借助专业的天文望远镜,才能捕捉到几万光年以外那些或活跃、或泯灭的星系。
天文工作者大部分时间都是闷在实验室里做理论模拟,用程序去推测宇宙的某个角落正在发生什么事情。
——这是一种很玄妙的感觉。
你坐在计算机前,每天日复一日的编代码、写程序。只要你稍一疏忽,你所创造的程序宇宙就会因为数据过分冗余,直接坍塌成超弥散星系;在那星团上原本可能诞生出来的智慧生命,也会因为你在某行代码上的粗心大意,直接消弭于无形。
在这一刻,你就是一个最拙劣的造物主;你毛毛躁躁、你摇摆不定,你并不知道你每次敲下回车键,究竟会发生什么事。
所以,这世界上很多的物理学家最终都走向了神学信仰,因为说不定,人类所生活的这片宇宙,也是由一个名叫上帝的新手程序员所创作的作品呢。
——从这点来看,天文学家的工作确实挺“浪漫”的。
郝梦正在敲代码的手一顿,她被脑中突然跳出的浪漫二字击穿了。
不由自主的,她又想起了顾启明。
她从未对一个人有着这么强烈的好奇心。顾启明身上的秘密太多了,她实在太想知道,为什么顾启明没有继续他的导演梦想,为什么顾启明在重逢后不谈一句自己的事情。
郝梦决定放任自己的好奇心。
她趁着午休时间,给高中班上关系最好的闺蜜打了一个电话。
闺蜜灿灿是班里的“包打听”,毕业后的两次同学会都是她张罗举办的。她大学时没有出省,大四考了公务员上岸,然后迅速和大学时认识的男朋友步入婚姻殿堂,婚后生活和谐,最近在考虑备孕……总之,在大部分同学眼里,她属于“人生赢家”。
电话接通后,灿灿很惊喜:“大忙人,你从深山老林里出来了?居然想起来给我打电话了?”
之前郝梦跟组去兴隆站观测,那里信号不好,一走就失联好久。
郝梦和她聊了几句,便直入主题的问:“灿灿,你知道顾启明毕业之后在做什么吗?”
“啊?你怎么关心起他来了?”灿灿想了想,“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咱班毕业之后办了两次同学会,一次你去了乌鲁木齐,一次你又出国交流去了,两次都没赶上;他也差不多,他这几年一直在外面拍片子,人家可是要当大导演的,忙得很吧。”
“……他在拍电影?”
“具体是电影还是电视剧,我也不清楚,但应该是电影吧……”灿灿的声音越发激动,“郑新锋你知道吧,就那个大导演,拿过好几次奖,老婆是影后郭凤!他们夫妻俩搞了个工作室,叫什么FENG工作室,专门扶持新人导演。我听班长说,顾启明刚毕业,就被那个工作室签走了,这几年都在那儿工作。他当时好像获了一个什么奖,郑新峰很喜欢他。”
“是FIRST。”
“什么?”
“F…I…R…S…T,”郝梦语速很慢,几乎是一字一顿,“顾启明拿的是FIRST,这是国内新人导演的最高荣誉。”
灿灿茫然问:“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郝梦停顿数秒:“我前几天遇到他了。”
“靠,你遇到他了?!”灿灿一听,立刻激动起来,“怎么样怎么样,他长残没有?是不是还那么帅?你在哪里遇到他的?……等等,既然你遇到他了,你还向我打听什么啊,你直接问他不就好了?”
直接问他?
他们算不上熟,只是在异乡重逢的老同学罢了。郝梦还没那么自以为是,觉得她问了,他就会回答。
最主要的是,他们那天虽然加上了微信好友,但之后并没有说过一句话,她根本没有机会开启聊天模式。
除非,能有一个合适的机会……
……
下午,当郝梦又沉浸在海量庞杂的数据中时,实验室的门被推开了。
一脸焦急的黄丹冲到了自己的办公桌前,开始翻箱倒柜的找东西。她找了书架、抽屉、包包,还检查了电脑上的每一个插孔。
“师姐……”她脸色煞白,声音几乎带上了哭腔,“你看到我的U盘了吗?”
郝梦回忆了一下:“粉色的那个?”
“对!”
她摇头:“我没看到。那里面是什么数据?”
黄丹表情一垮,整个人瘫坐在了椅子上:“怎么办……怎么办……U盘居然找不到了……所有的catalog都在里面……”
她最近在做一个大型巡天项目的数据整理,她要把一个catalog(星表)里的所有星系,按照SDSS(光学波段)图像进行visual iion(视觉检查)。这个catalog里光是数据就有一万多条,她已经持续跟进了一个月,眼看就要做完了,但现在U盘一丢,她所有的数据全都没了!
数据丢失绝对是实验室里的大忌,不仅影响她所在小组的工作速度,而且一旦数据泄露,绝对后患无穷。
郝梦忙问:“你难道没有备份吗?”
“上次备份是在十天前,”黄丹低声道,“这个catalog太大了,每次备份都要好久,我,我一时偷懒就……”
郝梦扶住额头,深深叹了口气。
黄丹其实并没有天文学背景,她本硕都是理论物理的,因为觉得物理太卷了,所以转来了天文台读博。她今年刚入组,要学、要补的太多了,导师特地给她分配了整理catalog的工作,想让她借此熟悉一下天文科研的节奏,哪想到她会闯下这么大一个篓子。
郝梦:“你仔细想想,你最后一次见它是什么时候?你之后都去过哪里?”
“我最后一次见它,是周五中午,然后下午……下午……”她突然顿住,抬头看向郝梦。
两人视线一碰,郝梦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她们下午去电影学院听了讲座,所以很有可能U盘丢在了电影学院!
郝梦来不及细想,赶忙掏出手机联系了顾启明。
电话响了三声后就接通了。
“喂?郝梦,有什么事吗?”顾启明低沉的嗓音从听筒里传来。
郝梦现在满脑子都是工作的事情,她简单和顾启明说了一下他们实验室U盘丢失的事情,拜托顾启明帮她回讲座教室找一找。
顾启明静静听完,答应的很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