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中星-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启明无奈:“抱歉,我没谈过恋爱,也没有经历过‘越虐越好’的分分合合。”
麦依一脸八卦:“没谈过恋爱?不会吧,你这么帅!一定有很多人追你吧……或者你追没追过别人?你就没有喜欢的女孩子吗?”
她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顾启明的脑海中下意识浮现出一个身影,脸上的表情不由得多了几分柔和。
“你这个表情——一定是有喜欢的人了!”麦依的眼睛一下亮了,“她是什么样的人?也是圈子里的吗?”
“……她是我见过的最纯粹的人,也是提醒我无论何时都要记得仰望星空的人……”顾启明只说了一句话,立刻想起自己还在工作中,旁边还有专人录像。他收住,“麦依老师,现在是我在给你讲戏,你不要转移话题。”
就在他们谈话之际,忽然,从片场外传来了一阵喧哗声。
顾启明起身望了过去:“怎么回事?怎么外面这么吵?”
一位助理匆匆走过来,告诉他:“顾导,是龙导来了。”
“……”顾启明一怔,“他怎么来了?”
距离徐龙上一次来剧组,已经是一周多前的事情了。当时剧组宣传拍了不少照片、发了不少通稿,对外宣传徐龙有多“爱岗敬业”。通稿发完,徐龙又故态复萌,再也不来剧组了。
助理压低声音:“不清楚。他突然就来了,而且看起来心情很不好,也不知道是谁得罪了他。”
顾启明闻言,立刻走向了放着监控器的房间。
果不其然,他尚未走到,就听到徐龙在发脾气。
“一上午就拍了这么几条???今天不是有八场戏吗,结果一场都没拍完?顾启明呢?他干什么吃的?!”
顾启明走进房间,开口解释:“龙导,您来了?这场戏的感情要求比较复杂,麦依老师有些难进入状态,所以……”
“所以?所以什么?”徐龙提高音量,“顾启明,我不要听借口,你知不知道剧组机器一开,一天就是多少钱啊?”
他这人耀武扬威惯了,就希望上上下下所有人都顺着自己的心意。今天上午在郝梦那里除了礁,就要在别的地方找补回来。
而剧组,就是他最常用来撒气的地方。
因为他心底知道,他们不敢反抗他——或者更直白一点,不敢反抗他背后的徐新峰。
顾启明沉默几秒,试图和这只猪讲高等数学:“龙导,拍电影是需要时间的,演员入戏也是需要时间的。现在我们剧组的进度一直都在可控范围内,偶尔一场戏时间稍微长了些,我们可以之后赶一赶进度,不会耽误太久。拍电影向来是慢工出细活,只有演员入戏了,观众才会入戏。”
哪想到,听完他的话,徐龙居然笑出了声。
“顾启明,大家叫你一声顾导,你就真以为自己是‘顾导’了吧?你不会真的以为,自己在拍什么传世佳作了吧?”徐龙大笑出声,“电影是商品,我们是商人,我们现在要抢时间,把商品推向市场,我们要赚钱!你别在这儿给我讲什么狗屁导演理论、讲什么演员的自我修养!”
徐龙提高音量:“她哭不出来,那就给她滴眼药水。再哭不出来,就给她吃辣椒、吃洋葱!你给她讲什么戏啊,我才是这部电影的导演,你t算个什么东西啊?”
他骂人时,全场安静无声,没有一个人敢抬起头,与他对抗。
有个刚入行的摄影学徒低声嘀咕:“……我觉得顾导说的挺对的啊。这么赶工拍出来的,不成烂片了吗?”
身旁的摄影师拍了他脑袋一下,小声数落他:“你懂什么啊?有徐龙、徐新峰的名字在,再烂的片子,也有人买账。顾启明确实有才,可要是徐新峰说封杀他,他这辈子就别想再碰摄像机了。”
这段对话并没有被徐龙听到。
徐龙气势汹汹地向着女主演的方向走去,同时他也叫来助理,让他们去准备“道具”。
顾启明久久没有说话,他望着徐龙离开的背影,厚重的心思被掩藏在眼底。
直到几分钟后,拍摄现场才渐渐重新有了声音。
“好了好了,龙导来了,大家抓紧时间干活吧。”
“化妆师呢,去给演员调整一下妆发!”
“灯光再确认一下!”
“场记来这边!”
在鼎沸的人声之中,刚刚的那场闹剧,像是从未发生过。
顾启明忽然转过身,看向一直跟在自己身后的场务。他关掉手里的对讲器,向场务摊开手。
顾启明:“给我。”
场务一怔。
顾启明指了指他手里一直运行着的、用来拍摄花絮的迷你摄像机。
场务“啊”了一声:“我,我居然忘记关了……”
顾启明对他笑了笑:“以龙导的脾气,这事可不能让他知道,对吗?”
“啊对对对……”场务赶忙把相机交给了顾启明。
顾启明很快找到了相机的储存卡,指尖轻轻一压,小小的卡片就弹了出来。
然后,他收起了这枚还没有指尖大的小小储存卡。
第 16 章(快看楼下在拍戏。。。)
第十六章
郝梦暂时没有把自己遇到徐龙的事情告诉顾启明。
一方面,徐龙并没有对她造成实质上的伤害(除了额外出了一千多的干洗费用以外),另一方面,郝梦总觉得这样的行为,有点像小朋友向家长告状……
为了防止徐龙报复,黄丹和赵远氢都格外黏她,三人同进同出,绝对不让她有一秒落单。
郝梦又是感动又是无奈:“我知道你们关心我,但是大庭广众之下,徐龙也不可能突然冲出来把我绑架了吧?”
“谁知道呢?”黄丹心有戚戚,“我们都是高质量人类,哪里知道一头出栏时没打疫苗的猪会做出什么事情呢。”
好在之后几日,他们都没有见到徐龙,甚至连剧组其他人(特指顾启明)都没有见到。
剧组总是早出晚归,往往郝梦还没起床,顾启明已经出门了;而顾启明收工回来时,郝梦已经进入了梦乡。除了刚入住那天,顾启明借了一次郝梦的浴室以外,之后他们再没碰过面了。
明明两人好不容易到了同一个城市、住在同一间酒店,相隔不过百米,居然还是只能靠微信联系,和之前在京城时没什么两样。
不过——也是有一些不同的。
有一次,郝梦在朋友圈转发了《金陵城这些特色早点,你不能错过!》
第二天起床时,她就在自己房间的门把手上,看到了一袋子还冒着热气的梅花糕。
有一次,郝梦提起自己读大学时,经常去喂学校的流浪猫。
那天下午,顾启明的朋友圈更新了一张他抱着猫咪坐在监控器后的照片。据说这只猫儿溜进片场,大摇大摆地直接躺在导演位子上,后来才知道是附近咖啡馆养的霸王喵。
还有一次,郝梦开玩笑说自己在北方待久了,不习惯没有暖气的金陵。
没想到当晚她回到酒店时,前台小姐递给她一个小纸袋,里面是一套软乎乎的手套、围巾、帽子,以及一只可以随身携带的充电暖手宝。
郝梦把纸袋拿回房间,把里面的东西摆出来,然后拍了张照片,发给顾启明。
@观星者:你买的?
顾启明装傻。
@顾:不是啊。
@顾:圣诞节快到了,我猜是圣诞老人发现郝梦同学是个乖宝宝,所以送给你的礼物吧?
@观星者:……
@观星者:顾大导演,你幼稚不幼稚?
话虽这么说,第二天,郝梦还是戴上了那套软乎乎的三件套,又把充满电的暖手宝塞进了兜里。
顾启明的眼光很不错,给郝梦挑的是一套米黄格的羊毛三件套,她包裹在柔软的羊毛围巾里,黑发贴在颊边,更衬得皮肤莹白,鼻尖带着一点点红,看起来俏生生的。
赵远氢不由得看呆了,颠三倒四地称赞她:“师妹,你……你今天的围巾真好看!”
郝梦灿然一笑:“是吗?圣诞老人送的。”
赵远氢:“?”
师妹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幼稚了?
……
为期两周的“悟空”运行总结会议转眼就将结束,这一年也走向了尾声。
这次出差,郝梦收获颇多。除了在报告会上学到了很多学科前沿领域的知识以外,她还见到了不少老同学。
她的同学大多选择留在了金陵,有些去了紫台、有些留在南大,只有她一个人孤身北上。这次总结报告会,她的一位紫台的老同学跟着他导师一起来开会。
趁着会议中场休息的时间,老同学们自然要聊聊彼此的近况。
他们虽然都是天文系本科,但是硕博深造的方向并不相同。比如郝梦对计算宇宙学很感兴趣,一直在做大尺度星系的研究;而这位男同学转去做人造天体轨道设计。
两人交流完彼此手头的项目,然后就进入了国人寒暄时绝对绕不开的关键话题——“郝梦,你们导师每月给你开多少工资啊?”
“……”郝梦实话实说,“博士的基础工资一千五,项目补助一千八,还有些杂七杂八的饭补、宿舍补助……每个月到手四千多吧。”
当然,这是没算奖学金的情况。国科院毕竟是“国”字头,奖学金非常大方,郝梦成绩拔尖,每年年底还有好大一笔钱。从她上研究生开始,就没管家里要过一分钱了。
“你们导师真大方。”男同学艳羡地说,“我们导师可抠了,加起来一个月才三千多。我问了一下我们所的博士后,他们的补助也挺少的,要不然那么多人都转行了呢。”他叹口气,“我妈说,如果毕业后我不能留在天文台,那不如回老家考个编制,或者去高中教书。”
这就是天文学行业最□□的现实。他们研究的是最精尖的天体物理理论,越是“理论”,越难在短时间内看到实际效益。
说得直白一点:学医八年,毕业后可以治病救人;学计算机八年,毕业后可以进大厂年薪百万;可是学天文八年,毕业后,他们在苍茫的宇宙面前,依旧是一个一无所知的稚童。
他们就算想去航天所应聘,也永远比不过那些航空航天工程学出身的竞争者们。
选择天文学,看似漫天星光伴你同行,其实,这是一条格外黑暗、格外孤寂的道路。
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受不了现实的压力转行离开,只剩下零星的人还在坚守。
“不过,郝梦你是绝对不会转行的吧?”男同学看向她,认真说,“我还记得咱班刚开学那天,大家第一次见面,每个人轮流上台做自我介绍。你当时说的那句话,我到现在还记得。”
郝梦一愣:“……我说什么了?”
她当年不会说了什么“我要登上月球”之类的狂妄言论吧?
男同学笑了:“哎呀,怎么你自己都忘了,你当时说——‘我的目标,不只是看见星空,而是要让更多人看见星空’。那时候我就觉得,你眼里有光,和我们都不一样。”
最让这位同学感慨的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今日重逢,郝梦眼里的光芒仍然和八年前一模一样,还是那样的澄澈,不畏荆棘与坎坷。
郝梦被他说得脸红,尴尬地清清嗓子:“你可饶了我吧,别吹我的彩虹屁了。”
她皮肤白,脸红起来就很显眼。郝梦一直都是天文系的系花,在南大时,甚至还有外系的男生为了看她,特地来蹭他们专业的课。
那位男同学吞了口口水,没忍住问:“……郝梦,你和那个赵师兄,是什么关系啊?”
“?”郝梦没听懂,“什么‘什么关系’?他是我师兄啊,我们同一个导师。”
见状,男同学以为自己有机会了,顿时喜笑颜开地问:“那你有没有考虑过……”
他的话还没说完,外面的街道上忽然传来了一阵喧哗声。
他们在三楼,这个会议室临街,隔音效果不太好。马路上车来车往的,若是有人按喇叭,他们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就在此刻,楼下好像是发生了什么事,有人正在疏通车流、让行人尽快离开。
大喇叭里重复地放着几句话:“您好,道路封闭,请尽快离开,封闭时间为下午两点到晚上八点,感谢您的配合……您好,道路封闭,请尽快离开,封闭时间为下午两点到晚上八点,感谢您的配合。”
听到这样的声音,会议室里的人都坐不住了,反正现在是中场休息时间,大家纷纷涌到窗前去看热闹。
只有郝梦没有动。
那位男同学问:“你怎么不去看?”
郝梦回答:“我不喜欢凑这种热闹。这么多人挤在窗前,有什么消息听其他人说就够了。”
她话音刚落,窗户前的人就传来了消息。
“马路上怎么突然开始赶人了?”
“啊,那是吊车吧?”
“快看,来了好多车,在往下搬设备呢。”
“——是摄影机!”
“楼下要拍戏!”
“谁知道他们在拍什么戏啊?”
“那个从房车上下来的是不是麦依啊?”
“她不是爱豆吗,她还拍戏?”
“对啊,她新戏的宣传铺天盖地,叫什么……”
“……《舌尖上的爱情》!”
郝梦蹭一下就从座位上站起来了。
男同学怔住:“郝梦,你干什么去?”
郝梦头也不回地往窗户边挤:“我凑热闹去!”
第 17 章(郝梦我能约你一起跨年吗。。。)
第十七章
没错,现在在紫台楼下街道铺开阵势,准备拍摄的剧组,正是《舌尖上的爱情》。
在徐龙的独断专行下,投资方又追加了一部分钱,以实现他要拍摄街道车祸戏的想法。只不过,拍车祸戏光是有钱还不行,制片主任老胡这几天一直在跑相关部门,紧赶慢赶,终于拿下了道路封闭的许可,允许他们今天封闭拍摄六个小时。
为此,原本已经废弃不用的另一版剧本,以飞页形式在前一天晚上发到了主演手中。
女主角麦依有些不乐意,这段戏实在太“老”了,用她的话说,20年前的韩剧就不这么拍了(虽然20年前她刚上幼儿园)!不过经纪公司好不容易把她送来参演大导儿子的戏,她有再多牢骚也要咽下去。
她一早起来化妆上工,吃过早午饭,坐着房车来到外景地。
一下车,她就被举着手机的粉丝们围住了。她冲粉丝们挥挥手,甜笑着和他们问好,工作人员赶过来,用羽绒服挡住她身上的戏服,防止剧透。
她在工作人员的簇拥下来到一会儿要拍戏的位置,因为天冷,场务们在这里搭起了一个小小的帐篷隔间,监控器就在帐篷中,这样导演和演员们在拍摄中途可以在帐篷内休息。
“顾导,我这边已经准备好了,咱们什么时候开拍啊?”麦依问。
顾启明回答:“还要等龙导来。”
麦依脸上闪过三分嫌弃:“怎么又是他?”
她实在烦死了徐龙。说是大导的儿子,可他一点没有继承徐新峰在导戏上的天份,甚至一周都不出现在现场一次,幸亏有顾启明在,拍摄才能顺利进行下去。
而且,徐龙这人手脚不老实,总是揩女演员的油,幸亏她背后的经纪公司够强势,才没让她吃亏。但正因为麦依不让他占便宜,徐龙每次来现场,都要刻意为难她。上次一场哭戏,居然让她抹洋葱、吃辣椒,害得她第二天脸上爆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