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田的古代生活-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
何止是病了啊?
慕容浩都差点以为自己要废了。
偏偏他心里明白,却恐惧的不敢去想,更不敢说出口。
因为他没有那个勇气去面对,不敢去想自己如果失去了……传宗接代的功能,这个家里,还有他立足的地方吗?
郑明太医给他治疗倒是尽心竭力,而且也不多话。
但是镇国公府却不是那么想的,镇国公府开始在市面上放话,长春侯府的大少爷那儿废了,不可能传宗接代了,长春侯府要绝后了。
这种话说的多了,整个京中的百姓都知道了。
自古百姓都比较仇富,而京中的百姓们则是更喜欢嚼舌根子,皇帝老子的不敢随便说,豪门大户的却可以不在乎。
尤其是长春侯府,这些年,长春侯府的名声可不怎么好。
谁不知道长春侯府的大少爷,是个色中饿鬼啊?
不仅在内城横行霸道,在外城更是欺男霸女,每年都要强抢几个漂亮的姑娘回去,不是当小妾,是当通房丫鬟。
可是不久之后,那些通房丫鬟就会消失。
不是被发卖了,就是犯了错误被打死了。
入了贱籍的人,生死性命就不是自己的了。
所以一听说长春侯府的那个色鬼少爷不能人道了,好么,整个京城都要开锅了。
某个酒馆
“听说了吗?长春侯府的那位孙少爷,竟然不能人道了?”
“活该啊!”
“真是老天爷开眼。”
“不能人道才好,京中都消停多了,不用每天有人去他们家门口披麻戴孝的哭丧。”
“可惜啊,长春侯府就这么一个儿子,要是这个儿子没了用,他们就没有什么传宗接代的子嗣了吧?”
“不是还有大爷、二爷跟三爷么?”
“得了吧!那都生了快九天仙女儿了,也没见他们生第二个儿子出来。”
某个茶楼
“长春侯府的那个独苗苗,不能传宗接代了嘿!”
“该着啊!前年还去我们那一片,抢了张家的姑娘,结果没几个月,张家的姑娘就出现在了乱葬岗……死了!可怜啊,现在好了,他遭报应了。”
“长春侯府可惨了,绝后了!”
“绝后也活该,他们家养出来那么一个儿子,不断根老天爷都不开眼。”
“不是啊,我听说长春侯府不是出了一个娘娘吗?”
“出了个宁嫔娘娘了不起啊?宁嫔娘娘又不是送子娘娘,还管他们家生儿子?”
某个窑子
“长春侯府的那个大少爷,成太监了?”
“是吗?”
“嗯,连亲事都退了。”
“倒是可怜了长春候啊,就这么一个孙子,这要是没了用,家里岂不是绝后了吗?”
“可以在旁支过继啊!”
“一听你就不是本地人,长春候上一代争的厉害,好几个兄弟都分了家又分了宗,还都搬走了,不搬走的话,又怕在京中活不下去,这么多年,他们家去的都是些高官显贵,可没几个亲戚,更没族人。”
“这样啊?”
某个青楼
“哎,玉箫姑娘,你不是长春侯府那位大少爷的红颜知己吗?怎么样?他在你这里猛不猛啊?听说当不成男人了?”
“瞎说什么呢?长春侯府的大少爷,能看的上我这样的残花败柳么?人家啊,也就是那么一说,还真想跟我在床上较劲啊?也不看看他是个什么东西!姑奶奶我可是红倌人,他连个男人都不是!”
“哇哦!”这里的男客人们哗然。
流言蜚语就像是春风一样,吹满了京中,吹向了郊区。
长春侯府本来就没什么起色,如今更是门庭冷落车马稀了。
就连宫中,都有了传言。
贵妃娘娘听了之后嗤之以鼻:“那样的人家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听说他们家的那个孩子,不成才的很,关注他都没用。”
“贵妃娘娘说的是,大殿下如今需要的是人才,不是那种蠢材。”
德妃娘娘听说了此事,想了想:“去看看宁嫔娘娘是个什么反应?”
“娘娘,长春侯府并不出色,这……?”其实,他们并不太看好长春侯府。
“放心吧,能在宫里头听到这种消息,皇上肯定是允许的,不然,一个字都传不进来。”德妃娘娘理了理自己手腕子上戴着的赤金扭丝手镯。
“是,娘娘!”
淑妃听说了此事,只是让人传令下去:“不许嚼舌根子,外头的事情,宫里的人打听什么?宫里装不下他们这些大佛了是么?”
“娘娘说的是!”
贤妃娘娘听了这个消息,只是对四皇子笑了笑:“发现了没?长春侯府自己就把自己作死了。”
“母妃,您看,大皇兄,会不会对镇国公府出手?”四皇子担心的是这个。
长春侯府退亲了,那大皇兄恐怕会有所动作。
“他不敢。”贤妃娘娘淡淡的笑,像是一幅工笔精美的彩色仕女画一样美丽:“姚二小姐被退了亲,他要是上杆子去求亲,你父皇能宰了他!”
不管是什么原因,被退了亲的女孩子,一般都找不到什么好的亲事,何况姚二小姐的亲事,肯定已经很引人注意了,这个时候的姚家,就算是要给二小姐定亲,也不会在这时候。
再说了,还有一位春阳大长公主在。
她老人家这一关,可不好过……。
但是贤妃娘娘算错了一点,大皇子不能正儿八经、明目张胆的求亲,他可以用旁门左道来算计一番啊。
此时的大皇子,正跟他的幕僚商议此事:“长春侯府退了亲,那本殿下是不是有机会……姚二小姐不仅关系着镇国公府,西北的二十万大军,还有她自己手里也有女卫营。那是春阳大长公主的精兵强将!”
哪怕是女子,也是一群武艺高超的女子,而且很神秘。
“可是,大殿下,她被退亲了,您这样去求亲……您的婚事,还是要皇上做主的……。”幕僚担心大皇子这样蹿出去,再惹怒皇上。
何况大皇子现在还在禁足期,连皇宫都出不去,他要不是大皇子的伴读,恐怕也进不来这皇子所。
“谁说要迎娶她为正妃了?”大皇子瞪大了眼睛,白日做梦一样的道:“可以许她一个侧妃之位,本皇子能要她一个被人退了亲的女人,不错了,还给她一个侧妃之位,镇国公府还不得对本皇子感激涕零?”
幕僚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大殿下,镇国公府的嫡出二小姐,绝对不会给您当侧妃……。
这大皇子能不能长点脑子啊?
那是国公府的嫡出二小姐,不是庶出!
就算是退亲了,那也不是谁想娶,就能娶的,何况还是侧妃?
皇子妃人家都不乐意当,何况是“侧妃”?
跟大皇子同样想法的还有二皇子,只不过二皇子比较有诚意,他想用的是自己的正妃之位
派人跟德妃娘娘商量,看能不能请皇上赐个婚什么的?
德妃娘娘顿时就不高兴了:“本宫多久没见皇上的金面了?”
从年前开始,也就过年的时候,在新年大宴上见过一面,连话都没说上,就散了。
从过年到现在,她就在正月十五的时候,得到了皇上赏赐的一碗桂花汤圆。
然后就没然后了,要她怎么提?
三皇子也是如此想,不过他身边的人,是淑妃娘娘派来的冯玉,冯公公。
“姚家二小姐,您最好别打她的主意。”冯玉公公道:“那位小姐可不是谁都能娶进门的;再说了,她有兵权。”
“女子的兵权,能有什么用?只是好听而已。”三皇子对女卫营并不看重,他看重是镇国公府在西北的影响力。
“殿下,女卫营的影响力是小,可那也是兵权!当年春阳大长公主能以一面飞凤旗就生生的让蛮族的十万骑兵,愣是不敢过那一线天的山谷一步!”冯玉公公摇了摇头:“殿下啊,她们的影响力,在于那面飞凤旗,那面飞凤旗,抵得过西北二十万大军!”
三皇子听的双目放光:“那好啊!那……。”
“那就更不能上杆子去求亲了。”冯玉公公神秘一笑:“老奴听说,大皇子跟二皇子,可都有这个意思……。”
“啊?”三皇子一听,着急了:“那本殿下……?”
“您啊,让他们自己去试试水,反正订了亲,也能退亲。”冯玉公公道:“退了亲,您再去求亲,就行了。”
三皇子有点没听懂。
但是他知道,这位冯玉公公,是他母妃的心腹之人,能在这个时候派他来看他,是对他的
照顾。
所以,他决定听话。
宫中的波云诡异,镇国公府却是一片欢声笑语,姚二小姐脸上再次充满了漂亮的神采。
“我的乖女儿啊,终于是笑了。”一个贵妇人摸着姚二小姐的发髻:“那个亲事,退了就退了,正好,多在家待两年。”
姚二小姐眼睛里的神采飞扬:“好,在家多待两年!”
可是在书房里,姚安民接到了一个小纸条,上头用馆阁体写了:大皇子预以侧妃之位,迎姚二小姐;二皇子以正妃之位提亲;三皇子以观后效;四皇子隔岸观火。
姚安民看着纸条犯愁,正好,他二弟姚泰民,镇东候来找他下棋,哥俩儿看着纸条犯愁。姚泰民前些日子还在犯愁二侄女的婚事,如今看到纸条,更愁了:“大哥,这可咋办?”
被四位成年的皇子盯上了,二侄女的亲事啊,真是一波三折。
“不怕,没事。”姚安民摸了摸纸条:“这是御用的玉版宣。”
“御用的纸张?”姚泰民一愣。
“而且这墨汁,是放了香料的松香墨。”姚安民揉了揉鼻子:“就算不是皇上,也是陛下身边的人,得到了陛下的允许,给你我传讯的,幸好,你家大闺女才十岁……。”
还不会有亲事上的烦恼。
“大哥,我决定了,明天就偷偷的给大闺女定亲!”姚泰民道:“以免以后在亲事上闹心
”
姚安民一乐:“行,你先看好女婿……从小培养起来。”
第三百五十七章 武打片啊?
在王佐的舅舅犯愁的时候,王佐这个当大外甥的就在野外踏青呢。
清明时节,细雨纷纷,王佐带着丁田,先去了宁王山。
“宁王山?”丁田看着山脚下立着的石碑,有些发懵。
“这里是宁王一脉的墓葬山。”王佐道:“我今天来,是祭祀扫墓。”
“你一个人?”丁田愣了一下:“你弟弟呢?”
“他没资格。”王佐却道:“我带你来,让我母妃看看。”
他倒是没有提及先王。
只是丁田脸一红:“我还没带你去见我父母……。”
见不到原来的父母,也没办法,只能带他去见原主的父母……也不错。
“走吧。”王佐拉着他,往山上爬:“我高祖父是开国宁王,葬在了最上头,然后是曾袓父,祖父,父亲,才四代宁王,山上有四个大坟丘,以及八十个小坟丘,那是第一代宁王的亲兵坟墓,享宁王府香火供奉……。”
宁王山上种的最多的就是松树和柏树,因为“松柏长青”,这是墓地里种植最多的树种,百年的时间,这山上郁郁葱葱,就算是冬天,也是少有的深绿色。
最上头果然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古墓,还有一座陈旧的宫殿,宫殿下据说就是初代宁王的长眠之地。
而第二代宁王就没有那么大的脸面了。
只是一座院落大小的坟墓。
第三代宁王殿下,又小了一圈的坟茔范围。
等到第四代的时候,只有一个巨大的坟丘,上面写着宁王跟他原配王妃的名讳和生猝年。也是王佐的生身父母。
王佐带来了一些祭品,一个王府的祭祀活动,当然是繁琐的,王佐光是祭品就带来了好几
车。
古人讲究的是“国之大事,唯祀与戎”,所以祭祀,是很严肃也很认真的一件事情。
王佐在摆放完祭品之后,拉着丁田跪在了父母的墓碑前:“母妃,这是我认定的人,带过来给母妃看看。”
丁田脸更红,但是恭恭敬敬、规规矩矩的给墓碑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
算是认下了这门亲事,只是……王佐只提了他的母妃,却没说一句“父王”什么的……。王佐烧了一些纸扎的祭品,就带着丁田,又给祖父祖母的坟茔烧纸,最后是曾祖父母的,以及初代宁王。
等祭祀过,他们本来一大早就上山的,现在都中午了。
王佐才带着丁田去了山腰的一个凉亭。
说是凉亭,但是建设的跟一个临时歇脚的小房子一样,只要在四周垂下纱帘,就是一个亭
台。
王富贵他们已经在凉亭外面,用石头搭建起了简单的炉灶,还有烧烤架子,他们带来的各种食材,其实都已经是半成品了。
连青菜都切好了,只需要下锅炒一炒,就能吃了。
而丁田爱吃的烤鸡翅,早已经用料腌制了一上午,还有没用料腌制的鸡翅,蜂蜜烤翅则不需要脾制。
那边已经开始生火做饭,丁田跟王佐就坐在了亭子里,亭子里本来有石桌石凳子,不过,现在石桌子上铺了漂亮的桌布,石凳子上也铺了厚实的棉垫子。
坐在上头,不会冰屁股,又不硬,坐下后,很快,一壶热茶上来了,王佐给丁田倒了一杯
:“你喜欢的奶茶。”
“天气还是有些凉啊!”丁田伸手抱着像是笔筒一样的奶茶杯,暖手:“春风入骨寒啊。
”
幸好俩人穿的挺厚。
“没事,这里比较背风。”王佐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冬天太冷,也不敢带你出来玩儿
”
所以才会在天刚刚转暖的时候,就带他出来走一走,祭奠一番父母,也出来放一放风。
“是啊!”丁田也感慨了一下:“京城太大了,内城里就有一座山,平日里就算是休沐,也来不及出城,因为来回就要大半天的时间,能干什么呀?”
还是清明好啊,可以有三天的假期,给大家回家祭祖。
道远的回不去老家扫墓,也会在十字路口烧纸,遥祭。
丁田已经遥祭过了,所以跟王佐出来踏青,谁知道还拜祭了一番老丈人跟老丈母娘。
嗯,虽然上下固定了,但是丁田也要在心里阿Q—把。
俩人闲聊天,顺便等饭,这里摆着的点心也都是凉的,热的根本没法儿带来。
倒是丁田,有点好奇的问王佐:“就算你弟弟没有资格祭拜,那宁王太妃呢?”
好歹是明媒正娶的王妃,哪怕是继室,那也是宁王的未亡人啊。
“她不会来祭奠的。”王佐撇嘴:“因为她是继室,在我母妃坟前,她需要行妾礼。”
丁田一愣,他把这个习俗给忘了。
古代的原配是有地位的,继室在原配的坟前、灵前,那都是要行妾礼的,因为继室是续弦,不如原配尊贵。
“就因为这个,每年的清明时节,她都避开,不愿意朝我母妃的灵牌和陵墓行妾礼,当初倒是乐意当妾室。”王佐嗤笑一声:“小时候我没少抱着我母妃的灵位,故意堵她,每次看到她不甘不愿的朝我母妃的灵位行妾礼,我就高兴!”
丁田被他逗乐了:“嗯,她不管如何,总是低母妃一头。”
俩人聊着天,那边鸡翅就烤上了,王佐的手下开了烧烤店,这烧烤的手艺越发的精通了,加上丁田提供的烤串种类多样化。
除却传统的牛羊肉串,还有猪肉的,鸡肉的,烤鱼更是不可或缺。
然后还有干豆腐卷,里头卷着的是大葱,刷上大酱,考熟了吃,还挺受欢迎。
干豆腐卷大葱、豆腐皮、土豆片、地瓜片……。
但凡是能烤的,丁田都给折腾出来了,其实还有很多蔬菜卷,但是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