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田的古代生活-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一麻利的指挥,众人进去先把俩人从东屋的卧房搬到了西屋卧房里,然后又是更衣又是漱口,东屋自然有人收拾,不止开窗户放味儿,还点燃了熏香去味。
另一边,丁田好一顿折腾,啪叽,倒在坑上,睡死狗一样的打起了呼噜。
王佐阴沉着脸,守在他身边,其他人大气都不敢喘,轻手轻脚的倒退了出去,留下王富贵在屋里,战战兢兢的小声为自己辩解:“我不是故意的啊!”
王佐几乎是咬牙切齿的问他:“你给我们上的是什么酒?”
“我看那仓房里有放着的上好虎骨酒……都泡了一年了还没开封,除了送礼的他都没给您尝一口……。”王富贵是个一心只为了王佐的忠心耿耿的常随,自然是觉得好东西都该给王爷
丁田的虎骨酒,那虎骨还是他们去年打猎打来的呢。
用纯正的老白干泡了一年了,送礼倒是送出去不少,但是没有喝过,王富贵就想着,今天气氛正好,或许俩人真能有点什么……王爷也老大不小的了,还没跟人上过炕呢。
为了这事儿,他老娘又给他写信问他王爷身边有没有暖被窝的啊?
他很想说,有!
还是个男人!
又怕他娘受不了,只好含糊其辞,结果他娘告诉他,务必要让王爷有个暖被窝的,都二十多岁了,可别憋坏了。
还有他,不许在外面乱搞,要想媳妇儿了,回来,娘已经看好了几个小闺女,都是家生子,王府里的大丫鬟,不比外头的小家碧玉差。
搞得王富贵一个头两个大,他娘不只关心王爷,也关心他这个儿子。
他想着,让王爷好歹有个“暖被窝的”人,也好暂时堵住老娘的嘴。
至于男人还是女人……这个,只要是个人就行了。
“你呀!”王佐都不知道说他什么好了:“快点让人去熬汤,明天早上起来,让他喝点汤
,免得头疼。”
“您也喝点……。”王富贵小声的道:“要不然,明天也会头疼。”
“我头疼都是谁害的?”王佐这个气啊。
王富贵一缩脖子,丁田适时地哼唧了一声。
王佐的注意力顿时被他吸引了,王富贵趁机跑了。
丁田吐过了,又被灌了热水,感觉胃里头空荡荡的,头晕,眼花,还有些莫名的冲动。王佐手边的炕桌上摆着的是温开水,不是热茶水,喝多了不能喝茶,只能喝温开水。后厨正在熬汤,现在估计水才开吧?
要想喝汤,也得等会儿。
扶起丁田,给他喂了点水,丁田就八爪鱼一样的抱着他不撒手:“头疼。”
王佐给他揉了揉额角,丁田又不满意:“肚子难受。”
王佐给他揉肚子,觉得掌下,是薄薄的布料,布料下是肉嘟嘟的……小肚皮,温热而柔软
“哎呀……哎呀……。”丁田哼哼唧唧,在王佐身上蹭来蹭去。
“到底哪儿难受啊?”王佐都快要被他蹭出火气了。
“哪儿都难受……不舒服么……。”丁田还不知道自己玩火,就是难受么,憋屈,很想发泄点什么出来。
“别蹭了……。”王佐的嗓音有些哑:“好好的躺着休息会儿。”
“哼!”丁田放开了抱着王佐的手臂。
王佐心里有些失落,又有些不舍,但是还把人老实的躺平,他自己也顺带着躺了下来。谁知道他刚躺平,丁田猛地翻身,一下子砸在了他身上!
“额嘿嘿……终于抓到你了!”丁田眼神迷离,嘴角含笑,又跟个八爪鱼一样抱着王佐,还非常惬意的蹭了蹭:“嘿嘿嘿……跑不了了你!”
如此贴近,王佐瞬间就感觉到了丁田身上的变化,他也起了反应好么。
爆炒的羊肉,浸泡的虎骨酒,又是在春天这么一个季节的夜晚里……王佐要是还忍得住,他就不是男人了!
“这是你自己爬上来的……。”王佐一个翻身,把人压了下去。
春夜浓深,月色如洗,清冷的余光照进房内,火坑上,锦被下,情意无限,不时传来低泣和哄劝,还有低吼和喘息之声,汇聚成一首美妙而旖旎的乐曲……。
王富贵在门口听到动静,赶紧把人都撵走,然后让人去厨房烧洗澡水:“还有汤羹,别忘了!”
白三儿看了看房间:“还要什么汤羹啊?吃早饭了吧?”
“让你去吩咐就吩咐,早饭也要做。”王富贵想了想:“做八宝粥,银丝鸡蛋面。”
“这是作月子的妇人吃的东西吧?”白三儿记得他哥白二儿媳妇,也就是他二嫂生娃子的时候,好像吃的就是这个。
“放屁,这是……让你去吩咐你就去!”王富贵将人撵走,亲自守着院子,不许人靠近,心里却得意,这酒还真是好。
半夜的时候,王佐才召唤王富贵,王富贵低眉顺眼的带着人进来,又是给俩人倒洗澡水,又是收拾屋里的残局。
而丁田则是昏睡的死死的,清洁身体,更换被褥,这么折腾,丁田都没醒,一直是王佐抱着他洗澡,更衣等等……等一切干爽了,躺在炕上,这人睡的跟小猪一样。
王佐非常满足的捏了捏他的鼻子:“还真是属猪的,怎么折腾都不醒啊?”
回答他的就是丁田的小呼噜声,抱着人,满足的睡了。
第二天,丁田没睁开眼睛的时候,就已经感觉到了不对劲儿,全身车碾过的一样酸疼,尤其是他发现自己是在谁的怀里!
头也疼,肚子也饿了,整个人却懒懒的不想动弹。
“醒了么?”丁田的变化,瞒不过抱着他在怀里的王佐。
“嗯……。”丁田闭着眼睛哼哼:“咋回事?”
昨天喝的有点断片儿了,可是他从来不会喝那么多酒的,就算是高兴,也不会喝高了。
不是他的问题,那就是酒的问题。
隐约有点印象,好像是他扒着王佐不放……王佐……王佐还真好看……嘿嘿嘿……。
人长得帅,身材也好……体力也不错……。
就是……丁田睁开眼看着王佐:“为啥我在下头?”
王佐摸了摸他的狗头:“乖,下回你在上头,好不好?”
“这还差不多……。”丁田舒心了,赖在人家怀里不起来:“难受么……。”
以前丁田不会这样撒娇的,可能是知道有人宠他,惯着他,心疼他了,就忍不住撒娇卖乖
“不是已经推拿过了吗?怎么还难受?”王佐心疼了,一手揽着他的肩膀,一手给他推拿,各个关节都捏遍了:“我让人做了早饭,一会儿吃点吧?”
丁田抿嘴小声问他:“他们会笑话我吗?”
“不会。”王佐安慰他:“他们会像尊重我一样,尊重你。”
“会么?”在现代都有些不容于世的感情,在古代这么封建的社会里,还不得被人鄙视死啊?
“会!”王佐霸气的告诉丁田:“如果我连他们都无法收服,更别提保住王位了。”
“嘿嘿……。”丁田摸了摸王佐的脸蛋儿:“嗯,你最棒了!”
俩人在炕上腻乎了好一阵子,才爬起来,丁田发现自己穿着的睡衣都不是昨天晚上的了:“谁换的?”
“我。”王佐给他穿衣服:“你昨晚睡得死猪一样,我抱着你洗澡,给你换衣服,他们收拾的炕,又重新铺的被褥。”
“哦。”丁田挠了挠脸蛋儿。
去东厢房吃饭,炕上竟然放了好几个软垫,丁田坐在上头,捏着筷子等饭,脸蛋子绷得紧紧的,看到王富贵献媚的笑容,更是不开心了:“你笑什么?”
“高兴,开心!”王富贵这次特别明显的讨好丁田,将送上来的一碗热汤面放在他跟前:“吃饭,吃饭!”
“他怎么不吃热汤面?”丁田看着一大碗热汤面,还卧了两个荷包蛋,顿时脸就发热了。东北的风俗,新婚夫妇吃第一顿饭,新娘子要吃一碗热汤面,里头卧俩荷包蛋,代表以后的日子美满和顺,而这碗面一般都是嫂子给弟媳妇做。
很明显,王佐没有嫂子,但是他们厨房的厨娘,一般人都喊她“顺嫂子”。
“那个,王爷喝八宝粥……。”王佐早有准备:“还有土豆丝饼,以及蒜茄子、凉拌的果仁菠菜……。”
早饭丰富得不像话,丁田被噎的挑不出来刺儿,只好红着脸,闷头吃饭。
第二百四十九章 丁氏祠堂
吃过了早饭,丁田才被王佐告知,今日休沐。
“我后天才休沐的啊?”丁田挠了挠头。
“我回来了,你休息。”王佐不由分说,将人又抱了起来,去了卧室:“在坑上躺着休息
”
丁田脸红:“哦……。”
明明是开春的时候,天气回暖,结果丁田发现他炕上铺着的是冬天时候用的坑被,还有一层羔羊皮的褥子,软乎乎的,他整个人都陷在了里头。
吃饱喝足,昨晚消耗了大量的体力,丁田美美的睡了个回笼觉。
大概是捅破了最后一层窗户纸,俩人的感情竟然迎来了一个升温期。
按照丁田的理解,白天各自上班,晚上回来吃饭,顺便培养一下感情,早饭吃过了就各自出门去。
而王佐则是心情愉悦,连礼部和工部的人过来他都没给冷脸。
一个是来正式宣旨,册封丁田云骑尉的,还有他云骑尉的官服、印鉴,以及给他盖丁氏祠堂的工部人员。
丁田毫不客气的给了他们五千两银子,王佐那边自然有人手去帮忙,正好,如今也要五月份了,他们去就能挖地基。
村子里春种也要结束了。
且赶上了端午节。
又是一轮送礼收礼,古代对节日很重视,丁田忙忙叨叨的过了端午节,就听王佐说了:“
丁氏祠堂那边,雇工都是附近有空闲的农民,建起来飞快!”
“那就好。”丁田对自家族人还是比较有信心的,老里长估计盼着祠堂都盼红了眼。
丁田成了云骑尉,官职没升,却有了比官职更牛掰的爵位,现在出门也有人喊他“丁爵爷
”了。
搞得丁田总有种当了“韦小宝”的错觉。
天气渐渐炎热了起来,丁田晚上更喜欢抱着王佐了,这人身上好像能自动调温一样,冬暖夏凉啊!
“你怎么办到的?”丁田摸着人家厚实的胸膛,有点像是凉席的温度。
王佐没吭声,只是翻身把人压住……。
丁田第二天扶着腰去上的差,就听老郑叔说,张家老太爷下葬了,场面不大,多数人家都是礼到人没到,因为死的不甚光彩,张家的名声也一落千丈。
张太太差点被休掉!
“啊?”丁田吃惊了:“她……后来呢?”
“后来因为张太太跟张老爷一起守过两任太太的孝,就没休成!”老郑叔撇嘴:“而且张太太有五个儿子啊!要是和离了,那五个儿子该怎么办?而且儿子都有儿子了……。”
休妻,尤其是当家的太太,是很严重的事情。
别说张家太太的娘家不会同意,就是张老爷的五个儿子,也不会让自己娘亲被休弃。
于是,张太太每日要在佛堂待一个时辰,另外,张老爷的妾室姨娘,接了一半的管家权过去,这对张太太来说,比死还难受。
最近张家算是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好多人都议论纷纷,连学政大人,都找张山长谈过了话了,内容虽然不太清楚,不过大概意思是让张家好好的整顿家风,别弄个好色的名头在脑袋上摘不下去。
平日里张家人自欺欺人,且也没人不要脸的捅破这层窗户纸,他们就觉得自己说的做的是对的,结果现在被人撤掉了遮羞布,明晃晃的指责他们家的人好色,这意义就不一样了。
张家人老实了,张老太太出了张家的大门,的确是自由了,又能在外面以孝道拿捏张家,日子顿时过的舒心了起来。
六月末的时候,丁家村来了消息,让丁田七月份回去,因为家里的祠堂,盖好了!
丁氏祠堂的建筑构思非常奇特。
座东朝西,俯瞰呈“丁”字形,与对面呈“人”字形的照壁相对应,暗寓丁家,又暗喻“人丁兴旺”;因为丁田是有爵位的人,所以这门楼就起得高。
底层为门廊,俗称“拴马廊”,整座门楼全靠两根立柱支撑,顶层为喜鹊聚巢阁;祠堂的整个布局犹如一座城堡,除大门外,另有六道侧门,纵身分为五个层次:门廊、前厅、天井、正厅和后厅,而且祠堂的平面设计成纵阶梯形,寓含了步步高升的意思;后厅的门是一个完整的圆形,且圆形的下方刚好与中厅墙壁的缺口底端相切,就像是太阳从地平线升起一般,寓意“日”,这怡好与祠堂后面的“月光台”交相辉映。
专业的建筑团队,又是朝廷工部的施工队,就是有速度,两个月的时间,就将祠堂盖好了
在完工后,七月份,正好有一个七月半,鬼节么,丁田回了丁家村,第一次举行祭袓庆典时,旺盛的香火将后厅映衬得红彤彤的,又因祠堂是座东朝西的,远处看来,仿佛一轮红日从东边冉冉升起,充满了朝气和活力,看的丁田不住的点头:看来这五千两银子没白花!
整座祠堂共有五进,拥有五口天井。
后厅两口,中间的院子是一个大的天井,两边的耳房也各有一口,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形成一个品字,这是暗喻先祖希望子孙后代做人有品行,读书有品味,做官有品阶。
且也暗含祝福,希望丁田能“官居一品”。
祠堂除了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还具有多种用处。
第一就是祠堂也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反族规,则在这里被教育和受到处理,直至驱逐出宗祠,所以它也可以说是封建道德的法庭;祠堂也可以作为家族的社交场所;有的宗祠附设学校,族人子弟就在这里上学。
正因为这样,祠堂建筑一般都比民宅规模大、质量好,越有权势和财势的家族,他们的祠堂往往越讲究,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成为这个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种象征。
而丁田身为云骑尉,他的祠堂要比平民百姓的高二尺,作为“有爵位人家”的特殊待遇。
祠堂多数都有堂号,堂号由族人或外姓书法高手所书,制成金字匾高挂于正厅,旁边另挂有姓氏渊源、族人荣耀、妇女贞洁等匾额,讲究的还配有联对。
如果是皇帝御封,可制“直笃牌匾”。
丁田家的祠堂,就真的有皇帝御封,订的“直笃牌匾”是要由礼部来制作,然后派人请回 来,这期间的花费,都要丁田出。
祠堂内的匾额之规格和数量都是族人显耀的资本。
有的祠堂前置有旗杆石,左文右武,表明族人或祖先的成就。
如今丁家的祠堂前面,只有一杆军旗,乃是因为丁田因军功封爵,才有的军旗杆子,要是有人中了进士,自然也有一块进士及第的牌匾,跟军旗遥相呼应,族中人在外便可称之为“文 武双全”之旺族。
一般来说,祠堂一姓一祠,古代的族规甚严,别说是外姓,就是族内妇女或未成年的小儿;平时也不许擅自入内,否则要受重罚。
在祠堂里,丁田将族长的名头,挂在了老里长的头上:“如今按照老里长以及几位老人的记忆,记录族谱。”
有了祠堂,就得有族谱。
如今北边的村落,极少有祠堂,迄今为止,丁田只见过一个族谱,那就是白云村的云家族
谱。
“我丁家,最开始只有一位祖宗,然后分为四支,四支又分成十六房……。”老里长捧着一本旧书,这是丁家最早的记录人口的族谱。
只是有些陈旧了。
如今起了祠堂,丁田特意用了皇帝赏赐的玉版宣,做成了好大一个族谱,题字的人是宁王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