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诸天之逆天改命 >

第9章

诸天之逆天改命-第9章

小说: 诸天之逆天改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朋友,这只是个玩笑。”杨信的拒绝反而让约翰眼前一亮,约翰做为中国通深知我大清的德性,自己乱插一手很容易帮倒忙。
  “我的朋友,有一点我也要事先声明,我可以为你销售香烟,但你必须要给我一个底价,而且我要卖多少钱你别管。”约翰说道,很明显是将杨信当成最底层的生产厂家。
  杨信点点头表示理解,没有销售渠道只能如此,哪怕约翰将香烟卖出天价那也是人家的本事,人家的身份、地位以及现在所处的位置都是资本。
  “成交!”两人再次握了握手,并定下,每次约翰将福寿膏送至佛山码头时,杨信便要将香烟装满货船,同时,约翰也同意杨信用香烟抵一部分货钱。
  两人就在愉快的氛围内圆满完成了交易,临行前,杨信还特意赠与约翰两箱香烟,只不过在约翰离开之后,杨信的脸色阴沉了下来,恨声说道:“该死的不列颠佬。”
  同时,离开房间后的约翰义律,原本春风满面的脸也沉了下来,嘀咕道:“狡猾的清国人。”
  约翰义律很轻易地看到了过滤嘴香烟的价值,杨信所说的已经注册了专利在约翰的眼中就是狗屁,约翰就是直接仿造杨信也是无可奈何,只不过,约翰要想独吞全部利润,就得在海外征地种植烟草,还能建立加工厂等等,还不如做个代理商省事。
  约翰义律生气的是自己居然在洽谈过程中处于下风,而且香烟的价格定得极高,比市面上的香烟高了一倍,不过,自己只要将这香烟从清国运出,卖到不列颠,也能卖出一个高价……
  接下来的时间,杨信便在客栈住了下来,在养精蓄锐的同时,也在暗中收集纳兰元述、白莲教九宫真人的信息,黄飞鸿那边也没有放松关注,杨信等的就是国际医学研讨会召开,因为那里有杨信一心期待见到的人。
  国父孙文以及陆皓东!


第20章 初见国父
  国际医学研讨会如期举行,杨信以宝之林的名义进入了会场,从而顺理成章地见到了国父孙文,此时的孙文风华正茂。
  当杨信与孙文一见面,两人的眼中同时闪现着相见恨晚的光彩。
  “终于可以联系得上洪门了。”杨信见到孙文后心中不断地盘算着后续的发展,只要搭上洪门这条线,再将福粉和香烟的摊子不开,届时,将有源源不断地资金流入自己的口袋,后续不管是大力扩军还是发展军工或者工业都将水道渠成。
  “这是开明人士,是可以争取的对象。”孙文看到杨信后的第一反应就是自己人,因为杨信没有留辫子。
  在我大清,哪怕是孙文也得带条假辫子,而眼前的三人就这么堂而皇之剪去了辫子,这不是自己人是什么?
  “在下孙文,敢问兄台尊姓大名。”还未等杨信上前,孙文直接上前搭话。
  “免贵姓杨,名信。这位是梅县梁宽,我的弟子,这位是麻二,我的副官。”杨信开口说道。
  “你不是严振东吗?”孙文脸色瞬间一囧。
  孙文来广州之前,特意打探过黄飞鸿的信息,因为孙文想把黄飞鸿发展为自己人,毕竟黄飞鸿声名赫赫,在民间的名声也不错,据说也非常开明,这是一个良好的发展对象。既然打探过黄飞鸿的信息,那杨信一行人的资料自然也出现在孙文的眼中,关键是此时的杨信,却是以严振东的形象在行事。
  “我懂,我懂……”孙文瞬间恍然,连连说道,心中暗想:“自己是不是有些飘了,在我大清的领土上还如此高调,以后是不是得低调一些,就像眼前的严振东,是不是也该取个化名?”
  “不知兄台对大清怎么看?”孙文直接开口问道。
  “逸仙兄都是这么直接吗?你可知本官乃我大清六品武官,担绿营千总一职。”杨信笑道。
  “对待别人当然是不能交浅言深,但对于兄台,逸仙可是佩服至极。”孙文心中一动,看来对方对自己也是了解颇深啊,直接将自己的字给叫了出来,不过,孙文仍然不动声色地说道。
  “为何?”杨信不禁有些奇怪。
  孙文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笑了笑指着杨信的脑袋,缓声说道:“在大清,逸仙还未见过有官员敢擅自剪辫,不但未曾见过,简直闻所未闻,别说在官方,即使在民间也鲜有人敢剪辫者。”
  “哈,我们是军人,免不了上战场,上了战场免不了受伤,剪去辫子只是为了更方便地清理头部的伤口罢了,这也是我们民团陪同黄师傅前来广州参加国际医学研讨会的原因。”杨信虽然知道孙文的底细,但在公共场合,杨信显然不想落人口实。
  “哦?原来如此啊。”孙文眼睛一亮,既然杨信将话题转到医学上,孙文也借题发挥,“敢问兄台对中西医如何看?”
  “逸仙兄是不是反感中医?”杨信反问道,在杨信的印象中,国父孙文受到的是西方教育,比较反感中医。
  “不错。我认为中医的诊断缺乏客观标准,更多的是靠医者的主观体会,没有一个量化标准;而且中药成份极其复杂,很大程度上依靠医者的经验,这就造成了中医难以推广。”孙文并没有继续往深里说,只是浅尝辄止,毕竟,杨信等人可以算是黄飞鸿的亲友团,不能太过于贬低。
  “确实如此,当然这也跟我华夏的国情有关,在我看来,中医西医之别犹如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抑或着是巫医等,都有其各自的长处和短处,我们所要做的便是取其长处,弃其短处,相互验证,共同发展。”
  “便说说这针灸之术吧。”杨信指了指正在讲台上演讲的黄飞鸿,“这针灸之术我们民团就是请黄师傅制定好一个标准量后传授给护士连,比如说战士受伤了,如果麻药不足就得借用针灸之术麻醉,什么情况下需要全麻,什么情况下需要半麻,都有严格的量化标准,再辅以西方的缝合之术缝合伤口,便可以快速地为战士们止血,使之轻伤不下火线。”
  杨信说着,忽然一愣,因为杨信又想到一条发财之路,这个时代还没有青霉素,杨信记得青霉素好像是在二战时期才开始大规模使用的,当时的青霉素可是堪比黄金呐。
  “怎么将青霉素给忘了,是时候将青霉素制作出来了。”杨信暗中想到。
  “如果只是简单的战地伤情治疗,确实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解决,但世界上的病患何其多也。”孙文摇了摇头,虽然赞同杨信的观点,但也仅仅是部分赞同罢了。
  “世界上的病患再多,患得病无非也就那常规的十几种,哪怕是几十种,上百种,只要制定好严格的量化标准即可,毕竟怪异的病只是少数,你不能拿个例当常例。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西医看不好可以看中医,中医看不好就看巫医,巫医再看不好只能听天由命了,如果真要得了绝症那除了等死剩下的只能是祈祷了。”杨信侃侃而谈。
  “人好治,国难医啊,我大清已经病入骨髓了啊。”孙文长叹一声,再次将话题向国家方面引。
  “我认识一人,他说过这么一句话,学医救不了中国人,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弃医从文,想通过犀利文字发出呐喊声,从而唤醒国人。比如这句: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我就很喜欢。”
  “哦,此人是谁?”孙文眼睛再次一亮,这又是一位志同道合之人呐。
  杨信忽然一愣,猛然想起,此时才1885年,而鲁迅先生是1881年出生,他还是个四岁个幼童,“此人鲁迅,乃浙江绍兴人。”
  “我告诉你的是鲁迅先生,你找不到周树人可别怪我。”杨信看着双眼中精光直闪的孙文,心中暗想。
  “可惜,鲁迅先生的文章并不能唤醒愚昧的国人。”杨信有些可惜道。
  “为什么?”孙文来了兴趣。
  “识字率,我辈国人连千分之一的识字率都达不到,怎么可能会被唤醒,即使鲁迅先生的文字再犀利,国人不识字,奈何?”杨信说道。
  “不过好在鲁迅先生早有预料,早已说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语,虽然前景黯淡,但就像这路,也得一步一步走不是?世间本没有路,只不过走的人多了便就有了路。”
  “真是位奇人,恨不得现在相见相识。”孙文叹息道。
  “你等着吧,最起码还得等上个二十年。”杨信翻了个白眼,心中暗忖。
  “兄台可曾听闻革…命…党?”扯了半天,孙文终于问到正题。


第21章 布防
  处于兴奋之中的孙文等人并未发觉危险已经到来,包括沉浸在医学探讨中的黄飞鸿以及西洋医生们同样如此,杨信却是早已经在外面安装好了暗哨,不管是孙文还是这些医生,可都是宝贝,在这个时代,他们可是走在时代前沿的人。
  这时,一声凄厉的哨声响起,这是杨信安排的暗哨发出示警。
  “白莲教来袭!离开门口、窗户,躲避!快跑!”杨信说完,率先冲下会场,一把举起桌子,堵在门口,然后连拉带扯、连踢带踹地将那些被吓傻的西洋医生弄到安全的地方。
  片刻之后,一支支火箭从窗户外袭来,白莲教似乎只是临时起意,匆匆射了一些火箭后便离开了,众人逃得一劫。
  因杨信提前应对,才没有造成伤亡,那些西洋医生虽然被杨信踹得鼻青脸肿,有的牙齿甚至都掉了两颗,但仍然堆起笑脸向杨信道谢,如果不是杨信提前反应,闹不好得丢几条命。
  “该死的白莲教。”黄飞鸿恨恨地说道。
  “愚者何其多也。”杨信眼睛一挑,看向孙文,“就指望他们,国家能强盛?”
  孙文也连连摇头,孙文明白杨信的意思,但孙文却显得战意十足,“正是因为愚者太多,我们才要拯救他们。”
  “你高兴就好。”杨信摇了摇头,然后说道:“白莲教太猖狂了,客栈不能住了,我来安排住处。”
  杨信说完,直接派麻二联系东印度公司的约翰…义律,让他给众人重新安排住处,同时,杨信也是借不列颠人的势力保护孙文。
  约翰义律很爽快,非常痛快地给杨信一行人重新安排了住处,可能约翰义律见白莲教太猖狂,同时也想借助杨信一行人的力量,于是便将杨信一行人住进了不列颠驻广州大使馆。
  不列颠驻广州大使馆的兵力仅有一个班,而且这个班还是由三线战斗人员组成,战斗力极低。
  杨信此次出行带了一个警卫班,一个护士班,外加麻二、梁宽、黄飞鸿、十三姨和孙文,人员也不少,一进入大使馆,杨信便不顾领馆中洋人的反对,强行夺得了兵权,就地开始布防。
  “嗨,约翰,将参加国际医学研讨会的那些医生也叫过来吧,这里安全一些。”杨信说道。
  杨信如此热情不是什么狗屁的侠义精神,杨信是想借他们在佛山建立近代科学的医疗体系,最好再在黄飞鸿的配合下,弄个适合华夏国情的中西医结合医院。
  孙文很有兴趣地看着杨信布防,问道:“为什么不将主要火力点放在正面?”
  “这牵扯到数学、物理学和弹药学等等,只有组成交叉火网才能对敌人造成最大化的杀伤,而不是想当然地将主要的火力点放在正面。”杨信解释道,然后看向孙文又补充了一句:“就像你们行事,不能总是想当然。”
  孙文一脸无语状,你不能逮到机会就埋汰我吧。
  待布置完火力点,杨信直接命令领事馆的人将所有的门窗用厚木板钉死,只留下一道主门,同时备好充足的水,以防白莲教的火箭攻击。
  “白莲教如此猖狂,官府就不管吗?”孙文看着远处不断升起的浓烟不由得叹息道。
  “老掉牙的手段,白莲教如此猖狂,官府能不知道?无非是借白莲教的手清理排除异己而已。”杨信淡淡地说道。
  “据我所知,两广总督张之洞张大人是朝廷之中难得的有识之士,对洋人并不是这么极端地排斥啊。”孙文皱紧了眉头。
  “逸仙兄,你忘了纳兰元述,他可是旗人。”杨信笑着说道。
  孙文一愣,随后长长地叹息了一声,“都什么时候了,还不忘内斗。”
  “炎黄人族这个物种,放眼整个多元宇宙、诸天万界也是非常矛盾的存在,所以我们要弄清谁是我们真正的敌人,谁是我们真正的朋友,这样,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这条路任重而道远啊,逸仙兄。”杨信却显得很乐观。
  当一切准备完毕,约翰义律不但带着参加国际医学研讨会的医生们来到大使馆避难,还带了一大堆洋人,还别说,这一大堆洋人里面有几只大洋马长得不错,杨信并未过多地在意,只是将人组织起来,女人负责看管孩童,男人则充当辅兵。
  还有那群医生,杨信也将他们组织起来,随时准备救治伤员,而杨信带来的护士班,杨信则将她们做为了战士,没办法,杨信手中能用来作战的人手太少,满打满算也不到四十人,这还是加上自己。
  好在这个时代是比烂的时代,如果碰到是正规军,杨信绝对会带着人扭头就跑。
  正在这时,警卫班士兵来报:“报告团座,领馆外有人嚷着要见孙先生。”
  “带进来。”杨信沉声说道。
  “是!”
  不一会儿,警卫班带了一名中年人来到杨信等人面前。
  “逸仙兄,白莲教火烧同文馆,那里还有很多学童,快去相救。”来人一见孙文大声喊道。
  孙文脸色一变,随即看向杨信。
  杨信双眼一眯,大声吼道:“警卫班,护士班,换装,集合!”
  “是!”
  杨信一行人包车厢前来广州,所带之物很是齐全,不但带着武器装备,还临时换了装,杨信觉得是时候展示独立团魅力和武力的时刻了,于是立刻命令换装。
  仅仅五分钟,警卫班和护士班以及杨信等人换装完毕,当杨信一行人再次亮相,帅气的军服以及干炼的精气神瞬间引爆了现场所有人的眼球。
  “冯上尉!”杨信厉声喝道。
  “到!”十三姨立刻向前步,然后立正行礼道。
  “带领护士班守好领馆,任何人如有异动,可就地格杀!”杨信冷声说道,冰冷的眼神扫向现场所有人,尤其是那些洋人,吓得那群洋人瑟瑟发抖,连连后退,即使傲慢无比的领馆领事也低下了头,不敢与杨信对视。
  “是!”十三姨大声说道,同时拉动了一下枪栓,带领着护士班进入防御工事并占据制高点,既能阻击白莲教,又能防备领事馆内的洋人。
  “枪上膛!警卫班随我前往同人馆救人。”
  “鄙人陆皓东,见过大帅,我在前面带路。”陆皓东说完,便带头向外跑去。
  “黄教官,逸仙兄,这里就留你照看了。”杨信对着黄飞鸿说完,转身来到警卫班的前面,“全体都有,急行军,跑步走!”
  踏!踏!踏!踏!
  仅仅十三人的警卫班,愣是跑出了千军万马的感觉。
  孙文张了张嘴,表示也想前去营救学童,但话还未出口便看到杨信坚挺的背景以及警卫排整齐化一的身姿,明白自己前去,不但不能帮忙,可能还会帮倒忙,只得将要说的话咽回肚中,同时赞叹道:“如此虎贲比之列强也不逞多让,借我三万,便可复我浩荡中华!”
  当杨信率队跑出领馆,外面已然呈兵慌马乱之景。


第22章 初战
  可能是陆皓东跑路经验极其丰富,陆皓东对广州的地型门清,陆皓东总能避开慌乱的人群,然后带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