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诸天之逆天改命 >

第20章

诸天之逆天改命-第20章

小说: 诸天之逆天改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止造船,你们工业区的最基础的工作也可以交给我们来做,而你们所做的只是技术指导!”梁宽沉声说道。
  德皇威廉二世等人面面相觑,没想到还能如此操作,确实,技术含量高的工作由高级工或者工程师完成,而那些大量的、重复性的基础工作完全可以交给普工做,这样就将自己的工人彻底地从繁重的劳役之中解脱出来,只要指导着华夏劳工做即可,效率也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德皇威廉二世等人的脑海中已经想像到数以十万计的华夏劳工铺天盖地的涌向工业区后,热火朝天的工作情形。
  “那待遇怎么算?”小毛奇下意识地脱口而出。
  “管吃管住。一天三顿,管饱,住的话,有个遮风挡雨之地就好,哪怕直接住在造船厂或者工厂也行;工资的话按你们的最低标准。”梁宽说道,虽然梁宽也不知道德意普工的最低工资标准是多少。
  临行前,杨信曾交待梁宽,一定要让自己的劳工远赴德意志,因为这是变相地学习德意志技术的难得机会,一定要牢牢把握住,杨信给出的底线就是管吃管住,尤其是吃,一定要吃饱,至于劳工的薪水则是由杨信来支付。
  华夏人民吃苦耐劳,可是这吃苦耐劳绝不是指挨饿能力。
  杨信是给出了底线,但是梁宽认为,自己的师傅创业未半,正值蓬勃发展时期,用钱之处颇多,能省则省,能让德意志支付薪水就让德意志支付。而且,梁宽颇为机灵,从小毛奇下意识的话语中明显地感觉到德意志有付钱的意识,于是,梁宽就顺手推舟地提出了最低工资的要求。
  “如果能将所有的最基础、最繁重的工作交给华夏劳工来做,那我们的人将彻底解放出来,而这些被彻底解放出来的人如果从军的话,自己的军队将增加几十万人……”德皇威廉二世被自己脑海中的想法给惊呆了。
  嘶~恐怖如斯!
  德皇威廉二世等人经过简单的商讨,认为这件事很划算,可干,甚至还有进一步合作的可能。
  “你们真能提供百万精壮劳工?”德皇威廉二世舔了舔发涩的嘴唇,沉声问道,同时,特意加了“精壮”二字,德皇威廉二世可不想来的是一批病秧子。
  “当然可以!我们控制的势力已经不仅仅是佛山一地,我们已经成为两广之地的实际控制者。”梁宽当即拍着胸脯表示。
  梁宽所言并非儿戏,因为杨信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广州这种大城市杨信只是暗中布局,并没有明面上夺权,但除城市外广大的区域,已经成为了杨信的囊中之物。
  杨信的方法也很简单,专门派人去农村招人,并且给足钱。因为杨信的工业体系在德意志的帮助下渐渐完善,所以需要大量的工人。然后,时不时地给这些工人放假。
  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这些工人放假后当然拿着工资买来柴米油盐回家炫耀,一来二去,杨信的名声开始广为传播。在这个吃饱都很困难的时代,不但能让全家吃饱,时不时还有余钱买件衣服,绝对是百姓的奢侈,一时间,杨信大名如雷贯耳,纷纷削尖了脑袋想法杨信的工厂里钻。
  时间一久,再加上杨信暗中以帮派形式的潜入,除大城市外的广大之地,便成为了杨信的囊中之物,只要杨信一举旗,这些地方立刻纷纷归附,因为不归附也不行,这些区域都有人在杨信的工厂里做工,即使不归附也会遭到满清的清算,杨信用这种方式将其捆绑在了一起。
  短时间内,征集百万劳工有些困难,但征集个十万人,二十万人还是有可能的。
  德皇威廉二世经过商议,最终决定,希望杨信先派遣十万名劳工前来,梁宽当晚便给杨信发了电报。
  杨信在接到电报后,立即派人前去招人,短短一星期时间就招够了十万人,然后再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将这十万人秘密分批送至广州城外的入海口,同时,杨信还为这十万人配备了两千名幼童翻译。
  经过最近两年陆陆续续地对幼童的收容,杨信手下的幼童就近达五万,这些幼童统统被送进军中的学堂,先行学习语言,语言主学德语和英语,而今,派上了用场。
  “乡亲们,去了泰西之国,吃好,喝好!不用给我面子使劲吃,但是也要把泰西之国的技术学到手,本帅在这里承诺,成为初级工者,我再给们一份同等薪水,成为中级工者,给你们三倍的同等薪水,成为高级工者,我再给你们发十倍的同等薪水。出发!”杨信大手一挥,这些劳工开始上登船。
  对于他们,讲什么师夷长技以自强根本没用,杨信索性就在吃喝上,以及薪水上着重讲述。
  果然,杨信的一番话让这些劳工摩拳擦掌,恨不得现在就投身到工作中去,同时,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两年!两年!只要两年!便可以脱贫致富!怀着这样的梦想,劳工们毅然决然地开始了泰西之行。
  恩,一路向西!


第47章 师夷长技
  德意志帝国上至德皇威廉二世下至普通技工,对跨洋而来的十万华夏劳工都非常重视,这关乎德意志第二帝国与杨信的后续合作,以及德皇威廉二世理想中的前景——随着华夏劳工的前来,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工人解放出来,并组成军队,帝国就会多几十个师。
  华夏劳工刚刚抵达德意志,便被运至拉到伏尔铿造船厂,那里早已经为十万华夏劳工建好了职工宿舍,小毛奇将军、海因里希亲王和梁宽亲自在那里等待,在鲁尔工业区,十万劳工将接受为期三个月的快速击培训。
  培训完毕之后这十万华夏劳工,一部分留在伏尔铿造船厂,剩下的便会分别派遣至基尔日耳曼尼亚造船厂、汉堡弗尔肯造船厂和但泽恺撒大帝造船厂。
  很有一些霍格沃茨学校的新生分学院的感觉。
  随同这十万劳工前来德意志的还有两千万两白银的现银。毕竟建造军舰不在德意志第二帝国援助杨信的战略条约之内,杨信买船是要付钱的。
  德意志第二帝国总共报价一亿两千万两白银。由于数额巨大,杨信不得不先行垫付一部分钱款,然后剩下的一亿两白银的余款杨信表示坚决要以马克结算,按照现在的汇率,一亿两白银换算成马克大概是三亿五千五百万马克。
  杨信直接表示,剩余购舰款直接给八亿马克,但是付款时间却定在二十五年后。杨信表示要用二十五年的时间筹钱,多的就相当于利息了。
  德皇威廉二世等人闻言大喜,虽然晚了二十五年付款,但余款却翻了一倍,当即派海因里希亲王亲自再赴远东,亲自与杨信签下条约。
  这么算下来的话,杨信购买无畏级战列舰八艘,装甲巡洋舰六艘,战列巡洋舰六艘,轻型巡洋舰十六艘,鱼雷舰二十四艘,还有以柴油机为主动力的U型潜艇三十六艘总共算是付出了两千万两白银以及一袋米。
  一想到二十五年后,德意志经济危机,马克贬值,一片面包或者一张邮票就得一千亿马克时,杨信兴奋的都睡不着觉,哪怕是睡着了,也会在梦中笑醒。
  八亿马克也就是买八片面包,杨信决定大度一些,格局要大一些,心胸要宽广一些,八亿马克就折合成一袋米,让他们多扛几楼。
  华夏劳工的到来使得德意志帝国的四大造船厂成为不夜城,这些劳工们如饥似渴地如海绵吸水般疯狂地吸收着知识,德皇威廉二世等人被华夏劳工疯狂的学习精神震惊到了,到处都是在童子军翻译的带领下,围着德意志技工转着的华夏劳工,华夏劳工恨不得将这些德意志技工的本领掏尽。
  高级工,十倍工资,是所有华夏劳工最深的执念,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现在有了重赏,还教你技能,又不是让你去战阵厮杀,只是让你掌握本事,华夏劳工好不容易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怎么能不拼命,其拼命程度让德意志所有人都为之侧目。
  “拿破仑大帝曾说过,中国是一只沉睡的狮子,它一旦被惊醒,世界会为之震动!所以还是不要去打扰它,就让它一直沉睡下去吧。而现在,这只睡狮已经自己醒过来了……”德皇威廉二世看着疯狂学习的华夏劳工说道。
  “这一切都是咱们那位远东伯爵的功劳,如果远东那个古老帝国之人皆如此,相信在咱们那位远东伯爵的带领下,将会爆发出无以伦比的力量。”小毛奇将军同样叹息道。
  “这是位很好的盟友,但愿不会成为我们的敌人。”俾斯麦忽然说道。
  德皇威廉二世哑然一笑,根本不认为杨信会成为自己的对手,不是因为对自身实力的极度认可,而是不管从军事角度还是从利益角度,德意志和杨信根本不可能成为对手。
  德意志作为后进的工业帝国,上面有不列颠压着,而且远东是不列颠的半殖民地,德意志和杨信天然就是盟友关系,为了各自的利益,双方只能抱成团共同对付不列颠这个日不落帝国。
  从地域角度来讲,德意志与远东之间隔着一个沙皇俄国,而且两国之间太远,没有领土接壤,根本不可能打起来。要打,或许会从海上打起来,但是现在的海上霸主是不列颠,就算打败了不列颠,还有诸国列强,而且海洋很大,世界也很大,双方不可能成为对手。
  德皇威廉二世清楚地记得杨信曾经给他拍过一封电报,电报上写着:华夏与德意志是天然的盟友,德意志拥有世界上最选进的工业体系,而华夏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双方合则两利,而且,双方有责任也有义务引领世界。
  当然,这句话是杨信忽悠德皇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忽悠德皇威廉二世加大力度援助华夏,加快华夏的工业化进程,但偏偏德皇威廉二世信了。
  当德皇威廉二世看到疯狂求学的华夏劳工,再一想到海军学院那群废寝忘食、拼命学习的学子,德皇威廉二世更加坚信杨信的话了——双方有责任也有义务引领世界。
  “十万劳工还是有点少,我计划在五年之内,要咱们那位远东伯爵为我们提供至少一百万劳工。还有,两年之内,咱们那位远东伯爵所要的军舰必须全部交付,我们,也要拥有同等数量、同等规模的军舰。”德皇威廉二世忽然说道。
  “陛下,这样做的话,我们的财政会很紧张,财政赤字会大增的。”德皇威廉二世身边的秘书说道。
  “财政的问题很好解决,咱们那位远东伯爵不是说,他身边有个狼子野心的邻居吗?而且双方在五年之内必有一战,而且这一战还是关乎国运的战争,我们正愁没机会打开远东的市场呢。”德皇威廉二世双眼一眯,眼中一道精光闪过。
  “陛下是说倭国?”小毛奇眼睛一亮。
  “妙啊,大家都将目光聚焦在远东和南洋,却忽略了倭国,倭国的市场也不小啊。”俾斯麦说道。
  “如果能得到倭国的北方四岛,从军事上也可以遏制沙俄对远东的侵袭。”老毛奇也插口道。
  就这样,德皇威廉二世等人,你一言我一语地便制定了侵袭倭国的计划。
  “就是不知道,咱们的那位远东伯爵,会不会同意我们对倭国下手。”


第48章 建军港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德意志帝国虽然没有这句谚语,但是其中的意思在场所有之人都懂得,众人均沉默了,杨信实力的增长对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伟大复兴越来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开拓远东市场之时,必须得考虑杨信的想法。
  “我认为可以对倭国下手,这样可以检验无畏级战列舰在海战中的优劣,但没必要占据倭国的北方四岛,从地域角度来讲,我们离远东太远了;从军事角度来讲,占据北方四岛根本没有意义,我们能派多少兵马在那里?派多了,远东伯爵肯定不乐意,而且补给之类的也太麻烦,派少了,抵挡不住敌人的反扑,索性,还不如让我们那位远东的伯爵占领。”海因里希亲王说道。
  “亲王阁下说得很有道理,在我看来,咱们的远东伯爵是位坚定的民族主者,而且还是位睿智的天才,我认为只要不触及他的底线,一切都可以通过外交手段来协调。”俾斯麦开口说道。
  “北方四岛我们可以不要,但是租界一定要有,具体在倭国的什么位置,可以通过外交手段与我们的远东伯爵协商,而且海战我们必须参与,这是检验无畏号战力的最佳时机。”最终,德皇威廉二世最终拍板道。
  说做就做,德皇威廉二世当即亲自给杨信拍去一封电报,要求杨信在五年内陆续向德意志引进百万名劳工,并要求当战舰交付时,临时组建德意志、华夏联合舰队以遏制不列颠在远东的海上军事力量。
  杨信当即表示,劳工方面没问题,而且半年后便可启动第二批华夏劳工赴德,人数暂定为二十万人。至于联合舰队,杨信也表示同意,但是杨信强烈要求自己任联合舰队的总指挥。
  德皇威廉二世当然不同意,强烈要求海因里希亲王为联合舰队的总指挥,就这样,战舰还没见到影子呢,两人就德意志、华夏联合舰队的总指挥问题通用电报的形式,争论了一天。
  最终,在双方的妥协中达成一致。
  首先,德意志、华夏组建联合舰队一事通过,名字就命为德华联合舰队,杨信也没有跟德皇威廉二世争谁的国家名字在前,而且德华联合舰队这个名字,非常有喜感,很容易让杨信想到后世的某位天王。
  其次,杨信任德华联合舰队的总指挥,但在具体战斗之时,则由海因里希亲王指挥。意思是:杨信是德华联合舰队的战略总指挥,海因里希亲王是德华联合舰队的战术总指挥。
  说的直白一些,德华联合舰队的军事行动,军事动向杨信说了算,但到了具体的战斗时,怎么战斗,战舰排什么阵型,使用哪种战术,海因里希亲王说了算。
  这一点,杨信也表示同意,毕竟自己在海军方面是外行,能掌握战略主导权,杨信已经很知足了。既然要师夷长技,就得给老师予尊重,而且上至德皇威廉二世下至海军军官,对德华联合舰队的战略部署根本不感兴趣,感兴趣的是无畏级战列舰在实战中的威力。
  毕意,德华联合舰队只是临时的。
  谈判结束后,德皇威廉二世要求杨信在两年内必须建好一到两座军港和海军军事基地,为即将到来的战舰做好准备。
  杨信当即要求德皇威廉二世派遣熟练的技术工人以及设备,帮助自己修建军港,建设海军基地。
  德皇威廉二世没有犹豫,当即表示可以派遣熟练的技术工人和设备帮助杨信建好军港和海军军事基地。
  但是,得加钱。
  哪怕杨信是德皇威廉二世亲封的远东伯爵,还给杨颁发了顶级的铁十字勋章,该加钱还是得加钱。
  杨信表示这都不是事,价钱任德皇威廉二世开,杨信唯一的要求是二十五年后,以马克结付,哪怕为此付上高额的利息也在所不惜。
  德皇威廉二世表示同意,立即派遣三千名熟练的德国技师前往远东,帮助杨信建造军港,至于普通工人,德皇威廉二世让杨信就地招募,反正,华夏劳工多的。
  受制于当时的交通环境,这批熟练的德国技师前往远东,在路上就得花费一至三个月的时间,更何况他们还要带着整船的设备。
  杨信趁着这段时间,先是选择建造港口的基地,最终,杨信选择了广州的湛江为军港和海军军事基地。
  湛江就是后世三大军港之一,也是南海舰队的海军军事基地,为什么杨信选择此地,首先,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个天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