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诸天之逆天改命 >

第14章

诸天之逆天改命-第14章

小说: 诸天之逆天改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要将其投入至战场,最起码还得经过十至二十年的发展,尤其是内燃机技术一定要进一步发展才可以。
  二十年,足够了!正好可以赶上一战,而且杨信抛出坦克这种武器也没有安什么好心,正是因为第一次大战时间,协约国出动了大量的坦克攻击德意志,德意志军人从未见过如此刀枪不入的钢铁怪兽,导致德意志军人心态崩塌,致使战败。
  而今,杨信直接将比较原始的坦克图纸抛出,便是希望加大德意志的战争潜力,消耗德意志国力的同时,也消耗协约国的国力。
  杨信相信这些图纸的出场,绝对会改变德意志乃至泰西诸国的命运。
  “打吧打吧,最好是打得同归于尽才好!”看着仍然专注于坦克图纸的俾斯麦和小毛奇,杨信的嘴角微微上挑。


第32章 说服
  “你真是个绝世天才!你改变了战争的模式!”小毛奇死死地攥着图纸说道。
  “怎么解决不列颠海上舰队的威胁?”俾斯麦一针见血地问道,制约德意志发展的不是陆军,而是海军,不列颠做为日不落帝国,靠的就是无敌的远洋舰队。
  “没有办法!现在这个时代是属于海洋的时代,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天下!而且不列颠自维多利亚女王时代起,造舰业就处于巅峰时代,至今,仍然处于巅峰,你们一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赶超人家数代人乃至数十代人的努力。”杨信想也不想地开口说道。
  俾斯麦和小毛奇对视了一眼,心中一沉,发觉杨信说的好有道理,自己竟然无言以对。
  “不过,要想解除不列颠人的海洋威慑也不是没有办法,只能采用弯道超车的办法。”杨信看着略微有些沮丧的二人,忽然开口说道。
  小毛奇和俾斯麦神色一震。
  “其一,大力发展潜艇;其二,大力发展飞机。”
  “潜艇我们已经开始研究并发展,可是这飞机,除了侦查之外并没有什么用啊?”小毛奇神色有些迷茫地问道。
  “怎么会没用?现在是属于海洋的时代,谁拥有制海权谁就拥有天下,但是未来是属于天空的时代,谁拥有制空权谁就拥有天下!你说飞机只能侦查,但如果飞机装上了MG34通用机枪呢?”
  “既然飞机上能够装备通用机枪,那是不是也可以装上炸弹用来从高空投弹?”杨信再次掏出一摞图纸,直接将二战时期的倭国零式飞机的设计图纸的结构图递了过去。
  “这不可能实现!”随行的专家们经过一致探讨得出这么一个结论。
  “现在不可能,未来却是可能,只要解决了发动机的问题,一切皆有可能,而如何解决发动机就看你们这些专业人才了,而我,也只能帮你们到这里了。”杨信也很无奈。
  虽然自己能画出这些图纸,但工业水平跟不上,也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以现在德意志的工业水准,批量造出98K和MG34通用机枪很轻松,但想造出二战时期的坦克和飞机来,那绝对是强人所难,但是,杨信为他们指明了方向。
  只要发动机技术进一步突破,各种工业水平再稍微跨上一两个小台阶,使德意志的军事装备领先于泰西诸国个五年十年还是有可能的。
  小毛奇默默地看着杨信,不断地盘算着空军投入实战的可能性,发觉确实大有可为。不禁神色一整,疑惑地问道:“你为什么会选择我们德意志?就凭这些图纸,你能成为任何国家的座上宾?”
  “首先,我要纠正毛奇次长一点,在大清,拥有如此才华是罪,你信不信,只要我把这图纸上交,等待我的绝不是升官发财,而是刀斧加身。”杨信平静地说道。
  “为何?难道贵国的当权者是傻子吗?”小毛奇极其不解地说道。
  “他们不是傻子,反而很聪明,可惜这聪明没有用对地方,不是用来强国富民上,而是用在了权力的争夺中,因为我国的当权者是异族,他需要的是俯首帖耳、不能有自己思想的奴才,而不是天才。”
  “我为什么要选择德意志为合作对象,严格地说我是选择普鲁士为合作对象,因为,目前我的处境和以前的普鲁士有些相似,都是致力于国家统一,只不过你们普鲁士是自上而下的统一,而我是自下而上的统一罢了。”
  “至于为什么不选择不列颠乃至法兰西等国,因为我觉得你们身上有着他国不曾拥有的品质。第一,讲究秩序,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守时;第二,严肃认真;第三,勤劳整洁;第四,不尚浮夸、极其务实;第五,契约精神;第六,待人诚肯,注重礼仪;第七,骑士精神。”
  杨信一边说着,白求恩、拉贝等人的身影出现在杨信的脑海,白求恩不必过多的解释,杨信想说的是约翰…拉贝,倭国人轰炸南京,拉贝靠着**的***庇佑国人,并开辟难民收容所,设立国际安全区,直接间接拯救了超过二十五万名国人。
  自己的国民,自己的军队无法保护,居然靠一面外国旗帜保护,可见德意志的强大以及自身国家的孱弱,杨信绝不容许此类的事情再次发生。
  杨信的话引起了所有在场德国人的一片掌声,小毛奇等人还郑重地对着杨信行了一个军礼。
  “小伙子,你拿出的武器设计图和这番话说服了毛奇次长却说服不了我,小毛奇是个军人,而我是个政客。”俾斯麦双手虚压,慢条斯理地说道。
  杨信脸上笑嘻嘻,心中麻麻皮,政客永远是最难缠的,因为政客根本不讲究什么脸面、骑士精神,只讲究利益,除了利益,一切都是狗屁。
  “首相大人是想问我能给德意志带来什么利益吧?”杨信反问道。
  “是的。”俾斯麦点了点头。
  “这些还不够吗?”杨信再问。
  “不够!你的这些设计绝对是天才的设计,但这些设计不足让德意志无偿地为你从无到有建立一套成熟的工业体系,哪怕是加上青霉素的配方也不够。”俾斯麦坚定地摇了摇头说道。
  这次轮到杨信懵了,杨信眨了眨眼,看向俾斯麦,心想:“这老头是不是脑袋坏掉了,我什么时候说是无偿让你们从无到有建立一套成熟的工业体系了?”
  在杨信本来的想法之中,是自己花大钱让德意志帮自己建造一套工业体系,而现在听俾斯麦的意思,这帮德国佬理解错了,既然如此,就别怪我心黑了。
  “确实不够,但你们需要我!”杨信语出惊人地说道,“首先,你们需要扶持一个代理人用来打开我国的市场,这个人只能是我,也必须是我!不要忙着反驳,以大清官员的德性、素质和修养,他们根本搞不清不列颠和德意志的区别,甚至还会以为你们是一家人,而且他们也不会为了你们而得罪不列颠人。”
  “其次,你们仍然需要我,需要我在远东为你们德意志打造一个坚实、坚强、坚硬的同盟国,一是用来遏制西方的俄罗斯,二是用来遏制不列颠人的势力,还有南洋一带,也需要在远东有一支亲德的势力,牵制住不列颠人。”
  “还有,你们仍然需要我。你们德意志的军人虽然战斗素养高,战斗力强,但你们的人数太少了,而我国拥有四万万人,哪怕是扣除老人小孩和女人,我们能动员千万级别的人员,只要武器到位,钱到位,这些人将是很好的战士。”
  “现在的世界格局已成定数,做为新兴的强国要想发展,势必会与老牌强国产生冲突……”接下来,杨信开始口若悬河地开喷,将自己那点对一战前后的历史知识喷了个精光。
  俾斯麦和小毛奇由最开始的漫不经心,到屏气凝神,再到脸色严肃,俾斯麦和小毛奇发现眼前的这位清国武官拥有着良好的世界观,更有着敏锐的判断性,尤其是讲到巴尔干半岛危机时那是讲得头头有道,令人发醒。
  甚至,杨信讲起一战时的战况,与小毛奇的施里芬计划居然不谋而合。
  “综上所述,以德意志为首的同盟国会与以不列颠为首的同盟国必有一战!一个全方位复盘德意志体系的战略共同体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如有必要,我华夏甚至可以尽起百万之兵助盟国发动远征。”


第33章 初步达成的协议
  沉默!
  众人被杨信的论述和判断惊呆了,尤其是俾斯麦和小毛奇,两人用一种不可思议的眼神看向杨信。
  “啪啪啪!”沉默过后是激烈的掌声。
  “真是精彩的……论述和精准的预判,年轻人,你说服了我!”俾斯麦正色地说道。俾斯麦本想说是演讲,但考虑到杨信所讲的国际大势非常符合目前的态势以及未来的发展,俾斯麦便用了论述二字。
  当然,杨信的论述之中仍然有一些小瑕疵,大局把握的非常精准,一些小细节则出现了一些错误,俾斯麦并没有在意,认为这是杨信的情报出了些许的差错,无可厚非。
  “那么,我们可以进入正题了。”俾斯麦拍了拍手,那些武器专家见状立即离开了会客厅,只留下俾斯麦、小毛奇和一位穿着军服的军官,从佩戴的肩章来看应该是位上将,这名军官身上的军服便是杨信抄袭来的二战时期德军军官服。
  很明显,这位军官肯定是德皇威廉二世的人,会谈全过程,这位军官一言不发,只是在聆听和记录。
  杨信同样挥挥手,在场之人只留下了梁宽、黄飞鸿和孙文,十三姨做为文职记录人员也留在了室内。
  “麻二,门口警戒!十米之内不留一人,百米之内一只蚊子也不能飞过。”
  “是!”麻二一个立正,立即跑步出去安排,并且带着警卫班亲自守在门口。
  “这位是阿尔贝特·威廉·海因里希阁下。”俾斯麦笑着解释道。
  孙文眨了眨眼,以他的知识量以及见识,能听说铁血首相俾斯麦的名字已经是极限了,眼前之人孙文根本不知道是谁。
  孙文不知道,梁宽和黄飞鸿那就更不知道了,十三姨倒是双眼直露精光,毕竟十三姨是从不列颠归来的,显然知道眼前之人是谁。
  杨信却是“霍~”地一声站起身来,严肃地说道:“原来是海因希里亲王阁下!”
  然后向着孙文等人解释道:“这位便是前任德意志帝王腓特烈三世的第三子,现任德皇威廉二世皇帝的亲弟弟,母亲是不列颠长公主维多利亚,现今不列颠维多利亚女王的长女。”
  “见过海因希里亲王阁下!”孙文连忙起身恭敬地行礼道。
  梁宽和黄飞鸿直接懵圈了,这可是妥妥的大人物啊,仅次于德意志皇帝陛下的存在,如果硬要对比,眼前之人就相当于大清的****之一,当今皇帝的六叔,鬼子六奕?。
  “见过海里希里亲王阁下!”黄飞鸿手忙脚乱地学着孙文的样子行礼道。
  梁宽则机灵多了,直接行了一个军礼,十三姨同样行了一个军礼。
  “都坐下吧,本人此来全权代表德皇陛下,没想到在远东见到了如此多的优秀人才。”海因希里亲王笑着说道,显得很是平易近人,“还有,你设计的军服很好看,我非常喜欢,现在我就穿上了。”
  海里希里亲王的一番话拉近了双方的距离,只见海里希里亲王接着说道:“在进入正题之前,我还是想听阁下的高见,如何战胜不列颠的远洋舰队。”
  杨信沉思了片刻直接说道:“航空母舰。大炮巨舰的时代终将过去,唯有掌控天空,才能掌控主动权。”
  杨信直接拿出纸和笔画出了航空母舰的草图,然后说道:“这一切必须依赖科技的进步和工业水平的提升,战斗机的发动机解决不了,一切都是突谈。”
  “还有,就是利用潜艇在夜间组织水下攻击,采用狼群战术。所谓群狼群战术,即用多艘潜艇组成小分队,像狼群一样轮番对敌方军舰和运输船发起水下攻击。集中几艘潜艇力量,攻击一个海上目标,在头狼的带领下,用几艘潜艇的攻击力来摧毁船舰。当然,这一切也得依赖科技的进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第一战斗力!”杨信说道。
  “看来得加快科技的发展了。”海里希里亲王点了点头,杨信提出了两种可能性,这两种可能性虽然现在实现不了,但不代表未来实现不了,而且有很高的可能性。
  “那么,我们现在进入正题吧,我们可以答应你所有的要求,但你要展现你自己的实力,一年,我们给你一年的时间,你要拿下两广,并顶住各方压力,否则我们并不认为你有投资的资格。”海里希里亲王说道。
  孙文的眼中露出了兴奋的光芒,在孙文的想像中,有德意志的扶持,拿下两广轻而易举。
  杨信却摇了摇头,“两国的国情不一样,不能用你们德意志的行事准则套在我们身上,我的发展规划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低调发展,在暗中积蓄实力,贵方的意见我不敢苟同。”
  “你的战略意图是什么?”海里希里亲王也没有动怒,只是平静地问道。
  “我的计划是用二十年将国家打造成工业强国,第一个十年夺取国家政权,第二个十年全力发展。第一个十年内的前八年打基础、积蓄实力,后两年全力拿下全国政权。”
  “为什么需要八年打基础?”海里希里亲王再问,对杨信的计划很感兴趣,看来在来之前也详细地考察清国的状况。
  “天时、地利、人和尔。我们的邻居倭国已经通过明治维新使倭国迅速崛起,通过学习西方迅速脱亚入欧,国力日益强盛,而大清帝国却依然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倭国要想进一步的发展,必须会与大清帝国一战,而这一战,便是我等待在契机。”杨信说道。
  看着正在思考的海里希里亲王和俾斯麦、小毛奇,杨信再次开口说道:“路要一步一步的步,饭要一口一口的吃,我也不是要求贵方一下子就帮助我们完成工业化,一步一步的来嘛,我希望贵方现在能提供两条子弹生产线、一条枪械生产线、一条手榴弹生产线和一条迫击炮生产线、一条炮弹生产线,至于重型火炮只要提供速88毫米速射炮和105毫米野战炮各四十门即可,至于岸防炮届时再说。”
  “你们还要提供相应的技工人员和优秀的炮兵教会我们,当然,他们的工资可以由我来发。”杨信说完,直接手一拍,将写满了化学公式的纸拍在桌子上。
  “青霉素的利益怎么分?”海里希里亲王看也不看这张纸,而是看向杨信问道。


第34章 杨信的决断
  杨信缓缓地伸出一根手指。
  “一成?”小毛奇问道。
  “一半?”俾斯麦问道。
  “都不是,是一马克。”杨信缓声开口说道。
  “阁下说的是,每销售出一克青霉素成品,阁下就要抽成一马克?”海因希里亲王问道。在海因希里亲王看来一成还是一半都不太现实,自己给出的答案还比较现实。
  “不!98K枪械图纸,MG34通用机枪的图纸,迫击炮的图纸,坦克的图纸外加这张公式配方等,总共做价一马克,做为你们德意志帝国帮助我方全面工业化的感谢。同时,贵方提供的机器设备、人力等,我方也不会白要,而是做价九百亿马克,我方会在二十年后还,还二十年,算上利息,总共还贵方一千八百亿马克。”杨信不紧不慢地说道。
  “疯了!疯了!”
  杨信的话一出口,在场所有人都瞪大了双眼,张大了嘴巴,用看疯子一样的眼神看向杨信。
  梁宽和黄飞鸿虽然不知道一千八百亿马克是多少钱,但光听这一千八百亿便知道这绝对是天文般的数字。
  孙文则伸出手来在桌了耳使劲地揪杨信的袖子,孙文算是看出来了,这一群德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