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道证诸天超脱之路 >

第149章

道证诸天超脱之路-第149章

小说: 道证诸天超脱之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送走了观音菩萨,知非道人也没驻足逗留,慢悠悠地回到了莲花洞中。

    让我们把时间再稍稍往回倒一点儿。在知非道人与观音菩萨两个各怀鬼胎彼此言语攻讦的当儿,一条五短身材的佛子,散发着太乙气息的存在悄悄于千里之外融入地脉,神不知鬼不觉,瞒过天庭下属的山神土地,潜入平顶山莲花洞。

    这厮倒是好警觉,也沉得住气!屏气凝神,足足观察了老半天,直到观音菩萨气机降临之后,又确定石青璇、金角银角两位都的确没有在唐僧面前,这才钻出土来,来到唐僧面前。

    他压根儿就没打算与唐僧交流,出其不意的冒出来之后,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巴掌拍晕了唐僧,随即就要扛起唐僧就要钻进大地逃跑,丝毫不知道,仅仅不到半尺厚的石壁后面,石青璇笑意盈盈,像是在看小丑一般看着他折腾。

    果然,在这厮扛起唐僧的刹那,异变突起。诚然,知非道人等人并没有苛待唐僧,身上也不曾给他什么束缚,但却并不代表着不会在唐僧身上做些手脚坑一把来救援的这厮。

    只见得唐僧身上一道金色流光,在这厮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便已缠上这厮身子,后者立时浑身法力被锁住,元神也被禁锢,被捆在那里动弹不得!感情那玩意儿竟是被金角银角带入凡间的幌金绳。须知道,这幌金绳原是太上老君的一件先天法宝,最是囚人困人,莫不如意。曾经在封神大战惊艳过一时的捆仙绳,便是仿此宝所炼制……可见这幌金绳之神妙莫测。

    要说这个不小心糟了捆仙绳算计的倒霉蛋,原本也还算是个名人——他就是封神大战阐教门下的一位异类,最是猥琐不过,邓婵玉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也就不劳笔者赘笔了。

    没错,这厮正是那土行孙,封神之后,被封为土府星神,后来被他那师父惧留孙带往西方,入了西方教门下。也不知是不是惧留孙佛对这个弟子是真的师徒情深,也不知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才帮这厮是怎么摆脱了封神榜的压制,但当时作为不逊色于观音菩萨的存在,入了佛门之后固然地位尊崇,却没什么存在感了,便知道为了土行孙付出了多少代价。

    是的,仅仅是摆脱了封神榜的压制,却并不是脱离了封神榜——惧留孙也没那么大的能耐不是?

    只可惜这土行孙毕竟曾经是榜上有名之人,惧留孙手段再怎么厉害,总比不过圣人手段。这土行孙虽是脱离了封神榜,一身潜力却是半点儿不存——除了得了自由,什么都没有。就连这一身太乙境界的修为,都不知是惧留孙佛消耗了多少天材地宝才堆起来的,反正惧留孙佛堂堂准圣之尊,如今口袋里干干净净,便可知一二了——甚至这厮的自由也未必是真的自由,否则怎不见通天教主把他门下弟子给带出来?

    好了,闲话少说。这是品性不行,自然地,在佛门也没什么好人缘。这一回听说能够救出取经人,立下大功,收获不菲功德,都不需要别人怎么算计,就自告奋勇的来了——连他师父惧留孙佛都不曾知会半声。

    只可惜,这厮本来除了精通土遁之术,仗着捆仙绳也算手段非凡,今日里却是栽在了自己最擅长的手段里,诚然天道好还,毕竟各有承负!更因为这厮栽的太过干净利落,半点儿动静也没折腾出来,反倒是误导了观音菩萨——正所谓“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这土行孙一般的队友。”此言诚然不虚。

    只是对与知非道人与石青璇这两人来说,抓住土行孙可算不得什么。事实上,他们的算计从一开始就是冲着惧留孙佛去的。甚至知道惧留孙佛神通道行绝非他俩所能敌对,哪怕布设陷阱,能否有用也是难说,是以早早地请了阐教敲钟人广成子的一道化身凝结的玉符,就在石青璇手中。

    只要惧留孙佛一出现,无论是否上当,石青璇都将在这第一时间捏碎玉符,请出广成子一击。只消有这片刻功夫,广成子自然会瞬息而至,至于其他的,自然用不着他们两个操心。

    只是如今看来,分明佛门中人也算计着他们多半设有陷阱,惧留孙佛于佛门而言,无疑是颇为重要的,自然不能冒险——事实上,佛门根本就没有知会惧留孙佛。之所以遣土行孙过来,一来毕竟只是个小卒子,于佛门无足轻重,更可以探探路,成了固然好,不成也无干痛痒。

    事实上,前文说过,不知惧留孙花费了多大的代价才换得土行孙这厮脱离封神榜的压制。实际上,当年惧留孙并没有判出阐教的意思,只是这土行孙于他来说太过重要,在佛门允诺以部分佛门气运为筹码,帮助土行孙获得某种意义上的自由,这才勉强答应弃道归佛。

    只是此一时彼一时,诚然换取土行孙自由的佛门气运在当时来说,自然是相形之下,惧留孙佛归位更为划算。但如今时过境迁,这笔气运对,佛门来说虽不是极为重要,但毕竟也不是笔小数——君不见,通天圣人暂时就拿不出换取截教弟子自由的气运。也正因为此,消耗不少气运,偏偏又对佛门毫无利益的土行孙,自然就很碍眼了,借刀杀人,除掉这厮,不但可以减少一大笔气运流失,更能挑起惧留孙与道门真正的决裂,佛门何乐而不为?

    至于说搭救唐僧,佛门自信道门不敢真个坏了取经大计,顶多做过一场罢了,他佛门可不会真个怕了道门!

    所以说,不秃不毒,莫说人心难测,佛陀本就无心,狠辣起来,那才真的让人心寒!

    罢了,闲话少说。观音菩萨在约定的地方等了一会儿,却不见土行孙过来汇合,自然也就知道了怎么回事。只是他却没有什么担忧之念,反倒是唇角勾起了一抹得意:“哼哼,太清圣人,你要以贫僧做那两个孽障的磨刀石,不许别人插手,却不知这惧留孙佛为弟子复仇,你又该如何阻止?嘿嘿,无为?哼,贫僧倒要看看你是怎么个无为!”



    第七十章、天庭动向

    

诚然知非道人与石青璇并不知道有关于土行孙与那惧留孙佛之间的弯弯绕绕,扯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但却也知道没必要因为惧留孙这厮,把那近乎于归隐的惧留孙佛招惹出来,平添一个敌人。

    当然了,要说就这么把人给放了,那也太过无稽。知非道人索性把这厮给软禁了起来,至于如何发落,回头再说便是,说不得还能够从佛门手中再敲一竹杠也说不准呢?

    闲话休说,自观音菩萨确定土行孙失手之后,便一直等着知非道人辣手除掉土行孙以惊动惧留孙佛,从而实现某些谋划。岂料知非道人迟迟不曾下手,以他想来,多半是知非道人知道其中隐秘,自己的谋划或已破产。

    只是饶是如此,观音菩萨也不是特别失落,且不说这一谋划只是随手为之,实在不行,救人不容易,杀个人还不简单?至于说曾经的同门之谊什么的,简直笑话。真个顾忌这个,他也就没必要谋算惧留孙佛了。

    瞒天过海之计不成,那么就堂堂正正的把唐僧接出来便是!观音菩萨化身千百,去往各大灵山洞府,拜访各位佛友,却是在召集人手,暗中筹备,倒是给了知非道人一段儿清净时光。

    只是这段时间显然是不会太长,屈指数来,也不过三五天罢了,却也给了知非道人与石青璇相对较长的时间,把整个平顶山布下了密密麻麻的阵法禁制,并在请来镇元子大仙的地书帮助下,将所有阵法痕迹一一掩藏。

    要说这些阵法有什么大作用显然是不大现实,知非道人也没奢望能够给观音菩萨带来什么的麻烦。事实上,以知非道人的揣测,接下来除了高手斗法,也少不了无数佛子攻伐山门,那时候这些阵法可就大有作用了——当然了,提前准备,以备不时之需嘛。

    却说土行孙失手的当儿,九天之上,凌霄宝殿,宇内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驾坐金阙云宫灵霄宝殿,聚集文武仙卿早朝之际,那天庭托塔天王心中摇摆不定,左右挣扎。

    诚然,他本是玄门度厄真人门下记名,儿子哪吒又是太乙救苦天尊的门生,按说本是根正苗红的玄门中人。只是后来他师父度厄真人弃道归佛,大儿子二儿子也入了佛门,他的处境一下子就尴尬起来了。

    一边是玄门天庭,也是他心中所倾向的势力——不然他也不会在天庭兢兢业业,并且拒绝了他师父度厄真人接引他皈依佛门的意见。莫要说李靖没什么本事,对佛门没什么价值,所以佛门未必肯接纳他。仔细想想,若他李靖真的没什么本领,岂能做得了天庭的兵马大元帅?更能被玉帝重用,南征北战?诚然,他修为是个短板,但那一身统帅本领,却是毋庸置疑。

    这一回,他接到了观音菩萨命捧珠龙女转递过来的一笺玉符,里面却是有他曾经的老师度厄真人——如今的灵吉菩萨的一段神识传音:大意便是你我曾经有一段师徒缘分,只是如今咱们分数两道,这一缕缘分还是斩了的好。只消你帮助唐僧脱离平顶山之劫,那么从此你就不再欠我什么,也不用挣扎在佛道两家的漩涡里不能自拔云云。

    什么不用挣扎在佛道两家漩涡之类的,李靖自然是半个字儿都不信。只要他的大儿子二儿子还在佛门,他就逃不掉。不过了却与灵吉菩萨的牵扯倒是不错,他毕竟认准了自己的出身,决计不愿倒向佛门,那么还了授业恩情,也了一桩因果。

    就这么踌躇着,终究李靖还是下定了决心,启奏道:“陛下,陈李靖有本要奏!”

    玉皇大帝眉头微皱,都是三界有数的大能,更兼天帝监察万界,自然知晓如今三界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很显然,能够让托塔天王出言启奏的,无疑就是平顶山一事了。李靖的处境他自然也是清楚,皱皱眉头表示不满,但终究还是道了声:“准奏!”李靖便道:“今有取经人陈玄奘奉佛旨西行取经,如今困陷于平顶山莲花洞中。佛门观音菩萨问询老臣,期盼我天庭能解唐僧厄难,不误取经大业,便是功德无量云云。臣不敢擅专,因此斗胆禀报天帝……”

    玉皇大帝点点头,表示已经知晓。只是他自然是不愿意应允的。不过,毕竟天庭与佛门并未撕破脸面,玉皇大帝自然也要稍稍顾忌一二。当下便道:“且传千里眼顺风耳。”

    不过片刻,千里眼顺风耳便至大殿之内。参拜之后,玉皇大帝便问道:“近日平顶山取经人被困一事,不知是何方存在所为?”

    那千里眼顺风耳也是个心思灵通的,自然能够揣摩上意。略一思索,便自心中有数,回禀道:“天帝垂询,小神不敢隐瞒。却是太上老君坐下两位童子金角银角二位仙人见那平顶山好一处福地洞天,左右又没有仙家开辟道场,于是欣喜之下,于那平顶山莲花洞开辟道场……”

    玉帝不着痕迹的微笑一下,点点头:“既是如此,何以那取经人又被困在此处?莫不是有些许误会,卿等可一一道来。”

    千里眼顺风耳道:“好教陛下得知,那金角银角两位仙人开辟道场,偏生那取经人却是一无所知,贸然闯山,因此冲撞了两位仙人。二位仙人也知取经人懵懂,便只道奉些买路钱财意思一二,他们也好揭过此事,放那取经人西行。”

    顿了顿,他们又道:“如今那金角银角两位仙人道行进益,正自闭关修炼,却将道场诸事托付与三界巡查使者知非上仙与知音仙子打理。那日观音菩萨前往拜访两位巡查使者,暗中却又遣那土行孙闯入莲花洞,激怒了两位使者,因此事情就僵持了下来……”

    如是这般的说了一通,谁说天神不会偷换概念了?这千里眼顺风耳这样一说,似乎所有的不是都是佛门惹出来的了,天庭也就有了充分的借口置身事外了。唯有那托塔天王,心中微微泛苦。

    玉皇大帝点点头,却将目光投在老君身上,问道:“此间涉及到老君门下,不知老君怎么看,我天庭可有插手必要?”

    老君把那浮尘一搭,道:“陛下决断便是。只是这佛门未免好不晓事。以老道之见,不若让佛门出些财货,揭过此事便好,犯不着兴师动众。只是托塔天王那里未免不好交代,不若天王走上一遭,权做一个态度,剩下的,还是让他们佛门自己折腾吧。不过陛下,此事不宜太过,若是佛门仗势欺人,老道难免也要请些仙友走动走动,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玉皇大帝与老君默契一笑,点点头:“老君所言大善,便如此吧。”

    托塔天王向老君一拜:“多谢老君!”



    第七十一章、贫僧还未见过向和尚伸手的

    

于观音菩萨退去的第二天,祥云起处,一位手托宝塔,身披金甲的天庭神祗,不是那托塔天王,还能是哪个?他降临平顶山,自有气象显化。知非道人与石青璇明鉴千里,自是知道有客来访,早早出门相迎。

    一番有的没的的客套,三人入了那莲花洞中,却将茶水煮好,闲谈三五句三界轶事,讲玄论道,谈天说地,老半天才道明来意。

    于此知非道人也没虚言以对,也道是从情从理,只消佛门施以些许人事,那唐僧师徒自是任他们西去。只是昨日却有蟊贼闯入洞府,欲要做些见不得人之事,委托托塔天王帮忙查探幕后者谁之类的云云。

    半日功夫,托塔天王便自辞别知非道人,驾着祥云往天宫复命,更将一枚玉符抛出,表明自己已经尽力,至于后续如何,自不是自己所能插手的了。

    收到那托塔天王李靖的传讯,早有心理准备的佛门众人自不必说,各自呼朋唤友,驾着云头往平顶山附近赶去。只是如今的知非道人显然不是能够随意打发的存在,佛门中人自然也不是莽撞无脑,自不会再给道门口舌。因此,他们并没有直接驾临平顶山莲花洞,只在附近停下,却遣观音菩萨二次造访,所为的,不外乎就是“先礼后兵”,做个态度罢了。

    感应着平顶山千里之地那无尽的佛光祥云缭绕不休,梵唱不绝,知非道人眉头微皱,却又有那么一丝跃跃欲试的兴奋:“来了!”

    不多时,观音菩萨驾临,知非道人与石青璇就在那莲花洞外,摆了张石桌相迎。意思很明显,压根儿就不远让观音菩萨这厮入内!一见洞外石桌,观音菩萨便自知晓知非道人与石青璇的意思,不由心中大是恼怒!

    若是无人之时,那还罢了,本来就是不对付,知非道人没什么好脸色给自己也正常。只是现在诸多佛门同道就在后面看着,若是自己连门都进不去,那可就真个颜面扫地了!因此,观音菩萨眉头微皱:“阿弥陀佛,道友如此待客,却是有失礼数。没的失了玄门道家的气度。”

    知非道人哂笑一声,石青璇冷笑道:“菩萨好不晓事!须知道,贫道二人并非此地主人,只是受金角银角二位师弟所托,在他们闭关期间代为打理道场,如何能够随意引些不三不四,来路不清的进去?万一不慎,引狼入室,岂不是罪莫大焉!菩萨若真是个有道高僧,便不应该不明白这个道理,何以强人所难?”

    “好个牙尖嘴利的丫头片子!”观音菩萨心中大骂不止,只是这等大失身份的话语自然不能从他口中吐出。偏偏今次又没有带个弟子门人什么的帮自己喝骂,不由气闷不已!他面沉如水,冷冷道:“知音仙子的意思,本座便是那不三不四,来路不明的了?”

    石青璇冷哼一声,道:“不敢!菩萨地位尊崇,佛门唯我独尊,小道区区一介道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