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世妖神-第5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两者,并不见得冲突,关键在于你如何选择自己的立场,说到底,你终究是外界的来客,这诸宇之上如何,与你并无太大干系。
况且,我道主一族,虽然追逐永恒,却也不曾将诸宇之上的生灵悉数毁灭,至少还留下了种子,否则,你以为那所谓的净土,凭什么能够存在?”
“那些曾经的文明,存在了太久,当他们达到一定高度时,变得贪婪,自私,对一切失去敬畏之心,所以,他们的毁灭,并非偶然。
自古以来,有新生便会有毁灭,即便是我道主一族,掌控诸宇之上大道无尽岁月,到如今不也面临着覆亡之灾么?”
太衍将一切说得头头是道,而一旁,赤毛古尸却已然听够了这些。
类似于诡异的现象,在无尽岁月之中,已然楚轩过许多次,像这样的说辞,也出现过许多回,道主一族,一次次的欺骗,已经耗尽了这方世界的一切耐心。
所以,这柄代表着裁决的“大势至剑”出现了。
“你觉得,挟持着棺中的生灵,道主一族便可免于毁灭么?”
赤毛古尸问道。
太衍听完,半笑着摇头:“当然不能。”
“但是,只要掌控着这些生灵的生死,所谓的新道,便显得有些遥不可及,因为这是他最大的软肋。”
“待我族达到真正的永恒之后,便又会是另一种结局。”
说罢,他的目光再度与牧龙对视,劝诫道:“希望你能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下界也好,诸宇之上也罢,从来都不存在你所谓的圆满,一切看似圆满之事,皆因背后的舍弃而存在。”
这声音,逐渐变得虚渺起来。
不止如此,连同属于寒殇的身躯,也渐渐变得虚幻,直到化作一道大道的光华,消散在这方天地间,至于那一口命棺,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太衍的这一缕意志敢降临在此,便拥有安然离去的把握。
他以一种牧龙目前无法理解的方式,带走了命棺。
被扭曲的时空,再度恢复平静,牧龙静静地望着苍穹,眸底不时显露一丝苦涩与无奈。
还真是如那摆渡人所说的一般,进入诸宇之上,便等同坠入一道无尽的漩涡。
此刻的牧龙,有种进退两难的感觉。
他修行以来,从不惧强敌,即便那道主一族再强大,他也无惧,可若是他曾经舍命相守护的,最后悉数挡在他面前,又当如何?
那太衍的最后一句话,分明无法反驳。
一切看似的圆满,皆因背后的舍弃而存在……世间安得两全法,他因此困惑,亦因此迷惘。
而这时,赤毛古尸道:“你如今的模样,恰如道主一族之所愿。”
“若非你的道心足够强大,方才那些话,便足以令你心魔丛生,从此陷入其中,执念欲深,离道愈远。
因为从一开始,太衍便在误导你,让你用惯有的片面角度,去衡量一切的因果利害,可作为一个创道者,一个真正觉醒的生灵,首先不会被自己所困。”
“真正觉醒的生灵,连大道都可以开创,又岂会产生绝望的念头?
世间一切无绝对,道亦如此,势亦如此。”
“如今的你,需要静下来,好好想一想,你这一生所求的,当真便是太衍口中的‘圆满’二字么?”
“或者说,你的道,究竟是什么?”
“一种足以颠覆诸宇之上现状,令其回到正轨的力量,莫非还无法守护棺中的些许生灵么?”
说完这些,赤毛古尸再度将大势至剑插回胸口,伴随着它双目之中的清明之色渐渐散去,一切的气息便也就此沉寂。
随后,它缓缓地坐在牧龙的背后,不再发出任何声音。
大势至剑,自此归鞘。
牧龙则是站在原地,思考着先前的话。
不同力量碰撞与交织,形成了漩涡,而身处漩涡中心的人,选择顺从其中的一种力量,便能从漩涡之中脱身么?
显然不能,那只会被漩涡吞噬,沦为其附庸,而他最初,听闻漩涡也不惧。
每一道漩涡,都像是一种选择,而他修行至今,走过的漩涡还少么?
因为没有被任何的漩涡吞噬,所以,如今的他,依旧是他。
也正是如此,他才能去守护他想守护的一切。
某一刻,牧龙的嘴角露出一丝古怪的笑意,分不清是嘲讽还是自嘲,只不过,关于有些事,他的心中涌现出明确的答案。
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创道因果轮回
一直以来,他心中所求,到底是什么?
当真是如那太衍所说的“圆满”二字么?
而今看来,未必!的确,从无真正的圆满,即便用舍弃去换求,那舍弃的,也终究是失去了,于是也不算真圆满。
既是不存在,便也求不得。
此刻,牧龙的心中,过往的一切记忆宛若海潮翻涌,那三世的一切,皆似昨日光景。
第一世,他的意识自帝命圣藤之中孕育,身为那第九纪的第一株灵根,他本肩负着开创一方无双纪元的重任,奈何遭八纪余孽觊觎,将那九只葫芦斩去,第九纪也便失去根基,从此不复完整。
抱守着残缺,并不能改变那些破败的事实,于是他自斩第一世。
第二世的他,历经艰辛,终于成为第九纪的主宰,奈何想要翻身,依旧遥遥无期。
于是便也只能在不休的征战之中,于血火生死之中挣扎,只为求得一线希望。
后来,那第三世自界海之中开始,最初的寒江城少年,沦为废人,骨肉分离,那方世界凋零微末,伪神窥伺,他倚仗天妖之体,自末法之中崛起,后来便也有了变革。
纵观他的三世,当一条路走不通时,便该选择另一条路,此为变,至于革,则是拥有颠覆规则的力量,譬如易教,譬如他曾视为“变数”的种子。
试问当初,为何变革?
果真是为求一个圆满么?
家人的团聚,算不得圆满,只因他永远不可能在家中,天下苍生,人人如龙,也并非圆满,只因天外有天,不断前行,该是一种向往自由与独立的精神。
如龙一般,自由自在,不受压迫与剥削,这是易教的理念,也是他三世之缩影。
那八纪余孽夺第九纪根基,那便覆灭八纪,有那伪神作乱,视苍生如刍狗,那便诛尽世间伪神。
包括知晓屠夫的存在,知晓那方宇宙被视为猪圈之后,他心中所想,依旧是拥有抗衡屠夫的力量,将之覆灭,还那方宇宙一个自由。
能将生死置之度外,不惜一切去追逐,已然不能称之为圆满了。
“我三世所求,唯一个‘自由’,若是再慷慨些,我愿他们能得安乐……”“不论如何,我始终不曾后退过,这次也一样……”于是,当他再度抬头,望着这片苍穹之上,那十轮烈阳时,便觉得分外的刺目。
这世界,本不该如此,他生在一方残缺的宇宙,最终亲眼目的那方宇宙毁灭,这就够了。
能劫后余生,还能带着亲人故旧与一部分生灵离开,已然十分幸运。
如今既然来到诸宇之上,想要让第九纪的生灵在这方世界繁衍生息,他也总该为这方世界做些什么。
这方世界的混乱,不该再永无休止。
至此,太衍设在牧龙心中的魔障,被他悉数破开。
在孤寂之中悟道,总好过寄人篱下的生存,若欲证得大自在,便只能先颠覆眼前的规则,再重新制定规则。
所以,他的“易道”首先便该具备颠覆易道的力量。
“而今的天地间,只剩下‘势’了,也是天地万物本身的力量……”牧龙开始正视自己内心关于“道”的萌芽,起初他只是盘坐悟道,多年以后,他便站起身来,行走在苍茫混乱的大地之上。
他起身时,赤毛古尸也站起来,寸步不离地跟着他。
关于“易”,他早已再内心叩问过自己许多次,理念十分明确,而他行走天地间,只为真正东西万物,而后明悟道的本质。
而今道主一族所主宰的“道”,可以将其理解为令天地万物运行变化的一种规则,而牧龙开欲推翻这种旧道,他所开创的新道,便必须比这旧道更强,更广!行走在无尽混乱之中,连时间都变得苍茫空荡,连牧龙自己也不知到底过去多少岁月,只记得他不止一次地进入过那些“净土”。
太衍说,那所谓的“净土”,是他们为诸宇之上生灵所留下的种子,那其中的生灵,由于文明败落,无法修行,愈发地微末,只能凭借着血脉繁衍,最终连血脉的力量都变得淡薄,愈发趋于平凡,与牧龙曾经所见过世俗的凡人无异了。
他曾两次踏入过一方净土,而当他第二次进入时,连关于他的传说都变得十分模糊了。
光阴最是无情,而他们的传承与繁衍,愈发地单调,这是有道与无道的区别,于是,开创出新的道,成为了牧龙的执念。
事实上,此时他已创道许多岁月,体内所蕴藏的道也愈发强大,那十颗种子,已然绽放了一半。
那是文明的种子,若是他愿意,便可将之传扬在这些净土之中,但这样一来,他们便依旧是借助文明的力量,在微末破败之中,追寻旧道的影子。
一条即将被毁灭的路,不值得让他们去追寻。
“如此,也好,便让岁月洗去旧道的痕迹吧……”而关于命棺之中被太衍掳掠而去的生灵,牧龙再度想起时,内心也十分平静。
一条路走不通时,便还有另一条路。
当太衍得手的那一刻,便也代表着,牧龙无法强行再将他们夺回来。
而另一条路,则是寄托于他所开创的道。
作为诸宇之上的道,能够经天纬地,令天地万物枯荣有时,兴衰有迹,牵扯到无数的规则,将天地万物囊括其中。
所以,道不仅仅是万物运行的规律,更要能够皆是世间的一切。
其中,便有因果,亦有轮回!而有了这这两种道,即便命棺之中的生灵悉数毁灭,牧龙也可利用千丝万缕的因果,让他们在轮回之中复苏,因为他要开创的道,须是无所不能的,毁灭与死亡,只是其中的一种现象,它们能够发生,也便可以逆转。
只不过,要开创这种道,显然十分艰难。
为了轮回,为了因果,牧龙不惜在净土兵解,化作尘泥草木,飞禽走兽,用那一世又一世的岁月,去佐证因果的必然,去完善轮回的生灭……在这个过程中,大势至剑始终陪伴在牧龙左右,执剑者与创道者的身份,是相辅相成的,若无大势至剑,便也做不成创道者,道主一族随时都能够将覆灭,而若是不创道,大势至剑存在的意义,也仅剩毁灭二字了。
那野心勃勃的道主一族,始终都在追逐他们所妄想的永恒,于是这世间的混乱也便一直都在持续。
牧龙的轮回,也不曾停下,最后不知过去多少岁月,历经多少次轮回,终于,他从轮回之中复苏,回归本我。
那一刻,他的嘴角赫然流露着笑意。
这是他最先完善的两种道,只因为掌控这两种力量时,他具备逆转生灭的能力!
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以道御世以心御道
这诸宇之上,大道残缺多年,万物因势而存,不见道,唯有混乱一直在延续。
甚至,这方天地间,连风雷雨露都变成了遥远的传说,净土,也只能让那些生灵面前活下去,仅此而已。
笼中的家禽,圈中的牲畜,同样可以生存,但它们一生可能走不过十里路。
作为拥有极高灵智的生灵,读万卷书,行万里才算得上是阅历丰富,但在这等混乱的时代,这些延续下来的生灵,不知桃李花,亦不谙雷霆色。
以至于,当牧龙的两条大道显现时,整个净土陷入震惊,他们奔走相告,跪伏膜拜,称之为“神迹”。
的确,神从来不是一种生灵,而是一种意象。
神,是平凡者对超凡者的猜测与敬畏,仙,是庸碌者对逍遥的渴望,魔是疯狂者对心性的执着,佛是觉者基于因果的和解……它们都不是生灵。
牧龙的双目之中,宛如蕴藏着两片深邃的星河,在他的身躯之上,则是有无尽的符号,在不断的交织着,起初,肉眼可见,最后,众生难辨!渐渐地,他体内关于因果与轮回的道,从无形之中凝视,逐渐具象化。
于是那因果化作一道璀璨无尽的锁链,在他体内延伸而出,探入虚空苍穹,生出无数的分支,交织成一片无边的似脉络一般的巨网,他的存在,足以关联万物,世间的一切,都可在这巨网之中,而这因果源头,则是牧龙本身。
或许,他会将自己从这因果之中斩去,但绝不是现在。
至于那轮回道,则是化作一方巨大的磨盘,有无数的大道符文,显现晦涩玄奥,在不断的轮转,每一个符文,都代表着这诸宇之上的一种生灵,皆在轮回之内。
创道,便等于是重新为这方世界制定新的秩序,将来,诸宇之上的的一切生灵,兴衰枯荣,都要按照这等规律去运行。
而牧龙想要开创出比道主一族更强的道,便也代表着,他所制定的规则,要远远胜过从前。
他的道,该囊括世间万物,包括古今未来,包罗万象,且令苍生自由,让这方天地间,具备一切的可能,而说到底,又是大道至简,唯有一个易字。
关于心中所愿的世界,牧龙同样有了答案,他如今要做的,便是开创并掌控更多的道,那也是那方世界所需要的规律。
其实,道一直都在,只是大道无形罢了。
尤其是掌控因果与轮回之后,牧龙看得更为清楚。
道,大概像是茫茫大海之中的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道主一族,也只是明悟了其中的一部分道,将他从迷雾之中带出来,化作这方世界的秩序,而他们自然也便成了道的掌控者。
但在而今的牧龙看来,谁能真正掌控“道”呢,甚至对于“创道者”这个称呼,牧龙也不太认同了。
不可明见的,只是在众生的观念中不存在,却并不代表着它当真不存在。
就像微末时,一个人无法想象宇宙之外存在着什么一样。
而所谓的创道者,便像是一个历经种种艰辛,能够踏破宇宙边界的探索者,从某种意义来说,心即宇宙,而生灵的认知存在局限与疆界,若能打破疆界,便是真正的大觉醒者,从此全知全能,目光可跨越光阴,拥有广大智慧,亦可发现那未知的道。
这便是创道的本质!用已明之道,御可观世界,此乃“以道御世”。
然而,何以明道?
自该是,以心明道!或许当初,那道主一族,也是同样的做法,然而最后,他们也终究无法战胜自己的心,将那一条路,走成了“以道御心”的路子,可道本就是用来御治世界的,以之御心,则世间再无道可御,从此陷入混乱。
而心原该是本我,亦是初心,若以道御之,则从此心如明珠蒙尘,不再明道,而自我也从此失去?
所以,他们野心勃勃,想要追逐所谓的永恒!可何为永恒?
有生便有灭,出现也便找注定变化,在牧龙看来,真正的永恒,便是不存在,不存在的,自然是永恒的。
于无尽的轮回之后,牧龙想一想这些,嘴角也便再度流露出一抹笑意。
有时候,他很庆幸,自己是个人。
有七情六欲,故而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