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岁月道果开始成圣-第4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便谢过诸位。”
安乐郑重的执礼。
众人回礼。
随后安乐看向了身侧的剑钟,抬起手,轻轻的拍在了其上。
剑钟传出了钟波震动,遂化作漫漫剑光长虹,漫入安乐的眉心泥丸宫中。
安乐感受了一番心灵长河之中悬浮的剑钟,感受剑钟周围蔓延的心灵剑意,唇角挂起一抹笑意。
与众人道别之后,便离开了剑池宫。
再度来到了酒馆,打了两壶老黄酒,便回到了第七山。
在第七山上呆了一日,没有过多的动作,甚至没有修行,只是依靠心神力量炼化剑钟的心灵剑意,提升心灵长河的力量。
不过,效果不佳,速度并没有想象中提升的那么快。
安乐想到了搏众家之长,便离开第七山。
他飘然来到了感业寺。
感业寺中,六耳猕猴正守着山门在打盹。
当安乐出现的时候,六耳猕猴猛地睁眼,如今六耳猕猴距离十一境越来越近,天地修行的恢复,对于这等天地灵兽的提升是巨大的。
安乐带了老黄酒,与六耳猕猴对饮,一人一猿,端坐在山林之间,寻得一块青石,拂去尘埃与落叶,对坐饮酒,畅聊着。
安乐将自身关于心灵层面的困惑道出。
六耳猕猴饮了口老黄酒,眯着眼,浑身绒毛在微风中拂动。
“好小子,你居然将心剑蜕变为心灵长河,又将心灵长河提升到了三阶层次……这在感业寺的记载中都前所未有过。”
“三阶心灵长河,已经是老猿我所能认知的极限了。”
“想要助你也有心无力。”
六耳猕猴感叹道。
安乐闻言,倒是并不感觉到奇怪,感业寺虽然传出心剑凝聚之法,可是,安乐早已经将心剑之法,修到了极致。
“但是啊……安公子,老猿我倒是有个建议。”
“感业寺虽然无凝练三阶心灵之法,但是,老猿知晓哪里有破境之法。”
六耳猕猴眯眼,神秘说道。
安乐顿时好奇,饶有兴致的询问。
“上苍顶级势力中的佛土灵山……定然有心灵破入圣阶之法,公子不是可以踏足上苍吗?或许可以去佛土灵山走一遭。”
六耳猕猴想了想,说道。
“不过,佛土灵山却也非寻常之地,公子如今去……怕是会有些危险,老猿这儿有一信物,可以相助公子。”
“就当……公子请老猿我喝这一顿酒的回礼吧。”
老猿扬了扬手中的酒壶。
安乐闻言,顿时抱拳谢过。
老猿从耳朵中取出了一根绣花针,屈指一弹,绣花针便打着转,飘向了安乐,被安乐抬起手给接住。
“这根神针,便是老猿给公子的信物,公子若是去往佛土灵山,便可借此信物来寻找破心灵境界的机缘。”
安乐接过神针,小小一根神针,竟是无比的沉重……
这让安乐眉头不由一挑。
“佛土灵山……有一心灵宝地,名曰佛海,公子若要寻求心灵上的突破,入佛海是个不错的选择。”
六耳猕猴说道。
安乐闻言,不由一怔,佛海?
靠谱吗?
安乐不知道,六耳猕猴或许是好意,但是,对于安乐而言,如今的上苍,非常的危险。
莫要说蓬莱仙岛的真武帝尊,就是其他的顶级势力掌控者,都对安乐有所关注。
毕竟,安乐破了升仙地的筹谋,对上苍的计划影响极大。
安乐如今入上苍,不就等于是羊入虎口。
不过,也想得到,在人间,怕是很难寻到心灵破圣阶的机会了。
谢过了六耳猕猴后,安乐收起了神针,他还是选择相信一手。
随后,又拜见了灵珠、玄珠、素珠三位上师,以及见到了花夫人,老友相见,自然是闲聊了一番。
花夫人修为如今也达到了瓶颈,在诸多资源的相助下,达到了九境圆满,或许会趁着天地修行复苏的机会,早日破入十境。
闲聊过后,安乐告别了感业寺的老友们,空间本源涌动,他闲庭信步般漫步天地之间,潇洒自在,无拘无束。
随后,安乐又去了西梁城,入了书院,见到了夫子王半山,除了王半山之外,还见到一位熟悉的身影,正是大夫子朱火喜。
“再见公子已非池中物,脚踏风云化神龙,老朽佩服。”
朱火喜神色复杂的看着安乐,既是惊叹,又是感怀岁月的神奇。
王半山、朱火喜与安乐一同漫步在西梁城内建起的书院,漫步在书香之间,看到书院之间抱着书卷苦读的读书人。
这些读书人很多都非是修行者,他们只是怀揣着一颗求学的心,他们不知道读够了书,做足够多的学问后,从书院离开能做些什么,但他们的目的便是读书求学。
比起曾经临安文院的那些读书人,多了一颗纯粹的心。
他们的知识纯洁无瑕,他们的心灵纯粹无垢。
两位夫子听闻了安乐的困惑之后,先是诧异,诧异之后,便对视一眼,相视一笑,带着安乐来到了文曲碑前。
“心灵的破境我等不太懂,毕竟,我等非是儒圣,不曾像是圣人那般心灵境界深似瀚海。”
“但我等知晓,读书或许能提升心灵层次,直至跃迁。”
两位夫子的论调出奇的一致,倒是给了安乐不小的启发。
文曲碑坐落西梁城书院之内,碑庐搭起,文曲碑被遮掩了阳光,漆黑的碑上,隐约有浩然流转。
安乐来到了文曲碑前,这一次的到来,感觉却与当初完全不同了。
如今的心灵境界,安乐根本没有感受到任何的阻隔。
“公子,文曲碑……乃是诸子百家之儒家至宝,乃是三阶至宝,与寻常至宝并不一样……公子可记得庞纪,庞纪牺牲在了襄阳城,与元蒙皇帝拼死一战,誓死守护大赵读书人最后的尊严。”
“可公子应当知晓,那时的元蒙皇帝已经是十一境,而庞纪……不过初入十境,二者间的差距,犹如天堑。”
“可那一战,庞纪让元蒙皇帝受伤了……公子可知为何?”
安乐闻言沉默下来,那一战,庞纪向天下读书人借三尺浩然,安乐亲自以战傀护送浩然而去……
自然知晓。
“儒道圣人?”
安乐说道。
朱火喜和王半山闻言,俱是点头。
“文曲碑中藏有圣人之意……庞纪能够请来儒道圣人,便是因为他曾经沟通了文曲碑中的儒道圣人……”
朱火喜开口道。
“我等……其实也曾沟通过,若是拼死一战,亦可请出圣人来战。”
王半山思忱片刻亦是说道。
安乐闻言,眸光闪烁,点了点头。
他似乎懂得了些什么。
文院文曲碑,武庙武魁石。
二者皆是至宝,安乐曾经在武魁石中感受到一双眼眸,感觉武魁石中也许有强者存在。
而文曲碑中,难道也与武魁石一样?
“公子想要寻求心灵层面的帮助与破境,我等二人是做不到,帮不了什么忙,但公子可以尝试沟通文曲碑中的儒道圣人……”
“兴许有所帮助。”
朱火喜与王半山开口。
微风徐徐,吹动碑庐周围的竹海翻腾,发出沙沙作响。
安乐行至碑前,望着星光点点的文曲碑。
以安乐的心灵层次,如今再看文曲碑,却的确感觉到了些许的不同寻常。
眼眸深处有光芒闪烁。
安乐抬起手,点在了眉心。
一缕又一缕的心灵力量化作匹练般涌动而出,碑庐周围狂风大作,竹海起波涛!
文曲碑上,星光迭起……
浩然涌现!
安乐的心灵力量被文曲碑所牵引,尽数漫入其中,渐渐的安乐眼前的画面……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310章 对话儒圣醍醐灌顶,至宝五禽得入三阶
西梁城,书院。
竹海听涛,细密而舒展的叶片起伏成的浪涛之声,笼罩着整座书院,如今的书院在西梁城非常有名。
除了曾经的文院夫子王半山掌管书院,更是因为文曲碑被安大家从临安文院取来,安置到了西梁城内的缘故。
文曲碑对于天下读书人的意义非常重大,因为文曲碑中藏有浩然,读书人若是能够获得浩然加身,乃是对自身修养自身学问的一种认可。
因此,天下读书人俱数汇聚西梁,勤奋求学,为了能够争取得到在文曲碑前引渡浩然的资格。
再加上王半山夫子的思想传播,以及西梁书院乃是安大家同意建造,一时间,天下读书人如百川汇入海,尽数汇聚而来。
此刻,整个西梁书院,似乎都被星光所笼罩。
冥冥中,有一股浓郁的气度飘荡在整个书院之内,每一个角落都在回荡着,那是文气,读书人的文气。
不少读书人尚且不知发生了什么,可是却感觉在这一刻,自身对于学问的理解,在学习中的一些问题都迎刃而解,有如神助,意识清明。
文曲碑庐前。
王半山和朱火喜早已经被莫名的力量给推动的退出了很远,身形漫入竹海中,隐约能看到碑庐周围浩然席卷,文气翻滚!
王半山眸光熠熠,心头震撼。
朱火喜捋着胡须,万分不可置信。
“安公子……果然乃是天生的读书人,文曲碑竟然会产生如此大的波动,老朽做学问这么些年,从未见过哪位读书人能引动这般浩然。”
朱火喜感叹道。
哪怕是前朝盛事时期的诗仙之流,亦是难以引动文曲碑发生这般变化。
“文曲碑乃是儒道至宝,我等对这件至宝的了解……太浅太少。”
“不过,文曲碑若是能够相助到公子,能够让公子得到大收获,乃至帮助公子在心灵层面得以突破,那就已经足够了,是我等书院之荣幸。”
王半山感叹道。
他太清楚如今的人间,安乐的地位和重要性。
安乐刚刚镇压了上苍布置人间的升仙地,抵御下了一场上苍的筹谋,这样的人,乃是整个人间的荣光,与人间未来息息相关。
升仙地之事已经说明,上苍对人间是存在染指之意,如今安乐虽然封印了升仙地,但真的能够保证未来升仙地不会继续开辟?上苍仙人不会再入人间,带来天大的威胁?
王半山知道,未来……肯定会有更大的危机。
而安乐修为越强,度过危机的可能性就越大。
故而,他觉得文曲碑能帮助到安乐,是一种荣幸。
二人静立竹海,心情不错,他们不知道安乐在文曲碑中能够得到什么。
毕竟,安乐很早之前就已经引渡过浩然,那现在呢?
“兴许……公子能够从文曲碑中,得见儒道圣人吧。”
王半山想了想,说道。
……
……
安乐的心灵之力,慢慢的沉浸入到了文曲碑中。
眼前的画面亦是开始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他看到了一片广袤无垠的海,海水波光粼粼,却又有星光映照,显得十分的空旷,仿佛一眼看不到头。
安乐一席儒衫,背负着手,漫步在这星光海洋中。
极目远眺,一片无垠,分不清楚方向,看不到尽头与目标,甚至连崖畔都没有半点。
“文曲碑内,学海无涯。”
安乐若有所思。
如今的他,心灵力量强大,自然不会有半点慌乱,且自身修为在,底气亦是十足。
他缓步而行,步履不急不缓,行走在海面,平静的海面泛起层层涟漪。
安乐每一步行走,耳畔似乎都响彻起了朗朗读书少。
低头看向了底下的星光海面,却发现,海面宛若化作了一面巨大的荧幕,他孤独的行走在海面上,而海的另一面,却是有一幕幕画面轮转。
画面之中,有穿着粗布衣裳的孩童,正在勤奋且刻苦的读书,一边放牛,一边读书学习。
亦有赶考的书生,夜里点灯,头悬梁锥刺股。
亦有少年风雨无阻,每日天微微亮便已起身,跨越崎岖山路,走坏无数草鞋,来到私塾中求学,只为一闻那书香,窥那学海。
……
安乐一边行走着,他每一步落下,都会有读书人勤奋苦学的画面在涟漪扩散间,如水墨晕染般呈现。
安乐看的很认真,勤奋刻苦,这是每一位读书人都少不得的品质。
看过太多的画面,安乐心灵微微波动,或许有所感悟,但是以他如今的心灵长河层次,这种层面的影响,却无法对他的心灵力量提升太多。
走了不知道多久,看过太多海面另一端所映照出的勤奋刻苦读书的画面,安乐心如止水。
忽而,在瀚海中的前行走到了尽头。
一座山岳拔地而起,高耸如云。
安乐止步,举目望去,见得山巅之上有一道身影端坐,浩然化作长河缓缓流转,如一条神圣的长龙,蜿蜒在山岳周遭,形成一条山道。
目光被那身影所吸引,只因身影端坐,便吸引了天地间所有的光芒。
在那身影的上空,浮现两个字,仅仅只是漂浮着,便散发出浓郁至极的本源。
“浩然。”
安乐看着那一个字,忍不住念出。
随后,眼眸微微浮现出异色。
“源符。”
“完整的源符。”
安乐掌握过完整的岁月源符,自然知晓完整源符的气息与不完整源符的气息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而且,安乐能感受到,这源符中蕴含的莫大力量。
像是完全由浩然凝聚而成。
窥见这浩然源符,安乐才是有些恍然,为何文曲碑中能不断的涌现出浩然力量,让天下读书人引渡浩然加身。
原来……文曲碑内蕴含着完整的浩然源符!
“小友,既然来了,便登山而上。”
忽而,安乐的耳畔传来了蕴含笑意的声音。
安乐看向了那身影,却见那看不清楚模样的身影,亦是看着安乐,眼眸中蕴含着智慧与儒雅。
掸了掸身上的儒衫,安乐抱拳作揖,随后从海面上踏足山地,开始登山。
踩踏山地,安乐眉头便是一挑,因为这山地的每一寸,居然都是以书籍堆叠而成。
“书山……”
安乐深吸一口气。
文曲之内,得见学海书山……
安乐忽然明白这位坐在山巅的身影会是谁了,儒道圣人。
人间儒道的创造者,读书人的鼻祖,让懵懂世人开了灵慧。
对于天下读书人而言,面见儒圣,有如朝拜。
不过,如今的安乐早已非刚刚穿越那会,初入临安时候的孱弱读书人,他乃是十一境的强者,更是在上苍与人间皆有显赫战绩的存在。
迈步登山,书山有径,寻常人无法踏足,但是对于安乐而言,书山的路,并不难行。
书山的风景极好,不一会儿,安乐便登临到了山巅。
微风徐徐,可窥见漫漫的学海。
学海之中,映放着读书人勤奋读书的画面。
“晚辈安乐,见过前辈。”
安乐看着那端坐在山顶磐石上,身着儒衫的老者,老者虽白须白发,但是却身材魁梧,有扛鼎之势,力拔山兮的壮硕,不像是个读书人,更像是地道的武夫。
老者眸光落在了安乐的身上。
眼眸中满是复杂与感慨。
“你见到我,似乎一点都不惊讶。”
儒圣说道。
安乐笑了笑,亦是不拘一格,席地而坐:“文曲碑中有儒圣,在下早有猜测,早在在下将文曲碑从临安挪移出来,安置在西梁城的时候,就有所感知了。”
“文曲碑与武魁石,武魁石中……应该也藏有一位强者吧,应该与诸子百家的兵家有关。”
安乐的推测,让魁梧的老者捋须而笑。
“好一个机智聪慧的少年郎。”
儒圣一笑,看向安乐的目光,带着欣赏:“你于人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