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天帝召唤群雄-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千刀面色冷静,直接起身,目光盯着李子良:“自此时起,韩某便不再是威武军主将!”
“威武军从此,交与府主。”
这一句话,他说的非常平静,显然心中早已考虑过。
“哦?”
李子良面色一怔,挑眉道:“韩将军不愿在本府麾下效力?”
韩千刀还是很有能力的。
坐镇天乾关这么多年,余国从未越雷池半步。
甚至这一次刀魔的突然出现,他也处理得很好。
有血气。
有勇武。
有智谋。
有诚信。
可以说,在这个时代,韩千刀也能算是一位名将。
“威武军可以降,但韩某深受国君大恩,却不能降。”
韩千刀面色越发平静,他深深一礼:“望善待威武军!”
话音落下。
他体内罡元暴动,直接震碎自身心脏!
嘴角溢血,气息全无。
但身躯却依旧站着,面向李子良,弯腰行礼。
这一礼。
不为自身。
只为威武军!
“将军!”
威武军众将无不脸色大变,全都起身,冲了过来,悲呼道。
都是外罡境的武者,韩千刀气息变化,他们自然轻而易举就感应到了!
将军死了!
自尽而死!
一时间,所有威武军将领面上都没了丝毫血色,惊慌、焦急、悲伤、痛苦……
李子良也愣住了。
韩千刀,竟性烈如此?
“是条汉子。”
秦琼赞道。
让威武军臣服,这是仁。
自尽而死,不叛国君,这是忠。
面对刀魔,血拼不退,这是勇。
临死前,还在为威武军说话,这是义。
仁义!
忠勇!
“如此人物,就此轮回实在可惜了。”
李子良喃喃。
右手轻轻一挥,一股特殊的波动传出,直接将韩千刀的灵魂摄住,不往阴间。
他得到过牛头百分之三的本源,若是让他如同牛头般,前往阴间夺来灵魂,他自然没有这个能力。
但韩千刀就在他面前死亡,他自然能够摄住韩千刀灵魂,不进入阴间。
“封神演义中,商周文武陨落,都可封神。”
“往后,我也自当摆下封神坛,七国人杰陨落,都可封神。”
他心中自语。
封神体系太庞大了。
单单九星府,城隍之位就要四尊,山神、土地、河伯之类,加起来也要好几位。
神位,不可轻授。
特别是正神之位。
一方神祇,就要保一方百姓平安。
没有能力,怎能胜任?
他要的是阴阳互补,和谐治理!
第二百六十九章 沮授:先灭大悲寺!
天星城城隍苏如讳,是定西侯府的老侯爷,人中龙凤。
飞星六城城隍北惑天王,是北苍魔教六大天王之一,同样属于人中龙凤。
而他让公孙瓒应允的曾氏神位,那位曾氏老家主,一手将曾氏商行发展为乾国第一,能力自然不需多说。
还有让高顺许诺的九星山山神周钧歌,这位更是九星军军团长,镇守九星城数十年,能力出众。
往后的神祇。
不说能力超越这四位。
但也绝不能低上多少。
宁缺毋滥。
“封神……封神……”
他目中光芒闪动。
天下众强,但凡陨落,皆可封神!
“还要从长计议……”
他放下这个庞大的计划,将当初牛头还没觉醒记忆前栖身的黑葫芦取出,他轻轻一招,韩千刀的灵魂就被他收了起来。
这个葫芦虽然不算什么宝物。
但却也有温养灵魂之效。
“秦琼,天乾关交给你了。”
李子良不管那些悲伤痛哭的威武军将领,转头向着秦琼吩咐道。
天乾关很重要。
这是乾国的一大门户。
而且九峰府还在爆发蛮人之祸,说不定就会有蛮人冲来。
“主公放心!”
秦琼抱拳,声音厚重。
李子良点头,踏步走出中军大帐。
天乾关已经在手中。
九星府。
就剩一个九星军了!
呼——
他的身躯缓缓消失在原地。
再次出现之时。
他已经回到了天星城府衙,沮授身旁。
“天帝宫,真是太方便了。”
心中感叹,前一刻还在天乾关,下一刻,他就已经身在天星城了。
“主公!”
沮授看到李子良的身影出现,面上露出一抹惊奇,起身行礼道。
他自然猜到。
这应该是【天帝宫】的作用。
毕竟【天帝宫】开启之后,他们脑海里就自然而然浮现了【天帝宫】的部分信息。
只是亲眼目睹李子良凭空出现,依旧觉得玄妙。
“玄明府情况如何了?”
李子良摆了摆手,询问道。
九星府,基本上已经定了。
哪怕周钧歌不愿成为九星山山神,那也无关紧要了。
仅凭一个周钧歌,在九星府中,还翻不了天!
“郭昕将军已经控制了玄明府北方七城,朝廷派遣而来的官员已至,正在准备对南方的山海侯动手。”
沮授笑道:“不出半个月,山海侯不是臣服就是被踏平,南方十二城一半之地都要被郭昕将军收取。”
“至于另外六城……”
“原先,我们还要忌惮大悲寺,对于义帮慎重,但以我等如今实力,属下以为,不如……”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顿了顿,面上露出一抹冷色,深深抱拳:“先灭大悲寺!”
“先灭大悲寺?”
李子良一怔。
沉思了片刻,他才开口道:“为何?”
大悲寺超然物外,基本上不理俗世。
是一方武道圣地。
存在的时间非常悠久,大悲寺入门的基本武功大悲掌,更是江湖武林上流传最广的武学,就是乡下农夫都会几下。
和白月道门一西一东,属于乾国武林泰山北斗。
实力有多强。
他不清楚。
但能让乾国朝廷忌惮,实力可想而知。
沮授面色严肃,看着李子良:“主公,可知大悲寺有多少僧人?”
“传闻不少于十万。”
李子良道。
这个数字非常不可思议,一座寺庙,居然有十万僧人?
但这确实事实。
清清楚楚的记载在一些档案中。
“主公,十万僧人,不交税,不生产,他们的吃喝用度,从何而来?”
沮授沉声道。
李子良皱了皱眉。
他已经知道沮授要说什么。
这在华夏历史上,也发生过不少。
“大悲山下,有至少五十万百姓属于大悲寺,专为供养大悲寺十万僧人。”
“而且乾国天下,有不少大悲寺的俗家弟子,他们在外经营各种产业,源源不断的将各种物资送往大悲寺。”
“属下特意让锦衣卫深入调查了一番,得出的数据,让人吃惊。”
沮授面露惊叹:“每个月流入大悲寺的修炼资源,将近千万武币!”
“这是乾国一个月税收的六分之一了!”
“相当于两府的财政总收入!”
李子良惊了惊,愕然道:“这么多?!”
乾国要负责十二府之地,还有九大军团的军费,一个月也就差不多只有六千万武币能用。
而大悲寺,一座寺庙,十万僧人而已,每月却有将近千万武币?
实在骇人听闻。
“大悲寺历史太久了,撒出去的俗家弟子结婚生子,都形成了一个个家族,而且背后有大悲寺撑腰,做什么不方便?”
沮授面露冷色:“而且这些大悲寺俗家弟子,都深深知晓低调发财的道理,从不显露,要不是属下让锦衣卫好好查了一番,再加上袁指挥使如今身份不同,可能还根本无法得知这些事情。”
“如此庞然大物,不除之,危害甚大!”
沮授说到最后,面色已经相当凝重。
在他看来。
这就是一个毒瘤。
大悲寺在汲取乾国的血液,发展自身。
但乾国朝廷需要考虑的事情太多,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敢动手。
可如今。
他们却没有这个顾虑!
“照你的说法,大悲寺的实力,恐怕相当恐怖。”
李子良皱眉道。
每个月上千万武币的修行资源?
就是头猪,估计都能飞天了。
他如今麾下,能发挥出真武境巅峰实力的,并没有多少。
小龙女算最强。
接下来就是玉兔、东方白、秦琼这三位,真武境巅峰。
不过秦琼需要统帅玄甲军,才有真武巅峰的实力。
除此之外,就没有真武巅峰了。
公孙瓒、高顺、牛头、郭昕、李定国、雄霸等人,都没有真武巅峰的实力。
四位真武巅峰。
其中小龙女还能镇压【天榜】强者,这份实力算是很强了。
但比之乾国朝廷,还是弱不少的。
连朝廷都忌惮大悲寺,谁知道大悲寺有多少真武巅峰,甚至【天榜】强者隐藏?
这一刻。
他又想到中,那些让人头皮发麻的太上长老,太太上长老了。
一出世,就是一大群啊。
简直就跟不要钱一样。
而且忒不要脸,都喜欢以大欺小。
沮授摇头失笑:“主公,您太高看大悲寺了。”
“朝廷忌惮,那是乾国势力太多,牵一发而动全身,并不代表,大悲寺的实力就能比肩朝廷。”
“若能比肩,大悲山下,就不会仅仅只有五十万百姓了。”
“以属下猜测,大悲寺真武巅峰的强者,绝不超过三位,【天榜】强者,至多一位!”
闻言。
李子良目光一闪。
良久后。
他点了点头,淡淡道:“既如此,便先前往大悲寺一行。”
“若他们愿意解散十万僧众,将山下五十万百姓归还府主衙门,如此便是皆大欢喜。”
……
九星府往北,玄明府南十二城中的古盛城。
这座城池非常古老。
传闻乃是当初大德王朝建立的一座城池,虽然仅是寻常小城,但历经一千多年战火依旧不倒,算得上很少见了。
只从大德王朝崩溃后,先是百国争霸,后又成为七国,战乱不休,一座座城池早就倒塌、消失在历史中了。
依旧遗留的大德王朝城池,少之又少。
此时。
古盛城南方,一座很大的宅院中。
到处都是身穿青色长袍,面容精悍,孔武有力的壮汉在巡逻,这些壮汉眼神锐利,手中都持着精铁长棍。
在他们身穿的青色长袍上,有一个大大的‘义’字,龙飞凤舞,透露出一股不寻常的气势。
若是江湖中人。
但凡看到身穿这一身衣服的人,定然都会肃然起敬,拱手施礼。
这里。
便是乾国六帮之一,义帮总部。
宅院中央。
一座颇为雄伟的大厅屹立,上书‘聚义堂’三个大字。
此时。
大厅内。
人声鼎沸,一名名大汉脸上都带着愤怒,咬牙切齿。
“大哥!那什么郭昕,不就灭了西北王府吗?有什么了不起,要是当初西北王府敢来招惹我等,一样能够灭了西北王府!”
“大哥!发下‘聚义令’吧,召集天下群雄前来,郭昕不是要我等退出古盛城吗?到时候天下群雄皆至,看他还能不能嚣张!”
“大哥!聚义令出,群雄汇聚!”
不少大汉的怒道。
江湖上,谁不卖他们义帮几分薄面?
哪怕就是朝廷官员,也不敢轻易得罪他们!
什么时候,居然有人敢勒令他们半个月内放弃总部,灰溜溜的离开?
传出去。
不得笑掉江湖同道的大牙吗?
人在江湖飘,名声最重要!
上首位置。
江湖人称‘义薄云天’的义帮之主身高体大,肩膀很宽,脸容方正,浓眉大眼,一眼看上去就是正气凛然之辈。
此时皱着眉头,看着大厅中愤怒的众人。
他也愤怒。
但愤怒无济于事。
郭昕敢这么做,定然有所依仗。
至于发下聚义令?
这也并没有多大作用。
毕竟如今天下乱了。
江湖人虽然把恩情看得很重,但不为自己考虑,谁还不为家人考虑?
这种时候。
估计没有多少人敢离开家人,前来此地。
而且若是有人因为受他聚义令召集而来,导致家人有失,他于心何忍?
想来想去。
他最终决定,去一趟大悲寺。
请来万法大师,震慑郭昕,不战而屈人之兵!
第二百七十章 扶龙庭,大发现!
大悲寺。
坐落于玄明府西边,距离百猿山脉并不算远的一座雄伟山峦之上。
这就是大悲山。
玄明府第一雄山。
山上郁郁葱葱,古刹众多,道道钟声偶尔响起,有一种让人醍醐灌顶,头脑空灵的感觉。
山峰之下。
田野纵横,到处都是肥沃的土地,种植着大片粮食、蔬菜、水果等作物。
放眼望去,根本看不到边际,视野所及,都是属于大悲寺的田地。
从天空俯瞰。
就会发现,一名名衣着普通的农夫,就如同蚂蚁寻食,随着迅速的日升月落,在田野中辛勤的耕作。
农夫们起床、早饭、耕作、晚饭、睡觉,偶尔和邻里拉扯几句,就算是平日里的活动了。
周而复始,无穷无尽。
子子孙孙,都生活在这里,若是有所资质的,能被大悲寺收为弟子,那就是祖坟冒了青烟,举家庆祝。
在大悲山方圆五十里的地方,大悲寺就是他们的天。
玄明府?
乾国?
那离他们太遥远了,遥远到一辈子都接触不了几次。
而在大悲山上。
一座座青墙古刹之中,或年轻或年老的僧人行走坐卧,吃斋念佛,勤修武艺,虽然和山下的农夫好似处于两个世界。
但其实也没什么区别。
对于整个世界来说,都是细微得几乎看不见的齿轮,各自承载着各自的命运和因果,最终汇聚成滔滔长河,历史大潮。
此时。
大悲山山巅。
隐于树荫下的一栋古刹中,一阵平缓的‘咚……咚……咚……’声传出,让人心神由内而外的感到安宁。
这是大悲寺的《木鱼法》,有助于修行。
特别是高僧大德来敲,更是厉害,声音所到之处,百念不生,心魔不起,感悟更深。
古刹很大。
亭台、宝殿、书阁,甚至院落之中,到处都能看到一名名僧人盘膝而坐,口中念诵着佛经,缕缕金光透体而出,就仿佛披上了一层金色袈裟,犹如金身罗汉。
整座古刹。
都被镀上了一层金色光芒,好似纯金铸就,给人一种庄严神圣的感觉。
不知过去多久。
木鱼声缓缓停下。
所有僧人,也从入定中清醒过来,起身向着古刹深处合十一礼,接着便各自勤修去了。
这是早课。
大悲寺每一天,都会请出一尊真武境七重以上的高僧为古刹中的僧人敲响《木鱼法》,加速寺中众人修行。
这座古刹,名为‘百叶’。
是大悲寺第一院。
能在百叶院中修行的僧人,都是大悲寺天赋最高的一批。
也是寺中高僧最多的寺院。
“师兄,郭昕已经占领北方七城,如今已南下,山海侯挡不住半个月,而且郭昕已经传话给义帮,让义帮退出古盛城。”
“义帮之主,想来已经在路上了。”
百叶院深处,大雄宝殿外,两名僧人静静的屹立,看着飞鸟盘绕,看着风吹叶动。
其中一位面容苍老,身披金色袈裟,左手禅杖,右手竖掌于胸前,口中轻声念诵着什么。
另一位僧人,则是中年模样,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