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替身行-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帆没有去管它。
如今的怒晴鸡又长大了一圈,站在地面,个头接近一米五,浑身彩羽散发着金属光泽,看上去极为显眼。
许多人第一眼看到天空中的怒晴鸡,甚至会认为这是一只神骏异常的凤凰,视为祥瑞。
一路上,江帆边走边唱,不知不觉间便到了山海关外的中前所城。
靠近城镇后,江帆把怒晴鸡收进噬囊当中。
在城中,江帆可以看到道路两旁有不少难民,他们都是衣不蔽体、面色蜡黄,一个个愁肠百结、愁苦不堪。
在江帆的示意下,青龙上前询问情况。
片刻之后,青龙回来禀报:“大人,这些难民是从陕北那边逃难过来的。”
“陕北?”
江帆闻言,心头一动。
陕西王二叛乱,是明朝末年最大规模的叛乱,从天启七年,直至清顺治十五年才失败,前后历时31年。
正是因为这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战争,拖住了明王朝大部分的军力财力,才使处于辽东的后金有机可乘,趁机入主中原。
原本江帆给朱由校的建议,就是攘外先安内。
朱由校也同意了派发赈灾粮,命各地州府救济难民,稳定民心。
一开始的效果确实还不错。
但人心如渊,永远不会满足。
虽然大部分灾民想安分守己地过日子,可总有人不甘平凡。
尤其是那些叛军将领,当惯了流寇,经常宰大户,吃肉喝酒,睡别人的老婆,肆意妄为惯了,怎么可能忍受重新去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苦日子。
正是这些人的挑唆,很多人被招安的人又开始造反,导致多地盗贼横行,许多百姓不想与叛军为伍,开始逃难,变成流民。
朝廷为了安抚民心,就把大量的流民安置到边关外。
之前边关常年受后金劫掠,人口锐减,如今后金被灭,边关外可以安顿百姓,促进满汉交流。
而此地有边军坐镇,加上军威正盛,无人敢试其锋。
把流民安置在此,也不怕他们生乱。
现在大明境内今的叛军规模还不大,大多数都是小股团伙作案,加上当地官府积极的围剿,暂时还没有成气候。
但也有地方官员隐瞒不报,导致事态不断扩大!
对于如今的大明来说,其实平乱并不困难,后金已经被江帆灭国,现在成为大明的辽东省。
没有了外患,可以力往一处使,镇压民变自然容易得多。
不过眼下当务之急还是要解决粮荒问题,否则百姓们活不下去,依旧会造反!
事实上,经过两次清洗官员和富商,大明如今并不缺钱,缺的是粮食。
江帆预计,等红薯等高产农作物大量成熟,需要一两年的时间,到那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而想要解决大明如今的情况,无非两种办法。
一是像后金一样,侵略他国,获取物资。
二来就是对外贸易,通过各种途径获得货物。
可这两样都不是那么简单。
对外征战,是将伤害转移到他国百姓身上,江帆善战,却不好战。
打后金是因为对方侵略在前,大明与后金因为地理原因,很难共存,只能互相征伐,直到一方统一为止,战争才会平息。
现在满汉同为一国,可以互通有无,双方之间可互惠互利,却依旧不够。
国外贸易虽然可行,但风险很大。
出海的商船不仅会遭遇恶劣的天气,还可能遇到猖獗的海盗、倭寇等等。
一旦船只沉没或损坏,损失巨大。
心思快转,江帆对青龙道:“你去一趟衙门,让当地知府开仓放粮,接济灾民,这些百姓是因为信任朝廷才来到这里,不能让他们心寒。”
“是。”
青龙领命而去。
江帆微微叹息,有时候个人的力量真的很渺小,他所能做的,也只是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只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渡过难关。
同时对于那些利用灾民谋取私利之人,越发痛恨。
不止是暴民,还有那些不作为的官员,因为利益牵扯,搞得民不聊生,人祸更胜天灾!
第69章 人血馒头
青龙离开,江帆继续前行,除了许多难民外,还可以看到一些商队。
白虎在旁解释道:“大人,这里原本是大明和后金交界,有着最大的市场,可因为战乱; 互市被取消。”
“如今后金被灭,大明收其领土,开放商道,所以商队才多了起来。”
江帆点点头:“这样也好,商业发展,可以带动经济,不过该监管还是得监管,尤其是粮食方面; 不能高过市面三成; 商人逐利本无可厚非,但要是有谁敢趁火打劫,成倍提高粮价,大发国难财,查到一个,杀一个,绝不姑息。”
“属下明白。”
白虎点点头。
这样的事情,他看过许多。
大明天灾连连,粮食本就金贵,许多百姓都吃不上饭,而那些大户家有余粮,不帮助他人也就罢了。
反而会大肆收购粮食,然后囤积起来; 坐地起价,吃着人血馒头。
如此行径; 白虎早就对其深恶痛绝。
江帆叹息一声:“战争中,最苦的还是百姓!”
刚说到这里,江帆就见前方围着一群人,闹哄哄的一片。走近一看,是百姓在购买大米。
那些没钱的灾民则拿着破碗在周围祈求好心人施舍。
“可怜可怜我吧,我已经三天没吃饭了!”
“走开,没钱要什么米。”
“不要挤!”
“哎,朝廷骗人呐!”
。。。。。。
白虎看了一下大米售价的牌子,发现大米居然卖到了一两银子一斤,顿时大怒:“这些奸商!”
江帆扫射米铺,说道:“你看见了吗,这袋子上面有文章。”
白虎放眼看去,发现装米的麻袋上面,写着“户部赈灾粮”几个大字。
“赈灾粮,又是官商勾结!”
前不久才有一大批官员落马,没想到现在居然还有人敢顶风作案。
而且如此明目张胆,简直是胆大妄为,不知死活。
就在此时,青龙带着一个身宽体胖的中年知府,和一群衙役走了过来。
“中前所知府宁安康; 拜见江指挥使大人,江大人挥军平定辽东,灭掉大明心腹大患,居功至伟,实乃我等楷模,卑职早就仰慕大人威名,还望大人移驾,到下官府上,让下官为您接风洗尘。”
“至于开仓放粮之时,咱们边走边谈,大人意下如何?”
江帆看向宁安康,见其大腹便便,满脸油光,第一印象就是这老小子肯定收刮了不少民脂民膏。
不过也不能以貌取人,没准对方是喝水都会胖的体质呢?
不能因为别人长得胖,就认定对方贪赃枉法不是。
江帆对白虎低语:“你拿着我的令牌,去查一下赈灾粮的来路。”
接着对宁安康点点头:“那就多谢宁大人款待了。”
宁安康闻言,松了一口气,笑道:“大人请。”
来到宁安康的府邸,大堂之上落座,鱼翅羹、清蒸熊掌、烤炉猪、各种珍馐菜肴被端上桌,冒着诱人的香味。
看着桌上的各种菜品,联想到街边食不果腹的难民,江帆平淡道:“中前所城不是缺粮吗?”
在来的路上,宁安康一直在哭穷,可看这伙食,吃得比皇宫那位也不差。
宁安康嘿嘿干笑:“这不是招待江大人您吗,当然得隆重一点啦。”
“江大人,请上座。”
江帆面上不动声色,坐到主位。
宁安康赔笑道:“哎呀,今天能够见到江大人,真是三生有幸,大人英勇杀敌,保家卫国,为我大明开疆拓土,让下官万分钦佩啊!”
“宁大人有心了。”
江帆和宁安康对饮一杯。
酒过三巡,宁安康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开始卖惨,唉声叹气道:“大人,您有所不知,这官仓放不得啊!”
“为何?”
江帆问道。
“收到朝廷号召,许多灾民迁移到关外,可朝廷的赈灾粮,杯水车薪,难解燃眉之急。”
“官仓中的粮食,需要留作军需,就算下官不吃不喝,可手下的将士不能挨饿呀,否则当兵的吃不上饭,很容易哗变,还请大人三思!”
江帆闻言,心里已经猜出个大概,笑道:“是吗?”
“那宁大人,你不能不解释一下,米铺里卖的赈灾粮是怎么一回事?”
“这个……”
宁安康面色微变,思考着如何应对。
就在这时,白虎带着一群士兵闯入宁府。
“大人。”
白虎对江帆点点头。
江帆心下了然:“抓住他们。”
宁安康见势不妙,当即就像跑路。
但脑满肠肥的宁安康,怎么可能跑得过士兵,很快宁府的人都被拿下。
“江大人,你这是做什么?为什么抓我,我是清白的啊!”
宁安康心里慌得一批,头上冒着冷汗,可强烈的求生欲还是让他强自镇定,昧着良心说假话。
“你是不是清白的,你自己说的可不算。”
白虎冷然一语,接着在江帆耳边低语几声。
江帆点点头,看向宁安康:“官商勾结,倒卖朝廷赈灾粮,虚报兵力吃空饷,强抢民女当小妾,宁大人,宁安康,在你的治下,百姓可真的一点也不安康。”
“大人,下官一心为民,都是……都是范永斗他们逼迫下官,我也不想的,大人饶命啊。”
宁安康一听江帆说出了自己这些时日做下的事,知道瞒不过去,当即招认,然后供出了同伙,希望可以从轻发落。
“拉出去,游街示众,将其罪行公之于众,然后捆绑于空地石柱之上,交由百姓随意处置。”
有道是堵不如疏,江帆知道中前所城的灾民需要情绪喧泄,所以没有直接杀了宁安康。
可等待宁安康的,绝对比一刀杀了他更为痛苦。
查抄了宁府后,江帆带人来到官仓,命人开仓检查。
结果不出所料,官仓中的粮食,早被偷换成了石头沙粒。
粮食早就被宁安康暗中勾结范永斗倒卖,赚取暴利。
“青龙、你即刻带人将所有涉案官员,商户全部捉拿归案,查封家产。”
“白虎,你清点钱粮,和灾民人数,然后平均分配。”
“遵命!!”
青龙、白虎带人离开。
很快,整个中前所城都沸腾起来。
第70章 倭寇
贪污腐败的问题,确实难以断绝,毕竟人心善变,或许曾经两袖清风,可见惯了繁华之后,有几人可以保持初心?
即便是江帆,其实也有成为贪官的潜质; 他同样贪心,只不过因为拥有副本系统,他志不在官场,对于世俗的钱财没有那么看重了而已。
如果只是以权谋私,获取一些钱财,江帆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不顾灾民死活; 倒卖赈灾粮; 发国难财。
江帆却不能坐视不理。
凡涉案人员,江帆一律严惩。
范永斗祖籍山西介休,常年在张家口生活,和蒙古地区做生意,历经七代,传至范永斗时,张家已然成为了大富商,算是晋商中的代表人物。
后来女真族建立后金,由于和明朝是敌对关系,贸易断绝,后金为了发展,需要军事、生活物质,范永斗和其他七家商人看到了商机,于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 开始卖国求荣,无视大明的贸易禁令,向后金倒卖食盐、粮食和铁器; 甚至火药等战略物资,谋求暴利。
简直就是在资敌卖国。
也正是因为这些无良奸商; 导致后金获得了不少明朝的火器,反过来屠杀汉人!
对于山西“晋商八家”,江帆也是有所耳闻。
晋商八家分别指:乔、常、曹、侯、渠、亢、范、孔,八个大家族。
明末之时,全国排名前十六位的大财团都在山西。
《明史》记载,大明国库空虚,西北农民饿得义军四起,晋商八大家却家中窖银上亿两,相当大明二十年财政收入。
与江南财阀堪称卖国界的卧龙凤雏。
晋商八家能够在短时间内积累海量的财富,都是靠着走私违禁品,剥削百姓获得的不义之财。
倒卖赈灾粮,只是他们的财源之一。
一两银子一斤大米,卖的还是朝廷的赈灾粮,这已经不是哄抬物价,简直就是在割百姓的肉,打朝廷的脸。
查到晋商八大家后,得知他们的累累恶行,江帆当即下令; 调集各地的锦衣卫展开大规模的抄家行动。
反抗者; 一律当场格杀。
又是人头滚滚的一天!
晋商八大家的家产; 被锦衣卫全部抄没,银两堆积如山,光是清点都需要不少时间。
从八大家和一些相互勾结的贪官、奸商家里,查抄出来的钱财总额过亿白银。
江帆做主,以朝廷的名义,将零头的几百万两白银分发给难民,然后开仓放粮,搭建避难所,控制物价,并用八大家囤积的粮食,救济百姓。
至于那总值上亿的金银财宝,则被封箱,由江帆押送回京。
对于钱财,江帆并不在意,不过搜到类似百年人参、千年灵芝等大药,江帆还是会收入囊中。
此外一些上号的玉器、字画、西域乌金,江帆发现后,也会放入噬囊当中。
算是以权谋私,中饱私囊。
他从来都不是假清高的人,他为大明流过血,他为大明出过力,拿点东西怎么了?
就算是天启帝发现,估计都会绝对江帆拿得太少,于心不安。
毕竟相比江帆为大明带来的改变,这一点东西真的无足轻重!
一路跟怒晴鸡啃着鹿茸、人参回京。
江帆在进京的当天,终于突破到了《金刚不坏童子功》的第六层。
单靠身体强度,和肉体力量,此时的江帆都可以直接撞碎城墙,防御力之强,可以硬抗火炮的炮弹,身体的肌肉轮廓也愈发明显,个头似乎都长了一些。
可以说现在的江帆,就是伍六七和何大春的结合体,要是放在刺客伍六七的世界,几遍不动用《风后奇门》,也能把赤牙、青鸟这些暗影刺客都打出屎来。
“无敌是多么,多么寂寞!”
江帆化身超哥,哼起了《无敌》,有些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
因为这个世界似乎没几个能打的。
没有势均力敌的对手,反而让江帆感觉不到升级的乐趣。
回到京城,江帆入进宫面圣。
“江爱卿,朕可算把你盼回来了,听说你回京途中,查抄了晋商八大家,救济灾民,当真是大栋梁啊,若是大明官员皆如此,倭寇何敢?”
朱由校看到江帆后,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说到最后,脸上逐渐露出些许愤慨之色。
“倭寇?!”
原本江帆以为,朱由校急召他回京,是为了平息民变,没想到会是因为倭寇。
如今的倭国其实不算强大,但野心勃勃,曾经想攻占朝鲜,但被大明教训了一顿,灰溜溜的跑了。
后来侵袭大明,又被戚继光教做人。
相比后金和境内的民变,倭寇的危害其实相对较轻,只不过凭借着海船,游荡海域,时常骚扰大明沿海城市。
【不知道解决倭寇,是不是第三个主线任务就的关键?】
江帆心中想着。
朱由校则挥挥手:“爱卿刚回来,不提这些扫兴的事,朕已在乾清宫设宴,为爱卿接风洗尘。”
一旁的青龙闻言,嘴角微微抽搐。
上一个给他们指挥使大人接风洗尘的人,现在坟头草都长出来了!
皇上,请客有风险,接风需谨慎呐!
不过想到朱由校的身份,青龙觉得是自己想多了。
江帆随朱由校来到乾清宫。
常言道,食不言寝不语,可国人就喜欢在饭桌上谈事情,朱由校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