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帝国纵横 >

第56章

帝国纵横-第56章

小说: 帝国纵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着急,庞皇后的脸涨得通红,干裂的嘴唇张了又闭,闭了又张,喉管发出丝丝之声,眼睛定定的瞅着景宗皇帝,就如幽幽不肯熄灭的鬼火。

    看着庞皇后那执着的眼神,景宗皇帝脸上泛起一丝苦笑,他心中明白,庞皇后现在最不放心的,便是随着她的死亡,她的亲生儿子楚王李昊,是否会被立为太子,而成为大齐帝国的储君。

    说实话,自从上元佳节之宴,把楚王李昊从皇宫之中驱逐回府,景宗皇帝在那时,便已决心不立楚王李昊为太子了。

    虽然楚王李昊才具平平,为人荒淫,毫无人君气度,但景宗皇帝一直对楚王李昊颇为优渥,毕竟是自己的血脉相承,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多历练历练,也许将来,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君王呢。

    但在年初之时,太尉之子陆恒,谋杀禁卫军士卒一案中,景宗皇帝惊然发现,他所掌握的力量其实很有限,而各大豪门贵族强强联手的派势,却强悍的惊人,甚至有呼吸间撼动国本之危。

    庞皇后的出身,是大齐帝国十大门阀之一的长关庞氏,现任阀主__车骑大将军庞休,便是庞皇后的弟弟,如果立软弱无能的李昊为太子,将来继承王位,必然会出现外戚强权的情况,这大齐帝国还不变成了庞氏的天下。

    有了这样的算计后,楚王李昊便失去了成为太子的资格。

    在景宗皇帝的心中,真正喜爱的,却是他跟雨花阁王女子所生的洛王李安,李安年纪虽小,但伶俐非常,聪明好学,如果能得到很好的辅助,将来定然是有为的君主。

    而且在洛王李安的身上,景宗皇帝依稀觉的,他看见了自己小时候的影子。

    只是,雨花阁的王女子是舞姬出身,虽然得到自己的宠爱,但那低贱的身份,却是所有人都知道的,虽然母凭子贵,但如果自己真的立洛王李安为太子的话,恐怕后宫的嫔妃们首先就要闹腾起来,更别提朝中的那些大臣了。

    所以,要想立洛王李安为太子,首先要造势,等庞皇后死后,先要立王女子为皇后,只要王女子能够成为皇后,再立洛王李安为太子,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当然,也要为洛王李安找到有实力的靠山,这个靠山,便是一直跟门阀豪族对抗的皇族势力。

    此刻,看着躺在病榻之上,形消骨离、目光殷殷的庞皇后,景宗皇帝不由想起了昔日的恩爱,想起了当年他身为皇子时,被大哥太子李勇、三弟康王李信所迫,庞皇后日日陪着自己,担惊受怕的那些岁月,想起了自己在庞皇后的默默支持下,利用门阀的力量,发动了秋华之乱,杀死了大哥、三弟,而成为了一代君王……

    景宗皇帝的心中,不由涌现出了一缕柔情,他回握着庞皇后的手,不知应该如何说,才能安慰庞皇后此刻焦急相盼的心灵。

    也许,说一两句安慰的话语,让庞皇后安心闭目的离开人世间,这样更好吧?

    就在这时,景宗皇帝无意间,发现在寝殿极不引人注意的角落中,垂下来的幔帐阴影处,站立着一个司礼太监,手中拿着纸笔,等待着记录自己的言行。

    自己来看庞皇后,并没有叫司礼太监随侍啊?

    如果自己今日因为心软,而说出一些不该说的话,就会被这司礼太监记下来,成为日后的证据,以天子无戏言为由,用来反驳自己其它的决定。

    倏然间,景宗皇帝嗅到了阴谋的气息,他再看向床上躺着的庞皇后,眼中的柔情已化为了冷冽,甚至还有遮饰不住的嫌恶,他用力摔脱了庞皇后的手,怒哼一声,拂袖而去。

    当晚子时,昭阳宫内,传出了惊天动地的哀恸之声。

    宽大的御书房中,卷宗浩如烟海,阳光温柔,空气中,书香和茶香交织在一起。

    梁王李伦、汝阳王李越、宗正李寿身穿黑色朝服,正襟危坐,脸板的跟庙堂中的雕像一般,不见感情。

    “你们为什么不说话啊?”

    景宗皇帝压抑着心中的怒火,尽量使自己说话的语气,显得柔和可亲:“朕想立雨花阁的王女子为王后,两位皇兄,还有李寿,你们也说说心中的意见啊!”

    景宗皇帝和皇室宗族的人,关系一直不是很好,颇为一些面和心不和的味道,所以,在很多重大政治决策上,都得不到皇室宗族人的支持。

    这种关系上的不融洽,是有历史渊源的,那便是当年的秋华之乱。

    当时身为皇子的景宗皇帝,利用门阀的力量,发动了秋华之乱,杀死了太子李勇、三皇子康王李信,逼太祖退位,从而登上了至尊的宝座,登上皇位之后,又对宗族中那些敢做仗马之鸣的人,进行了残酷的镇压,杀死了好几位王爷和宗族子弟,当时有些族老,甚至提出要组织敢死队,来暗杀景宗皇帝这样的疯狂建议。

    随着景宗皇帝的继位执政,在秋华之乱中,有功的门阀势力,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这种发展速度、深度和广度,甚至脱离了景宗皇帝的掌控,和他的想象,景宗皇帝渐渐意识到了其中的危险性,他开始有意识的压抑门阀势力,转而扶持皇室宗族中的人,来和门阀势力相抗衡。

    这种有意识的扶持,虽然让皇室宗族的势力,在朝在野都得到了恢复和增强,但因为当年的杀戮,景宗皇帝和皇室宗族势力之间,使终存在着深深的裂痕。

    梁王李伦和汝阳王李越对视了一眼,目光一触即分。

    “立王女子为后?”

    梁王李伦捋着自己保养良好的长须,沉吟道:“虽然王女子淑贤雅静,但,要立王女子为后,恐怕大臣们都要反对呢,毕竟王女子的出身是个问题啊,皇上,你能否再想想,看看有没有更好的人选?”

    “是啊,是啊,皇上你宠爱雨花阁的王女子,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情,但就算是再宠爱,也不用一定要立为皇后啊。”

    汝阳王李越接话道:“难道,皇上你还有别得打算?”

    景宗皇帝在心中“哼”一声,暗想,两个老狐狸,这么一唱一和的说辞,不就是想搞清楚朕的底牌么。

    不过,景宗皇帝也没打算隐瞒他的意图,因为在这件事情上,是需要彼此精诚合作,才能够得以实现,而且对皇室宗族也大有好处,当下说道:“朕想立洛王李安为太子,却担心名不正言不顺,所以,要先立王女子为后。”

    立洛王李安为太子???!!

    梁王李伦和汝阳王李越再次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果然如此的兴奋。

    立洛王李安为太子好啊!这是每一个皇室宗族的人,都希望得见的好事情。

    因为洛王李安没有什么外戚助力,虽然朝中也一批忠直的大臣,只肯听从皇帝的诏令,却不站在任何势力的阵营,但这股势力太弱小了,根本就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洛王李安要想当稳太子,当稳皇帝,更多的却是要依靠皇室宗族的力量,也就是说,皇室宗族扬眉吐气的时候到了。

    “臣,梁王李伦,支持皇上立王女子为后!”

    “臣,汝阳王李越,支持皇上立王女子为后!”

    两位老王爷深深俯首,表达出他们的心意。

    景宗皇帝把目光瞅向,趺坐在一旁,阴沉着脸,却使终不发一言的宗正李寿身上,相比而言,宗正李寿的意见,更让景宗皇帝重视。

    宗正李寿今年四十,长身玉立,肤色白中带青,在阳光的照射下,就象透明的瓷器,他五官英挺,双目细长,平时喜欢眯着眼睛看人,而被他瞅着的人,常常会从心里发冷,感觉自己是被毒蛇注视到一般。

    李寿也是太祖皇帝的儿子,论起排行来,景宗皇帝应该喊他一声五弟,但两人的关系一直淡淡,不,应该说,李寿跟所有人的关系都颇为冷淡。

    李寿是庶出,所以没有被封王爵,但李寿在皇室宗族之中,却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力。

    李寿的母亲,是南魏的昌乐公主,昌乐公主的夫君,便是在白登之围中,逼得太祖皇帝啃树皮、喝马尿的南魏大将军赵腾,后来白登之围被解,赵腾的尸体在太祖皇帝的命令下,投入大锅之中,煮成肉汤,被全军战士分食。

    南魏被灭后,昌乐公主被掳到了大齐帝国的后宫之内,成为了太祖皇帝的侍寝女仆,让一国之公主担当最低贱的侍寝女仆,这里面既有着太祖皇帝对赵腾的恨意,也含蕴着太祖皇帝对自己,开疆列土功勋的炫耀和得意。

    太祖皇帝威胁昌乐公主,如果敢行刺或自杀,他便把南魏降王的宗族全部诛绝。

    据说,昌乐公主有着空山灵雨般的秀美,不过,因为心念国仇家恨,平日里,那张脸就如冰山一般,从来都没有人见她笑过,在侍寝的时候,也不知婉转承欢的来取悦君王,甚至让太祖皇帝产生了奸尸般的痛苦。

    这,也许就是昌乐公主唯一能抗争方式吧。

    昌乐公主在生李寿时,难产而死,凡是在后宫之中,见过昌乐公主的嫔妃们,都极为惋惜的说,昌乐公主的短暂人生,就如绽放的昙花,稍纵即逝。

    太祖皇帝在世的时候,并不喜欢李寿,甚至在私下里,和交往深厚的大臣们聊过,有把李寿赐死的念头,这个念头的产生,是因为李寿的眼睛里,经常有某种可怕的光芒闪掠而过,太祖皇帝觉得,那种可怕的光芒,是昌乐公主隐藏在心中,从来没有流露出来的刻骨恨意。

    这种恨意,让太祖皇帝感到了一种,来自幽冥之间的诅咒的力量,由此而心生畏惧。

    但太祖皇帝使终没有下得了手,因为李寿太优秀了,在文的方面,他的才学可以和大儒高谈对诘,在武的方面,有限的几次领军,表现出了惊人的军事才华,竟是皇室宗族之中,一个罕见的全能人才。

    不过,李寿最出名的却是他性格的冷酷,当年八名歌舞姬以命劝酒,也不能让他端起酒杯,这种冷酷,超出了常人所能理解的范畴。

    在年轻一代皇室宗族的子弟中,很多人既服他又怕他,因为得罪李寿的人,常常都会死的很惨。

    景宗皇帝从身前的书案上,拿起了茶盏,抿了一口茶水后,一边用盖碗轻捋着,浮在茶水表面上的茶叶,一边用淡淡的口气问道:“李寿,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

    “臣以为,要想立洛王李安为太子,和立不立王女子为后,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皇后可以立,就可以废,在楚王李昊的背后,是门阀豪族的力量,就算我们全力支持洛王李安,也不一定能斗得过门阀豪族呢。”

    李寿的声音很冷,有着一种独特的抑扬顿挫的语调,景宗皇帝虽然脸色保持平静,但心中却颇为恼火,因为李寿这番话,也可以解释为,李寿在讽刺景宗皇帝,当初支持门阀豪族的政策。

    “所以,要想立洛王李安为太子,就必须把门阀豪族的力量大大的打压……”

    打压?!

    听到打压这两个字,景宗皇帝就一肚子的不爽,当初本想借着陆恒的案子,打压一下门阀豪族的势力,可你们为什么不支持?

    “而打压门阀豪族势力的关健,在于长关庞氏,楚王李昊最主要的支持者,也是庞氏的阀主__车骑大将军庞休,所以,要想成功的立洛王李安为太子……”

    李寿看向景宗皇帝,眼中闪掠过一抹冷光:“便需要把庞氏满门抄斩,以此来震慑天下。”

    “叮”

    手中的盖碗和茶盏猛然相碰,发出的清脆交鸣声,在御书房中,竟有着铜钟大吕般的轰响。

………………………………

九十二章 密议(下)



    九十二章  密议(下)

    御书房内,一时间哑雀无声,唯有粗重的喘息,在空气中低吼肆虐。

    所有人都被这个疯狂而大胆的提议惊呆了,瞅向李寿的眼神,就象在瞅着一个不可理喻的疯子,把庞氏满门抄斩,这,分明是想毁了大齐帝国啊,你李寿跟庞休不对眼,那属于私人恩怨,这可是国家大事耶,儿戏不得

    说起庞休和李寿之间的仇怨,起因却极其简单,就是因为一个鸟屁股的分配问题。

    那是在启亨九年的事情。

    在那年的秋狩大猎上,双手抖颤、两眼昏花、年已老迈的太祖皇帝,竟然神差鬼使般,射下来了一只南迁的大雁,这可把太祖皇帝高兴坏了,在当晚的猎宴上,太祖皇帝亲手把这只大雁炙烤成熟,然后命令时任左将军的庞休,把这只大雁分赐给众人。

    庞休把雁头割下,敬奉给太祖皇帝,表示太祖皇帝是天下人之首,把雁脖子割下,敬奉给了太子李勇,表示太子李勇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左翼分给陆平,右翼庞休自己留下,又把两个脚分别给了二皇子和三皇子,然后把雁身用刀切开,列席的群臣一人一块。

    但不巧的是,庞休没有计算好人数,分到排在尾席李寿时当时的李寿,还很年轻,在皇室宗族中刚刚开始展露头角,但太祖皇帝就是看他不顺眼,对他从来都不假辞色,虽然让李寿参加了秋狩大猎,却列席最末,相当于没有地位的侍童,因此在各位大臣的眼中,李寿也是最没有份量的小人物这时候,已经没有雁肉了。

    李寿用眼睛冷视庞休。

    李寿冰冷的眼神,让酒醉的庞休感到自己受到了嘲笑,感到自己的尊严受到了挑衅,而且这种嘲笑和挑衅,还是当着众多大臣、属官、侍从和歌舞姬们的注视之下,庞休觉的,他有必要教训教训李寿。

    庞休从李寿上首的那名大臣手中,把雁肉抢了过来__那块雁肉,已是大雁的屁股部分了。

    说实话,太祖皇帝烧烤的手艺,着实让人不敢恭维,半生不熟就不说了,清洁工作做的也不澈底,在那块雁屁股上,有着明显的屎污痕迹,庞休用刀把那块沾着屎污的肉,小心翼翼的切了下来,然后放在了李寿面前的盘子上。

    庞休收刀而立,瞅着李寿的神情,有着居高临下的蔑视。

    尊者赐,不能辞,辞者为大不恭也,是要问罪的。

    虽然这块雁肉,是由庞休持刀分配,但庞休遵奉的是太祖诏令,李寿如果拒食不服,便会以忤逆问罪。

    李寿当时的那张脸,赤红的能滴出血来,最后在众目眈眈之下,他把这块沾着屎污和屈辱的雁屁股,缓缓的从盘中夹起,放入了自己的口中,嚼碎、咽下,而他眼中升腾起来的怒火,在以后的岁月中,再也没有熄灭过。

    随着李寿地位的攀升,庞休渐渐认识到了,自己当时任性使气的错误,庞休多次找人说合,希望能和李寿化解仇恨,庞休表示,他愿意赔付高额金钱,甚至愿意向李寿当面表示歉意。

    但李寿毫不犹豫的拒绝了,李寿说要想和解,好啊,你让我吃屎,我便让你喝尿,你如果肯当着众位大臣的面,喝下我撒的尿,我便跟你扯平听到这个条件,庞休当时一脚便书案踢出了丈远,象一个泼妇似的,骂了一个多时辰的大街。

    庞休曾经想暗杀李寿,但这时候的李寿,地位已经达到了,如果暗杀他的话,要付出惨重代价的高度……

    于是,两个人的仇恨就这样的保持了下来,关于这份仇恨,在大齐帝国的高层,人人皆知,朝堂之上,庞休说东,李寿必然说西,庞休说赶兔子,李寿必然说抓鸡。

    此刻,在御书房中,在商议决定国家命运的大事之时,李寿提出这样一个疯狂建议,就不能不让人怀疑,这其中参杂着强烈的个人感**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