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那年那蝉那把剑 >

第558章

那年那蝉那把剑-第558章

小说: 那年那蝉那把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份。
  道门八老之一,溪尘大真人。
  在紫尘飞升、青尘离世、无尘坐化之后,原本排名第四的溪尘,已经是整个道门之中辈分资历最老之人。
  按照辈分而言,齐仙云还要称呼其一声“师叔祖”。
  在三人看到老道人的时候,因为倒骑驴而背对着三人的溪尘也“看”到了三人,尤其是三人之首的徐北游,于是他轻轻一拍坐下毛驴,待到毛驴停驻脚步之后,从驴背上跳下,朝着徐北游稽首行礼道:“徐宗主。”
  徐北游微笑道:“没想到会是大真人亲自驾临。”
  听到“大真人”三字之后,齐仙云终于确定了自己的猜测,望着眼前之人,脸色苍白道:“溪尘师叔祖,你怎么会在这里?”
  溪尘望向齐仙云这位宗门晚辈,淡笑道:“徐宗主在碧游岛上开门笑迎天下客,两位能来,老道自然也能来。”
  他又望向慕容萱,笑道:“以慕容夫人的才智,应该明白,老道能出现在这儿,到底意味了什么。”
  哪怕是被徐北游堵在金光寺时也未曾如何失态的慕容萱在这一刻终于是脸色大变。
  溪尘呵呵一笑,道:“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这句话可以用在老道的身上,毕竟老道此生证道无望,已经是岁月无多。不过也可以用在秋叶师侄的身上,他这位掌教真人,飞升之期临近,又何尝不是在世之日无多,故而倒行逆施畏日晚。”
  慕容萱又恢复到面无表情的状态,不再言语。
  既然见到了溪尘,徐北游便不再急着登山,又引着老道人来到一处僻静所在,因为重建莲花镇的初衷是为了招待客人,所以镇子中处处可见带有棋盘的石桌和石凳,此时四人来到一张四四方方的石桌前,刚好四面四个石凳。
  各自入座之后,徐北游主动开口道:“大真人来的有些早了。”
  老道人笑了笑,说道:“其实也不早了,在草原事败之后,甚至用不着贫道去如何推波助澜,玄都上下就已经是群情激奋,贫道那位掌教师侄忙着弹压局势,根本顾及不到贫道。”
  听闻此言之后,齐仙云的脸色愈发苍白。
  徐北游瞥了眼不远处正在与黑驴为伴的小道童,笑问道:“这是溪尘大真人的徒弟?”
  溪尘叹息一声,“是老道的衣钵传人,资质根骨虽然不算顶尖,但胜在心性纯良,算是个好苗子,就是老道时日无多,不知还能护佑他到几时。”
  徐北游说道:“其实是大真人多虑了,长辈护佑晚辈是应当之事,但也要在适当的时候放手。依照徐某看来,男子二十岁及冠,便已经成人,日后的道路便由他自己去走。”
  溪尘抚须点头,感慨道:“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徐宗主此言有理。”
  当年公孙仲谋留给徐北游剑宗十二剑和一把诛仙,虽然看似是徐北游得了天大的机缘,但剑宗十二剑早就已经是零散不全,全是依靠着徐北游一人才能将十二剑重新收集完整,再加上道门这个大敌,徐北游能有今日的成就,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纯粹依靠祖上余荫。从这一点上来说,既是剑宗成就了徐北游,也是徐北游成就了剑宗。这便是当之无愧的儿孙自有儿孙福。
  如果说前半句“儿孙自有儿孙福”是说徐北游,那么后半句“莫为儿孙做马牛”就是说给慕容萱听。
  如果不是秋叶和慕容萱夫妻二人执意要为儿孙做马牛,道门未必会有今日的光景。
  慕容萱不愧是早年时出身于佛门的佛门仙子,养气功夫极佳,此时好似是老僧入定,充耳不闻。
  就在此时,徐北游忽然抬头,朝莲花镇入口处的方向看了一眼。
  紧接着慕容萱和溪尘也不约而同地抬起头,随着徐北游的视线方向一起望去。
  片刻之后,有一名老者出现在长街的街头,从那座充当莲花镇大门的牌坊处缓缓行来。
  溪尘轻声道:“这次的碧游岛盛会果然是卧虎藏龙,没想到把这个老家伙也给惊动了。”
  来人姓李,名诩,字文和。


第六百四十四章 文若公李诩文和
  李诩,李文和。
  若是有老辈修士在此,就能立刻叫出此人的称号,“文若公玄教上长老后建李诩文和”。
  在十年逐鹿时,常在世间走动的修士大多都有官职爵位在身,就像如今的徐北游身带魏王爵位和大将军官职,剑皇张重光曾被封为睿王,张雪瑶被封为公主,李诩作为曾经的后建五大长老之一,被后建朝廷封为文若公。
  在完颜北月还只是一个谪仙人的时候,后建玄教由五大长老执掌大权,分别是东长老李诩、西长老孙平、南长老谢仙、被长老冯义、中长老刁殷。在完颜北月崛起之后,五大长老或是坐化,或是归隐,或是身死,最后只剩下东长老刁殷一人。
  待到慕容玄阴掌权,废黜长老之位,增设两位副教主,除了宋青婴之外,李诩从东长老变为另外一位副教主,只是因为长年闭关求长生之故,并不如何露面,以至于年青一代的修士对于这位老前辈都知之甚少。
  不过溪尘这位尘字辈大真人显然不在其列,当年道门八老谋划天下之时,李诩便是他们的对手之一,他曾与青尘在玄都之上论道,也曾与微尘在巨鹿城中斗法,可谓是道门的大敌之一。所以当李诩出现,溪尘第一个认出了李诩的身份。
  老人行走之间仿佛缩地成寸,在短短片刻之间就已经来到四人面前,首先望向溪尘,淡笑道:“溪尘,你我二人可是多年不见了。”
  溪尘面对这位比自己还要大上三岁的老人,有些气闷。这么多年以来,他做惯了最为年长之人,就连天机榜三圣都是他的晚辈,天机榜十人中的蓝玉、赵青等人也都是如此,这些世间顶尖之人不管心里如何是想,在面上都会尊他几分,今天乍一遇到一个同辈之人,却是有些不太习惯。
  徐北游望向这位比徐林还要年长半个辈分的老人,没有自恃修为就坦然而坐,缓缓起身之后拱手道:“晚辈徐北游,见过前辈。”
  李诩当年被封为“文若公”,一个文字就已经说明其几分性情,不是那种跋扈乖戾之人,讲究一个人敬我三分我则敬人一丈,面对徐北游的主动示好,李诩立时恭恭敬敬地还了一礼,道:“久闻徐宗主大名,今日得见,果真是英雄出少年。”
  徐北游淡笑道:“李先生过誉,徐某没有想到李先生会亲临碧游,有失远迎。”
  李诩笑着摆了摆手,“静极思动,老朽闭门求长生多年,这次出关,偶然间听闻徐宗主在碧游岛上重立剑宗,广迎天下来客,所以就从后建动身,赶到碧游岛,既是想要见一见徐宗主这位大名鼎鼎的少年英雄,也想见一见几位老朋友,一叙旧谊。”
  溪尘呵呵一笑。
  李诩斜斜睥睨了老道人一眼,哂笑道:“只是没想到青尘已死,微尘归隐,就剩下个最不济的,实在无趣。”
  溪尘一拍面前石桌,瞪眼道:“李文和,你说谁呢?”
  李诩背负双手,抬头望天,“谁答应就是说谁。”
  溪尘冷哼一声,“败军之将,也敢言勇。”
  李诩收回视线,微笑道:“当年的十年逐鹿,老夫是败了不假,可老夫今日还是玄教的副教主。当年道门胜了也不假,可道门在日后风光无限的时候,与你有什么关系吗?”
  溪尘顿时被戳中痛处,又重新坐下,不再继续说话。
  徐北游听出了李诩话语中的几许话外之音,笑道:“剑宗不是道门,之所以要与道门为敌,只是因为千年宿怨,并无威临天下之意。”
  李诩转头望向这位年轻的大剑仙,缓缓道:“徐宗主此言,老夫自是相信。”
  徐北游道:“李先生的言外之意,无非是信得过徐某,却信不过剑宗。”
  李诩没有否认,“徐宗主已经是证道大长生之人,飞升有望,这人世间的功名利禄,自然无法牵动徐宗主的心神分毫,可能够飞升之人毕竟只是少数,其他人还是要继续在这万丈红尘之中打滚,面对这‘天下’二字,可就不好说了。”
  徐北游重重叹息一声。
  他也想过自己飞升之后的剑宗会走向何方,不过正应了那句话,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
  就算他想做马牛,也不是想做就能做的。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从史书来看,今人总会为后人订立下许多规矩,前提就是在于今人假设自己比后人更懂以后的世道,无疑是将自己当作了先知先觉的神仙,可是前知五百载容易,后知五百载却是难如登天,哪怕是天上的仙人也做不到。
  所以徐北游不想去为剑宗订立什么规矩,因为他也不知道日后的世道到底是什么样子,他今日所订立的规矩,能否适应明日的世道。
  与其作茧自缚,倒不如顺其自然。
  李诩人老成精,仅仅是看徐北游的神态,便能猜测一二,继续说道:“看来徐宗主也是有心之人,老夫便不再多言了。”
  徐北游点了点头,伸出手掌侧身作请之态,对溪尘和李诩说道:“还请两位前辈先上莲花峰,徐某暂且失陪。”
  李诩瞥了眼溪尘,“老夫自无不可,就怕有人不敢。”
  溪尘猛地站起身来,“谁不敢了?不就是一座莲花峰吗,上清大道君的道场了不起啊?有什么不敢的。”
  李诩呵呵笑道:“可现在的莲花峰上却是没有一个道门中人。”
  溪尘冷哼一声,“贫道登顶之后,便有了。”
  李诩说了一个好字,率先迈步走向莲花峰。
  从始至终,这位后建宿老都没有与慕容萱说过半句话。
  慕容萱也是无动于衷。
  另一边,溪尘却是没有那么爽利,先去跟自己的小徒弟交代了几句,让他带着黑驴在镇子里住下,然后才紧随着李诩的身影,往莲花峰行去。
  徐北游伸出一只手掌。
  然后有一把玉质断剑猛然跃出,悬停于他的掌心上方。
  殊归。
  此时的殊归颤鸣不止,剑尖指向一个方向。
  在那个方向的尽头深处,是一片白雾茫茫的云气笼罩所在,在云气雾气之下,则是一座常年不见天日的道观。
  徐北游默念一个去字。
  殊归一闪而逝。


第六百四十五章 囚牛非龙而是笼
  一行三人,循着殊归一剑的踪迹,出了莲花镇,朝莲花峰方向缓缓行去。
  徐北游独自一人走在前头,双手负后,闲庭信步。
  慕容萱和齐仙云并肩走在后面,尤其是慕容萱,神色晦暗不明。
  来到莲花峰的山门处,徐北游抬头仰视上清大道君亲笔的“上清莲花”四字,虽然没有像寻常剑道修士那般流露出高山仰止的神色,但也满是钦佩道:“祖师留字,每一笔画都是一剑,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
  慕容萱没有说话。
  齐仙云犹豫了一下,问道:“你是在寻找什么东西?”
  徐北游嗯了一声,没有隐瞒道:“我在寻找一座道观,那是一座废弃很久的道观,就在莲花峰之下的云深不知处。至于里面有什么东西,我也不是很清楚,只是我在得到天道馈赠的时候,曾经借助天道有过惊鸿一瞥。”
  齐仙云默然无声。
  在秋叶闭关的时候,道门暗流涌动,因为种种原因,她被派遣到碧游岛上,作为大真人驻守于此。在那段时间中,她走遍了碧游岛,自认还算熟悉,废墟残骸和断壁残垣见了不少,但从未见过什么道观。
  慕容萱倒是有些后知后觉,恍然道:“你说的该不会是囚牛观吧?”
  徐北游有些惊讶道:“慕容夫人博闻强记,当真是好见识。”
  慕容萱道:“只是在道门典籍中见过一二记载,不过天尘大真人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已经将典籍中的相关详细记载悉数抹去,只剩下只言片语,让人无从推断。”
  说话之间,三人来到牌坊下,徐北游按住腰间诛仙的剑柄,站在牌坊下,雪白衣衫随山风而动,恍然若仙。
  慕容萱和齐仙云站在距离他稍远的地方,望向牌坊后的登山之路。
  不过徐北游丝毫没有想要现在登山的意思,问道:“慕容夫人,囚牛二字作何解?”
  慕容萱想了想,回答道:“《治世余闻》有云,囚牛,龙种,性好音乐,常常蹲立琴上。据说剑宗中曾有人依序龙生九子的传说,铸剑有九,为首者便是囚牛。”
  徐北游说道:“我为此曾专门翻阅过一些剑宗代代流传下来的典籍,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剑宗之中,也许是因为隐秘之故,囚牛并非字面的意思。换而言之,囚牛的关键之处不在于龙生九子,而在于一个囚字,这个囚字就是囚牢的意思,至于为何要称为囚牛,不过是掩人耳目罢了。”
  慕容萱惊讶道:“你的意思是说囚牛观其实是一座牢笼?”
  徐北游没有肯定,不过也没有否认,只是站在原地望向云遮雾绕的莲花峰。
  不多时之后,从莲花峰上下来一道身影,看到慕容萱后,先是一愣,继而有些心虚,不过在徐北游这位大剑仙的威势之下,还是不得不硬着头皮来到三人面前,对徐北游恭敬行礼道:“见过徐宗主。”
  在话语之间,怎么听也是带了一份谄媚。
  齐仙云见到这一幕,小脸又刷的一下雪白一片,不过不是被惊被吓,而是被气的,她伸手指着此人,颤声道:“杜海潺,你怎么能……怎么能……”
  来人正是杜海潺,曾经的江南道门之主,曾经执掌江都道术坊紫荣观,继承了杜氏一门的尊号,经过历代前人叠加累积之后,足有十四字前缀之多,哪怕是放在道门之中,也算是显赫无比的一方诸侯了。
  如果说溪尘背弃秋叶,是因为他本就与秋叶不是一路人,正如李诩所言,秋叶在风光无限的时候冷落溪尘这位功勋老人,现在也怪不得溪尘落井下石。
  可是杜海潺不一样,在道门鼎盛之时,秋叶从未亏待过这位功勋之后,虽然没能像杜明师那般被敕封为总掌东南及江南道门大天师,但也继承了杜明师的江南道门和江都道术坊,尊荣至极,可此时他却背弃了秋叶和道门,投入大敌剑宗徐北游的麾下,做摇尾乞怜之状,这让齐仙云如何不怒。
  不过正应了那句老话,位置决定思量。
  杜海潺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羞愧有之,但绝无后悔之意。
  自从江都之变之后,紫荣观被毁,道术坊易主,他仓皇逃出江都,蛰伏于湖州境内,成为了一个天大的笑柄,被徐北游讥讽为“主事数十年,年年失地,尊号十几字,字字欺天”。
  当时因为秋叶和尘叶相继闭关,三大弟子争夺首徒之位,使得三大派系内斗不休,而慕容萱毕竟不是名正言顺的道门掌教,此时也无力掌握局势,只能暂时作壁上观,故而道门对于道术坊失守一事,近乎是不管不问的态度,让剑宗轻易占据了江都。
  待到道门的内斗终于暂告一段落,徐北游已经整合剑宗,重设三大长老,此时的剑宗势大难制,哪怕是道门也很难夺回江都的道术坊。
  如此一来,杜海潺便成了名副其实的丧家之犬,单凭他自己的力量,想要夺回祖宗基业,无疑是痴人说梦,他只能将所有的期望都放在玄都之上。为此,杜海潺放下了自己以往的封疆骄横之态,可谓是温顺如家猫,对于秋叶的法旨,他自无不从,可就算如此,等到最后也没能等到“收复”江都道术坊,反而是等来了秋叶的一道法旨,让他与前来传旨的镇魔殿楚江王,以及他的江南道门残部,一道离开江南前往魏国,听从慕容萱的差遣。
  杜海潺可不是齐仙云这等不谙世事的“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