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蝉那把剑-第3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一气化三清,何谓三清,正是对应道祖座下三位弟子,上清大道君、太清大道君、玉清大道君。
秋叶的三尊身外化身,年轻秋叶对应上清大道君,年老秋叶对应太清大道君,稚童秋叶则是对应玉清大道君。
三尊身外化身虽然都是十八楼境界,但亦是有强有弱,因为秋叶是出身于玉清一脉,所在三尊化身中最强的不是最为年长的年老秋叶,也不是锋芒最盛的年轻秋叶,而是那个已经返璞归真的稚童秋叶。
稚童秋叶刚要用所动作,萧玄的第三拳已至。
这一拳,萧玄终于不再有所保留,周身一百零八处大窍穴,三百六十五处小窍穴依次亮起,总计四百七十三处窍穴,更胜于赵青。
按照当年道门的划分,仙人有五,分别是天、地、神、人、鬼,一脉相承,只是修为境界有高低之分,道路却无对错之别,总得来说是体魄、神魂、气机面面俱到,故被世人视作是康庄大道。
而武夫一途之所以被视作一条偏门旁路,正是因为其一味追求纯粹体魄,剑走偏锋。
有得就有失,武夫不修神魂,只凭自身体魄对敌,在境界大成之前,甚至做不到凌空虚立、御风御火、须弥芥子、画地为牢等神通,但也获得了诸多修士之中最为恐怖的战力,与地仙的三大丹田不同,武夫以人体内繁如星辰的窍穴为核心,修行有成之后,可与诸天星辰相感应,每处窍穴生出一尊身神,若是修炼到大圆满境界的一千二百九十六尊身神,便可粉碎虚空,以力证道,锤杀天上神仙也不是虚言妄语。
如今秋叶还未飞升,又有伤势在身,对上萧玄这位绝顶武修,胜负难料。
风起云涌。
先见这一拳狠狠砸在稚童秋叶的身上,然后才闻连绵雷声炸响。
这一拳是萧玄的全力一拳,一拳打出,体内四百七十三尊身神齐齐出拳,天地为之震荡。
这一拳如擂鼓,拳是鼓槌,稚童秋叶即是打鼓,雷声即鼓声。
稚童秋叶来不及躲避,被这一拳狠狠砸中之后,双脚离地,身形飞向高空,如一道长虹没入头顶的层层铅云之中,不见了踪影。
这还不止,萧玄落于地面,双膝微曲,然后奋力一蹬,身形同样激射入九天。
萧玄上升的速度比稚童秋叶还快,转瞬间就超过稚童秋叶,双手相握成拳,狠狠砸在稚童秋叶的后背上。
既然说你该死了,君无戏言,那你就真的该死了。
稚童秋叶以比上升更快的速度从天而落,如同一块天外陨石狠狠砸向地面。
整座君岛仿佛摇晃了一下。
地面上出现一个不知几许之深的大坑,稚童秋叶就趴在这个大坑的底部,一动不动,没了气息。
不过他是身外化身,既然还没有烟消云散,那就说明还没有彻底死绝。
不等萧玄痛下杀手,另外两尊化身已经联袂而至。
然后年轻秋叶就看到萧玄一拳击出,但是当他看到拳头时,自己整个人其实已经倒飞出去,撞破亭台楼阁无数,飞出了万石园的范围,落在洞庭湖中,激荡起浪花无数。
萧玄出拳的速度实在太快了,快到可以称之为“唯快不破”的程度。
萧玄不去看年轻秋叶,紧接着又是一腿横扫。
年老秋叶同样倒飞出去,这次是撞入一片石林之中,石林悉数破碎,尘土升腾,漫天皆是。
萧玄一步向前踏出,在地面上踩踏出一个深深大坑,下一刻他整个人如奔雷冲出,在身后拖曳出一连串的残影,一拳直击秋叶本尊的面门。
秋叶整个人看似毫无还手之力地一气退出近百丈。
这便是跋扈武夫的极致,管你什么神通术法,一拳破之。
萧知南望着这一幕喃喃自语道:“都说天下二圣并立,我原本以为父皇只是因为皇帝尊位才被称为二圣之一。”
“原来不是如此。”
“原来即便父皇不是皇帝,也无愧于二圣之名。”
第一百四十五章 玲珑宝塔镇乾坤
因为皇帝和掌教两人交手的巨大威势,萧知南和齐仙云不得不一退再退,以免被足以杀人的逸散气机所波及,不知不觉间,两人竟是同处于一地,两名同是极出彩的女子互相对视一眼,没有在这个时候不合时宜地大打出手,反而是很有默契地保持了克制态度。
萧知南望向已经破碎不堪的万石园,天下二圣在此交手,各有隐秘后手,一时半会应该不会轻易分出胜负,至于胜负输赢,更是只有天知晓。
片刻后,她收回视线,说道:“道门的掌教真人,大齐的皇帝陛下,一个是天下武力第一人,一个是人间权势第一人,这两人要是不和,天下就要大乱,可说到他们两人的不和,倒不如说是朝廷和道门的不和,天下说大很大,说小也很小,天下之大,又何止大齐,天下很小,容不下两个主人。”
“天无双日,国无二主,这是根本上的大势所趋,但谁上来,谁下去,总要有个说法,再加上以前的陈年旧怨,两人合该做过一场。所以当下局势看似偶然,实则却是必然。”
一直默不作声的齐仙云说道:“大郑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就有了逐鹿十年。如今大齐也不远了,皇帝陛下就是大齐的‘鹿’,他只要一死,大齐便是失其鹿,接下来又是一次天下逐鹿。”
齐仙云稍稍加重了语气,“师尊会赢。”
萧知南对此不置可否道:“言之尚早。”
齐仙云说秋叶会赢,是基于过去许多年中秋叶这位天下第一人给她建立起的巨大信心,可事实正如萧知南所说,现在妄言胜负,还是言之过早,即便萧玄以天人不漏之身配合五方帝拳,将秋叶的三尊身外化身打压极惨,可秋叶的本尊却还是完好无损,萧玄想要言胜,前提是先打烂秋叶的无垢之身。
就在此时,萧玄身形如流华一闪而逝,一拳砸向秋叶。
这一次秋叶倒滑出去整整五百丈,大地随之震动。
萧玄如同一尊在世神灵,举世无敌。
秋叶止住身形后,心口处出现一个清晰可见的拳印,即便这位当世天下第一人已经修成道门的无垢之身,丝毫不逊于萧煜的不漏之身,也仍是没能完全抵消这一拳的威势,拳印入骨入肉三分,更为玄奇的是,拳印中又孕育有一股不屈拳意,加诸于秋叶身上,如同一层束缚枷锁。
萧玄立于原地,神情冷漠地问道:“堂堂道门掌教真人,天下第一人,就只有这点本事了?”
秋叶神情平淡,可他不得不承认,因为公孙仲谋和萧煜的缘故而道行受损,此时不复巅峰鼎盛的自己,的确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他回想起在很久之前的小时候,他抱病与一位家族同龄人比剑,明明可以看到所有的破绽,心中也明白应该如何去赢,可偏偏身体就是跟不上想法。
这种久违的感觉让秋叶很不习惯,也很不喜欢。
秋叶深吸了一口气,悠悠吐出一口浊气。
他所站位置的天空上方,风起云涌,原本漆黑的铅云上泛起五彩颜色,如同一张黑布变为锦缎,绚丽无比。
在道门中素有三花聚顶和五气朝元一说,当下情景与传说中的三花聚顶极为相像,若是两者齐全,那便是天上仙人,此时秋叶距离仙人只有一线之隔,引来如此异象倒也在情理其中。
下一刻,一道光柱从先前砸出的大坑中升起,稚童秋叶走出光柱,满脸肃穆。
紧接着,老年秋叶和青年秋叶也返身回到此地,四位秋叶并肩而立。
站在原地未动的萧煜对此无动于衷。
老年秋叶一摆手中拂尘,叹了口气,轻声道:“难,难,难。”
年轻秋叶面有怒容,说道:“若是我等鼎盛时,又岂能容一个晚辈如此放肆。”
稚童秋叶点了点头,不过很快又摇头道:“若是我等鼎盛时,萧玄又怎么敢贸然离开帝都?有那座勾连帝气和地气的皇城大阵,我们同样奈何不得他。”
这句话才刚说完,萧玄突然说道:“当年朕还是太子的时候,曾经听父皇说起过一句话,这句话是出自天尘大真人之口,由父皇转述,让道祖的归道祖,让萧煜的归萧煜,两者各不相干,各司其职,朕当时听来,深以为然。”
“时至今日,掌教可还记得这句话?”
“你们说朕打压道门,可为何先帝不曾打压道门?非是先帝比朕更为仁厚,而是先帝在世时,你们道门不敢行过界之举,先帝不在之后,你们道门得寸进尺,与其说朕打压道门,倒不如说是朕在无可奈何之下的反抗,朕将你们拿走的又拿了回来,你们就认为是朕抢了你们的东西,非是朕要把道门如何,而是你们道门欺人太甚。”
秋叶平静反问道:“难道贫道飞升之后,朝廷就不会有所动作?”
萧玄淡然道:“自然也会有动作,朕说这些话,不是要标榜朕如何光明正大,也不是要说道门如何不堪,朕只是想说四个字,问心无愧。当年道门助我萧氏一族夺取天下,大齐立国之后,奉道门为国教,一应种种,悉数奉还,方有道门今日之兴盛,今日两家反目,不是朕这位大齐皇帝不念旧情,朕所行之事,皆是问心无愧,而朕所求也不多,送给天下百姓,大齐朝廷,以及我萧氏一族,一场太平。”
秋叶说道:“贫道的确有愧,只是有愧与否,却是与胜负无关。”
萧玄说道:“朕言尽于此,接下来是生是死,很快就会有个结果。”
被三位秋叶化身簇拥在中间的秋叶本尊点了点头,轻声道:“贫道有一塔。”
话音落下,九天之上一座宝塔缓缓浮现,有万千玄黄之气如流苏滚滚垂落。
四面八方骤然风起云涌,天地间紫气大盛,宝塔边缘蓦然升起了一层紫金之色,从塔身上垂下的道道玄黄之色延伸入四周的虚空之中,将宝塔定格在这片汹涌的紫气海洋中纹丝不动。
紫气东来三万丈,玄黄一定镇乾坤。
宝塔七层,其内须弥芥子,自成乾坤,似有无量之高,无量之大。
七层分别寓意道祖所开辟之三十三重天阙中的其中七重。
一层无上常融天,二层玉隆腾胜天,三层龙变梵度天,四层平育贾奕天,此乃四梵天。
五层玉清天,六层上清天,七层太清天,此乃三清天。
道祖将此七大天阙分别与宝塔七层相连,天阙不灭则宝塔不灭,是为道门镇压气运之至宝。
秋叶飞入宝塔之中,声音在天地间响起,“萧玄,可敢随贫道入塔一观?”
第一百四十六章 人定能否胜苍天
“有何不敢?”萧玄轻笑一声,摊开手掌。
有一方印玺出现于他的头顶,上有九龙交纽,下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
九条玉龙各自吐出一道玄黄气息,共是九道玄黄人道气息化作九龙之形垂落下来,悉数汇聚入萧玄的体内。
当初在圜丘坛时,萧玄以传国玺中的玄黄人道气息加持于徐北游之身,使他一步登天,踏足地仙十八楼境界,可见传国玺为何能够被视为与诛仙、玲珑塔等并列齐名的国之重器,如今萧玄将其加诸己身,那又会如何?
本就是地仙十八楼境界的萧玄再上层楼,不是却道天凉好个秋,而是成为十八楼之上的武道修士。
众所周知,武道修士飞升极难,因为天门不开,只能打破虚空,以力证道,所以萧煜放弃了萧氏一族的不漏之身,转而选择了神道一脉的不朽金身,又借大真人青尘之力,才侥幸飞升。
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随之而来的是武道修士的恐怖战力,同境修士被武道修士近身之后,基本是死路一条,故而只要时机把握得当,武夫越境而战从不是虚言妄语。
这一刻的萧玄登顶十八楼之上,当真是我于人间全无敌,无数气机涟漪以萧玄立足所在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层层叠叠扩散开来。
下一刻,萧玄飞身进入玲珑塔中。
塔分七重,秋叶进入玲珑塔后,自然是处于第七层,而萧玄却要从第一重开始,一层层走上去。
当年老掌教紫尘之所以不得不提前飞升,是因为当世四大高手合力破去了他的玲珑塔,其中有上官仙尘以诛仙封镇四梵天,有儒门魁首张载以玉尺破去上清天,有傅先生以天机榜破去玉清天,最后众人联手破去太清天,这些宝物无一不是各自宗门的镇压气运之物,甚至还有诛仙这等丝毫不逊于玲珑塔的重器,这才勉强破去了号称天下防御第一的玲珑塔。
如今萧玄赤手空拳想要破去玲珑塔,不得不说,很难,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因为萧玄是五百年来唯一一个十八楼境界之上的武道修士,哪怕是当年的大楚武圣李孝成也未能做到这一点,所以此时的萧玄绝不能以常理视之。
身处玲珑塔顶层太清天中的秋叶心中了然,这个晚辈皇帝走了一条跟萧煜截然不同的路数,萧煜并非是纯粹武夫,而是融汇诸家之后的一个“怪胎”,有道门的道法,有佛门的金身,有儒门的浩然,有剑宗的剑道,最终以天子气运将其强行糅合,的确做到了天下无敌,可却难以飞升,于是他不得不舍弃了这身修为,筑造明陵,改走神道,最终用了无数机巧心思,终于得以飞升。
而萧玄不同,他从最开始走得就是纯粹的武夫路子,有句话叫做穷文富武,习武所用耗费极大,无论是各种珍惜药材,还是诸多进补之物,都是寻常人家难以承受的,不过这些对于萧玄来说却都不是问题,他出身于坐拥天下的萧氏,所需之物,无所不有,无论什么天材地宝都是应有尽有。哪怕是赵青求而不得的天子气运,在萧玄登基之后,也是唾手可得,所以他在悄无声息之间踏足地仙十八楼境界,成为朝廷与道门之间最大的胜负手。如今更是踏足十八楼之上,平心而论,就算此时的秋叶处于巅峰鼎盛状态,也绝不敢言有必胜把握。
当然,有弊也有利,巍巍天道,上能约束天上仙人,下能约束人间帝王,天道有规矩,人间从无百年的帝王,所以萧煜不得不提前退位,以假死和明陵为掩饰,方能苟活于世间。天子气运是天道所予,护佑天子,萧玄妄自将其化为己用,这是大大的不合乎规矩,注定难以存于世间。
秋叶先前说自己是秉承天意行事,代天降罚,绝不是随口妄言。
萧玄身为天子,也绝不可能不知道这些,所以在这许多年中,他从未有过一次出手,以免引得天道震怒,今日出手,则是彻彻底底的背水一战,打定主意要来一次人定胜天。
至于这场天人之争的胜负,无论是谁都不敢妄下断言。
萧玄进入玲珑塔之后,神情平静,心中略有微澜。
抛却皇帝身份,身为武夫的求战之意,从未像今日这般高涨。
就像棋逢对手将遇良材,战人、战己、战苍天。
萧玄没有任何停留,身形一路直上。
浓郁到近乎实质的玄黄之气环绕在他的身周,仿佛一身金光璀璨的九龙战甲,再加上他自己本身的天人不漏之身,远胜佛门的四大金身,就是仙人之躯也不过如此。
法宝如何,还要看所用之人的深浅,正如当初徐北游驾驭诛仙,如稚童用大剑,拿起已经是费力,又何谈用剑二字。此时的秋叶就是如此,道行大损,不复巅峰,反倒是萧玄处于当世巅峰,所以玲珑塔的四梵天根本无从抵挡势如破竹的萧玄。
接下来三清天中分别有一尊秋叶化身坐镇,只是同样无法抵挡萧玄的脚步。
萧玄行走其中,当真是一个闲庭信步。
上清天中,年轻秋叶招来万千飞剑如雨纷纷而落,只是近不得萧玄身周三尺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