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那年那蝉那把剑 >

第341章

那年那蝉那把剑-第341章

小说: 那年那蝉那把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此之外,上下四周皆是昏暗幽深,空空如也。
  陈公鱼没有急着踏足石径,站在原地轻轻感慨道:“这就是剑宗的藏宝洞天,只是不知道门的洞天又该是何等雄伟壮阔。”
  萧林冷冷环视四周,轻声道:“共是八门,若是所料不错,应该是道门中人惯用的八门金锁,此时我们身后之门应该是对应生门,那么其余七门就分别对应休门、伤门、杜门、景门、惊门、开门和死门。”
  陈公鱼平静道:“只要不入死门,其余六门应该都不会有太大问题,剑宗宝藏尽在其中。”
  孔逸箫说道:“只是不知道徐北游跑到哪里去了。”
  陈公鱼平淡道:“剑宗虽然与道门同根同源,但这些年极于剑道而荒废道术,徐北游未必就能分辨出八门所在,若是不巧刚好跑到死门中,倒是给我们省事了。”
  说罢,一行人沉默着走上石径,朝正中的圆台走去。
  ……
  在石门开启的刹那,徐北游择孤注一掷,抢先一步御剑进入石门中。
  剑仙御剑千里,本就是天底下最快的赶路手段,此时徐北游所御之剑又是天下第一剑诛仙,其速度之快,堪称追星赶月,短短数百丈的距离,瞬息而过。
  进了石门内就是别有洞天的另外一番天地了。
  不过却不是徐北游想象中一间塞满了金银的石室,而是如此壮阔的一幕,确如陈公鱼所料,并不精通奇门遁甲的徐北游根本无从分辨七条石径的区别,只能凭借直觉选择其中一条直冲而去。
  这条石径的尽头同样是一处石门,感知到有人靠近之后,竟是自行开启,徐北游也未曾多想,直接御剑进入其中,在他进入之后,石门又是自行关闭。
  在石门后是一间石室,漆黑而不见半分光亮,哪怕徐北游早已是能夜间视物,同样看不透眼前这浓郁到近乎实质的黑暗,不过好在诛仙并不受影响,剑身上的紫青二色光芒稍微照亮了眼前的景象。
  看清眼前景象之后,徐北游的心渐渐地沉了下去。
  因为此时在他视线之中,皆是一堆一堆的白骨,密密麻麻,大多都残缺不全,有的被斩首。仅剩一个头骨,有的被拦腰斩断,只剩下上半截身躯,还有断臂断腿者,更有一些因为年代久远的缘故,已经只剩下一堆尘埃,只能依稀看出人形,细细数来,不下百具。
  徐北游硬着头皮向前走出稍许距离,后背有些发冷。
  因为他看到了一具盘膝而坐的骸骨,整副骸骨仿佛纯金打造,在这片黑暗之中,金光熠熠,在这具盘膝而坐的骸骨之后还有一具半跪于地的骸骨,通体洁白如无暇美玉,不染半分尘埃,散发出淡淡清光。
  徐北游当初为了修成无上剑体,曾特别研究过其他宗门的炼体之法,其中尤以佛门的不败金身和道门无垢之身最让他记忆深刻,此时他眼前的这两具尸骨分明就是两位佛道高人的遗蜕,而且已经分别彰显出不败金身和无垢之身的气象,就算不是地仙十八楼境界,也绝对在地仙十六楼以上,就连他们也死在了这儿,那这里岂不是一方绝地?
  徐北游有些绝望。
  过了片刻之后,徐北游勉强平复自己的激荡心绪,脸色凝重地俯下身去,借着诛仙的微光仔细观察这两具尸骨,发现这两人全身上下除了额头眉心处各有一个不大的圆洞之外,再无其他的伤痕,而这个两个圆洞则刚好处在一条直线上。
  如果他所猜不错,应该是一道剑气直接贯穿了两人的眉心,不但灭绝了一切生机,而且神魂也不能逃脱,完全就是形神俱灭的下场。
  一剑斩杀两位十六楼以上的地仙修士,这是何等凌厉的剑气?
  ……
  石门外,陈公鱼低头望着地面上石门开启过的痕迹,哑然失笑道:“是我们运气太好,还是这位徐公子运气太坏?七选一,竟然刚好选到死门,看来真是天亡剑宗。”


第一百一十九章 地仙神仙一剑事
  徐北游站在两具尸骨前,心情沉重。
  他如何也没有想到自己竟是选了一条绝路,以他目前的修为境界而言,恐怕就是沦为面前一堆堆白骨的下场。
  至于退出去,若是进来了还能轻易退出去,这些明显生前修为不俗的白骨们,又怎么会死在这里。
  不过抱着“万一”的侥幸心理,徐北游还是顺着原路退回到进来的石门前,确定无法出去之后,他握紧诛仙,默默将体内气机运转到极致,尽人事而听天命,缓缓向前行去。
  至于如何确定,极其简单直接,徐北游以手中诛仙朝石门狠狠斩下,而石门却纹丝不动,锋锐无匹的诛仙竟是只能在石门上留下一道浅浅划痕,不过片刻功夫便复原如初。当然,这也与徐北游修为境界太低有过,若是他能有仙十八楼的境界修为,凭借诛仙之利,也许还真有几分可能打破石门。
  这处黑暗所在,大约有三丈之宽,不知几许长,就像是一条不知尽头的甬道,头顶和两旁是不知何种材料铸就的石壁,与石门一般无二,以诛仙之利也仅仅只能留下一道划痕。
  徐北游手持诛仙一路行来,又发现了不少尸骨,只是这些尸骨都不是新死之人,最少也是千年以上,可见此地已经有许多年都未曾有人进来,也许徐北游就是千年来的第一位来客。
  徐北游发现绝大多数尸骨都是两手空空,没有半点遗物,似乎已经被人取走,不过也偶有几个漏网之鱼,手中仍是握着当年的兵刃,大有剑客死不弃剑的架势。
  这些兵刃显然不是凡品,不过当徐北游想要从一具尸骸手中拿过一把长剑时,那柄看似剑气凌厉的长剑竟是发出一声脆响,直接从中断成两截。
  徐北游怔怔望去,只见长剑断口处光滑整齐,显然不是因为年代久远腐朽断裂,而是被利器从中斩断,只是因为质地极好,才勉强维持了表面上的完整,不过被徐北游一碰之后,再难维持,于是立时断裂。
  若是徐北游所猜不错,这把剑也是被剑气从中折断。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它才没有被收走,而是遗留在了此处。
  徐北游丢掉手中的半截断剑,继续前行。
  在前行过程中,徐北游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是谁有这份修为,弹指杀人只需一剑,就算是当年巅峰时的师祖上官仙尘,恐怕也没有这份骇人修为,亦或者如今的天下第一人秋叶,举世无敌不假,斩杀两位地仙十六楼的佛道修士也不算难事,可只用一剑就将两人同时斩杀,却是难如登天。
  典籍中倒是曾经记载,在诸子百家争鸣时的时代,圣人辈出,有通天修为的大神通者不计其数,自家祖师上清大道君就是其中之一,道祖作为诸位圣人中的最年长者,境界最高,就是儒门祖师大成至圣先师也曾问道于道祖,后来道祖留下三千言,骑牛出关化胡,又是一桩佛道两家掰扯不清的传说。
  其实圣人本是儒门的说法,道门则称之为天仙。
  道门有五仙之说,别是天、神、地、人、鬼,其中以天仙居首,而又以鬼仙居于末尾,原本是五种修行方式,又被道门定为修为境界。
  寻常飞升之人只能算是神仙,唯有传道人间,道德有功,而入道有行,功行满足,飞升往三十六洞天,而返八十一阳,天在八十二阳,天而返三清虚无自然之界,才能称得上天仙。
  天仙境界手掌造化之功,可自行开辟一方小世界,诸多圣人天仙在世间留下许多传说的同时,也留下了极多的洞天遗迹,譬如都天峰上的紫霄宫和玉清殿,临仙府的清虚宫,齐州崂顶的太清宫,分别就是道祖、太清大道君和玉清大道君的手笔,这些地方都以浩荡道法加持,不朽不坏,坚不可摧,当年太清宫之变时,几位大地仙在此大打出手,也未能伤及太清宫分毫。
  如果此地也是一位天仙所建,那么有此等骇人之处也就不足为奇了。
  徐北游继续前行,越往前走,骸骨也就越少,不过死去之人生前的境界修为也就越高,又走出大约三百丈之后,徐北游看到了一具尸体,之所以说是尸体而非骸骨,是因为此人死而未朽,这是一位相貌颇为英俊的道人,身着金色道衣,头戴芙蓉法冠,手中握有一把三寸许的玉剑,整个人仿佛只是睡着,可眉心处的那个血洞却说明此人早已死去多时,此时剩下的仅仅只是一副皮囊而已。
  徐北游没有再去伸手触碰,站在这位道人的尸体前静默良久,他曾经两度踏足地仙十八楼境界,此时他隐隐感觉到,眼前这位道人在生前恐怕是一位地仙十八楼境界的大修士,而且无垢之身已经臻至大成圆满,换句话来说,就是天上神仙的体魄也不过如此,所以才能死而不朽。
  此人在生前必定是登临天下绝顶的人物,就像如今的秋叶、完颜北月、慕容玄阴等人,假以时日之后,成佛作祖也非不能。
  可他还是死在了这里。
  死在了这处幽深不可知之地。
  仍旧是被一剑毙命。
  徐北游的心已经沉到了最底,甚至有些麻木。
  既然地仙十八楼境界的大修士在此地也毫无还手之力,那么他岂不是已经沦为案板上的鱼肉,只能任其摆布?
  不过徐北游心底也略微感到疑惑,为何他已经走到这里,却还迟迟没有遇到哪怕是一丝一毫的阻挡,难道因为年代久远的缘故,此地也已经人去楼空,只剩下遍地骸骨尸体?
  他继续前行,那具尸体在他身后渐渐远去,很快就消失不见。
  通道渐趋幽深,却依然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化,徐北游曾经驻足回首,身后如眼前一般,漆黑一片,他只能沉默望向前方,不知道这条通道的尽头是什么。
  通道里的尸体越来越少,不过修为却大致都维持在了地仙十八楼的境界,其中一位盘膝而亡的白发老道,甚至与徐北游在典籍中所见过的一位道门祖师画像十分相似,徐北游在白发老道的尸体旁边驻足良久,看着他眉心、胸口、小腹处的三处血洞,不禁心生无穷感慨,这位老道是唯一一个身中三剑之人,他在生前必然已经是地仙十八楼境界之上的境界。
  如今的天下第一人秋叶也不过如此啊。
  不知走了多久,徐北游终于走到了通道的尽头,这里不再漆黑一片,有淡淡光芒笼罩,就是一个很普通的房间,好似道人僧人常用的静室。
  此时这座静室中半跪着三名道人的尸体,不过徐北游的视线却未在这三名道人的尸体上过多停留,他抬头望去,只见静室正中悬挂着一方牌匾,上书两字。
  上清。


第一百二十章 一僧三道想当年
  这幅中堂以沉香木制成,字迹并未如何入木三分,但其中凛然剑意却跃然其上。
  徐北游仰头望着上清二字,只觉得两个字符要化作两剑跃下,剑气更是浸入到自己心底里,使其同样生出凛然之意。
  许久之后,徐北游才回过神来,收回视线开始打量这座静室。这里布置简单,中堂之下是张石床,床上有蒲团一个,然后就是半跪于石床前的三名道人尸体。
  左边的一位道人身着玄黑色大真人道袍,看上去大约不惑之年,蓄有三缕长髯,面容古板,手中握有一支金色令牌,令牌上以古篆书就一个大大的“敕”字,徐北游记得道门中有一种名为天雷正令的法器与眼前这枚令牌极为相似,乃是玉清大道君之后的第一代道门掌教真人亲手炼制,十分珍惜昂贵,整个道门也不过三枚而已,而眼前这位道人手中的令牌上却有一道长长的漆黑裂纹,将那个代表了浩荡天威的“敕”字从中一分为二。
  右边是一位白发白须白眉的老道,穿着一身不太常见的杏黄道袍,面目和善,手中捧着一枚银圈,铭刻有诸多繁复符篆云纹,同样是道门中大大有名的宝物,名为镇魔环,不但有困人拘人的妙用,也可如飞剑一般御行千里伤人,不过这个镇魔环同样未能幸免,已是被从中截断,灵气全无,犹如死物。
  最中间的是一位年轻道人,星冠羽衣,剑眉星目,道不尽的仙风道骨,他双手合拢作托举状,手中捧着一方赤红色印玺,不过拳头大小,龙盘虎踞,其内似乎藏有万丈霞光,其外则隐隐有火光萦绕,火光中又隐隐有无数细小篆文生出。
  宵光火文神印。
  都天印之下的道门十五印之一,与天师印、阳平治都功印、治都总摄印、九老仙都印、北极天蓬印、北极杀鬼印、三天太上之印、流金火玲神印、神霄印、应太皇符印、玉神洞灵篆印、天罡印、北地火玲印、雷霆都司符玺等齐名。
  要知道道门十五印中有一多半已经随着道门的历代祖师飞升天上,留在人间的屈指可数,每一方都堪称是道门重宝,等闲不会轻授,哪怕是权重如尘叶,也未能执掌其中之一。
  此时这方宵光火文神印倒是没有像前两者那般直接损毁,不过也如同遭受重创,气息微弱。
  徐北游望向这一幕,沉默许久。虽然他并没有认出这三位道人的身份,但此三人能出现在这条通道尽头的静室中而非通道中途,就已经说明他们比起那些死在通道中的道人们更胜一筹,必然是道门中鼎鼎大名的祖师级人物。
  徐北游余光一瞥,忽然发现在静室的角落中还有一名盘坐的老僧,着黑色僧衣,披黑色袈裟,双手合十,双目紧闭,似乎并无太多异样,既无太多仙人种种神异,也无衰败腐朽之相,就这么静静地坐在这里,似是一块沉默的不起眼石头,丝毫不引人注意,就连徐北游第一时间都未能注意到这名老僧。
  徐北游望向这名老僧,心中有些疑惑不解,为何会在众多道门中人里还夹杂着佛门中人,而且这名老僧既然也能来到这座静室中,那就说明他是不逊于那三位道人的存在,生前说不定也是一尊在世佛陀。
  徐北游忽然看到老僧身前的地面上似乎写得有字,只是被垂落下来的黑色袈裟遮挡大半,他伸手撩起老僧的袈裟,果然现出三行字来,字迹笔划略粗,入石却是极深,显是用手指写就,徐北游既惊且佩,他以诛仙也仅仅只能留下一道划痕,这名老僧却能在临死之前以手指在地面上写字留言,其境界修为之深湛精妙,实不知到了何等地步。
  只见看那三行字道:“奉师尊之命,随道门道友来此绝境,无奈前辈功参造化,非是我等能敌,今日葬身于此,实乃天数。”下面落款是:“慧柯绝笔。”
  徐北游望着这个名字久久无言。
  当年他跟随师父公孙仲谋游历西北,途中也不忘读书,所读之书极为庞杂,不但有儒道典籍,也不乏佛门经卷,若是他所记不错的话,慧柯应是佛祖的三代弟子,佛门的二代祖师。
  他早年精于儒道,通老庄易学,后弃俗学,遁入空门出家。为求无上大法,立雪断臂,师事佛陀。毕生力排诽议,虽屡遭险难,但仍坚持随宜说法,广渡群品。武帝灭佛时,曾力挽狂澜,护法护僧。
  此等人物本应早已去往天上成佛做祖,只是不曾想却是陨落在了此地。
  徐北游将这简短一句话反复读了几遍,心中生出无尽震撼,慧柯大师的师尊自然是佛祖座下弟子,众多寺庙中陪侍于佛祖身侧的那位,既然是他的命令,那几乎就是佛祖之意,而慧柯祖师本就是辈分极高的前辈,他口中前辈岂不是只有那寥寥几人?
  其中与剑宗相关的,唯有上清大道君一人而已。
  徐北游忽然想起一桩往事,当年道门有三清大道君,上清大道君与玉清大道君不和,屡次争斗,最终结果是太清大道君站在了玉清大道君那边,而上清大道君却愤而反出道门,一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