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蝉那把剑-第2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两人之间距离已经不足三丈,傅中天狠狠一顿足,地面轰然震动,寸寸龟裂,被撕裂出一张仿佛蛛网的图案。
他抬手一拳,放声笑道:“既然是山河符,那傅某就打碎你这方山河,让你符不成符!”
话音落下,此方天地震动不休,青山破碎,长河断流,一副天地崩碎的景象。
不过两人仍是留在这方由符篆造就的小千世界之中,并未破符而出。
傅中天轻轻咦了一声,略感惊讶道:“有点意思,竟然一符套一符,不愧是家父之后符篆派魁首。”
只见山河破碎之后,是一片茫茫黄沙,一眼望去,不见尽头,不见青叶的身影。
傅中天脚尖一点,身形向上掠起,试图飞上天幕。
就在此时,青叶的身影在他头顶出现,一掌凌空拍下。
天空中骤然出现一只巨大的云气手掌。
与此同时,傅中天的脚下也出现一方完全由黄沙组成的巨大手掌向上托起。
两只手掌一上一下,刚好把傅中天夹在中间。
傅中天大笑一声,“来得好。”
他整个人顶天立地,不闪不避。
轰然一声。
两只手掌合拢为十,不过就在片刻之后,先是黄沙凝成的手掌寸寸碎裂,继而云气结成的手掌也烟消云散。
傅中天毫发无损地重新出现在青叶的视线中,缓缓抬起自己的右手。
狂风大作,卷起漫天烟沙,如一陆地龙卷。
龙卷将青叶笼罩其中,层层堆叠,不过片刻功夫,青叶看起来已经仿佛是一个土俑,再有片刻,已经看不到青叶的身影,只有接天连地的陆地龙卷和无穷无尽被吹起的黄沙。
漫天风沙中,青叶任凭黄沙侵袭,从空中缓缓落下,然后将青木藤杖狠狠刺入脚下地面。
青木藤杖入地三寸,是为生根。
青叶一脚跺地,地动山摇,脚下地面蔓延出无数如蛛网般的裂痕,喝声道:“起。”
他手指一点青木藤杖。
紧接着一棵大树拔地而起,是为发芽。
青木藤杖如仙人植宝树,高耸入云,分枝散叶。
青叶面无表情,手扶着青木藤杖所化大树树干,缓缓闭上双眼。
如一仙人华盖的大树在这一刻仿佛活了过来,枝叶簌簌而动,一层绿光笼罩了整颗大树以及树下的青叶。
风沙再不得前进分毫。
巨大的土黄色陆地龙卷中挺立起一抹翠绿,在漫天黄沙中,这棵参天大树如一柄宝伞,撑起了一方宁静天地,层层叠叠的黄沙被反推出去,以宝树生根处为中心形成了一圈三寸高的土垒。
傅中天放下了一直抬起的右手,抬头望向这棵高达百丈的宝树。
如果他猜测不错,这棵宝树便是破去这道山河符的关键所在。
傅中天缓缓伸出左手,五指成钩,天空中随之出现五个云漩,紧接着五道气柱从空中落下。
傅中天再虚手一压,五道气柱合为一道,轰然落向宝树。
宝树颤颤巍巍。
这一方天地开始摇晃不休,荡漾起无数涟漪不止。
傅中天的手掌继续下压,这棵百丈宝树似乎不堪重负,也随之不断缩短。
九十丈。
八十丈。
七十丈。
……
当宝树彻底坍塌时,这方天地也终于支离破碎。
两人的身形重新出现于现世之中,傅中天身形骤然前掠。
瞬间破去青叶仓促之间结成的符阵。
青叶正要再度画符,傅中天猛然开口,声如炸雷,“眼目数瞬!”
青叶的神念和气机感知在一瞬间竟被生生掐断,除了双眼双耳,再无感知外界的其他途径。
傅中天再度开口,“浴水着身!”
青叶周身顿时有血气弥漫开来,转眼间已经是血污满身。
他即惊且怒道:“你竟然学会了微尘师伯的小天人五衰?!”
傅中天第三次开口:“身光忽灭!”
青叶不敢再有半分侥幸,整个人化作一道长虹,一掠数百丈,将驻足不前的傅中天远远甩在身后。
傅中天站在原地,两侧太阳穴剧烈跳动,皮肤如风吹湖水般荡漾起一层层褶皱起伏,此时他的耳中,除了剧烈如撞钟的心跳声,再也听不到半点其他声音。
片刻之后,他脸上的鲜红颜色才缓缓褪去,皮肤的起伏也渐渐归于平静。
方才不是他不想追,而是他对同境界修士强行用出小天人五衰,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自身同样受创不浅,实在是有心无力。
傅中天转头望向另外两处战场,苦笑一声。
勉强击退了青叶,可他自身也暂时废了一半,就是想要再去援手他人也是力有不逮。
接下来就要看陛下的后手如何了。
第九十二章 两人齐动不回头
林寒和青尘的身旁不知何时多了一道虚无缥缈的身影,周身上下流光溢彩,看不清面容,不似真人。
林寒已是将自己腰间的秋水长刀摘了下来,双手拄刀,转头笑道:“说到底你还是来了,不过弄出这么一副阵仗,还真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那人平淡道:“出了些许变数,我不得不亲自过来一趟,不过问题不大,不足为虑。”
林寒言语诛心道:“你说不入帝都城,好,现在萧玄自己从帝都城里跑了出来,你还是不露面,难道是想要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那人否认道:“现在说这些还为时尚早。”
他转头看了眼梅山方向,“我不过去了一次明陵附近,就折损将近半成修为,有些事情不太对劲。”
林寒不置可否道:“那你看出什么了?”
那人平静道:“明陵似乎有些古怪。”
林寒忍不住嗤笑一声,“明陵有古怪,这差不多是人尽皆知的事情,还用你来说?说点有用的。”
那人没有回答,转而说道:“其实你可能不知道,圜丘坛作为萧煜的登基之处,也是历代帝王的祭天之地,乃是天下帝气汇聚所在,丝毫不逊于帝都城内的皇城,若是萧煜站在那儿,差不多就能用出当年斩杀傅尘的天子一剑。”
林寒顿时急眼道:“萧怀瑜,这话你怎么不早说?到了这个时候再说,跟放屁有什么区别?”
来人正是那位让大齐两代帝王都视作心腹大患的魏王,也是一手谋划今日大变的东海钓鲸客萧瑾。
萧瑾毫不动怒,淡然道:“是没什么区别。”
林寒似乎也知道萧瑾的脾性,不再刻薄言语,问道:“萧玄有没有这个本事?”
萧瑾斩钉截铁道:“没有。”
林寒微皱眉头道:“这么肯定?”
萧瑾解释道:“三剑之说,分别是庶人剑、诸侯剑和天子剑,以天子剑为首,当年道门庄祖如此形容天子剑,裹以四时,制以五行,开以阴阳,持以春夏,行以秋冬,此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按之无下,挥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维。此剑一出,威服天下,此谓天子剑也。萧煜能修成此剑,并非他本人如何惊才绝艳,而是他刚好站在了大势所趋的位置上,说白了就是天意眷顾,上苍垂怜,旁人羡慕不来,更学不来,哪怕同样是帝王之尊的萧玄也不行。”
林寒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若是萧玄也有萧煜当年先杀傅尘再战上官仙尘的本事,那这仗也别打了,赶紧收拾收拾回家过年算了。
他直截了当问道:“你到底为什么事情而来?”
萧瑾轻声道:“稍候便知。”
林寒冷哼一声,不再追问。
就在这时,一道血色长虹从三人的头顶轰然掠过,一闪即逝。
林寒抬头向血虹消失的方向,嗤笑道:“堂堂道门大真人,符篆派魁首,胆子却这么小,真是不堪大用。”
他转头望向身旁的青尘,问道:“青师?”
青尘点了点头,向前踏出一步。
……
小未央宫。
徐北游三人将皇后娘娘的遗体暂且移入后殿,然后徐北游独自来到外殿等待,过了大概有大半柱香的功夫之后,依稀可见,茫茫风雪中,文武百官在大队禁军的护送下,朝这边过来。
为首之人正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张百岁和内阁次辅韩瑄。
徐北游迎上前去,分别见礼之后,韩瑄问道:“皇后娘娘、太子殿下和公主殿下呢?”
徐北游犹豫了一下,轻声道:“皇后娘娘驾崩,太子殿下和公主殿下正在后殿。”
张百岁和韩瑄对视一眼,方才张百岁就有所察觉,只是不能肯定,现在听到徐北游亲口说出之后,终于肯定心中猜测的同时也难免心绪复杂。
韩瑄沉默片刻,轻声道:“先去拜祭皇后娘娘,然后再与太子殿下商议吧。”
张百岁叹息道:“也只能如此了。”
百官依次入殿,三人却暂且留在门外,立在茫茫风雪中。
徐北游问道:“陛下那边如何了?”
张百岁看了他一眼,“除了千余禁军之外,就剩下蓝相、魏大都督、诸位王爷及一众武官还守在那儿。”
徐北游沉默片刻,缓缓道:“既然有平安先生护卫此地,那我留在这儿也是无用,倒不如去陛下那边,说不定还能尽上一份绵薄之力。”
张百岁不置可否,望向韩瑄,“韩相,你的意思是……”
韩瑄神情略显复杂地望着这个几乎与亲子无异的义子,欲言又止。
徐北游微微低头,没去看老父的目光,轻轻说道:“陛下让我护卫皇后娘娘,可我却没能做好,今日之事,百身莫赎,此行不为其他,即是赎罪,也是报仇,告慰岳母在天之灵。”
“如此……”韩瑄长长叹息一声,“那便去吧。”
徐北游敛袖弯腰,一揖到地。
“你要去哪儿?”一名女子的声音幽幽响起。
徐北游回头望去,裹着大氅的萧知南正站在大殿前的台阶上,定定地望着他。
韩瑄和张百岁再次对视一眼后,默不作声地往殿内行去,将此处留给这对年轻夫妻。
夫妻两人一上一下,相互对视。
兴许是因为天气寒冷的缘故,萧知南的脸色有些发白,上面还残留着点点泪痕,她紧紧抿着嘴唇,毫不退让地望着徐北游。
最终还是徐北游主动退让,转开视线,轻声回答道:“去陛下那边。”
萧知南哦了一声,没有说话,仍是望着他。
徐北游缓缓说道:“你先前说过,希望我不要将全部赌注都押在这一姓尊荣之上,当退则退,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可在皇后娘娘去的时候,我却忽然想明白许多事情,天底下很多事情没必要算的那么精细,也许有些时候,可以问一问自己的本心如何,剑修一途,从不就是一条竭尽心机求长生的道路。”
萧知南轻咬嘴唇,“娘亲走了,也许在过去的许多年里,我们母女两人并不和睦,但她毕竟是生我养我的娘亲,现在她去了,我很难过,我不希望还有自己在意的人离开我。”
徐北游立在风雪中,白发随风飘动,与漫天白雪混淆不清,他沉默许久之后,伸手按在胸口上。
虽徐北游什么也没说,但萧知南知道他在说什么。
她一字一句道:“活着回来,这是你答应我的。”
徐北游重重点头,转身正要离去,却又犹豫了一下。
萧知南站在他的身后,轻声道:“走,别回头。”
徐北游终是没有回头,大踏步地离去,消失在茫茫风雪中。
第九十三章 道门八子又八老
当青尘向前踏出一步之后,下一刻,他已经来到圜丘坛前百丈开外的地方。
几乎就在同时,立在圜丘坛上的蓝玉轻声道:“青尘已到。”
皇帝陛下举目眺望,只见一名青衣道人孤身立在风雪中,不见气势磅礴,不见天地异象,可就是这么一位青衣老道,让蓝玉和魏禁如临大敌,他仅仅是站在那儿,整个天地仿佛都聚焦于他一人之身,甚至还压过了天上诸多地仙修士的交手。
萧玄轻声感慨道:“道门八老啊。”
所谓道门八老,乃是指八位尘字辈的道门宿老,分别是掌教真人紫尘、天枢峰峰主青尘、天璇峰峰主无尘、天玑峰峰主溪尘、天权峰峰主微尘、玉衡峰峰主玉尘、开阳峰峰主天尘、摇光峰峰主清尘。
当然,当年八人声名鹊起时,还不是道门八老,而是道门八子,只是尘字辈老人陆续离世之后,叶字辈道人开始执掌道门大权,此八人才被尊为道门八老。
诸如今日的钟离安宁、冰尘等人,在道门八子纵横的天下的时候,还都不成气候。
涉及道门八老,又不得不提到一桩道门公案,世人皆知道门内部派系林立,却少有人知道在十三代掌教时,曾经有过短暂的派系统一。
单纯以名声而论,道门第十三代掌教真人既比不过自己的徒弟紫尘,也比不过自己的徒孙秋叶,但他却完成了一件紫尘和秋叶都没能做到的事情,那就是整合七脉,这才使得紫尘成为掌教时,可以动用整个道门去逐鹿天下。
早在十三代掌教真人之前,道门七脉虽在在名义上共尊掌教真人为主,但实际上却是各自为政,而且七脉之间互有仇怨,明争暗斗不止,以至于偌大一个道门,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内斗之中,甚至被大郑朝廷所排斥驱逐。
有感于此种境况,道门第十三代掌教真人决心整合七脉,先是以玉清殿议事为名召集七脉真人登上都天峰,然后以地利之便在玉清殿议事前夕骤然发难,将七脉峰主逐个击破,一夜之间,不但七个位高权重的峰主被打落云端,其他七脉真人也损失惨重,或是就此身死道消,或是就此沦为阶下之囚。
在次日的玉清殿议事上,青尘、无尘、溪尘、微尘、玉尘、天尘、清尘等七位掌教亲传弟子升座七脉峰主之位,然后就是针对非掌教一脉的其他七脉弟子的无尽打压。
待到紫尘继任掌教真人之位时,虽然整个道门大伤元气,地仙境界的大真人损失惨重,甚至只能由他们八位师兄弟支撑门面,但是再无内斗之忧,整个道门上下同心,齐心协力。
也正是从此时起,道门八子之名逐渐响彻天下。
再后来,便是世人所熟知的那段往事,道门全力扶持萧皇,击败各路诸侯,同时使敌对千年的死对头剑宗倾覆,在大齐立国之后,终于有了今日的道门大兴,秋叶接掌掌教真人之位后,尘字辈道人逐渐凋零,当年的道门八子也就变成了如今的道门八老。
八老结局各不相同。
居首的老掌教紫尘,一手主导了道门的千年大计,决定扶持萧皇逐鹿天下,更是曾两败剑宗宗主上官仙尘,最后于东昆仑独战玄教大长老刁殷、剑宗宗主上官仙尘、佛门主持牧观、叛宗而出的青尘大真人等四大地仙,不得已只能强行飞升。
其次的青尘,因为争夺掌教大位,最后叛出道门,于东昆仑与其他三人联手,逼迫已是十八楼之上的老掌教紫尘提前飞升,后被主事峰主天尘除名,故而又有道门七子和道门七老之说,至今仍是距离证道只差一线,滞留世间,未能飞升。
再次的无尘曾在掌教真人紫尘闭关时,出任主事峰主和镇魔殿殿主,总揽道门大权,不过上官仙尘第一次登岸时,无尘败于他的剑下,被诛仙剑气侵袭入体,以至于跌境不止,不得不卸任主事峰主和镇魔殿殿主之职,隐居于青景观,传授萧皇未央剑经之后返回道门,于天璇峰上寿尽坐化而亡。
排名第四老的溪尘,未有大功,也未有大错,在千年大计功成之后,便辞去了天玑峰峰主之位,遁世不出,从此未再现于世间。
然后是排名第五老的微尘,堪称劳苦功高,同样担任过主事峰主,乃是无尘和天尘之间的承上启下之人,曾经击杀剑宗剑皇张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