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那年那蝉那把剑 >

第139章

那年那蝉那把剑-第139章

小说: 那年那蝉那把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北游面无表情道:“张召奴太过托大自负,没有防备,所以才暴露了踪迹,不过我估计他很快就能察觉,也许明早我就不知道他会身在何方。”
  女子又问道:“你想要怎么样?与张召奴议和?还是想要将他赶走?”
  徐北游放下盛有燕窝的瓷碗,端起茶壶倒了两杯茶,轻声道:“如果只是议和,我也不必来见前辈,让谢苏卿出面就可以了,这天底下,除了道门,还没人敢不卖朝廷的面子。”
  女子没有去拿起茶杯,稍稍压低了声音问道:“徐公子要战?”
  徐北游点头道:“其实我也不想如此,但张召奴欺人太甚,先师尸骨未寒,我总不能做缩头乌龟,让先师威名受损。”
  女子举起茶杯,慢饮一口,轻声道:“我还是要劝徐公子一句,张召奴不是什么无名之辈,江北第一人的称号虽然有些水分,但也绝谈不上浪得虚名,徐公子你还年轻,有一个大好前程,什么名声威望都是假的,没必要为了争一时之气而兵行险招。”
  徐北游笑着点头道:“谢过前辈挂怀。”
  女子再次陷入沉默之中。
  她见多了所谓的年轻才俊,像徐北游这么胆大包天的还真没有几个。
  胆大包天,说的好听些是有魄力,说的难听些就是不知天高地厚。眼前这个年轻人,到底是魄力惊人还是不知天高地厚,连阅人无数的她也有些摸不透。
  一杯清茶喝尽,女子缓缓道:“徐公子所说之事我会如实禀告主人。”
  徐北游举起手中茶杯,道:“那就有劳前辈了,另外,我给前辈准备了一份薄礼,待会儿就让人送到前辈的府上。”
  “徐公子有心了。”女子重新拿起帷帽戴在头上,起身向楼下走去,见徐北游想要起身相送,善解人意地轻声道:“留步吧,不必相送。”
  徐北游从善如流,没有坚持。
  女子走后,徐北游又喝了一碗燕窝,然后用茶漱口,最后留下一张银票,离开天香楼。
  ——一个黑衣年轻人顺手解决掉两个尾巴后,在夜色中进了江都城。
  那位剑宗少主的势力有些超乎他的想象,很难让人相信,这位少主刚刚掌控剑宗才不过一年而已。
  若是再给他二十年的时间,那可就真是一方巨枭了。
  年轻人的嘴角勾起一个淡淡笑意,不过这位剑宗少主未必还能有以后了。
  这次宗主亲赴江都,当然不是为了一游江南,也不是为了拜访剑宗,甚至不是为了楚氏剑庐。
  张召奴身为天下第九人,又怎能没有几分相匹配的野心?
  张召奴不好女色,也没有子嗣,只有十三位义子,在江北地界被称作昆山十三太保,这些年来死伤四人,还剩下九人,因为张召奴迟迟未曾立下明确接班人的缘故,九位义子为了宗主大位明争暗斗,被人戏称作九龙夺嫡。
  年轻人名叫张道朔,也是张召奴的义子之一,排行第二。
  论修为,他在九位义子中只能算是中上水准,但他很得昆山第二号人物吴乐之的喜欢,这次张召奴之所以选择带他一起前往江南,吴乐之功不可没。
  在张道朔看来,若是此番能协助义父处理好江南的事情,那么宗主大位日后八成就要落到自己的手中,所以无论如何也不能出半点纰漏。
  这次是张道朔自告奋勇孤身入城为张召奴打个前站,江都城中藏龙卧虎不假,但张道朔不认为那些地仙高人们会放下架子与自己这个小辈为难,至于其他人仙境界,张道朔不敢说人仙境界无敌手,但自付保命还是绰绰有余。
  如今在江湖上有个四俊的说法愈演愈烈,潜龙、卧虎、雏凤、幼麟,张道朔对此颇为不以为然,在他看来,这四位的确有些真本事,但绝对没到傲视群伦的地步,不过是因为出身或师承的缘故才有了这个四俊的说法,真要生死相搏,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听说那位剑宗少主就是名列四俊之一的幼麟,若是有机会能与他单独交手,他倒要看看这位剑宗少主到底配不配这个名头。
  张道朔如同一抹阴影从城头上飘落,穿过几条阴暗小巷,来到灯火通明的街道上。
  不得不说,江南与江北大不一样,无论是哪个方面。
  张道朔深吸了一口气,微微眯起眼,脸上露出陶醉之色。
  有人点评过四俊中的两名男子,说赵廷湖好色,徐北游好权。
  出身昆山的张道朔可以说综合了两人的特点,甚至有过之无不及,他喜好美色,也喜欢权势,还喜欢银子、名声、雅物俗物。
  可以说他跟清心寡欲四字没有半分瓜葛。
  对于张道朔而言,江都城几乎代表了一切,女子、银子、面子、里子,他想要的,这儿都有。
  义父张召奴几乎做到了一统江北,他不但要继承义父的地位,而且还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张道朔睁开眼睛,轻声自语道:“一统江南。”


第八十八章 江北豺狼唤阿虞
  自从徐北游一力主导了代师收徒之后,一个名叫吴虞的齐州女子就闯进了江都的视线。
  江都不比帝都,如果说帝都是男人的天下,在那儿翻云覆雨之人无一不是男子,那么江都就真正让女子撑起了半边天。
  锦绣江南,繁华江都,十里秦淮,这儿有各色各样的女子,不乏有女子能脱颖而出,如今又多了一个吴虞,没人感到惊诧和奇怪。
  现在剑宗内部都知道徐北游很看重这位新认下的师妹,虽然吴虞至今还未具体掌管什么事务,但那也是迟早的事情,而且吴虞的位置也很有意思,她是由少主亲自收入剑宗的,按理说应该是少主的人,可偏偏她又与女公子李青莲交好,情同姐妹,不少人难免要问上一句,她到底是姓“徐”,还是姓“李”。
  若是姓“徐”也就罢了,若是姓“李”,到底是单纯的姓“李”,还是姓“李”后面的“张”?
  这就要牵扯到如今剑宗内部逐渐浮出水面的新老之争,因为李青莲已经完全不是徐北游对手的缘故,于是就变成了“新皇”和“太后”之争,虽说“新皇”尚且年幼,一时半会儿还无法让“太后”安心养老,但也是步步紧逼,略显咄咄逼人之势。
  吴虞不想牵扯进徐北游和张雪瑶的暗流涌动之中,每日就是专心练剑,只是远风躲雨挡不住风雨自来,徐北游没有怎样,却有另外一人主动找上门来。
  吴虞自幼跟随母亲信佛,敬佛上香几乎已经成了雷打不动的习惯,自从她在江都定居之后,每逢初一十五都会前往鸡鸣寺上香。
  今日恰逢正月十五元宵节,吴虞一大早就来到鸡鸣寺中,上一炷香后又在佛前静坐小半个时辰,见香客渐多,吴虞没了继续停留的心思,出来正殿之后没走人声喧闹的正门,而是折向从一处人迹稀少的侧门,打算从那里离开。
  当她走到侧门处时,迎面走来一名不到三十岁年纪的男子,一袭黑衣,面容英俊,只是眉眼之间多了一股阴枭之气,常人一看,难免要说一句鹰视狼顾之相。
  年轻男子似乎早已等候多时,温淳笑道:“吴姑娘,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没想到竟会在这儿遇见你。”
  吴虞停下脚步,略感惊愕道:“是你?”
  男子嗯了一声,感慨道:“当初济州府一别,你我有三年未见了,物是人非啊。”
  吴虞有一瞬间的恍惚,然后平静道:“造化弄人罢了,对了,你怎么也来江都了?”
  男子简短意赅地回答道:“宗内公事。”
  吴虞哦了一声,没有继续问下去的意思,今日没有半分锋芒的男子也不以为意,轻声笑道:“不说这个,听说你现在已经拜入剑宗门下,而且还是剑宗少主的师妹,恭喜你了。”
  吴虞不置可否,一言不发。
  男子突然问道:“吴姑娘,你我也算是旧相识,相逢是缘,我恰巧有件事情想要麻烦你,不知可否答应?”
  一个巧合可能是缘分。
  两个巧合那就多半是早有预谋的设计。
  吴虞自认没有什么机巧心思,唯有谨慎二字而已,这些年操持烟雨楼事务,也让她早就不是曾经那个懵懂无知的闺阁少女,对于人心早有一番自己的考量。
  此人姓张名道朔,算是半个故人。
  吴虞以前是烟雨楼首徒,而烟雨楼扎根于齐州,恰巧位于北直隶的昆山距离齐州也不算远,张道朔时常前往齐州处置宗内事务,一次偶然的机会就结识了吴虞。
  在吴虞看来,两人之间没什么才子佳人的风花雪月,也没有仇深似海的刻骨铭心,只能算是相交如水的点头之交。
  这次两人再次在异地他乡相遇,当然不会是什么偶遇,而是张道朔精心策划之后的结果。
  因为徐北游并未对吴虞提起过昆山和张召奴之事的缘故,所以吴虞最初也没多想,到了此时,她才心中一惊,不过面上却是不动声色,道:“请讲。”
  这就是张道朔最为欣赏吴虞的地方,沉稳从容,他虽然从来都不缺女人,但还缺一个可以作为东宫正室的妻子,他曾经打算在一个合适时机向烟雨楼提亲,只是没想到烟雨楼转瞬间灰飞烟灭,吴虞也不知所踪,这才让他暂时绝了这个念头。
  直到徐北游为吴虞拜入剑宗而举行盛大拜师典礼之后,张道朔才得知吴虞已经改换门庭拜入剑宗门下,而且还是公孙仲谋一脉的嫡系弟子。
  不得不说际遇之奇妙,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他便跟随义父来到江南,说不定还要向吴虞借一臂之力。
  张道朔也不兜圈子,开门见山道:“我这次来江都其实是奉了义父之命,想要见一见那位剑宗少主,谈一谈关于楚氏剑庐的事情。”
  吴虞没有说话。
  张道朔接着说道:“你的这位师兄徐公子,如今总掌剑宗大权,非是我等可以相比,若是我贸然登门拜会,怕是略显唐突,所以就想请吴姑娘你帮我传个话,请这位徐公子不吝一见,地方我都选好了,就在天香楼,如何?”
  张道朔说得云淡风轻,仿佛他真的只是来拜见剑宗少主,甚至两人还能把酒言欢。
  吴虞平淡道:“我那位师兄很忙。”
  张道朔笑道:“有多忙?难道连见一面的功夫都没有?”
  吴虞摇头道:“这个我不清楚,如果我能见到他,帮你捎个话便是。”
  张道朔脸上仍是挂着淡淡笑容,语气却是稍稍加重了几分,道:“不是如果,而是一定才行,这是大事,拖延不得。”
  吴虞仍旧是不冷不热的态度,摇头道:“那是你的事情,与我无关。”
  张道朔脸上笑意微微一僵,道:“吴姑娘,只是见一面而已,你是他的师妹,不会连这点小事也办不到吧?”
  吴虞瞥了他一眼,语气微冷,“这世上哪有一定的事情?师兄暂时不让我插手宗内事务,所以不管大事小事,我只能是尽力而为。”
  张道朔的脸色终于变得阴沉起来,“吴姑娘,我劝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吴虞略一挑眉,语气完全转冷,“这儿是江都,是鸡鸣寺,不是江北,不是你能随便撒野的地方。”
  张道朔脸色微变。
  鸡鸣寺毕竟是在佛门中排名靠前的名寺,就算寺中真的藏着一位地仙境界的罗汉,他也一点不感到意外。
  昆山在江北地界大名鼎鼎不假,他们这些义子依仗义父的威名不敢说为所欲为,却也不必太过顾忌他人,但这儿毕竟是江南,慕容玄阴尚要在此铩羽而归,张召奴也不敢说人人都会卖他一个面子。
  吴虞准备就此离去。
  张道朔冷笑道:“吴姑娘,你现在拜在剑宗门下不假,可你也别忘了,你以前的那些师妹可还在齐州,我是不敢动你,但不代表我不敢动一动你的那些师妹。”
  吴虞脸色骤变,刹那之间按住自己腰间的长剑。
  张道朔脸上又有了些许笑意,轻声道:“吴姑娘,千万不要意气用事,识时务者为俊杰,你可要想清楚了。”
  吴虞沉默许久,最终还是松开剑柄,颓然道:“我会去请师兄。”
  张道朔嘴角勾起,轻笑道:“吴姑娘,我劝你不要试图耍什么花样,毕竟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吴虞轻咬了下嘴唇,没有说话,算是默认。
  张道朔转身离去,并丢下一句话,“此番事了之后,我就在这江都城中宴请吴姑娘,还希望阿虞你不吝赏光。”
  “阿虞”二字被张道朔故意咬得极重。
  吴虞站在原地,脸色如挂深秋重霜。


第八十九章 正月二十鸿门宴
  正月十五元宵节,徐北游还是按照惯例去了东湖别院陪张雪瑶过节,晚宴后,他又陪着几名女子一起返回江都看彩灯。
  元宵佳节,本应是赏灯赏月赏佳人的好时候,只是徐北游怀有心事,没有心思去看这些,一路走马观花过来,竟是连一个灯谜也未猜,倒是李青莲和宋官官兴致颇高,一连猜了不少,收获颇丰。
  灯会结束时已经是接近子时时分,各人就要分头散去,吴虞正要上李青莲的马车返回富贵坊,徐北游忽然出声道:“吴师妹请留步,我有话对你说。”
  同样有心事的吴虞微微一愣,停下脚步转头望向徐北游,“师兄请讲。”
  徐北游微笑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去我府上细谈吧。”
  一旁的李青莲不满道:“师兄,现在已经是子时了,有什么话不能明天说?不会是你想打吴姐姐的坏主意吧?”
  徐北游笑骂一句,“小孩子胡说什么,我找你吴姐姐有正事。”
  “就好像你比我大很多似的。”李青莲小声嘟囔道,又仔细叮嘱吴虞一番之后,这才上了马车呼啸而去。
  吴虞上了徐北游的马车,还是由鬼丁担任车夫,往荣华坊驶去。
  车厢内两人相对而坐,徐北游腰背挺得笔直,问道:“吴师妹似乎有心事?”
  吴虞双手分置膝上,手指轻轻一颤,反问道:“师兄不是也有心事?”
  “一码归一码。”徐北游笑道:“我的事情你不用担心,倒是你,刚来江都不久,是不是遇到什么麻烦事了?”
  “有师兄的名头,江都城里谁敢为难我。”吴虞展颜一笑,女人都是天生的谎言家,尤其是一个成熟女子,于此道更是炉火纯青,虚虚实实,真真假假,避重就轻。
  徐北游不置可否道:“我初到江南时,结识了青鸾郡主萧元婴,她是萧帝养女,仍旧有人胆大包天地对她出手,堂堂皇帝陛下尚且如此,我区区一介布衣又算什么。”
  吴虞似乎没有听出徐北游的话外之音,笑道:“不知是哪位英雄好汉有这么大的胆子?”
  徐北游平淡道:“还能有谁,自然是道门中人。”
  吴虞若有所思。
  徐北游转开话题,“不说这些了,说说你吧,剑三十六学的怎么样了?”
  吴虞暗暗松了口气,轻笑道:“还在学前三剑。”
  徐北游点头道:“前三剑是基础,当初我练这三剑用了整整十年,就算师妹你的基础比当年的我要好上许多,也难免要花费几年的功夫。”
  马车在公孙府的门前停下,徐北游领着吴虞一路穿堂过廊,径直来到后府湖边的小阁楼前,推门而入。
  这里还保持着公孙仲谋最后一次离开时的样子,哪怕徐北游在此闭关也没有改变一丝一毫,吴虞走进阁楼内后,环顾四周,有些惊疑不定,乍一看这里似乎是一处主人刚刚离开不久的阁楼,她不明白徐北游领她来这儿做什么,但出于女人的直觉,吴虞能感觉出其中不同寻常的意味。
  不得不说,有些时候女人的直觉很准确。
  徐北游关上门后,没有掌灯,阁楼内却不显丝毫昏暗。
  徐北游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