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蝉那把剑-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说到底,还是欺负张雪瑶这个妇道人家,境界比不得公孙仲谋,也未曾学得剑三十六全篇,即便是手持诛仙也做不到独步天下。
若是此时公孙仲谋尚还在世,诛仙在手,除了秋叶之外,还有谁敢如此欺人太甚?
好在万幸,除了道门之外还有朝廷,虽说朝廷也不是救苦救难的菩萨,但诛仙与剑宗却是掣肘道门的一部好棋,所以朝廷绝不会让道门轻易地将诛仙夺回,更不会让道门将剑宗彻底赶尽杀绝,所以为了应对这次镇魔殿来袭,不但是江南暗卫府倾巢出动,甚至还有其他暗卫府的大力支援,甚至在必要时刻还可以调动江都及江南守军。
若是调动守军,那就意味着要开启江都的护城大阵,如此一来却是将整件事情彻底扩大,甚至引起朝廷和道门的全面对立也尚未可知。
此时徐北游对于外面的风云变幻一无所知,他仍是在那座小阁楼中与玄冥剑相持不下。
虽然徐北游早就做过极坏的设想,但玄冥的“冥顽不化”仍旧是远远超出了他的意料之外。
如果说之前的玄冥好似一位八风不动的绝色美人,对于徐北游的献媚无动于衷,那么现在的玄冥就是一位被激怒的女子,不但回绝徐北游的一切善意讨好,甚至不顾淑女风范地对徐北游出手打骂,势要让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知难而退。
徐北游对此也没什么太好办法,只能用出水磨工夫,一点点地消磨玄冥的戾气,如今也勉强算是卓有成效。毕竟玄冥的戾气虽然雄厚,但终究还是无源之水,消磨一点便少一点,只要徐北游能承受住剑气入体的苦楚,终究还是能降服这位“绝色美人”。
对于徐北游而言,相比起降服玄冥后带来的巨大好处,眼前的苦楚几乎就不算什么,降服玄冥意味着人仙境界,而人仙境界则意味着他在剑宗中的地位进一步巩固,而且有句老话叫做习惯成自然,如今的徐北游就有这么点意思,刚刚开始修炼无上剑体时也是咬牙坚持,生不如死,数次想要放弃,只是挺过来之后,经历得多了,曾经沧海难为水,整个人对于痛苦的感觉就趋于麻木,果然是应了先苦后甜那句老话。
第四十六章 隔江南北相对峙
由北向南前往江都必然要跨过那条天比之青河更长的大江,江南最宽处达一千五百丈,在此发生过无数次的经典水战,诸如火烧连船,铁锁横江,百舸争流,数不胜数,更有文人骚客来此凭吊,怀古感旧,不知留下多少名篇。
不往太远了说,当年萧皇的定鼎一战又叫渡江一战,便是发生在此地,再往前说,大楚末年的后建南下也是止步于此。
当然,整条大江也不全是如此宽阔,比较细窄处仅有百余丈,此次镇魔殿由极北苦寒之地南下江都,就选择从此处越过大江。
不过镇魔殿一路行来并未遮掩痕迹,让暗卫府摸清了大致路线,故而暗卫府倾巢而出早早在此等候,势要拦住来势汹汹的镇魔殿。
既然是倾巢而出,那么难免参差不齐,有正值壮年的中流砥柱,有近乎退隐的老人,有才入暗卫府的新卒,也有许多平日里并不现身于人前的女子暗卫,互相之间平日里就算有所利害牵扯的宿怨,此时大敌当前也已经顾及不上,只能暂时联手起来。
站在众多暗卫最前方的不是江南暗卫府都督佥事江斌,也不是都督同知谢苏卿,而是暗卫府白虎堂三大都督之一的左都督傅中天。
傅中天,其母是道门玉衡峰上代峰主玉尘大真人,其父是道门天权峰上代峰主微尘大真人,自幼就展现出高人一等的根骨资质,博览群家,通读儒释道三教经典,十岁便踏足一品境界,十四岁入鬼仙境界,十八岁踏足人仙境界,堪称是天纵奇才,几乎可以比拟如今被誉为年轻一辈第一人的齐仙云。
及冠之后他并未拜道门的诸多大真人为师,而是拜入天机阁大先生南谨仁的门下学习奇门遁甲之术,由此结识了天机阁阁主蓝玉以及当时还是太子的萧玄等人。
本该成为道门大真人之一的他之所以会进入朝廷任职并位居高位,并不是因为蓝玉的缘故,而是因为他那位被誉为二圣临朝的表姐。
萧皇除了一统天下之外,还有一件事被朝野上下津津乐道,那就是这位开国皇帝终其一生明媒正娶的妻子只有一位,也只有一个儿子。萧皇对自己妻子林皇后极为宠溺,同居共寝、并辇上朝,并不介意林皇后插手朝政,帝后一体,被称作是“二圣临朝”,玉尘大真人是林皇后生母的姐姐,故而傅中天可以称呼这位日后的太后娘娘一声表姐。
傅中天二十四岁那年入朝觐见自己的表姐林皇后,林皇后见其聪颖敏锐,有意任命他为东宫詹事,辅佐自己的儿子萧玄,傅中天以自身德行不足为由而婉拒,反而是请求林皇后允许他能阅览大内藏书,林皇后允之,许他宫内行走,可随意借阅文渊阁内的百万藏书。
傅中天潜心文渊阁内十年,修为境界内方外圆几近大成,出阁之日即登顶天机榜,成为天下间有数的高手。
萧玄登基之后,自己嫡亲舅舅林寒雄踞草原而虎视中原,舅甥二人渐成水火之势,自己的叔父萧瑾居于魏国,心有天高大志,更是让他忌惮防范,于是这位无权无势的表舅便进入到萧玄的视线之中。
承平初年,傅中天从一介布衣之身被已经成为太后的林银屏举为内侍卫都统,承平三年,萧玄任命他为暗卫府都督佥事,次年进为都督同知,承平十五年再进为右都督,今年年初,他成为暗卫府中仅次于掌印都督端木睿晟的左都督。
从一品左都督,不可谓不位高,也不可谓不权重,但能力越大,地位越高,权力越大,相应的责任也就越大。
这次镇魔殿南下,他就不得不站出来,位居第一线直面一干大执事人等。一则是因为他修为高绝,二则也是因为他与道门有一份不浅的香火情分。
一路浩浩荡荡而来的镇魔殿众大执事停在大江北岸,隔着江面与大江南岸的暗卫府一众人等遥遥对峙。
傅中天见到当头之人后脸色略显凝重,开口问道:“为何不见第一大执事?”
镇魔殿这边的为首之人正是第二大执事酆都大帝,除他之外,不但不见第一大执事太乙救苦天尊,而且也不见第三大执事地藏王以及第四大执事阎罗王。
一身华贵紫袍的酆都大帝双手负于身后,气态雄浑,望着傅中天轻笑道:“师叔他老人家不耐与我们一起慢行,已经早一步去往江都,傅师兄怕是要空等一场了。”
傅中天转头望向身后百里外的江都,面无表情道:“傅某现在赶往江都是否还来得及?”
酆都大帝怕平静说道:“贫道之所以没有随师叔一起去往江都,就是为了让傅师兄也无法去江都。”
说话间在酆都大帝身后出现一座森然大殿的虚影,在大殿之中有无数人影闪动,似有执笔持卷的判官,有手持锁链的马面牛头,有打幡的黑白鬼使,在其周围更有无数鬼影翻涌晃动。
所有镇魔殿大执事、执事极有默契地一起向后退去,生怕被殃及池鱼。
傅中天一抬手,身后的所有暗卫也同样向后退去,紧接着腰间那柄绣春刀自行出鞘,被他握在手中横于身前,淡然道:“道门用剑,谓之曰慧剑法剑,佛门用刀,谓之曰僧刀戒刀,本官乃天子亲卫,不以剑明志,却以刀杀敌。”
傅中天屈指在刀身上轻轻一弹,气机牵引之下,九霄之上竟是响起一连串的炸雷之声,轻声道:“此行南下计未小,密奉圣旨恩宜殊。绣衣春当霄汉立,锦服日向庙堂趋。亲军官宦必俯拾,青莲已落还江都。”
“好文采。”酆都大帝笑道:“傅师兄这些年在朝廷结交各路名士,当真比起在道门时大有长进。”
“大有长进”四字被酆都大帝咬得极重,颇有嘲讽意味,傅中天不以为意,当先一刀斩下。
一刀断江。
大江的东段江水飞快逝去,西段江水则仿佛被一道无形墙壁阻隔,不能前进分毫,江面上出现在一道宽达数丈缝隙,露出江水下泥沙。
傅中天的这一刀谈不上什么刀意,因为他本身并不用刀,单纯凭借自身磅礴修为催发出来的刀气能有如此威力,其本身境界无疑已是在十五楼之上。
地仙十八楼,其中的第九楼和第十五楼是两道分水岭,九楼以下虽然号称地仙,但仍旧摆脱不了凡人的种种桎梏,而九楼以上的地仙,则已经有了许多传说中的仙人神通,诸如秦穆绵修习的青鸾变、孔雀变就已经超脱人之先天形体,以玄通手段而言,餐风饮露、飞天遁地、呼风唤雨、变化身形都只是等闲手段。
至于十五楼之上的境界,则是返璞归真,其中玄通已经开始涉及到天地至理,比如点石成金、画地为牢、移山倒海,甚至是须弥芥子。
傅中天的这一刀,若是换成十楼境界的张雪瑶来做,肯定也能做得到,但无疑要吃力许多,绝对无法这般轻描淡写,可换成十七楼的境界的公孙仲谋却是轻而易举,就好比同样一件差事,生手要事倍功半,熟手却能事半功倍。
就在刀气将大江分为两段时,酆都大帝双手在自己身前结成降鬼扇印,继而又变幻北斗诀、坎离印、子午印。
只见他身后的大殿虚影竟是渐渐凝实,继而鬼门大开。
无数黑色阴魂自大殿中蜂拥而出,阴风凄厉呼啸,鬼吼凄厉哭喊。
远远望去,黑色的冤魂遮天蔽日,就连大江之水也变得晦暗苍白,仿佛由人间之河变为了冥府三途,比之已经死去的南方鬼帝,两人的御鬼手段无疑是天壤之别。
第四十七章 有天尊太乙救苦
江都城外的东湖别院中一片寂静,来往侍女都放轻了脚步,敛气静声,似乎生怕惊动什么。
此时的正厅中只有两人,此处主人张雪瑶看着坐在自己下首位置的上官青虹缓声说道:“上官师兄,他们应该快要到了。”
上官青虹没了平日里的温和慈祥,脸庞仿佛又是苍老几分,语气中带着淡淡的无奈和苦涩,道:“道门这是要赶尽杀绝了,不过这次未必是秋叶的意思,说不定底下的人自作主张,毕竟是道门历代祖师都没能做成的事情,若是在他们手上做成了,那可真是泼天的功劳,足以让他们在离世之后入得祖师殿,享受后世弟子的供奉膜拜。”
张雪瑶轻声道:“朝廷的人也差不多该到了,偌大一个江都还轮不到他们道门为所欲为。”
上官青虹摇头叹息道:“靠山山倒,靠人人走,万事求人不如靠自己,说到底还是我们剑宗的事情,完全依仗朝廷即说不过去也不像话,有些事情还是该我们自己出面。”
张雪瑶沉默片刻后说道:“那我便亲自去见见这位第一大执事。”
上官青虹又是摇了摇头,道:“既然是我剑宗的事情,那就不是代宗主你一人的事情,代宗主你前不久御使诛仙破了慕容玄阴的不灭金身,自身也为诛仙所反噬,这件事你瞒得了别人却瞒不了我,那第一大执事已经是十八楼的境界,你若是勉强带伤出战,怕是要九死一生,所以此事还是交由老朽来应付吧。”
张雪瑶摇头道:“师兄修炼的是仙道剑,那第一大执事得了萧慎带去道门的剑三十六残谱,同样修炼的是仙道剑,仙道剑对仙道剑,没有半分取巧可能,说到底还是看各人境界高低,师兄境界弱于那人,同样是九死一生。”
上官青虹笑了笑,道:“就算是死,也不能是你去,若是你死在了江都,让老朽有何颜面去见九泉之下的公孙宗主?”
张雪瑶低垂了眼帘,默然不语。
上官青虹又是轻叹一声,“张师妹,虽然你才是代宗主,但这次就让老朽越俎代庖一次,由我去会一会那位第一大执事,你则留下来为我们剑宗安排一条退路,若是真有个万一,我们剑宗也好歹能留下点香火,不至于真的灭绝。”
张雪瑶沉默许久,郑重点头道:“我知道了。”
上官青虹起身告辞,在离去之前最后说道:“尽人事听天命,尽力而为便是了。”
上官青虹走后,张雪瑶独自一人坐在那把香楠木料的椅子上,神情若有所思,手指轻轻敲击着椅子扶手,在寂静的厅中发出清脆的声音。
过了许久,她端起右手旁那杯早已冷去的茶水,一点点地将茶水咽下,只觉得冷彻心扉。
——太乙救苦天尊,镇魔殿的第一大执事。
不熟悉道门的人可能会觉得他只是一个执事而已,地位似乎不是很高,实则不然,第一大执事有些类似于司礼监大太监的职位,品级不高,但是权柄极大,甚至大到可以与镇魔殿殿主分庭抗礼的地步。
镇魔殿殿主属于殿阁之主的行列,在众殿阁之主外还有八位峰主。
如果将道门掌教看作是皇帝,那么殿阁之主就是臣子,首徒是太子,而诸峰主则等同于诸王,若是掌教飞升或坐化,又无首徒的情形下,便要从八位峰主中选出一人继任掌教之位,甚至在首徒还不足以继任掌教大位时,或掌教因为各种情况而不能处理道门内务时,还可从八位峰主中选出一位主事峰主代行掌教之权,颇为类似于俗世的摄政王一职。
当年上代老掌教紫尘因故提前飞升,当时的首徒秋叶尚还年轻无法担当掌教之任,便是由开阳峰峰主天尘大真人担任主事峰主,独揽大权几乎与掌教无异,直到天尘大真人飞升之后,秋叶才由首徒变为掌教,重新拿回了本就应该属于自己的权柄。
可以说峰主的权柄大小与峰主本身有很大的关系,若是峰主本身修为够高,资历够老,便可以担任主事峰主而独掌大权,已经飞升的天尘大真人是一例,还未叛出道门时的青尘也是如此。
当年青尘是为天枢峰峰主,贵为众峰主之首,镇魔殿殿主无尘境界跌落之后,青尘在镇魔殿中大肆安插亲信,一手把持镇魔殿权柄,甚至能与老掌教紫尘分庭抗礼,曾经数次逼宫欲要废黜秋叶的首徒之位,最后更是掀起一场滔天大乱,不但使紫尘不得不提前飞升,甚至还配合牧人起的东北军差点毁掉萧皇的西北基业。
只不过最后青尘还是棋差一招,先是败于紫尘之手,然后被天尘收拾残局,不但其本身被判十桩大罪,而且其党羽心腹也被全部连根拔起,落得一个孤家寡人的下场。
天枢峰经此一事后元气大伤,从当年鼎盛一时的八峰之首变为如今的排名最后一位,至今都未曾缓过气来。
总而言之,第一大执事在道门是个可以和峰主相媲美的职位,想要成为第一大执事,获得地仙境界才能被授予的大真人名号仅仅是最基本的条件,其他诸如资历、出身、师承、战力等条件更是缺一不可。
凡是能成为第一大执事的大真人,无一不是道门中举足轻重的大人物。
太乙救苦天尊带着地藏王和阎罗王来到江都城外三十里处,在这儿官路一分为二,宽阔的那条通往江都城,稍窄的那条则是通向东湖。
东湖湖畔有座别院,那便是老人的目的地。
不过老人没有急着踏上那条稍窄的官路,而是遥遥望向江都,怔然凝视。
很多年前,老人曾经来过江都,只是那时候的他境界不高,瞧不出什么。今天是他在境界大成之后首次来到江都城下,这次他看到了很多东西。
在他的眼中,整个江都就是一座恢宏大阵,这座大阵笼罩了江都及城外方圆二十里的范围,其中精妙之处甚至不弱于帝都的皇城大阵和道门的山门大阵。
因为这座大阵始于大楚皇室,